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1664400000032

第32章 恶棍 骗子(5)

哈发兄弟——招摇撞骗,套现出逃

随着互联网、高科技和新媒体的发展,世界经济开足马力,呈现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与此同时,各大公司的经理人们也开始不约而同地在做同一件事:将企业的成功和荣誉都揽在自己一人头上,利用一切机会炫耀自己的才能、争取公众的好感,借此一夜成名赢得了大家的信赖。许多投资者于是被这些明星经理人头上的光环所蒙蔽,盲目追捧甚至顶礼膜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997年10月底,EM.TV集团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创业板块新市场挂牌上市。当时的人们不会想到,这家公司日后会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代表,盛极而衰,令人扼腕。这里必须提到一个人:托马斯·哈发(ThomasHaifa),就是他抓住了上市的机会,一时间叱咤风云。

哈发曾在媒体巨头雷欧·基尔希的公司担任高级经理,后来于1989年和他的哥哥一起成立公司单干,主要从事儿童卡通电影的制作和发行。哈发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其客户群也还是原来基尔希媒体集团的老客户,他们不过是这些老客户的另一个选择而已。但是很快,年轻的哈发兄弟就尝到了苦头。1996年,公司亏损140万马克,年销售额不过1670万马克,公司状况岌岌可危。托马斯·哈发试图寻找合伙人来投资,结果未能成功,随后,他谋求在法兰克福的股市创业股板块新市场上市,却发现审批过程太过漫长。万般无奈之下,他决定自己走到前台来,靠个人魅力在股市上赢得投资者的信赖。

这一做法风险很大,因为类似哈发公司的股票在德国投资者心目中一向信誉欠佳。人们对于这样的公司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它的好坏。除了拥有一些关系户、一堆电影胶片和一张营业执照之外,这样的公司没有什么值钱东西,所以公司的股价也很难确定。也许,哈发公司是个例外。当时,45岁的托马斯·哈发给人的感觉非常平和,没有丝毫的野心和傲气,他的几乎所有的合作伙伴都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气质的儒商,而且年富力强。(“哪里有他的出现,哪里就有EM.TV特有的芬芳,那就是成功的气息!”德国著名的《五花八门》杂志有诗为证。)哈发本人的确天生就具有超乎常人的营销才能,并把这一天赋发挥到了极致。他先是把公司名字改成唬人的“EM.TV”,然后亲自去游说各大银行、证券分析师和庄家大户来购买公司的股票。哈发不厌其烦地向人们宣传他的公司增长潜力是如何巨买,因为电视节目市场发展迅猛,而他的公司正是要购买十几家频道的转播权。与此同时,EM.TV自己制作的节目也越来越丰富,其中的动画片如《芝麻街》和《沙滩男孩》等都是电视台的热播节目。

在经历了一段上市后的沉寂,EM.TV股票价格一飞冲天。仅仅过了6个月,公司股价就从34马克暴涨到360马克,涨幅高达2000%!公司的年营业额不过2700万马克,而市值却已经高达14亿马克!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哈发清楚地意识到,必须一步一步地把公司从事新业务的消息发布出去,这样才能长期赢得投资者的信赖。于是乎,一会儿传出公司与Sony合作出了一部动画片,一会儿又通过各大活动大肆宣传,比如赞助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和世界拳王挑战赛等。果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争相购买公司的股票。哈发甚至和他原来的老板媒体巨头基尔希都有了生意上的往来。他们两个人联合组建了合资公司JuniorTV,主攻儿童影视节目市场。双方各自发挥所长:一个负责制作节目,另外一个负责在电视网里播出。

哈发从股市上募集资金用于业务扩张。1998年底,该公司的股价已经高达每股1000马克。即便这样,该股仍然十分抢手,供不应求。银行承销商也乐于替哈发的公司增发新股,因为根本不愁找不到买家。与此同时,哈发也把自己塑造成了公关界的明星人物,俨然成了一代影视传媒大亨。在许多专访中,他都夸夸其谈,认为自己已经跻身世界顶极行列,完全可以与沃尔特·迪斯尼公司(WaltDisney)和华纳兄弟公司(WarnerBrothers)一决高下。作为媒体行业的老手,哈发非常懂得该怎样做秀。在公司股东大会上,面对众多千里迢迢赶来的中小投资者,哈发就像是救世主一样,向大家公布公司最新的经营业绩,当然主要是吹嘘销售额和利润的高速增长。同时,他还不忘拉拢合作伙伴,在各大传媒博览会上大造声势,广告宣传铺天盖地,还租用豪华游艇来邀请业界名流参加奢华的派对。

