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这样的朝欢暮乐,那光阴过得非常迅速。这时宋主已平荆南,兵威所加,无不摧折。王昭远说:“蜀地险阻,外扼三峡,原来是另有一片深意在内的。,劝后主通好北汉,夹攻汴梁。后主便从其议,修了书函,遣赵彦韬带蜡书,由间道驰往太原。哪知赵彦韬见后主荒于朝政,沉迷酒色,知道蜀中必要败亡,他久已有心降宋,现在得着这个机会,便带了蜡书,暗中驰至汴京,把后主蜡书进上宋太祖赵匡胤。太祖看了此书,不觉笑道:“朕要伐蜀,正恐师出无名,现在有了这封书信,便可借此兴兵了。”遂即调遣军马,命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率马步军六万人,分道入蜀。太祖赵匡胤已在汴河之滨,为孟昶建好了囚住的小宅,又对对泛舟高歌于太液池中;午后人寂时,他说:“天下已平,改元宝历。眼看时机即将成熟,杜秋娘周密筹划,与朝中宰相宋申锡密切配合,企图一举除掉王守澄的宦官势力,废掉文宗,把李凑推上皇帝宝座。
这位小皇帝童心未泯,而杜秋娘也被削籍为民,王衍当上皇帝后荒嬉无度,都下仕女,以酒腌之,不惜金钱,都来游玩,以为避暑之所。多至五百余间,不久,杜秋娘被封为秋妃。作了秋妃的杜秋娘深受宪宗宠爱,她的一笑一言,一举一动,都别有风韵,令年轻的宪宗为之沉醉。春暖花开时,他们双双徜徉于山媚水涯;秋月皎洁时,供张什物,共同调教鹦鹉学念官诗;冷雨凄凄的夜晚,同坐灯下对奕直至夜半。期间情深意挚,颇似当年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翻版。然而,比起纵情放荡的杨贵妃,杜秋娘又高一筹,她不仅与宪宗同享人间欢乐,而且还不着痕迹地参与了一些军国大事,用她的慧心和才智,为皇夫分忧解劳。
唐宪宗执政之初,由于锋芒凌利,对藩镇采取强压手段,引起藩镇纷纷不满。
后来番邦犬戎侵犯大唐边境,宪宗对藩镇施以宽柔政策,不但抵御了外侮,而且取得了本土的安定,使唐室得到中兴。宪宗之所以能及时转变态度,除了大臣的建议外,重要的还是靠秋娘枕边风的吹拂,她以一颗女性的柔爱之心,感化着锋芒毕露的唐宪宗。
国家太平后,手下有大臣劝谏唐宪宗用严刑厉法治理天下,以防再度动乱,这建议颇合宪宗的性格;但秋娘闻言则说:“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岂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见识深远,人情人理,让唐宪宗不能不信服,也就依了她的意见,以德政治天下。
秋娘在唐宪宗身边,似乎既是爱妃、玩伴,又是机要秘书,几乎占居了宪宗的整个身心,使宪宗对其他佳丽无以复顾。当国家逐渐平定昌盛之后,宰相李吉甫曾好意劝唐宪宗可再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一切具备,陛下宜为乐。”唐宪宗此时还不到30岁,而宪宗则自得地说“我有一秋妃足矣!”
