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0几岁女人的活法
1666300000021

第21章 30几岁女人要懂得教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3)

身为母亲也要给予儿子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关心,尽力坚持每天与孩子共享一段时光。通过持续有效的家庭亲子互动,孩子可以从母亲那里感受到关爱,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展补充养分。

在孩子的培养上,“一分投入一分收获”,有针对性地教育男孩子和女孩子才能将自己的孩子培养得更加出色和茁壮。

进行爱的教育,注重对孩子品格的培养

几十年前,亚历山大和斯泰拉二位科学家展开了一个有关孩子性格的,历时最长、涉及范围最广的研究项目。他们的研究总结出了大量有关孩子性格的信息,包括性格的稳定性、性格形成的根源、不同的抚养方式对于孩子性格的影响等。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性格起步于孩童阶段,孩子很多行为是在三岁前决定的,而重点在于您有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学习发展机会并给予其足够的爱。

性情由底层脑边缘系统决定,因此性情几乎是天生的;但性格是由高层脑边缘系统,即不断发育的大脑额叶决定,因此具备可塑性。大脑额叶受到不断的情感经历影响而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孩子大脑额叶前神经刚开始形成并以极快地速度发育,这个发育过程一直持续到少儿时期。

由于孩子的情感经历主要是与身边的抚养者相关,因此对孩子脑边缘系统发育影响最大的就是他(她)身边的抚养者,抚养者与孩子的任何一种互动,包括一个游戏、一句话、一个微笑等都是在塑造孩子的性格。到少儿时期结束时,孩子整个脑边缘系统也基本发育成熟,性格也趋于稳定。

了解了性情和性格的有关研究成果之后,妈妈们应该在孩子处于孩童阶段时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您有一颗细腻的心观察孩子,这就是正确的第一步。母亲的想法和孩子有差别,所以我们要一步一步地去试探孩子。在情绪教育方面,了解孩子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情绪管理不是去学很多理论,而是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去了解孩子、爱这个孩子。爱是一种学习过程。

孩子的成长速度很快,要时时注意他的变化,不要只是给予斥责与处罚,要知道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他,结果反而给了他伤害;孩子是用感觉学习,所以妈妈要营造情境教他去学习如何爱人,让孩子自己去表达要与不要。如果只是“教”与“给”是不够的,要与孩子互动学习才知道如何适当地给予。世上有许多成功的人,就是因为他对自己充满自信,而犯罪青少年多半没有自信,就是因为母亲常跟他们说什么不行、不能要。给孩子充分的需要与满足,这样孩子成功的机会就会多很多。

品格学习是从典范开始,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孩子需要品格教育,品格教育是全家一起学习的生活方式。孩子毕竟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父母一定要有这样的认知——无人能取代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直接又巨大的影响力。因此,是否要建立一个品格家庭,决定权在父母手上!除非带领全家的父母亲自己能委身,否则子女也不会认真执行;相反地,当您的家成为品格家庭,儿女们也会更加注意您的举止,他们从您身上学到的将超过一切知识,一生受用。父母该留给子女什么东西呢?有人说:“第一聪明的留品格,第二聪明的留知识,最不聪明的留财产。”

1.家庭品格教育常用的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一般家庭中,父母管教子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就其客观效果而言,有积极的方法,也有消极的方法。积极的方法包括说服、讨论、澄清事实、称赞、行为训练、积极的惩罚、教子女自我控制分辨等;消极的方法包括体罚、伤害身体、引发罪恶感、导致自卑感、挫伤自信心、无理喊叫、呵斥责骂、言词侮辱、威胁等。一般来说,前者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的品格发展,而后者则相反。

2.不同年龄阶段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既要考虑各种方式方法的特性及可能的结果,还要适应孩子的年龄特征、品格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切合教育内容及当时的教育情境。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采用的教育方法即使是同一方法,具体运用起来,也应有所区别。

3.父母的教育艺术

家庭中的品格教育,主要是父母在与子女的互动过程中,对处于某种具体教育情境下的子女进行的教育影响活动,它相对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学校德育而言,很明显地具有个别性、情境性和情感性等特点。不同儿童,由于生长环境、年龄特征和个性品质不同,品格发展存在着差异;同一儿童,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教育情境和家庭气氛之中,其品格发展的状态、水平和对人对事的认识、态度以及言行举止等也有所不同。因此,父母的教育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既要尊重科学,又要讲究艺术。

