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后宫秘事全知道
1665200000021

第21章 自古红颜多悲歌(4)

唐玄宗要娶寿王妃杨玉环,在今人看来无疑是父夺子媳的丑闻。然而一位君临天下的帝王想占有自己所爱的一切,本是易如反掌的事。只是由于帝王也要标榜“仁义道德”,多少得避些嫌疑。譬如先是听从妹妹玉真公主的建议,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祈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官。这样做也是为避入耳目,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官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经过一番暗度陈仓,既消除了人们对玄宗乱伦的看法,又名正言顺地娶了美人。当时唐玄宗56岁,杨玉环刚22岁。根据常理推断,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不仅是贪图杨玉环的美色和床笫之欢,更是将她当做生活体贴人微、凡事知心解意、犹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侣。

三千宠爱,只在一身

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官,使得“六官粉黛无颜色”,玄宗把后官其他妃嫔统统丢在一边,天天守着杨贵妃,形影不离,百官宴会,朝廷大典,无不把贵妃带在身边。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自执鞭。为了讨好杨贵妃,玄宗专为贵妃制造锦绣的工匠,竟达700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玩物异常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竞相仿效。此外,唐玄宗还在骊山的华清池专为她开辟了温泉浴场。

杨贵妃生于四川,喜爱岭南荔枝,为取悦贵妃,每年夏天玄宗不惜兴师动众派人从千里之外的四川涪州以驿马昼夜不停地传递荔枝,运到长安时色味不变。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荔枝又称“妃子笑”。

总之,自从得了杨贵妃,玄宗心中之爱,皆被贵妃占尽,正如《长恨歌》所云:“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如春。”

玄宗对贵妃之所以如此痴迷,贵妃的倾城姿色固然是一原因。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有志趣上的情投意合。玄宗是迷恋音乐的才子,他精通音律,造诣极高,他建立了皇家最大的歌舞乐团——梨园,在梨园里他奏乐谱曲创作了不少传世之作,最著名的要数《霓裳羽衣舞》了。而贵妃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对音乐的理解也有特殊的天赋,但是真正令玄宗叹为观止的。莫过于她配合《霓裳羽衣曲》所编排的舞蹈。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霓裳羽衣曲》阵容庞大,乐师众多,仅配曲而歌的宫女就同时需要十人,整首曲子共有十八章,分为三大部、每部有六曲。称为“散序六曲”“中序六曲”“终序六曲”。《霓裳羽衣曲》不仅乐器种类多,而且节拍先散后慢再快,对舞者的要求极高。然而杨玉环一听就能领会曲中的意境,随兴便能为这部恢弘大曲配出完美的舞蹈来,她依韵而舞,歌声婉若凤鸣莺啼,舞姿翩若天女散花,表现了一种缥缈神奇的意境。她对乐曲的领悟之深,表现力之强,令玄宗兴奋不已,亲自为其伴奏,并将她引为人生第一知己。

杨玉环的琵琶技艺超然出众,宦官白秀贞出使蜀郡返回朝廷时献上一只逻沙檀木琵琶,“温润如玉,光辉可见,用金缕红文,做成双风”,是乐器中的精品,杨贵妃常抱着这只琵琶在梨园中弹奏,音响清越,飘然如在云端,许多公主王妃都争着做她的弟子。杨玉环还是个击磬高手,她演奏时“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梨园弟子,莫能及之”。玄宗特意令人以蓝田绿玉精琢为磬,并饰以金钿珠翠,珍贵无比。

她还写得一手好诗。一次,她随唐玄宗游幸绣岭宫,命侍儿张云容献舞,张云容罗袖轻舒,身躯曼转,跳起霓裳舞。杨玉环兴致大发,即席写了一首七绝: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这首诗把女子的舞姿,比作秋烟芙容,若隐若现;又比做岭上风云,飘忽无定,更比做柳丝拂水,婀娜轻柔,衬以罗袖动香,可谓出神入化。此诗后来被收录在《全唐诗》里。

玄宗之所以每次游宴、洗温泉都要带着杨贵妃,他们有相同的文艺爱好和相当的文艺造诣,文艺上他们有共同语言,可以互为知音,也可以说是琴瑟和谐。

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玉环就相当于皇后,她在后官的地位无人可比。是名副其实的“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对她的态度从极为喜欢到渐渐迷恋最终不能自拔。

后宫之争:杨贵妃与梅妃

杨玉环虽然风华绝代,却也遭遇过对手——唐朝著名的才女江采苹。江采苹,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她聪慧灵秀,多才多艺,不仅长于诗文,还通乐器,善歌舞,而且娇俏美丽,气质不凡,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被誉为福建第一个女诗人。

梅妃比杨贵妃进宫早19年之多,她纤丽秀雅的风格令玄宗由衷敬佩,为之倾倒。恬静娴雅、端庄明秀的江采苹,从小就喜爱和她一样淡雅的梅花,常以梅花吟诗作画,眷恋不舍,玄宗皇帝因此封她为“梅妃”,梅妃的才情是公认的好,她曾经作《肖兰》《梨园》《梅花》《风笛》《玻璃杯》《剪刀》《绮窗》等赋;跳惊鸿舞之时更能使满堂生辉。得意地玄宗向兄弟们夸耀她为“梅精”。玄宗还在她居住的宫中,种植了各式各样的梅树,每当梅花盛开,便与梅妃流连花下,赏花赋诗,其乐融融。

