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1666900000028

第28章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学说(4)

接着,俄林对古典贸易理论进行了批判。古典贸易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认为只有相对价格的变动,才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俄林指出,实际上每种商品里包含的资本是不等的,各国的利率也有差异,对较低利率国家来说,可以廉价生产出需要大量资本的商品,这样既会给生产带来影响,也会给贸易带来影响。古典贸易理论还认为,以劳动计量的生产成本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即用货币表示的成本仅仅随工资的变化而变化,国外需求的增加,除了会使工资上升之外,对价格不会产生任何其他的影响。但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国外需求的增加肯定会使国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受到影响,在出口工业中使用较多要素是有利的,这也会使新兴工业调整自己的要素组合。于是,发生变动的就不仅仅是出口商品,还包括其他新兴商品了。

俄林还批判了古典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他认为,古典贸易理论在研究由需求、技术等因素引起的国际贸易变动时,只考虑进出商品的交换关系受到的种种影响和哪个国家获得了较大的好处等问题,却忽视了对国际需求的变动和国内价格体系的关系的研究,对国际贸易的利益与整个经济生活的关系也不予考虑,从而把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健全的理论框架之中。古典贸易理论只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模型作为立论根据,认为以劳动日计量的比较成本决定了进出口的结构和交换条件。而实际上,这种模型不具有现实性。如果引入三种商品,我们就会发现,需求对国际贸易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仅仅对供给进行分析是片面的。古典经济学还在研究中不考虑货币的作用,只以相对成本作为计量单位,但实际情况是一种商品经常由几个国家共同完成生产,于是相对成本的比较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意义的。

2.贸易产生的原因:禀赋差异

著名的要素禀赋理论就是由俄林提出的。由于俄林运用了他的导师赫克歇尔的成果,因此,人们将该理论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俄林认为,国际贸易虽然是区域贸易的一种,然而又和一般的区域贸易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国际疆域是分隔生产要素流动的最重要的界线,很多国家的生产要素均在流动,而国内贸易的确比国际贸易要自由得多;第二,各国货币制度不同,国际贸易必然产生汇率,这是一般区域贸易所没有的;第三,各国采取不同的对内与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这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第四,各国的政治、法律、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互异,使国际贸易会遇到一般区域贸易所没有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区域贸易的产生,是因为由外地输入的商品比当地自行生产的商品更便宜。之所以外地会有这样绝对低廉的价格,是因为区域间的相对价格是不一样的,它们存在差异。俄林的结论是:两个区域在孤立状态下存在着物价结构的差异,即相对价格不相等,这是建立贸易的必要条件,假如没有相对价格的差异,必然不会发生贸易,至少不会有持续不断的贸易。但是,相对价格不相等,并不是贸易产生的唯一原因,贸易的形成还需要有能直接比较的绝对价格的差异。因此可见,俄林是依据成本最小原则而不是比较利益原则来论证贸易问题的。

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俄林认为,这决定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也就是相对稀少性的差异。在均衡状态下,商品的价格等于成本,即生产该商品所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俄林的理论体系中,商品与生产要素的供求价格之间都是彼此影响、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条循环的链条。我们在分析相对价格的差异时,到底从哪一环开始呢?俄林自己回答说:“下列事实可以作为进行这种研究的出发点,即货物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在每一地区和一定时刻内都是受货物的需求和生产该货物的可能性影响。”

具体而言,它是由影响供求的四个基本要素决定的。这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消费者的欲望、生产要素所有权的情况、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的物质条件。其中,消费者的欲望加上收入就构成有效需求,它和生产要素的供给所形成的供求对比关系,就称为生产要素的相对稀少性。正是这种相对稀少性的差异,决定了各区域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假如各地区间生产要素供给的差异恰好被需求的差异抵消,即各区域的需求情况和当地生产要素的供给完全相适应,则各区域生产要素的相对稀少性也就消失了。

3.贸易的结果:价格均等化

“显然,生产要素配置的差异是产生区域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恰如个人生产技能的差异是个人之间交换不同产品的原因。”俄林认为,各地生产要素的禀赋(相对稀少性)的差异,决定了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从而导致贸易的发生。而贸易的结果,又会缓和各地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均衡,并且使生产要素的价格趋向均等化,从而给各地都带来利益。价格均等化的倾向究竟能给贸易带来什么好处?

