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白话全译)
1665800000035

第35章 终不为大

原典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大道普遍存在,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不推辞,成就了功业它也不据为己有。它养育万物而不主宰万物,永远没有私欲,可以说它很渺小;万物归附它,它却不自以为主宰,又可以说它很伟大。因此圣人始终不以伟大自命,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名家注解河上公:道汜汜,若浮若沉,若有若无,见之不见,说之难殊。汜音泛。道可左右,无所不宜。万物皆待道而生,道不辞谢而逆止也。

王弼: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其所由。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若道无施于物,故名于小矣。万物皆归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为小,故复可名于大矣。

朱元璋:圣人善能利济万物,又不自夸其功,是谓能成其大。因本身不以为大,所以成大,乃不成而成者矣。

经典解读老子在这一章论述了“道”的作用。“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而“道”又不主宰万物,完全顺其自然。

老子讲,“道”可以名为“小”,也可名为“大”,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圣人”、“侯王”,实际是在期望执政者们应该像“道”那样起“朴”的作用。换个角度看,本章又是在谈“圣”、“侯王”所应具备的素质。

关于“道”的属性,“唯心论”的观点认为,老子的“道”是一个超时空的无差别的“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而学者张松如则说:“我们不这样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怎么能是‘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呢?而且,就它覆育万物,而不自以为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欲也,可名小于’;就万物归附它,而不知道谁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名也,可名于大’。无欲、无名、可小、可大,这个‘道’又怎么能是‘超时空的无差别’呢?”

我们认为,“道”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虽然耳、目、触、嗅等感觉器官都不能感受到它,但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然界,而不是人们主观臆想的精神性概念。这是我们准确理解老子“道”的概念的关键。此外,老子还发挥了“不辞”、“不有”、“不为主”的精神,可以消解占有欲、支配欲。从“衣养万物”中,使人们感受到爱与温暖的氛围。

老子在描写“道”的伟大时,用了相当诗化的语言——“大道汜兮,其可左右”,阐释大道无所不在,它恩泽如海,无所不至,普施天下。这是“道”的伟大,而“道”更伟大之处在于有功而不自恃,更不占为己有。

其中,老子还讲了“道”的人性化,“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从这“小”、“大”之中老子得出了“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的结论。

智慧典例

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道,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即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不推辞。这是每个人都应视为榜样的品格,是每一个成功者都应遵循的准则,是每一个人都应铭记于心的。拥有这种高贵品格的人,常常淡泊名利,甘愿为他人做嫁衣。

辛勤的园丁——教师,他们什么时候自高自大过?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是世间最平凡的职业之一,他们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一群工作者,却总是能“俯首甘为孺子牛”,任劳任怨地传道、授业、解惑。

他们对学生们倾尽心血而不奢求回报,用整个身心去关爱学生,甚至不惜在危险来临时舍身成仁,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学生的青春年华。他们“终不自为大”,却能“成其大”。他们不求回报,却桃李满天下。

2005年3月31日,一个让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全体师生难忘而痛苦的日子。

这一天,学校组织看电影,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横过马路。突然,一辆因驾驶员疲劳驾驶而失控的轿车,向他们疾驰而来……

就在这生死瞬间,作为老师的殷雪梅奋力张开双臂,就像她和小朋友们常玩的游戏“老鹰捉小鸡”里勇敢的鸡妈妈一样,不顾一切地扑上前去,使出浑身的力量将学生猛推出去!孩子们安全了,而她却被撞出25米远,倒在血泊中。

殷雪梅,这位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三十年的普通教师,在生死关头,用她奋力的一推,写下了她人生中最辉煌、最壮丽的一笔,让人们永难忘怀。她“不自为大”,终成其大。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的大地发生剧烈震动的一刻,许多人民教师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挽救了无数的祖国的花朵,奏响了一次次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他们是平凡的,但在那最危难的一刻,他们用自己的无私无畏,用鲜血甚至生命,维护了师尊,铸就了师魂,也诠释了“伟大”的含义。

那一天,幼儿教师瞿万容,舍身为孩子挡住垮塌的水泥板。

地震发生时,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该园瞿万容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小孩。小孩获救了,瞿老师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那一天,中学教师吴忠洪,把逃生的机会留给了学生。

他用力扳住摇晃不止的教室门,然后扯开嗓门,对惊呆了的学生喊道:“是地震,不要慌,大家快下楼!”当他发现还差一个孩子时,又赶紧转头,逆着人流方向拼命往楼上跑去……在将杨莹同学猛地一把推进楼道后,轰的一声巨响,吴老师被瞬间淹没在一片废墟中……

那一天,代课教师杜正香,临死胸前护着三个幼小学生。

当解放军官兵掀开那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那一天,小学语文老师汤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挽救了学生。

汤宏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名孩子。他自己在瓦砾中丧生,但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几个孩子却幸运地活了下来。

那一天,新婚老师苟晓超,为救学生用身躯挡砖块遇难。

整栋教学楼剧烈颤抖摇晃,门窗玻璃噼里啪啦。“地震!快跑,教学楼要垮塌了!”当苟晓超一边大声吼叫让学生快跑,一边抱起两名孩子冲向楼下时,顶楼轰然坍塌,砖块、混凝土、玻璃,劈头盖脸袭来。他本能地将两个孩子“藏”在自己怀中,自己的双腿、头部却被无情地砸成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那一天,小学老师张米亚老师,遇难前用双臂护住两名孩子。

当垮塌的教学楼的一角被徒手挖出后,众人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29岁的老师张米亚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

那一天,教导主任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

救援人员终于扒出了谭千秋老师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四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那一天,武都小学的老师们,他们的尸体被挖出来后,手臂还紧紧地抱着学生。

那一天,北川幼儿园的三位女教师,她们的躯体像雕塑一样,伸着手臂围在一起,保全了两个孩子的生命……

那些未被报道的无名的教师英雄,不知又有多少……这些平凡又伟大的教师们用生命谱写的诗篇告诉我们: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人民教师”依然是美丽的园丁,是灵魂的工程师!

中国有一千多万名教师,他们的工作很平凡,但意义都很深远,因为他们肩负的是国家的未来。他们不怕不被理解、不怕不被尊重,正是这样,他们才显得更伟大、更高尚,正所谓“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