然而,当丰满娇艳,浑身散发娇情媚态的杨贵妃出现之后,玄宗开始目眩神迷。杨贵妃与梅妃成了并立于玄宗后宫的两株奇葩。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洁;杨玉环如一株牡丹,丰腴娇艳。这俩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经分出杨玉环和梅妃的高低。十几年他面对孤芳自赏、清雅高洁的梅妃,现在已经审美疲劳了,不免有些意兴大减。而突然出现的杨贵妃,不但丰满的体态充满了性感,楚楚动人,还有她那媚人的神情、活泼的性格,就像一团炽热的烈火撩拨着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宗。

这样,杨贵妃与梅妃自然展开了明争暗斗。一个要死守“阵地”,一个要占领“阵地”,战斗异常激烈。而她们的战斗,开始表现出来的是一篇篇有感而发的诗文。先来看梅妃写的一首诗:

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官一夜玉楼春;

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

这首诗中,表面上赞叹杨贵妃的美貌,其实际上是在讽刺她原来是唐玄宗的儿媳,不顾人伦,从寿王府中转入皇宫,竟然钻进了公公的被窝,还迷惑皇帝,耽误朝政,并讥嘲她如月般的痴肥。其实,当时梅妃说的都是事实。

杨贵妃读罢,立即反击:

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减清真;

总教借得春风草,不与凡花斗色新。

诗中的含义是说梅妃瘦弱不堪,而且也受宠得过头了,哪能与新春的鲜花争奇斗艳呢!唐玄宗没有为梅妃的诗鼓掌,却为杨贵妃的诗叫好。杨贵妃的美,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情,媚惑了唐玄宗,他把所有的心思都转移到了杨贵妃身上,渐渐冷落了梅妃。梅妃的爱情也从此陷入了困境。在受到了冷落的同时,还要承受杨贵妃时时在玄宗面前的数落和诬告。后来,梅妃终于被迫迁入上阳东宫,过着和冷官一样的凄清生活。此时的玄宗只顾和杨玉环寻欢作乐,早就把上阳东宫的梅妃忘到了九霄云外了。

然而,毕竟杨贵妃和梅妃风格不同,味道也不一样,一个“荤”,一个“素”。

唐玄宗过度香艳之后,不由思念淡雅。一段时间后,唐玄宗不曾与梅妃见面,心里就时不时想起梅妃,想起梅妃的样子。一个梅花绽放的季节,唐玄宗漫步梅园,睹花思人,泛起一股似水柔情与刻骨相思,心中暗生一丝悲凉,一种愧疚,一种和梅妃相见的欲望。一天晚上,唐玄宗怕杨贵妃知道,便借口身体不适,没去杨贵妃宫中,独宿在翠华西阁,密遣一贴身小太监,用马把梅妃驮来叙旧。

梅妃虽然心中觉得窝囊,却不忍让玄宗久等,还是乘马来到了翠华西阁。一双旧日鸳鸯又相拥在一处,说不尽的缠绵,道不尽的悱恻。

这事还是被杨贵妃知道了。杨贵妃不待宣召,到翠华西阁推门而入,劈头问玄宗:“你把梅精藏在何处?”玄宗假装若无其事地回答:“不是在上阳东官吗?”杨贵妃见唐玄宗赖账,话题一转,说:“何不宣来,我们一同到骊山温泉享乐一番!”

说得玄宗支支吾吾,不知所措。杨贵妃装出一副正经的样子说:“这里乱七八糟,床下有妇人金钗,枕边留有余香,这夜是何人为陛下侍寝。为何欢睡到日出还不上朝,陛下可去面见群臣?”她竟然说,妾要留在这里,等唐玄宗上朝回来。

唐玄宗恼羞成怒,气急败坏,脸色已经铁青,但他却不大嚷大叫,就以蒙头大睡的方式反抗。杨贵妃毕竟聪明,也怕事情闹僵,无法收拾。她拿出看家本领,装痴卖娇,哭闹了一番,然后愤愤而去,回娘家去了。

杨贵妃回娘家不久,唐玄宗不堪思念,茶不思,饭不想,整日愁眉不展。高力士看透了玄宗的心思,遂请赐御膳与贵妃以示道歉。贵妃见高力士来,即伤心地剪下一绺青丝,托高力士奉上以表“忠诚”。玄宗见物思情,于是两人又一次破镜重圆。从此,玄宗与贵妃情爱弥笃,更加难分难舍。相传,有一年在华清官的长生殿,正值七月七日乞巧节,唐玄宗和杨贵妃避开众人在这里仰望牛郎织女二星,双双跪拜,发下誓言:“人寿难朝,但愿我们世世生生,永为夫妻!过了今生,还有来世!”诗人白居易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长生殿之约,写下了永恒不朽的诗句: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确,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这种感情,在历代帝后间是罕见的。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封建帝王的任何婚姻,都要带上封建政治的烙印。随着杨玉环的受宠,她的家族也因此盛极一时。杨玉环的堂哥杨钊升任御史大夫、京兆尹,赐名“国忠”。杨玉环的三个姐妹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这三位国夫人每月额外得钱十万为脂粉之资。特别是752年随着李林甫的去世,右相之职落到了杨国忠的头上,次年他又兼司空之职,他身兼四十余职,总揽朝政,无恶不作。