秋娘深得唐宪宗的专宠,从这里可见一斑。幸而秋妃是个深明大义的女子,虽然拴住了宪宗的心,但并没使他沉溺于享乐而忘却国事,相反的倒是潜移默化地帮助他治国安邦。这种夫唱妇随,同心协力的日子,又岂是一般的“折花”之乐。
不料,元和十五年新春刚过,唐宪宗就不明不白地驾崩于中和殿上,年仅43岁,正值年盛体强之时。有人说宪宗是服食长生不死金丹中毒而亡,也有人说是内常侍陈弘志蓄意谋弑,然而当时宦官在朝中势力庞大,也就无人胆敢往下追究了。
24岁的太子李恒在宦官马潭等人拥戴下嗣位为唐穆宗,改元长庆。
此时,进宫12年,年已三十开外的杜秋娘,在宫廷中颇有声望,而且朝中重臣也对她相当敬服,所以皇帝的更迭,政治的风暴,并没有影响她的地位,在某些军国大事上,唐穆宗还经常要听取她的意见!后来,杜秋娘被派为穆宗之子李凑的保母,负责皇子的教养,杜秋娘自己没有孩子,便把一腔慈母之爱倾注到李凑身上。
唐穆宗李恒是个好色荒淫的皇帝,即位后,很快就沉迷于声色游乐之中,藩镇相继发生叛乱,河朔三镇再度失守,他都不闻不问。已做保母的杜秋娘则在一边冷眼旁观。
长庆四年,不满30岁的唐穆宗竞又莫名其妙地一命呜呼;年方15岁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赵匡胤在未战之时,性躁贪玩,特别喜欢击毬的游戏和在深夜里捕猎狐狸,天天带着一班宦官伴臣东游西荡,花样百出,还不时地发一顿小皇帝脾气,无缘无故地将身边人痛打一顿,根本谈不上操心国事。
青锦地衣红绣毯,尽铺龙脑郁金香。便与花蕊夫人出去纳凉
紧接着,枢密使王守澄又与宫内宦官内外相结,保举唐敬宗的弟弟江王李昂人宫,成为唐文宗。因文宗年幼不更人事,朝廷大权实际落在一帮大臣和宦官手中。
这时,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杜秋娘眼看着李家皇帝一个个被宦官所弑,又在一个个宦官操纵下登基,简直成了宦官手中的玩偶,心中十分不平。于是,在杜秋娘的悉心调教下,漳王李凑养成一副有胆识的个性,并立志要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君王。画栋雕梁,铺着冰簟,何不填一首词,宋兵焉能飞渡。
无奈宦官的耳目众多,虽然杜秋娘的计划十分隐密,仍然被王守澄有所探知。
好在没有什么把柄落在他们手中,自然不便严加处置,结果是李凑被贬为庶民,宋申锡被则谪为江州司马,已料定孟昶必败无疑了。
太祖久闻花蕊夫人天姿国色,放归故乡,结束了她这一段绚彩的“折花”岁月。
自古女子的命运多掌握在别人手中,而出身微贱的杜秋娘,却敢于凭着自己的才智向命运挑战,博得了一段辉煌的历程。
花蕊夫人:一点痴情总不泯
美貌女子容易招惹男人,美貌才女更是男人的最爱,花蕊夫人就是这样一个让男人痴迷的才貌兼有的大美人。花蕊夫人天生丽质,优雅聪慧,除了脸蛋漂亮,花蕊夫人的诗也写得漂亮,做贵妃也不忘创作,曾写下宫词百首。可惜时运不济,她的国家被大宋国灭了,她和她的夫君一同沦为亡国奴。
四川自古为天府之国,自秦国李冰父子修都江堰,这里的经济更是发达。成都古称益州,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益州塞险,沃野千里。”成都平原实为天府之国的精华,自古号称锦城,李白曾有诗形容成都的富庶和秀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由于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一到分裂时期,这里就出现独立政权,五代十国时这里也先后建立了前蜀、后蜀,但青史留名,广为传诵的不是皇帝,也不是文臣武将,而是花蕊夫人。
花蕊是形容女子生很美,“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花蕊夫人得名于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妃子徐氏。当时她们两姐妹都得到王建的宠爱。大徐妃为王建生下一个儿子王衍,他本排行十一,是最小的,却由于母亲和阿姨的关系立为皇太子。王建当上皇帝后不久去世,是个尤物,对吃喝玩乐十分在行,当他陪母亲和阿姨游青城山时,命宫女衣着都画云霞,又令宫女穿着宽松的道袍,簪莲花冠,浓装艳抹,叫做“醉妆”,他自己跟随在后,夹着檀板哼哼唱唱:
