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暗示的力量
1561400000033

第33章 说话的技巧是成功的利器(1)

■话语的力量堪比原子弹

有人说,在21世纪,口才的重要性堪比金钱和原子弹。

口才是一门学问,同生活中其他学问一样,学得好的人能够轻松自如地面对生活,并且可以借此获得幸福、笑容、掌声、荣誉和力量。如果说有与其他学问不一样的地方,那唯一不同的是,口才学得不好,不可以放弃、改行,因为口才是人生存的根本,人不能不说话,而要说好话就必须认真地掌握好口才这门学问。

现在我们做一个试验,问问你身边的人:“认为自己很会说话的,请举手。”肯定没有几个人能理直气壮地说自己会说话。

古希腊有个寓言把舌头比作怪物,它能用最美好的词语来赞誉你,也可以用最恶毒的言辞来诅咒你,它能把蚂蚁说成大象,也能把小丑说成国王。是的,凡是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说话容易,但是要把话说到位、说得有价值、说得能够打动他人,那是非常困难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忍受着刺骨的寒风,可怜巴巴地跪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行乞。他脏兮兮的脖子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自幼失明”。

一天,一位诗人走到老人身边,老人便伸出手向诗人乞讨。诗人摸了摸干瘪的口袋,无奈地说:“我也很穷,但是我可以送你一样别的东西。”说完,他从兜里掏出笔,在木牌上写了几个字,起身告别了老人。

从那以后,老人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可是他对此却大惑不解。不久,诗人与老人邂逅。老人问诗人:“你那天在我的木牌上写了什么东西呀?”诗人笑了笑,捧着老人脖子上的木牌念到:“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诗人一抬头,看见老人的眼眶里包含着晶莹的泪花。■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价值。聪明的人用甜美的语言让事实增值,愚蠢的人用糟糕的语言让事实贬值,大多数的人呢——只用简单的语言把事实说了出来。

善于说话的人,可以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也能把道理说得清楚、动听,并使别人乐意接受。有些人善言健谈、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说出无数金玉良言、绝词妙句、豪言壮语、警世箴言;又有些人信口雌黄、搬弄是非,制造多少废话、蠢话、无用之话,给人留下说话轻浮、行动草率的不良印象。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笑,一句话也可以把人说得跳。言语是思想的衣裳,在粗俗和优美的措辞中,展现不同的品格,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间为别人描绘自己的轮廓和画像。

■ 有一个人为了庆祝自己40岁生日,特别邀请了四个朋友,在家里请客吃饭。

三个人准时到达了,只剩一个人不知什么原因,迟迟没有来。

这个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三个人听了有些不高兴,其中有一个人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有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了?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一人没来,一个人又气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剩下的两个人其中一个也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说,该走的是我们了!好,我也走。”说完,掉头就走了。

又把一个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最后剩下的这个朋友与主人交情较深,就劝他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注意一些。”

主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呢。”最后这个朋友再也按捺不住了,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明其妙,有什么了不起的。”说完,铁青着脸走了。■

一个不会说话的人,表达方式不理想,于是就给了别人错误地暗示。

在说话的时候不同的词汇组合,不同的语气都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掌握语言这门学问,切不可像上述故事中那位不会说话的主人一样。

在人际交往中,与别人探讨学问、接洽事务、交换信息、传授技艺,还有交际应酬、传递情感和娱乐消遣的时候都离不开说话。甚至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这种能力能否表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他说话的水平。另外,口才不是先天造就的,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来提高。因此,说,还是不说,说什么,怎么说,和谁说,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掌握这门艺术,就能驾驭奇妙的舌头,改变你的一生。

说好话很难,难就难在说话太容易。这并不自相矛盾,恭维的话可以张嘴就来,但是人家不会感谢你;骂人的话可以脱口而出,但是人家必定憎恨你;吹牛的话更是信手拈来,但是人家也许因此而轻视你……在这个人声鼎沸的世界里,让人们专心聆听你的声音实在太不容易了,再让人们为你的话而鼓掌喝彩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使尽全身力气去喊未必让人震惊,一声叹息却能让人心潮澎湃;有时候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常常有鼾声相伴,而平平淡淡的只言片语却说不定能换来掌声雷动;有时想说而不能说;有时想说而不该说;有时想说而不会说;有时想说而不敢说。因此,说还是不说?说什么?怎么说?是一种技巧,是一种人生艺术,是一门值得你花毕生的精力去研究的学问。

口才的确是一门学问。

心理暗示的力量:

说话不仅对他人有暗示浸染,还有自我暗示的浸染。有时,直接谈话可以发生负面观念的联想,不过通过暗示,可以使人的心理产生转变,甚至能够造成人体各系统之间的功能转变,有利于向着更好的目标成长。