除了右相和三位国夫人之外,杨玉环的父亲杨玄琰被迫封为太尉、齐国公:母亲封梁国夫人;叔父杨玄硅任光禄卿、工部尚书;堂兄杨钴任鸿胪卿;堂兄杨锖任御史,娶武惠妃幼女(在女儿中排行二十六)的太华公主为妻:堂弟杨鉴任秘书少监,娶承荣郡主为妻;杨国忠长子杨暄任银青光禄大夫、太常卿、户部侍郎,娶延和郡主为妻;杨国忠幼子杨灿鸿胪卿,娶玄宗杜美人所生的第二十五女万春公主为妻;韩国夫人的外孙女崔氏嫁给了太子李亨的长子李豫(未来的代宗崔贵妃);虢国夫人的儿子裴徽做了太子李亨的女婿,其妻后封延光公主;虢国夫人的女儿则嫁给了玄宗大哥“让帝”李宪的儿子;秦国夫人的大外孙柳钧娶长清县主为妻,小外孙柳潭则和表哥裴徽一样当了李亨的女婿,其妻后封和政公主。

杨家成了李家亲上加亲、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与杨铦、杨铸五家宅第相连,被称为“杨氏五宅”。

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家庙碑。一次五家夜游,与广平公主的骑从在出西市门时发生争执,杨氏家奴挥舞马鞭打着公主衣服,公主掉下马来,驸马薛昌裔去扶公主,也遭鞭打。事后公主到玄宗跟前泣诉,玄宗虽然杀了杨氏家奴,但驸马也被免了官。因为杨氏一门的荣华富贵,民间有着“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羡慕说法。

大唐的江山社稷,成了杨家的乐园。这就造成了唐朝政治腐败的局面,从而导致外戚祸国,也导致了杨贵妃的悲剧结局。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边镇节度使安禄山和步将史思明率领十五万人马。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直捣长安,“安史之乱”终于爆发了。消息传来,唐玄宗惊恐万分,遂与杨国忠带着贵妃姐妹及一部分皇子皇孙和近侍、大臣悄悄打开北宫门,往西直奔蜀郡(今四川)而去。行至陕西兴平之西马嵬驿时,随从护驾的禁军忽然哗变。他们首先杀死了民愤极大的杨国忠,又团团围住唐玄宗所在的驿舍,要玄宗杀死杨贵妃。此时,六神无主的唐玄宗,想起了他与贵妃之间十几年的恩爱,又立过生死不离的山誓海盟,哪里舍得处死和自己朝夕相处的杨贵妃呢!然而,这帮刀枪出鞘的士兵认为杨贵妃是红颜祸水,乱国的根源,不杀她不足以平军心,玄宗深知大势已去,已救不了自己的爱妃了。不过,他不忍让贵妃惨遭士众的屠虐。

在与贵妃泣不成声地抱头痛哭一场后,他赐给贵妃三尺白绫,让高力士把她带走,缢死在一间佛堂前的梨树上。其时,贵妃年仅38岁,一代红颜,香消玉殒,“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到宫中,他曾经派人找过杨玉环的尸体,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如果杨玉环死了,那么她的尸体到哪里去了;如果杨玉环没有死,那么她人到哪里去了。于是民间关于杨玉环的下落就有了很多的传闻。

其一,杨玉环确实没有死于马嵬事变,她被宫人救起后,一直在外流亡,后来和玄宗建立了联系,但因为世人对杨玉环和杨家民愤过大,所以他们的交往始终处于保密状态,唐玄宗也坚持杨玉环已死的说法。

其二,在马嵬驿被缢死的,是杨玉环的一个侍女。杨玉环则由禁军将领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最后东渡日本,并在日本终其天年。现在日本还存有两座贵妃墓。

其三,唐玄宗和杨玉环在海外仙山有过秘密接触,并在那里发出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这一情节和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里的说法极为相似。

以上对杨玉环下落的猜测都有一个惊人的相似点就是,杨玉环并没有在马嵬坡被缢身亡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生存了下来。也许在人们的意识里杨玉环并不是真正的红颜祸水,她不过是一个单纯的女人而已。杨玉环之死,既有其自取其咎的一面,更有作为牺牲品的一面。于是,人们幻想确实已死了的杨玉环能重新复活,寄以无限的追念。

人们的想象是美好的,然而唐玄宗的晚年却是孤独寂寞的。对于贵妃的死,唐玄宗伤心至极,“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如流”。此后,唐玄宗无论在逃跑途中还是在成都的一年多时间里,终日郁郁寡欢,情意绵绵地思念着贵妃杨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