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白话全译)
1665800000007

第7章 谷神不死

原典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大道空虚开阔而又变化万端,它永远不会消亡。这是缔造生命的神秘母体。缔造生命的神秘母体有个出口,可以称做天地的根源。它如丝如缕、连绵不绝又难觅行迹,其作用却无穷无尽。

名家注解王弼:门,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与极同体,故谓之天地之根也。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故绵绵若存也。无物不成,用之不劳也,故曰用而不勤也。

河上公: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谓五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矣。

朱元璋:王有道不死,万姓咸安。又以身为天地,其气不妄,为常存于中,是谓天地根。若有所养,则绵绵不绝,常存理用,则不乏矣。

经典解读老子用简洁的文字描写了形而上的“道”,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他认为,“道”在无限的空间中支配着万物的发展变化,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道”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竭,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之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老子把神秘莫名的“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生育着万物的“道”的特性。老子这种对“道”的与众不同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源于他不愿意把“道”界定在某个认识范畴之内。因为,他所关注的“道”是宇宙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关系,而不在于某个部分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

在对母体的认识方面,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说:“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它,因为那里安全舒畅。”

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而这种本性又曲折地表现为对自然的依赖,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我们今天对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也正如孩提之对温柔的母体的眷恋。城市的喧嚣,过度的工业污染,人口失调,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紧张复杂的人事关系,使人们的精神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我们种植树木,净化空气和江河海洋的水质,保护濒临绝灭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是在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我们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在希求寻回业已失去的梦。

因此,重新回过头来理解老子给“道”赋予的睿智、广博和深沉的哲学涵义,当对今天社会文明持续、协调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智慧典例

立身,当以孝为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句话是说,大道清虚空灵、变化莫测、永不寂灭,是缔造生命的神秘的母体。老子借此表达了他对于生命的赞美,对于母性的赞美。与《周易》上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相合。

“道”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母性,它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源源不断地从它身上获取能量,不断成长,有所作为。它养育却不占有,给予却不自恃有功。这种奉献而不索取的品质恰似一位母亲。

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应当孝敬母亲。应当时时刻刻谨记一句话:立身应以孝为先。何谓孝?洁身自爱,力争上游;孝敬父母,侍奉师长;上则尽忠报国,下则爱人以德;最后发展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很多人都知道乌鸦反哺的故事——当年老的乌鸦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给老乌鸦,一直到老乌鸦死去。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名天下,流传千古。他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时常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尝过冷热之后才亲自端给母亲服用。

《朱子家训》言道:“刻薄成家,理无长久。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想要社会和谐,家庭必先和谐;欲家庭和谐,必须先行孝道,以孝为先!下面这个历史故事就说了这个道理。

古时候,有个叫孙元觉的人,他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可是,他的父亲却不孝敬老人。元觉的爷爷年迈多病、不能劳动,他的父亲便对其极为厌恶。

一日,其父忽然把病弱的老人装在筐里,放到车上,要把老人扔进深山里。元觉放声大哭,跪在地上请求父亲不要这样做,但父亲一把推开他,推起小车就进山了。元觉跟在后面哭劝,可是父亲一点也听不进去。到了山的深处,其父将老人连人带筐从车上扔下来,老人艰难地从筐里爬出来。元觉哭着把筐子捡起来,放在车上。

其父斥责道:“这是晦气之物,你拿它做甚?”元觉认真地说:“等你老了,我可以用这个筐来装你啊。”其父大吃一惊,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对自己的父亲说这样的话呢?!”元觉说:“我这是跟你学的啊!你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难道我就不能这样对待你吗?”

其父感到万分震惊。最后,他羞愧地把老人拉回了家,从此悉心地加以照顾。

王祥卧冰求鲤孝继母孝道思想也广见于佛教诸经。例如,《忍辱经》中说:“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莫大于不孝。”《大宝积经》中说:“汝等常应孝养父母。”《心地观经》中则说:“于诸世间,何者为最富?何者为最贫?悲母在堂,名为最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月明,悲母死时名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是让人终身受益的美德。在国外很多企业中,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那他的人际关系是很难搞好的,同事都鄙视不说,还极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考察干部也应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不孝子孙焉能勤政爱民?

生养人类的伟大母亲就是“道”,我们要体贴她、领悟她。在我们成长壮大的同时,需要把我们自身积聚的能量回报社会、回报自然,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美好!而且,行孝需趁早!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才悔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