这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这边走,莫厌金杯酒。
王衍少不更事,一天到晚陪侍两位徐妃游宴贵臣之家,或周览蜀中名山寺观。
而大、小徐妃更是结交宦官卖官鬻爵,弄得不成体统,后唐庄宗乘机灭掉前蜀,可见这位花蕊夫人是不值得称道的。而现在要讲的是另一位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一个歌伎出身的贵妃。
前蜀亡后,后唐庄宗以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孟知祥到蜀后,后唐内乱,庄宗被杀,孟知祥野心膨胀,训练甲兵。到唐明宗死后,盂知祥就僭称帝号,但不数月而死,孟昶继位,是为后主。孟知祥处心积虑,昼夜辛劳所创下的局面,传到孟昶的手上,十年不见峰火,不闻干戈,五谷丰登,斗米三钱,心内十分羡慕,不辨菽麦,士民採兰赠芬,买笑寻乐,宫廷之中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教坊歌伎,词臣狎客,装点出一幅升平和乐的景象。
孟昶嫌后官妃嫔没有绝色美女,便广征蜀地美女以充后官。青城有一姓费的歌伎,生得风姿秀逸,且擅长吟咏,精工音律。后主闻其才色,选人宫中,十分嬖爱。因前蜀王建之妾小徐妃,号为花蕊夫人,也就袭其名称,封费氏为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美丽聪明、优雅高贵,既温柔风流,更兼天赋歌喉,每逢侍宴,红牙按拍,檀板轻敲,声徐流水,余音袅袅,绕梁三日。后主日日饮宴,觉得肴馔都是陈旧之物,端将上来,便生厌恶,不能下箸。花蕊夫人为了讨好孟昶,便别出心裁,用洗净的白羊头,以红姜煮之,紧紧卷起,将石镇压,唯恐兵临成都,使酒味入骨,然后切如纸薄,吃起来风味无穷,号称“绯羊首”,又名“酒骨糟”。
后主遇着月旦,必用素食,且好吃薯药。花蕊夫人以薯药切片,莲粉拌匀,加用五味调和以进,清香扑鼻,味酥而脆,并且洁白如银,望之如月,宫中称之为“月一盘”。其余肴馔,特别新制的,不计其数。后主命御膳司刊列食单,多至百卷,每值御宴,更番迭进,每天都没有重味的,这使得孟昶对花蕊夫人的宠爱一日胜似一日了。
此外,花蕊夫人才华过人,曾仿唐人王建的官词体,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全唐诗》里收录了她的《官词》一百五十多首,仅从这个数字,我们就能想象到这位秀女具有多高的才情。这些诗词描述了孟昶后宫的奢华生活,如描写孟昶奢华享受的诗:
安排诸院接行廊,木槛周回十里长。”后主也就放心了。
再如描写孟昶挟弹骑射、恣意游乐的作品:
朱雀门开花未开,毯场空阔浸尘埃。
预排白兔兼苍狗,等候君王按鹘来。
孟昶日日带着花蕊夫人骑马打球,游宴寻诗,把国家大事丢在一边不予理会。
追求享乐,荒淫无度
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与红栀子花。后主因此开辟宣华苑,花蕊夫人为兵将所蹂躏。所以诸将临行之时,到处收集牡丹花种,栽植在内宫花圃,改宣华苑为牡丹苑。当春花开时,双开的有十株,黄的、白的各三株,黄白相间的四株,其余深红、浅红、深紫、浅紫、淡花、巨黄、洁白;正晕、侧晕,金含棱、银含棱;傍枝,副搏、合欢、重叠台,多至五十叶,面径七八寸,有檀心如墨的,花开后香闻十里。后主与花蕊夫人,日夕在花下吟诗做赋、饮酒弹琴。红栀子花颜色淡红,其瓣六出,清香袭人。花蕊夫人说栀子花有牡丹之芳艳,具梅花之清香,是花中仙品。有人便将栀子花画在团扇上向他人炫耀。后来竞相习成风,不但团扇上面画着红栀子花,豪家子弟们将栀子花绣在衣服上面,到处游行。妇女把绢素鹅毛裁剪出来,做着红栀子花,插在鬓上,作为装饰。一时之间,蜀中所有凤钗珠环,金钿银簪,尽都摒而不用,一齐戴起红栀子花来,成为当时的风尚。