在一片鼓噪声中,终于开始有人提出置疑。首先是EM.TV与基尔希传媒集团之间有关影视节目的版权交易。因为两家公司合资之后,内部交易收入额不会像对外公布的那么高。并且,EM.TV对外公布的那些数据只不过是做给银行机构和投资分析师们看的,不会打动真正的目标客户群。况且,行业报告显示,EM.TV主营的儿童影视节目市场距年来增长缓慢,根本不可能达到哈发本人所预期的增长目标。

然而,哈发根本不去理会这些置疑,仍然雄心勃勃。当然,他也意识到,必须引入更新概念的业务领域,才能保持股价居高不下。2000年2月,EM.TV的股价为115欧元,考虑到此前的几次增发扩股,如此的股价显然是虚高不下了。按照最初公司创立时的原始股来计算,如果投入3000马克,那么他现在已经是百万富翁了。这在德国股市上是前所未有的奇迹。哈发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机会,再次重磅出击,让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们目瞪口呆:斥资12亿马克收购吉姆·汉森(JimHenson)的制片公司。吉姆·汉森是著名的大眼蛙布公仔(Muppet)形象创始人,曾经享誉世界。收购所需的资金,哈发还是用了老办法:一部分是现金,另外一部分靠增发EM.TV的新股来募集。

投资者对这一企业行为反应良好。表面上看,EM.TV通过这样的收购,一举进入了美国市场。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此前许多美国媒体公司都曾经试图收购这家企业,而出价仅仅是EM.TV一半左右。因为,其间公司创始人汉森去世,公司的布公仔卡通形象已经日渐衰落。这些内幕在当时都未被披露。哈发则巧舌如簧地声称,仅“布公仔”这一名字就价值连城,他借此博取那些中年投资者的信赖,并唤起他们儿时的美好记忆。

2000年3月10日,德国股市新市场板块创出历史新高后,便掉头下挫。EM.TV的股价也随之跳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哈发兄弟以往的行为早已埋下隐患。为了许多大手笔的企业并购,公司只得靠增发新股来募集资金,并且回购股票,以便维持居高不下的股价。于是乎,公司不断扩充股本,以至于终于出现了缺少买家的情况,因为新市场上的投资者几乎都已经买人足够的EM.TV股票,再无剩余资金继续投入了。就在整个股市行情创出新高之前,EM.TV的股票已经略显疲态。哈发被迫铤而走险,就在行情冲上历史高位之后几天,他再次斥资18亿美元收购P1车队,妄图放手一搏。这项投资的资金依旧是靠增发新股来募集。对于如此疯狂的举动,投资者实在是无力追捧了。EM.TV股价急速下挫,到了同年夏天,市值已经缩水近1/3。对于那些最初购买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来说,这些损失还可以承受,然而,对于那些刚刚在暴跌之前高位买入的股民来说,就损失惨重了。雪上加霜的是,公司的负面消息也是接踵而至,先是,汉诺威世博会冷冷清清:随后,美国方面又传出消息说,汉森家族将要抛售公司股票。证券分析师和精明的投资者眼里可是不揉沙子。早在2001年秋,托马斯·哈发和公司财务总监弗罗里安·哈发一起在媒体见面会上就不得不对外调低了公司的中报业绩,原因是所谓的账务登记失误。尽管,哈发信誓旦旦地向股东们保证,力争年终达到预期盈利目标,然而人们早已失去信心,公司股价一落千丈。

渐渐地,公司内幕开始被曝光,主要是财务上的做假账。到了年底,那些账面数字和预期指标都成了一纸空文,与其他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新市场板块的明星企业一样,EM.TV开始走下坡路。此时,人们又揭露出哈发弟兄的老底,证明他们显然不是企业经营的材料。托马斯·哈发高中没有毕业就当了汽车销售员,后来还卖过打字机,最后才到了基尔希集团工作。他的哥哥弗罗里安也好不到哪儿去,倒是上了大学,经济学专业没有读完就辍学了,最后也灰溜溜地从董事会里退了出来。

年底,公司彻底土崩瓦解,哈发对外宣布,公司非但没有一分钱的盈利,而且亏损巨大。更糟糕的是,公司已经濒临倒闭,外债不断增加,2001年4月就要支付给P1汽联老板本尼·埃克斯通的赞助费还没筹到。后来,还是靠着基尔希出手相救,出资替他暂时解围。然而,EM.TV想要跻身世界顶尖媒体公司行列的美梦彻底破灭。2001年4月,EM.TV公司的股价始终徘徊在5欧元左右,而哈发不得不承认,公司上个财年的亏损总额高达14亿欧元13个月后,他本人也被赶下了台。