■消极字眼带来消极暗示

许多人在无能为力的时候会感觉自己没用、无能,这就等于给自己贴上了消极标识。给自己贴标识也就罢了,如果被别人,如果我们的父亲、老师、手足以及同伴会给我们贴上各种各样的消极标识,例如,他们曾经说我们是废物,是坏东西,不可爱,愚蠢等等,整个人的身心健康必然会受到影响。

身心成长的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对于敏感的人来说,消极的暗示伤害更大,影响也更为深远。

与人交往,过多的运用消极的字眼会让你变成一个冷漠、孤僻的可怜虫,有时候这些消极的字眼是无意识说出来的,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可怜虫之可怜在于:人人皆远离你,你却不知道“祸”从口出。

在《当幸福来敲门》中有一幕:

■儿子喜欢打篮球。当克里斯·加德纳带儿子去打篮球时,他故意打击了儿子的打球热情。

儿子:“爸爸,我要当职业篮球运动员。”

爸爸:“哦……呃……这可不好说……你大概会和我以前的水平一样糟。有其父必有其子,我当时的水平就在平均水平以下,所以大概你最终的水平……也就和我一样,所以……你在很多方面都很优秀,但在篮球上不是。所以我不希望你这样整夜地练习投篮。知道了吗?”

儿子:“好吧。”

爸爸:“好了。走吧。”

儿子用塑料袋把球装了起来,很难过。爸爸在一旁看着他。

爸爸:“嗨。”

儿子抬头看爸爸。

爸爸意味深长地说:“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知道了吗?”

儿子:“知道了。”

爸爸:“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实现。就是这样。走吧。”■

爸爸的消极字眼,足以浇灭孩子的热情。同样的道理,你无意中说出的一句消极的话,别人的兴致会被你彻底的打消。

一个讲话时总喜欢用消极字眼的人,说明这个人有时是过于理想化,用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现实,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还有的人是看问题过于狭隘偏颇,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其他,凡是不对自己脾气的,都一概予以否定。另一种便是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看人,将别人微不足道的缺点放大。正如鲁迅先生曾经比喻的,一位老夫子用一枚放大镜去看美人那嫩白的胳膊,结果却看到了皮肤间的皱纹和皱纹间的污泥。试想,如果再用显微镜去观察,岂不就是骇人的细菌布满全身了吗!

说话时总喜欢用消极字眼的人,很难与人友好交往,即使他并没有直接说对方不好,但他那万事皆不如意的心态,让人很难同他找到舒心满意的共同语言。久而久之,人们还会觉得此人太爱刁难,难以相处,常常避而远之,偶有接触,也只好打个哈哈敷衍了事。总讲负面话,最终会成为难以与人相融的孤家寡人。

■刚毕业的李强去应聘。面试官问他:“你的英语水平怎么样?我们的工作可能要接待一些国外的客户,还要处理一些英文方面的资料。”李强并非英语专业,也并没有和老外打交道的经历。但是,李强因为经常看美剧和好莱坞电影,曾有意识的练习听力和口语能力,所以他没有回答:“还可以”、“还行”,而是说:“很棒。”面试官用英语让他介绍自己的实习经历,李强早有准备,轻松的回答。

李强如愿进入了这家公司。等李强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才得知,工作中的客户很少有外国人,是他那说“很棒”时的信心,而非他的英语实力打动了主考官。■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醒自己,让“反正”“毕竟”这类具有消极暗示作用的沮丧话语见鬼去吧!保留在我们的意识中的,应该那些能让我们振奋、进取和乐观的字眼。

因为我们说出来的话会不断地主宰我们的意念系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如果你暗示自己:“我能行”、“我一定会成功”,就可以使自卑感、挫折感锐减。或者可以把“反正我很笨”、“毕竟我很笨”说成是“反正我们很笨”“毕竟我们很笨”,这样易于克服失败后的孤独感。

我们口中所所说出的字眼会决定我们有怎样的生活。如果你做到回避提到痛苦,多用积极的措辞,那么你就可能增强信心,凡事做的和别人一样好。

心理暗示的力量:

在会议中消极发言,在工作中消极的应付领导交代的事,无事可做的时候消极的待命,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你是领导的话,对这个人会有什么看法?只有改变态度,才能给领导以积极地暗示。