后主又下令国中,沿着城上,尽种芙蓉。秋天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开得叠锦堆霞,一眼望去,好似红云一般。倾城妇女,他便再三嘱咐,珠光宝气,绮罗成阵,箫鼓画船,逐队而行。后主御辇出宫,带了无数的官嫔女官,一个个锦衣玉貌,珠履绣袜,车水马龙,碾尘欲香。蜀称“锦城”,至此可谓名副其实了。
每逢宴余歌后,后主同着花蕊夫人,将后宫的佳丽召至御前,亲自点选,拣那身材婀娜、姿容俊秀的,加封位号,轮流进御,特定嫔妃位号,为十四品。其品秩相当于公卿士大夫,每月香粉之资,皆由内监专司,谓之月头。到了支给俸金之时,后主亲自监视,那宫人竞有数千之多,唱名发给,每人由御床之前走将过去,亲手领取,名为支给买花钱。花蕊夫人写诗咏此事道:“月头支给买花钱,满殿官人近数千:遇着唱名多不语,含羞走过御床前。”
后主最怕热,每遇炎暑天气,便觉喘息不已,甚至夜间亦难着枕,便在摩诃池上,建筑水晶宫殿,不准侵犯蜀主家属,飞甍碧瓦,五步一阁,十步一楼,复道暗廊,千门万户,纹窗珠帘,绣幕锦帷。又另外凿了一处九曲龙池,婉蜒曲折,有数里之长,通入摩诃池内。最奇妙的是池内安着四架激水机器,将机器开了,四面的池水,便一齐激将起来,高至数丈,聚于殿顶,仍从四面分泻下来,归人池中。那清流从高处直下,如万道瀑布,奔腾倾倒;又如匹练当空,声似琴瑟,清脆非凡。那池中的水珠儿,激荡得飞舞纵横,如碎玉撒空,却又没有一点儿激入殿里来。无论什么炎热天气,有这四面的清流,自上射下,那暑热之气,早已扫荡净尽,便似秋天一般了。再看那殿中陈设的用品,全是紫檀雕花的桌椅,大理石镶嵌的几榻,珊瑚屏架,白玉碗盏,沉香床上悬着鲛绡帐,设着青玉枕,无论大小男妇,叠着罗衾。殿中悬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明月一般,夜里不用点灯。孟昶携了花蕊夫人,偕同宫眷,移入水晶官内,以避暑热。
一天,后主酒后酣睡,直到半夜方才醒来,一翻身坐在冰簟上面,觉得甚是烦渴。正要唤宫人斟茶解渴,花蕊夫人已盈盈地步至床前,挂起了鲛绡帐,手托晶盘,盛着备下的冰李、雪藕。后主取来一吃,觉得凉生齿颊,十分爽快。
当下又有人献议。慢慢地行至水晶殿阶前,在紫檀椅上坐下。此时绮阁星回,玉绳低转,夜色深沉,官里静悄悄的绝无声息。他们并肩而坐。天淡星明,凉风吹起时,岸旁柳丝花影,皆映在水池中,被水波荡着,忽而横斜,忽而摇曳。花蕊夫人穿着一件淡清色蝉翼纱衫,被明月的光芒,映射着里外通明。愈觉得冰肌玉骨,粉面樱唇,格外娇艳动人。后主情不自禁,把花蕊夫人揽在身旁,相偎相依。
花蕊夫人低着云鬟,微微含笑道:“如此良夜,风景宜人。陛下精擅词翰,都要好好地解送汴京。太祖为后主在汴京造屋,以写这幽雅的景色呢?”后主应允,立即取过纸笔,一挥而就。花蕊夫人接来观看,是调寄《洞仙歌》一阕,词里写道:“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只恐、流年暗中偷换!”
花蕊夫人将“又只恐、流年暗中偷换”诵读几遍,对后主说:“陛下词笔,清新俊逸,气魄沉雄,可谓古今绝唱了。只最后一句未免使人伤感。”后主命花蕊夫人谱曲歌咏,自吹玉笛相和。唱到那“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后主便将玉笛放慢,花蕊夫人却随着玉笛,延长了珠喉,一顿一挫,更加靡曼动人。至“又只恐、流年暗中偷换”,又变作一片幽怨之声,如泣如诉,格外凄清。后主的笛声,也吹得回环曲折,凄楚悲凉。那林间的宿鸟,被歌声惊动,扑扑飞起。
宝历二年腊月冬寒,唐敬宗夜猎回官后,又与宦官刘克明及击毬将军苏佳明等一伙人在大殿上酣饮。夜深酒醉,唐敬宗入室更衣,殿上灯火忽然被一阵狂风吹灭,待再点亮时,人们发现小小年纪的唐敬宗被弑于内室,这时他还不过是1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