书城社科写作技法大全
1561100000045

第45章 网络讲义

§§§第一节网络讲义的概念

网络讲义也可以称为电子教材。它通过电脑网络来进行制作,实现教师的教学意图,是一种尤其适合学生自学的现代化多媒体、立体化的新式教材。传统的纸质教材属于一种线性的、封闭的、单元的、静态的平面文本。信息承载的媒体是纸张,信息的形态也是单媒体,至多加上图像。而网络讲义则是一种崭新的教材形态,是属于网络化、多元化、开放性、多媒体、动态的立体文本。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正在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化教材形态。它的出现,推动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模式的历史转型,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也使教育能够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真正实现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二节网络讲义的文体特点

◆超文本的语言链接

超文本(Hypertext)超文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差不多可以用无限多的方式组合、排列和显现信息的系统。”信息在其中既可以“自由地采取任何形态”,也可以“自由地流动”,它是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收放自如的信息。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

一个超文本是一份电子文件,其中的文本或词汇组合是用多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印刷文本是装订成线性顺序的,而超文本却是一个网络,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各个部分。读者从一个文本转到另一个文本,只需点击一个关键词语、一个图像或者隐藏的“热点”。超文本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读者按特定需求进行选择,使这些可能性变成事实。实际上每个人读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是按不同的需求和顺序来阅读某些单元,或者只涉及部分单元。超文本技术给人文学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文专家知道怎样运用电脑去拥有第一手资料,去讲授写作课,那是电脑辅助教学发展得最快的领域之一;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知道怎样用光盘把舞台和课文结合在一起;诗人在电子文本里也看到了把声音和诗文结合起来的新的潜力。

比如网络课程讲义《文章解读论》中“文体论式解读”的一节文字:

交际境域。它指文章传递信息时的周围环境和特定对象。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两种。前者对于文体的内容表达、语言材料和修辞方式具有重要影响,有的文体就是同一定的自然环境相联系的,如诗歌中的山歌、秧歌、樵歌、船歌、采茶歌、家庭生活歌等。

其中画线文字就是超文本链接。“山歌”的链接文字是:

在山野劳动时所唱的民歌。主要流行于南方。清代翟灏《通俗编·俳优·山歌》:“水东日记,吴人耕作或舟行之劳,多作讴歌以自遣,皆名山歌,其中亦多可为警劝者。”北方有“信天游”、“花儿”、“爬山调”等也属山歌性质,内容主要反映人民的劳动、爱情等生活。曲调质朴、节奏自由。

如果想要了解“山歌”的信息,只要点击即可。至于读者想打开哪一个超文本则完全取决于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取决于自己对超文本的设置。

◆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传统文本的结构是封闭的、静止的,它们自我完足、彼此无关。我们阅读一部教材或作品时,无法调用另一部教材和作品的信息,更不能将它们纳入到阅读的作品结构中来。有的教师甚至可以一本教材讲十年,而不会有多大变化。而网络讲义却处于一种动态的生长过程之中,它靠着读者的创造性链接,在不断充实着课程内容。超文本超越了个别文本的局限,使众多文本互联为一个大文本系统。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进学科的前沿信息,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它还可以通过网络的即时通讯,来实现师生的教学互动,从而使教师充分发挥学术咨询的功能。不仅如此,像上面提到的网络课程《文章解读论》还提供了与课程相关的网站链接。

◆信息的多媒体化

一般来说,传统的讲义是文字和单一的静止图像的结合,是二维的。网络讲义则不同,是三维的、立体的,是不同媒体的新的艺术综合。人们能够从多种感觉通道去感知关于同一作品的信息,从而获得更加形象、完整、深刻、系统的认识。许多百科类光盘系统,都提供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不同媒体通道的切入方式,以便让读者全方位、立体化地去感受信息对象的艺术魅力。如《文章解读论》中“接受美学解读”中的两段文字:

文学作品的本身并不具有形象,它只有一系列的文字符号。那么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从哪里来的呢?是读者在自己的生活和艺术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一定的美学原则而想象创造出来的。这种想象和创造,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审美产物。只要我们注意一下同一作品的不同改编脚本,以及不同演员的同一人物形象塑造,就可以清楚地理解到这一点。下面我们来看《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段……

又如对几米作品《向左走向右走》的主题再理解,或者说对这种新型的图文诗的解读,其想象空间也极为广阔。

其中《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就链接了一个《红楼梦》电影片段,《向左走向右走》则链接了一个台湾地区画家几米创作的flash动画。

◆提供非线性的个性化阅读路径

由于传统教材属于一种线性的、平面的、单路径教材,因此,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没有更多的个性化选择余地,只能从前到后地进行阅读。而网络讲义的结构完全是非线性的、立体化、多路径教材,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完全可以打破时空的线性顺序。学生可根据思维模式、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审美趣味等因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和阅读路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教材链接点的多少将决定学生阅读个性化的自由程度。人机对话的互动性,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了教学的积极参与性,大大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可以引发新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改变学生思考模式的主要途径。因此,也只有网络教材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理想教育原则,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潜在的个性化能力。