■负面的话正面说,积极的说话是积极的暗示

美国人和欧洲人在说话时就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比如说,你和一个欧洲人,一个美国人在一起聊天,其间会聊到各自的职业。你说:“我是一名记者”。欧洲人的反应是:“哦,那很不错”;或者不做反应,直接转换话题;而美国人的反应通常是:“Oh,that’s great!(哇,那太棒了!)”不管你是邮递员、伐木工人,还是一些其他闻所未闻的职业,他们很少会流露出轻蔑、怠慢的情绪,不管心里怎样想,他们口中流露出来的一般都是赞美之词,说的时候又不会让你觉得对方有丝毫的虚伪。

是亚太区知名企业教练陈郁敏,在他的《涟漪词——11个改变人我关系的正向思考》一书中总结到,一个人如果拥有正面正确的表达方式,也意味着他有一个积极的思维模式。学会用正面的话代替负面的话,人际关系就能得到改善。这就是词语的力量。

■有一天,作家的一个朋友来访,中午的时候两人一起去一家餐厅用餐。当时正值中午,用餐的人很多。于是作家问正在忙着收银的老板:“请问有两个人的位子吗?”他说:“没有。”然后就自顾自的忙去了。

当时作家心里很不舒服。此后,这让作家下定了决心:永远都不再去那家餐厅。不错,就是因为他说的“没有”这两个字,因为“没有”这两个字带给作家的信息是:

1.这家餐厅不要我的生意!

2.这家餐厅不在乎我的生意!

作家评论说:“如果他换个表达方式,‘不好意思,现在正是用餐高峰期,暂时没有位置。’或者说:‘有位子,不过要稍等一会儿。’我的感受肯定会不一样。”■

“人不会‘说’莫开店”,做生意如果不懂的讲话技巧,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成功的人际交往也是如此。没有人愿意对着一张消极的脸,愿意接近一个总把消极的话语放在嘴边的人。

少说负面话的关键,是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正如一个故事讲到的: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女儿卖冰棍。晴天雨伞卖不出去,老太太就埋怨老天为什么不下雨;雨天冰棍卖不动,老太太就抱怨为什么不赶快出太阳。后来有人开导她说,晴天你小女儿冰棍卖得火,雨天你大女儿雨伞卖得快,你天天都有高兴事,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老太太一想,果然,于是脸上便由阴转晴,心情也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同样,与人相处,也要热情大度,注意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有时还需要用你身上的闪光点去照亮别人,让大家的心境都明亮开朗起来。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同你友好相处。

除了要注意避免说负面话之外,我们还要认识到有意见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去说。我们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叫“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这是很不好的,在日常的交际生活中要注意“闲谈莫论他人是非”。有些人对别人的成功议论,对别人的失败也要议论,任何东西都是他们议论的对象,这是很不好的做法。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意义并不是被他人议论,而且议论大多数都是负面的,我们要尽量把这个陋习改掉。

在别人背后议论他人的好坏是对人际关系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行为。同学、同事之间不要互相议论,若我们对某个人有意见就可以约个时间,或找个机会当面告诉他,指出你对他不满意的地方。这样对方不但不会生气还会因此感谢你,人际关系也会和谐融洽。

下面介绍的这个旅美学者的经历对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或许有些帮助:

■“我在美国和俄国时,从来没有人在我面前说第三个人的坏话,我自己倒有时会犯这个毛病,在一个人面前对不在场的某个人说三道四。后来有个俄国人告诉我:‘在我们这个地方,和一个人议论另一个人的事是不道德的。’我从那以后就把这个坏毛病彻底地改掉了。”■

我们都知道背后议论他人的毛病,对人际关系极具破坏力。而人际关系的好坏对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避免它发生在自己身上。

心理暗示的力量:

很多时候。打动人心的是一句话,改变命运的也是一句话,很多人因为别人说一句话改变了对他人的看法,改变了对自己认知。一句正面的话或者负面的话,可能给别人不一样的暗示,产生不同的后果。

■背后赞美,取悦人的心理暗示

当你知道某某人在背后说你好话,你会不高兴吗?有时候,当面恭维的太多并没有益处,反倒是背后的颂扬能发挥强大的功效。背后称赞,在各种恭维方法中,要算是最取悦人,也最有效的了。

人很自然容易怀疑面对面说话的人的诚意,但对于背后听来的赞美就觉得非常顺耳。

罗斯福总统的副官布德,曾经尖锐的批评那些恭维罗斯福的人为“疯狂的摇尾者”。

布德十分钦佩罗斯福,但他决心不做“疯狂的摇尾者”,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深得罗斯福的赏识。

事实上,伟大的人物并不喜欢整天被人当面恭维和赞美,尤其是罗斯福,他看不起那些满嘴只会说恭维话的人,他更欢迎批评他的朋友。布德就是深知罗斯福的这种心理,采取逆向操作,从背后赞美,而达到自己恭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