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意人的活法
1665900000028

第28章 松下论管人之育才篇

一、公司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在工作中成长

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吃饱、穿暖,使世界上的人,全部成为真正的人。所以,我们不妨夸张一点儿说,公司是君子的制造所,是使正人君子充满于世界的工厂。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使自己快乐,同时也使别人快乐;使社会光明,使人的生活品质不断向上提升。

为此,我们每天努力,互相讨论。有时欢喜,有时悲伤;有时受到赞扬,有时受到批评。在这种过程中不断地完成任务,每个人也不断地学习成长,互相鼓励,彼此提高。

造就人才的公司

事业是人为的,所以人才的培育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如果不培育人才,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事业。

制造电气器材是件重大的工作,所以松下平时就有先培育人才这种意识。无意间有一次他问员工,要他们回答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什么的,他们大多说是制造电气器具的。松下却不以为然。他告诉他们,“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气器具。”自此之后,这种观念在公司内就蔚然成风,竟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原动力。

松下电器公司财力不足,技术水准不够,没有基业,也没有任何累积的信用,完全是刚入行的“小弟弟”。但是在培养人才方面,却有独到的一面,虽然是一个小员工,也能发挥才能。当时社会评价说:“别家公司输给松下电器公司,输就输在人才运用上。”

二、如何培养人才

为社会造就良才

有人把“培育人才”定义得很狭窄,认为它只不过是为公司培养一些会做事,需求又少的人员。这种大众的观点不能说错,但是松下认为,企业是社会大众的公器,企业必须透过业务来造福社会。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培育人才,也就是间接地替社会造就有用的人。

因为任何企业的员工,必须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所以,一个公司的模范员工,必然是优秀的好公民。在公司内与同事合作无间的人,在乡里必然能和亲朋邻里和睦相处;能为公司的目标奋斗的人,也一定会为社会的繁荣而努力,在公共场所的表现会完全合乎公德的要求;在选举时,关心政治,凭自己智慧的眼光,投下神圣的一票,尽到应尽的义务。这些都是好公民的风范,也是企业能培养起好员工、好公民的体现。

可是,有些企业认为培育人才是塑造任劳任怨,多做少求的机器人,这种眼光是很粗浅的。因为培训的目标,如果只是效率和知识,那么谁也不敢保证他们能成为社会中的出色人才,说不定还滥用知识能力,危害社会呢!为此,培育人才,应保持着以国家社会利益为前提的广义观点,才能培育出一个真正优秀、适合企业界及社会的良才。

想培育一个真正优秀、受社会欢迎的人才,除了重视专业的知识、工作效率以外,尤其要注意品德修养。每一个人在进入社会以前,都已经接受过长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品德的陶冶也到了相当的程度。投身企业以后,应以这些为基础,配合各种进修和训练,才可成为一个好公民。

人才培养的方法

如果公司想发展业务,进而贡献社会,就需要努力地训练培养员工,而员工也只有进入这种有远见的公司才能有所发展。

公司在培训员工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员工做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因为不能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员工等于不能认识自己的能力,纵使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无益于事业的发展。

培养员工做正确的判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只要能让员工随时养成正确判断价值的意识,就会有准确的判断,这样不仅能提高个人的工作层次,也会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传授经营理念

“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这句话一点儿也不错。任何事业,只有在获得适当的人才后,才能有所发展,即使拥有光荣历史和传统的企业,如果不能得到真正了解它传统的人,也将逐渐没落。因此,经营事业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获得和培养人才。

当松下公司规模还小的时候,松下常告诉员工,到顾客那里去时,如果他们问你,你们公司在制造什么?你要回答,松下电器公司在制造人才。当然,松下公司是在制造电气产品,但是在这之前,要先培养人才。制造好的产品当然是公司的使命,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先培养适当的人才。这是松下一贯的经营方法。

经营者如何培养人才呢?当然有各种具体的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确立“这个企业的目的以及如何来经营”这些基本的原则,也就是必须有正确的经营理念和使命感。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方针如果明确,经营者和管理监督者,就能基于这种理念和方针,达到有效率的领导;员工也能遵循这种理念和方针,判断是非,人才自然就容易培养。如果没有经营理念和方针,领导者的政策缺乏一贯性,易于被形势或情感所左右,当然不容易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因此,经营者若想得到人才,先决条件就是具有正确的使命感和经营理念。

经营者还应该经常向员工解释他的经营理念与目标,使他们能够彻底了解。经营理念如果只是纸上文章,将是毫无价值的,必须使它存在于每位员工心中,融为一体,才会产生效果。因此,利用种种机会,重复向他们说明,是很有必要的。