§§§第三节网络讲义的表达技巧

◆网络状的超级链接

网络讲义与传统纸质讲义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在展示教材内容的深广度上比传统教材具有更大的弹性。可以说传统教材是一种有限、平面、封闭的信息,而网络讲义则是某种无限、立体、开放的知识体系。网络讲义在一些关节点上,建立起多层次众多的超文本链接。这些大量文本的介入,使网络讲义变成了一个无限延伸的文本网络,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材深广度上的多种需求。链接的超级文本越多,网络讲义的普适性就越强。而讲义的基本文本则可以满足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起码需求。

如《文章解读论》网络讲义中有一段涉及文体构成因素的文字:

题材内容。它指文章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对象及其性质。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往往决定采用何种文体形式。但文体样式一经确定,它反过来又会制约和作用于文章的题材内容。因此,题材内容也是文体构成的因素之一。有些文体的命名及其划分,就是主要依据文章的题材内容。如《诗经》中的风、雅、颂,风“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也”,主要是谈一个国家的风化,是乡土之音、里巷歌谣以及男女爱情的作品;雅,“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言,王政之所由废兴”,“朝廷郊庙乐歌之辞”,主要是朝廷中谈王政、用于朝会宴享的作品;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主要是祭神之词,以圣王的成功告于鬼神的作品。现在诗歌所分的爱情诗、讽刺诗、悲愤诗、边塞诗、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咏史诗、儿童诗、政治抒情诗等,以及小说中的历史小说、惊险小说、科幻小说、人情小说、神魔小说、侠义小说、谴责小说、问题小说、讽刺小说、国际政治小说、间谍小说等,就强调了文体中题材内容的因素。

其中画线词语就是超级文本,对这些文体的链接,已经涉及文体种类的广泛领域,可以满足一般和专业学习者的需要。

◆插入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

对这些多媒体因素的加入,电脑软件比如Word系统提供了比较简单的技术支持。只要选定相关的文字,通过“插入一超级链接”进入“插入超级链接”界面,然后设置好链接对象的具体路径,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的插入了。

◆文本和图像的艺术布局

这绝不是单纯的表达技巧和电脑技术问题,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审美趣味、艺术修养的一种要求,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文素质。一个网络讲义如果光有文字,就会觉得平淡无奇,是对纸质文本的照抄照搬;如果图像和动画过多,就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和张力,使之相得益彰,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它已经超出了文本平面布局的范围,而属于一种多媒体的立体布局。

◆网络讲义的结构布局

网络讲义的结构布局应该说有很大的灵活性,完全可以因人而异。但是教育部关于《网络课程(课件)评审标准》中的一些说明,排除纯技术性的内容之外,以下一些款项可以作为我们写作时的参考。

课程定位:有明确的学习对象和基础要求说明。

学习动机激励:能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目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或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向导:有必要的自学建议或指导。

组织结构:知识结构符合本门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交互:有超链接和交互活动设计。

练习设计:提供练习和练习方式多样化。

学习评价:提供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实践:课程设计中提供实践活动。

科学性:教学内容正确,无科学错误,模拟仿真准确。

引用说明:说明网络课件所使用素材或资料的来源。

内容规范: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

知识覆盖面:教学内容覆盖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点讲解:疑、难、关键知识点的讲解透彻。

先进性:教学内容体现学科前沿。

开放性和可扩充性:教师可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组合。

支持教学的资源: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丰富的资源链接,资源表现形式多样。

导航:导航清晰、明确。

链接:链接准确、无死链。

定位:学习内容定位。

帮助:联机帮助及时有效,联机帮助易读、易懂。

§§§第四节网络讲义的写作要求

◆信息容量巨大

它应该在有限的信息载体中,能承载巨大的课程相关信息。再比如美国的《书架》百科知识类光盘,就可以浏览3万多条词目,其中包括许多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几乎每一个文本中间都有许多关键节点的超级链接。电子版《四部丛刊》,只要安装4张光盘,就可以随意检索近1亿字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也就是说,网络讲义是要在最小的信息载体中承载最大的信息容量,课程内容的深广度也给学生学习以巨大的弹性空间,使其游刃有余。

◆界面简洁美观

这个要求不是一种纯技术的标准,而是一种人文的美学修养。语文教育课件不应该模仿某些商业网站页面的风格,后者由于需要播放广告,其页面设计常常动感十足,令人眼花缭乱。语文教育课件网页的风格,应该与课程的内容相符合,既要生动活泼,又要典雅庄重,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

◆易于操作使用

网络讲义的课程结构应该清晰,导航目录明了,检索的路径必须层次清楚,超级链接以后能够容易地返回到原来的起始界面。越是容易操作和使用的课件,越是在课堂上能占据主动,和教学完美融合在一起,也越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和普及。网页点击呈现的速度要快,不要让使用者等待半天,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影响普及推广。

◆体现全新教学观念

一个网络讲义如果只是教师课堂讲授的一种延伸,那么就是以上三个方面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也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件。一个好的网络讲义应该体现出全新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学地位,展示多元化的检索路径和学术见解,诱发学生的个性化潜能。教师主要是提供自学咨询和治学方法,提供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