当然,公司最后还是要进行法律程序的善后工作。在此前有消息传出,哈发兄弟恶意侵占公司财产,相关报道屡见报端。后来发现,托马斯·哈发担任EM.TV总裁期间,于2000年2月股价冲高时,卖出了4000万股套现,并谎称为“战略投资”。他的哥哥弗罗里安·哈发也曾从事内幕交易,却侥幸没有受到起诉。然而,弟兄俩都不得不为当初伪造账目和人为操作股价的行为而承担责任。2003年4月,弟兄俩被法院裁决赔付巨额罚款,托马斯120万欧元,弗罗里安25万欧元。

2003年夏,EM.TV新的管理层把布公仔业务重新转让。美国汉森家族重新买回了失去了3年的布公仔的经营权。回购花费了6亿美元,比当初卖出时还便宜一些。即便是卖出了布公仔,EM.TV也只能苟延残喘、勉强维持了。

库特·欧西奈——红牌罚出的经理人

“基金经理人就像是球队教练员一样。要是没能达到预期结果,那么他就只好下课。”库特·欧西奈(KunOchner)曾在一次访谈时这样袒露心声。如果评价此时的欧西奈,他所取得的辉煌业绩无疑让他成为金融界的金牌教练。可惜,他后来玩过了火,被红牌罚出场外,成为业界一大丑闻的主角。

库特·欧西奈(KunOchner)本人就曾经是基金经理人,却有着与其他经理人完全不同的经历。在德国股市新市场板块达到鼎盛时期的时候,欧西奈成为投资界顶礼膜拜的偶像。他的基金客户获得了惊人的投资回报,而他也为东家雇主赢得了几十万的投资客户,从中赚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

那么欧西奈本人从中获得了什么呢?除了名誉和威望之外,他还获得了业界的影响力,使得他的位置更加稳固。这甚至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权力。当然,欧西奈本人一向避免得到这样的评价,因为这对于他来说,是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直到后来,人们才发现,他从始至终都在老谋深算地骗取公众的信任。

欧西奈从做基金经理人开始步人事业的顶峰,在完成经济学专业的大学课程之后,他开始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立银行供职。1980年代末,他跳槽去了SMH银行下属的基金管理公司。这家银行正是因为冯·加仑/埃什丑闻而濒于倒闭,此时已经被瑞士银行财团UBS吞并。

欧西奈接手负责SMH银行掌管的SMH—I特殊基金,在第一年度就获得了50%的市值增长,成为同类基金中的佼佼者,同时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基金品种。从表面上看,欧西奈的基金项目属于德国证券市场上的主流基金,然而实际上,欧西奈从一开始就没有把钱投资给那些大公司的股票,例如西门子公司、德意志银行或是戴姆勒奔驰集团等:他的投资对象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股,例如电缆生产商LeonischeDraht或是机械制造企业Mueller-Weingarten等。

这些中小企业的投资价值在于,它们都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比那些指标股拥有更多的获利机会。此外,没有多少职业炒家会对此类股票感兴趣。这其中的原因是,这些被业界称为小盘股的股票,投资风险很高。因为此类股票的流通盘很小,大部分股票都是控制在少数机构投资者的手中(保险公司、银行等),或是由家族企业成员控股。因此,这些股票的交易通常都很难兑现,一家基金靠着区区几百万马克买人几千股根本不会对股价产生影响,也没有任何获利机会。

然而,对于欧西奈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获利机会了。与其他基金经理人有所不同,欧西奈恰恰是将他掌管的资金都投在一二十家小盘股上,并将这些股票的价格爆炒上去。他的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基金投资的理念,即分散投资理念。一般来说,投资100种不同股票,固然会降低风险度,但获利机会也随之减小。不过,小盘股股价下跌的风险也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市场上的流通股并不多,那么结果就是只有这些股票被抛售和买入。如果,一个基金掌握足够多的资金,那么就完全可以再以买家形式接盘,将股价稳住,进行对敲拉抬。换句话说,这样就可以操纵市场。欧西奈的客户众多,因此他手上的资金非常雄厚,正好可以进行炒作。到了1990年代初,欧西奈掌管的SMH-I特殊基金市值涨了6倍,高达5亿多马克。然而,盛极必衰。欧西奈的投资策略终于遇到了困难。德国股市由牛转熊,小盘股更是率先跳水。一夜之间,欧西奈手中的股票都成了垃圾股,一时间无法脱手,因为根本没有买家接盘。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遭遇挤兑,基金经理人暂时还能应付得过去。然而,在如此情形之下,投资者通常会为了安全起见,把手头的基金产品兑换成现金。这样,基金经理人就别无选择,只得割肉卖出股票,来应对客户的挤兑。欧西奈这下傻了眼,SMH银行领导层最后亲自处理了这一烂摊子,并与这位明星经理人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