与孩子一起学习,将他培养成绩最优的学生

古人称学习为学问,不无道理。“问”是开山的斧,“问”是深耕的犁。

“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只有思考才能与智慧擦出火花。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孩子提问题的能力,要通过系统训练,积极引导、鼓励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励孩子敢想、敢疑、敢问,陪他们一起学习,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反复的思考过程,才能使孩子在思考的过程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为让孩子多自己思考,妈妈应在孩子问“为什么”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深入浅出地给予解释,甚至有些问题可以暂时不要回答,而是提出建议,让孩子去观察和动手验证,这样收效会更大。

平时要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亲身体验的机会,如在节假日带孩子去旅游,让孩子观察各种自然现象,与孩子一起学习,通过观察,让孩子多思考,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在睡觉前,妈妈可以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让他们看一些画册、儿童读物等,并从中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解答。这样可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眼界更开阔,激发智慧的火花。

另外,利用游戏、寓教于乐是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最好方法。母亲应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他们开动脑筋动手去做,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弄脏衣服而约束他们,不要让他们只做个消极的乖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他们自己先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时,才给予一些帮助。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擦出智慧的火花。

五岁的Sarah和她的妈妈坐在海边,在沙滩上搭着城堡。突然,她问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妈妈,天到底什么时候结束呀?”她的妈妈一开始没有明白这个问题,因此反问:“哪一天,是我们的假期吗?”“不是,是所有的‘天”。小姑娘认真地说。Sarah的妈妈于是解释说,日子是没有尽头的,有无穷无尽的日子,而且每一天都一样长。Sarah沉思了一会儿,又问:“我睡觉的时候,日子也在继续吗?”“是的,时间在我们睡觉的时候也在继续向前走,当我们死去之后也是一样。”

尽管Sarah没有意识到,她提到的实际上是一个哲学话题——无尽性。时间是难以划分界限的,而且难以形象地描述。事实是,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时间都在按照固定的节奏向前,比如Sarah说的睡觉的时候。孩子对这个神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希望弄明白那些抽象的东西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当妈妈们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既不要答得敷衍潦草,也无需过于复杂,给他们一些事实性的解释,留给他想象和思索的空间,这在等他长大明白了这些事之前,是有意义的,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

在讲到和孩子一起学习方面,王女士特别有心得,她是这样和大家分享这一心得的:

“由于工作关系,我们以书为伴。孩子做功课的时候,我经常在看书。一是让他感受到学习是人生大事,不是学生专利,从小就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二是让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能专心地学习。孩子毕竟是孩子,只要电视一开,他会受得住诱惑吗?大人有时也难以自控。因而,除了看新闻,我们客厅的电视很少打开,以免孩子心动。

在孩子读书时,我会放下我手中的工作,认真倾听,有错的地方作好记录,等他读完,我会问:“自我感觉如何?”他会自我评价,我的要求不高,不论好坏,我都报以微笑,对他的付出做出肯定。如果他能自己发现错误,还给予表扬。发现不了的,我及时指出。由于我充分地尊重他,他也非常愿意读给我听。可能我比较认真,他也不好意思马虎。我觉得,根据孩子的水平,合理做好评价,让他感觉到家人对他的重视,对知识的重视,从而加强学习的目的性。

英语我实在不行,但我绝对不会不懂装懂。每次他读书给我听时,先请他教我读,其实在他教我时,不就是反复练习了吗?再听他读时,就没问题了。我还强调,你上课一定要听好,你要学好,才能教妈妈,同时,在他教我时,如果发现不太流利,我就故意读错,让他多次教我,得以强化。有时确实不行,就听听录音。我觉得,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也要多想办法。

讲到数学,就注重方法的指引,有时要通过实验,有时要画画图。他会的,让他说说解题思路,不满足答案的正确;他解不了的,一起探究,确实不行,让他请教老师。回来后,还要向我解释,让他感觉到妈妈也是好学的。有一次,同样类型的题目,孩子反反复复错误,得到老师的指引后,我们一起去称去量,通过动手操作加深他的认识。

我们很注重看书的交流,每天我们都进行半小时的故事演讲。他讲一个,我讲一个,他读过的书就可以与人交流,读书也有了目的,为了讲好故事,必须记住其中情节,这就培养了他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积累丰富的好词好句,写起文章也不会干巴巴的。我讲的故事就是根据他的个性有目的地灌输,指引他怎么做人。”

总之,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教育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母亲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孩子多了解、多沟通,与老师密切配合,并科学地加以引导,与孩子一起学习,将他培养成为成绩最优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