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暗示的力量
1561400000003

第3章 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2)

■1973年,心理学家津巴多做了一个著名的“监狱模拟实验”。他和助手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招募大学生自愿来充当实验者,并且提供一定的报酬。前来报名的大学们自愿通过掷硬币的方式扮演自己的角色,有的充当狱警,有的充当犯人。津巴多原本打算用两周的时间来进行实验。在实验期间,被测试的这些学生都穿着和现实生活中的狱警和囚犯相同的衣服,扮演狱警的学生每人还配发了一支警棍。出乎津巴多预料的是,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扮演狱警的学生逐渐变得性格暴戾,并且想出各种办法羞辱和控制“犯人”,而那些扮演囚犯的学生则变得无助,甚至是沉默。

尽管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一项心理学实验,但角色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被角色所控制,失去了他们原有的面貌。最后,津巴多不得不在第六天就结束了实验,并且在此后的数年跟踪辅导这些学生,以消除实验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的伤害。

以上所提到的这个实验听起来似乎有些毛骨悚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在被社会,家庭等因素所规定,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与其说人们是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中,不如说我们是一个角色的动物。每天,我们都在按照社会文化所规定的角色行事。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角色参加社会活动,并因不同而使自己的潜意识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之为“角色效应”。

就如一个班集体,学生们扮演着两类角色,一类是管理者,如班长、副班长、体育委员,他们的任务是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管理同学。这类之位通常由“好学生”担任,而“好学生”的标准往往就是“学习好”,往往长期占据着这些岗位,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岗位无疑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但也可能造成他们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的心态。

另一类是被管理者,是班中的绝大部分,往往是成绩平平或不佳的学生,老师不放心他们参与班级管理,认为他们没有这个能力,由此造成他们自卑的心理。

这类问题本来也许不那么显著,但是在班级中的角色可能会将一个人的性格塑造成形。这其实是教育者的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于教育者来说,如果不力打破这两种角色分类,只会使学生们在潜意识的控制下越陷越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曾提到:性别的社会化给了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也会催生不同的心理暗示。

■安吉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因为在家里有哥哥姐姐,什么都让着她。每个人都把她当成小孩子, 安吉一直也认为自己是个孩子。从小到大在班里年龄也是比较小的,同学也把她当成小妹妹看,很多方面也都让着她,于是她对别人有了很强的依赖感。平时和家人或者是要好的朋友一起出去的时候通常她只是个陪同,很少开口说话。妈妈常常说她太内向,经常都在发愁她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长大成人了,安吉找了个疼爱她的男朋友,恋爱,结婚,后来,做了母亲。

刚开始,安吉总是不愿承认这是个现实:原来一切都围着自己转,现在一切都围着这个“小不点”转;原来自己经常看看电影,找好朋友逛街,现在只能趁孩子睡觉时看看影碟;自己想回单位上班,因为老公的坚决反对,现在一切都因为要照顾孩子,只能窝在家里。

后来,母亲告诉安吉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在上班时,总念念不忘孩子的感冒好点了没有;下班后,一颗也不耽误,到商场买几袋奶粉,然后打车回家。在平时和同事们的闲谈中,总是请教孩子不好好吃饭怎样?晚上,和老公一起规划者孩子的未来。

一段时间过后,安吉适应了自己的角色,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妻子。

这就是角色的作用。以前和家人一起,安吉认为自己是个孩子,把什么事情都推给父母,姐姐哥哥,依赖着他们。当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安吉成为了母亲的角色,她要去照顾人,将来也要成为孩子的依靠。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角色中都有着不同的表现,甚至是相反的。当社会角色与心理暗示相冲突时,就会产生各种问题。

社会角色是人社会规定性依据,当我们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就会接受社会角色,就不由自主的按照社会的规范去行动。当身为母亲时,在母亲这个角色暗示的下,我们要去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身为丈夫时,在丈夫这个角色的暗示下,我们去承担照顾妻子和家庭的义务。

人的社会规定性集中体现就是人权利和义务。因此,社会角色是人权利和义务基础。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就有什么权利和义务,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同时又标志着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显然,一个人承当社会角色越多,他或她权利或义务也相应地就越多。人权利越多,人自由度就越大,人实现自己利益和价值机会就越多。

心理学家提示:

毋庸置疑,心理暗示同样受到社会的影响。在每一种文化中,大家都在自觉地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角色行事,因为角色包含着社会大众的期待,我们一旦做了违反社会角色的事情,将会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正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潜意识,塑造着我们的行为,无形中我们变成了角色的奴隶,而不再是它的主人。

■算命先生为什么说得那么准

在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中,展示了一个骗子施加心理暗示的典型,卖者利用了买者对自己健康的关切,让他着急,而当买者反复说明自己腿“没病”时,骗子就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说辞,让他感觉腿“不正常”。随着每种说法的奏效,本来就存有疑惑的买者自己不知不觉也会越来越感觉自己的确是瘸了。在他正不知所措时,骗子再抛出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法---拄拐,随后顺利地把拐卖了出去。

生活中,也有很多骗子善于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行骗。骗术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暗示。骗子施加骗术的时候是有意为之,而被骗者接受时却往往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被骗者在与骗子交锋的时候,一开始心理是一种毫无防备的状态。

■这两天,高三学生小胡心情很沉重,因为已经复读了一年的他即将第二次参加高考。父母担心儿子再次名落孙山。邻居的一个热心的大婶说:“你可以去找算命先生算算吉凶。我知道一个算命的先生,算的可准了。上次我女儿中考的时候,就是让他算的。”

父母一听这么神奇,就决定带着小胡去问问,于是带他去大婶说的那家算命公司“咨询”。 经过预约,胡先生和儿子去了趟公司。报完儿子的生辰八字后,老板打开一个电脑软件,算出了他的“八字命盘”,随后把命盘交给了一个“易学大师”。“大师”算了一会儿就开始摇头,说小胡这10年的“大运”不大好,要到下一个10年才能发达。今年的考试运也不尽人意,只是稍强于去年,应能考上大专;但明年的工作运却很好,可以考虑工作。最后,胡先生付了200元钱,带儿子黯然离去。

虽然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科学,高扬理性的社会,但是各种各样的算命的学说依然层出不穷。高考、就业、婚丧嫁娶选日子,都要算一算,卜一卦,或者给自己指明道路,或者挑一个黄道吉日。算卦的人群,从没读过书、没见过市面的人,到知识分子、专家教授,各色人等,不一而足。国外的迷信算卦的人也不在少数。

为什么算命这一行业如此盛行?难道算命的方法也包含着合理的因素?

其实,这跟心理学有很大的关系。算命之所以准确,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

与此相类似,著名魔术师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这一效应后来被心理学家总结如下:人们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针对这种效应做过一个实验,

■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后,让参加实验的人从他们的自我评价及一份笼统的人格描述中选出真正符合自身性格特征的一份,结果所有参加实验的人都认为那份笼统的人格描述对自身性格特征的描述更加准确!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而能够准确的揭示一个人的性格描述却很难引起人们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