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开放你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165400000044

第44章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就知道,如果想取得好成绩,就应该向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同学看齐,向他们学习良好的方法与技巧。工作中也是如此,若想工作有所收获,事业有所突破,就必须学习和借鉴行业的最优秀者的力量,寻找超越的机会。

李嘉诚就是一个积极向优于自己的人学习的人。李嘉诚是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曾被评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他的和记黄埔集团是全球港口业最大的经营商,业务遍及41个国家。一般人只知道李嘉诚是一个能够在商场中纵横自如的超级富豪,然而很少人知道他事业的转折点竟是从做“间谍”开始的。

1957年春天,李嘉诚为了了解塑胶花产品的生产工艺,登上了飞往意大利的班机去考察。他在一间小旅店安下身来,就迫不及待地去寻访那家在世界上开风气之先的塑胶公司的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该公司的门口,但他却一下子停了下来。 

他知道任何一个厂家对于新产品的技术都是严格保密的。也许可以名正言顺地购买技术专利,然而,这样做的局限性也很大。一来,长江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厂家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它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时才肯出手。 

情急之中,李嘉诚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这家公司的塑胶厂正在招聘工人,他去报了名,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李嘉诚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他能够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双眼却恨不得把生产流程吞下去。收工后,李嘉诚急忙赶回旅店,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上。 

整个生产流程都熟悉了。可是,属于保密的技术环节还是不知道。有一天,李嘉诚邀请数位新结识的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佯称他打算到其他的厂应聘技术工人。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

几个月后,李嘉诚满载而归。随机到达的,还有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临行前,塑胶花已推向市场,李嘉诚跑了好多家花店,了解销售情况。他发现绣球花最畅销,立即买下许多好的绣球花做样品。 

李嘉诚回到长江塑胶厂不动声色地把几个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召集到办公室,他宣布,长江厂将以塑胶花为主攻方向,一定要使其成为本厂的拳头产品,使长江厂更上一层楼。

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按理说,物以稀为贵,卖高价在情理之中。但是李嘉诚明察秋毫,他认为塑胶花工艺并不复杂,因此,长江厂的塑胶花一面市,其他塑胶厂势必会在极的短时间内跟着模仿上市。倒不如在人无我有、独家推出的极短的第一时间,以适中的价位迅速抢占香港的所有塑胶花市场,一举打出长江厂的旗号,掀起新的消费热潮。卖得快,必产得多,“以销促产”,比“居奇为贵”更符合商界的游戏规则。这样,即使其他厂家迅速跟进,长江厂也早已站稳了脚跟,而长江厂的塑胶花也深深植入了消费者心中。 

李嘉诚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了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的定金。 

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界。 

李嘉诚的成功固然与他独到的眼光和富有前瞻性的决策分不开,但是如果他不懂得向行业对手学习的道理,他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在商场上,每个员工也应该像战场上的侦察兵一样,去了解、分析自己的竞争对手,了解同行的经营目标、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人才战略等情况,这样才能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与对手周旋、竞争,使自己不被对手蚕食、吞并、打垮。

比尔?盖茨曾说过:“一个好员工应分析公司竞争对手的可借鉴之处,并注意总结,避免重犯竞争对手的错误。”微软有一个班子,专门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什么时间推出什么产品,产品的特色是什么,有什么市场策略,市场的表现如何,有什么优势、什么劣势,等等。微软的高层每年都要开一个会,请这些分析人员来讲竞争对手的情况。

微软为什么要这样做?微软此举是为了向竞争对手学习,学习对方的长处。

牛顿曾经说过,自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只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里固然有牛顿自谦的成分,却也道出了一种成功的途径。我们为什么不向牛顿式的成功者学习,学习他人的卓越之处,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为自己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在学习、模仿中努力去超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