首先,价格均等化的倾向可以改善生产要素的结合比例,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例如,地广人稀、资本短缺的区域,农业大多是粗放经营,占地多而投资少,这时土地并没有充分利用。价格均等化的倾向使利息下降,人们得以在土地上投入更多的资本,这时土地与资本的结合比例较之过去更为合理,收获量也因而提高。

其次,价格均等化的倾向可使稀少的产品变得丰富,从而使居民所能享用的实物量增多。例如,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资本短缺;而英国地狭人稠、资本充裕。前者的地租低于后者,利息则高于后者。如果澳大利亚出口小麦,而英国出口制成品,小麦需用土地较多,则促使澳大利亚地租上升;英国进口小麦,对土地的需求减少,则导致地租下跌。这样,双方贸易的结果使得两国的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相对稀少性的差异缩小,生产要素的价格(地租)趋于均等,小麦的价格也会趋于同一水平。

由此可见,贸易对所有参与其中的国家都是有利的,除非贸易不会使各地生产要素的相对稀少性的差异得到调剂,然而这样的贸易是不存在的。至于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即贸易双方究竟谁获利较多,谁获利较少,俄林强调说,研究这样的问题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也是俄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它不像新古典学派那样纠缠于一些烦琐的问题。

但是俄林也认为,价格均等化不过是一种倾向,绝对的均等化是不可能出现的,否则会导致贸易消失。虽然各个区域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完全适应,能在同一时间内呈现完全均衡的状态,但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状态,是绝对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的。

TheoryofEconomicGrowth

《经济增长理论》

〔美〕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ArthurLewis)

华文导读

《经济增长理论》初版于1955年,是当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该书被誉为“第一部简明扼要地论述经济发展问题的巨著”。经济增长是各国追求的目标,但在刘易斯之前,关于经济增长的论述、著作并不多,原因之一是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的各个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完整把握,并且对经济增长的途径认识不足。而刘易斯在深入研究中,从独特的角度出发,较全面地把握了经济增长的各个因素,开创了新的理论领域。

该书较全面地论述了经济增长问题,涉及的范围广泛,可以说是一本有关经济增长的巨著。刘易斯在书中没有提出有关经济增长的新概念,只是试图为研究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基础,以满足当今政策制定者的实际需要。同时本书还探讨了能获取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各种方法。

全书共分7章,探讨的主题是一国人均产出的增长及与此相关的诸多因素,如人口、资源、经济制度、知识、资本、政府职能等。

趣味延展

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ArthurLewis)于1915年1月23日出生在原英属西印度群岛圣卢西亚岛(现为圣卢西亚共和国)一个黑人移民的家庭。

1932年,刘易斯到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经济学,1937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40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直至1948年。这是刘易斯学术生涯的第一时期,主要研究一般经济学问题,涉及工业组织及一般经济学问题。这一时期的研究为他以后对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由于他是黑人,受到过种种不公正的待遇,所以他具有反帝国主义的思想,关心与同情贫穷国家的人民。在政治上,他倾向于对英国殖民政策持批评态度的费边社和工党。刘易斯从来就不是一个推崇自由放任政策的经济学家,他的《经济计划原理》是为费边社撰写,以解决混合经济的问题的。这种态度影响了他一生的研究与工作。

1948年,刘易斯到曼彻斯特大学担任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1943年,刘易斯被英国政府任命为英国殖民地经济顾问委员会的负责人,对英国殖民地的经济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这正是他经济发展研究的开始。到曼彻斯特大学以后,他的研究就集中于经济发展问题。他的工作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际工作。