身为经营者,不仅要灌输经营理念给员工,还必须让员工有实际了解经营的机会,也就是说,经营者必须以身作则,借日常作业,逐渐启发员工对经营理念的认识。

培养向心力

松下是以个人企业的形态开创事业的,所以,起初像采购工作也都是自己做的。因此,他经常能够接触到许多公司的推销员。这时候,决定采购与否的条件,除了货品本身品质的好坏,价钱的高低之外,推销员对自己公司的评价如何、对自家公司喜爱的程度怎么样,也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如“我们公司,问题多得很啊”。这样宣扬自己公司的缺点,即使再有名气的公司或者货品再好,也提不起人购买的兴趣;反之,若热诚地推介,“我们公司上下都很认真,对各项工作都是精益求精的”,就算对货品未必十全十美,人们也多半会有“试它一次看看”的心情决定买了。

这是人之常情,经营者也不例外。员工若向外宣扬自家公司优点的,一定是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反之,到处向外人批评公司缺点的,当属没有什么前途的公司了。

至于员工之所以会向外述说公司的坏处,多半是公司对员工的训育不够。其中也许有为了发泄私人不满而数落公司的人;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营者没有让员工了解公司的优点,缺少让他们以当这家公司员工为荣的沟通。

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重要的是身为公司的员工,发现公司有缺点时,不向外宣扬,而是向内部反应,促进改善。要每一位员工都能做到这一点,经营者必须先把公司的主旨让大家明白。

如公司的创业动机、公司的历史、传统与使命、如何贡献社会等,经营者本身自己明白是不够的,要随时教育指导员工。

即使是规模很小的公司,也要将上述事项贯彻到每一个员工内心,他们不但不会在外面批评自己公司的缺点,反而比老板更会宣传优点,而且业绩自然也就会随之上升。

培养员工的细心

虽然我们都了解,体贴细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确切地实行,却非朝夕间的训练所能磨炼出来的。

松下有事打电话给某个公司,对方接电话的人说:“董事长到外地出差,两三天内不会回来。”松下正要挂电话,但对方接电话的人又说:“请等一下,您如果有急事的话,我想办法和他联络。”松下问:“你能和他联络吗?”她说:“是的。”松下说:“那么请转告他,今天晚上打电话给我。”

结果,我要找的人晚上确实打电话来。为此我们尽早地把事情解决掉了。如果在松下打电话时,对方的人不说“我跟他联络一下”的话,是不能那么快地把事情处理完的。

这件事,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松下认为这个公司的人员,能够迅速处理这件事是很不简单的。他相信他们的董事长,对于日常与人相处和电话接答的细节,有着严厉的要求,所以尽职的人员也能遵照他的训示,做随机应变的回复。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人们犯了一天的差错,可能招致不可挽回的局面,所以这种体贴而用心的表现,看起来似乎是不足挂齿的细枝末节,其实是非常关键的。

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为了要随时能有效地联络,平常的员工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检讨,这种训练是否确实在各部门间推动着。

切忌纸上谈兵

如果一位游泳选手,为了学习游泳的技巧,只听理论讲解,不下水实习,100%是学不会游泳的。要学会游泳还是要先泡在水里,起码要喝一两口水,体会那种痛苦的过程,所学的理论才能派上用场。如果没有这种实地训练,3年游泳课程理论,一点儿作用也不会有的。

如果没有经营的经验而去参加研究会,会与那些听3年名教练的讲课,而不会游泳的人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对日常工作全神贯注,付出心力,然后相互交换意见,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到自己心中,成为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切忌空谈而不付诸实施。

宜早不宜迟

有位社长对松下说:“我们旅馆在开业以前,已经做好了周详的准备工作,不管是在建筑设备还是用具上,都下足了工夫,而最让我自豪的就是我们早在两年前就对员工进行了培训,所以我们开业后经营得十分顺利。”

听了他的话松下很佩服。的确,如果只有豪华的设备而缺乏热忱服务的旅馆,是不会让顾客满意的。只有周到的服务,才能让顾客感到舒适而想再度光临。

因此,对于员工及早培养以达到服务顾客的目的,是每家旅馆应有的常识。若没有做到这一点,经营者就该好好反省了。而像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位社长那么早做准备的也不多见。

让顾客感到高兴而满意的服务,就是服务人员能够适时适地为顾客处理相关事宜。所以,不管哪个行业,在原有的制度上加强服务训练都是绝对有必要的。建立良好的服务体制,宜早不宜迟,否则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