在理论方面,刘易斯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1954年发表于《曼彻斯特学报》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这篇文章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两个著名模式,这两个模式在经济学界引起广泛争论,也是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原因。1955年他出版了《经济增长理论》一书,对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该书至今仍被认为是“第一部简明扼要地论述经济发展问题的巨著”。刘易斯还写了许多总结各国经济发展中经验与教训的著作与论文。

在实践方面,他担任了各种职务,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他于1951年任联合国总部不发达国家专家小组成员,1957—1959年任加纳共和国总理经济顾问,1959—1960年任联合国特别基金的代理人,1959—1963年任西印度大学第一副校长,1970—1973年任加勒比地区开发银行第一总裁。由于这些贡献,刘易斯在1963年被英国女王晋封为勋爵。

1963年,刘易斯应邀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从1968年起他在该校公共和国际事务的伍德罗·威尔逊学院担任詹姆斯·麦迪逊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并兼任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联合国皮尔逊委员会成员。这一时期,他主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重点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国际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

刘易斯一生出版了12本专著,撰写了10余篇政府发展报告和70余篇论文。尽管对他的许多观点,经济学家有颇多争论,但他作为发展经济学开拓者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他在发展经济学理论与实际工作方面的贡献受到了广泛的赞扬。197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他,正是对他一生工作的肯定。

理论精读

1.经济增长与经济活动

所谓经济活动,是人们为经济发展而做的种种努力,如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交易费用、提高生产效率等。经济活动是社会经济的细胞。经济活动的努力程度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也是不同的,其原因既在于人们对物质财富及其获取方式的评判不同,也在于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还在于经济制度的制定所具有的实用性不同。例如,在经济落后、思想保守的落后国家,传统的宗教观、道德观、伦理观尚未得到解放,人们的生活受到严厉的限制,人们鄙视金钱,看不起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他们只相信所谓的高尚的道德和权力的尊贵,在这种状况下,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评价是很低的。他们就算很穷,也只会得过且过,而缺乏对工作的热情,不愿意去承担任何风险。这种情况在落后国家普遍存在,这也是其经济落后的原因。只有从观念上改变,才能有其他方面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稀缺同样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国家不同,其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也不同,因此,许多国家只有根据本国的自然资源结构来制订经济发展计划。这样的计划,其合理性、有效性都要受到自然资源的客观限制,无法真正做到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制度的实用性是另一个影响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制度规定了一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进程,合理的经济制度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的发展。

2.经济增长与知识的增长和运用

知识是包罗万象的,对于经济来说,经济知识包括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社会方面的知识,前者是内在的经济知识,后者是外在的经济知识,但它们同样对经济发展有影响。知识的增长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知识不断增长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知识涌现出来,它们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因此现代人都应该努力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获取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运用知识就是要将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虽然知识的运用会受到各种不利的因素限制,但有用的知识最终会发挥其作用的。那么如何使人们获得更多系统、有用的知识呢?刘易斯认为,应当发展教育。教育是一种人力投资,教育可以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内容也有很多种类,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

3.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

资本只有不断增加才能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资本就犹如经济活动的血液一样。资本的积累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本的需求量和资本结构;二是资本的来源与运用;三是资本的转化过程。刘易斯认为,资本的需求量会受到来自资本品成本、资本使用效率、技术水平、投资环境、人口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资本的来源上,为了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不足情况,鼓励居民储蓄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同时也可以争取外国投资。资本的转化过程就是指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这是资本积累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它没有完成,那么即使储蓄再多,也无法成为资本。资本的转化有时需要采取强制手段,也可以通过“有限责任制”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以吸纳更多的资本。作为政府,同样可以贡献力量,如可以建立新的财政金融制度,以填补投资后私人资本市场留下的缺口,这样就进一步解决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后顾之忧。

4.经济增长与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