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1668100000032

第32章 学习完善自我(2)

在世界邮政史上,这2000件信函也许根本算不了什么,然而,对世界出版史而言,一个奇迹却诞生了。到上个世纪末,这两位年轻人创办的这份文摘刊物——《读者文摘》,已拥有19种文字48个版本,发行范围达127个国家和地区,订户1亿1千万,年收入5亿美元。在美国百强期刊排行榜中,几十年来一直位居第一。德威特·华莱士夫妇也由原来的一文不名,成为美国著名的富豪和慈善家。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自然界的规律,然而有时在商业界或人际交往中它却有些滞后,往往让快煮熟的鸭子飞掉。成功的机会转眼即逝,来不得半点犹豫,只有懂得珍惜机会、趁热打铁的人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学会使用金钱

金钱的价值本来是人赋予的,但当它拥有了流通和交换的价值功能时,就开始无情地左右人的思想和行为。看一看我们的生活,有多少时候,我们的快乐或痛苦、宁静和烦恼是由我们自己作主?事实上,现代很多人都被金钱所主宰。这到底是金钱的可恶,还是人自己的可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伊曼,第一次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为,尤其是对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行为提出了崭新的解释。

他发现,风险决策后的输赢结果对人而言是不对等的,减少100元带给人的痛苦,远远大于增加100元带给人的愉快。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最在乎的是他们已经得到的东西。

我们是不是这样:收别人的钱时可以少收一角,给别人付钱时却不愿多付一分。

有钱的人很容易成为守财奴,没钱的人却并不幻想成为富翁。

攒了10天的100元钱丢了,只痛苦一天,攒了10年的100元钱丢了,要痛苦100天。

欠别人的钱一天,可能一天都心有不安;如果欠了一年又一年,则可能永远心安理得。

一个穷人可能会一辈子过着贫穷快乐的生活,而一个一夜之间变成穷人的富翁则可能一天都活不下去。

没到手的钱很多人都不愿意伸手,到手的钱很多人都舍不得撒手。

有人为了讨回自己的一元钱,甚至愿意花100元钱去打官司;但没有人愿意花100元钱的成本,去赚别人的101元钱。

有时,我们宁肯少挣100元钱,也不愿与人吵吵嚷嚷;但有时,我们为了少付10元钱,却不惜与人斤斤计较。

煮熟的鸭子飞了,有人可能要发疯;活鸭子从眼前飞过,人们却可能无动于衷。

在这个世界上,会省钱的人,总是比会赚钱的人多。

如果没有那一笔钱,你可能不会觉得命运对你不公;如果失去那一笔钱,你就会觉得命运总是与你过不去。

你可能为此惊奇过:如果你有一张百元大钞,10天后,你发现仍原封不动地装在身上;如果你有100元零钞,三天后,你发现竟在不知不觉中花光了。

有钱的人想的是拿一分钱赚一分钱,没钱的人只是想怎样将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

什么都没有的人看起来却像什么都有,什么都有的人看起来有多少都不够。

在消费环节,富人总是赊账,比如签单;而穷人总是付现钱。

在适当的时候,装成一个穷人,可能会对钱看得淡一些;同样,在适当的时候,装成一个富人,则可能对钱看得清一点。

到了手的才是钱,不到手的钱再多也只是一句承诺,或者一纸合同。

在不同的钱面前,人与人不一样,在不同的人面前,钱与钱不一样。

在学习中进步

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虚心学习。各行各业都有学习的对象,没有苏格拉底就没有柏拉图;可是在今天普遍缺乏学习的精神,有勇有谋,唯独少了谦卑的学习态度。只有少数的人才体会学习的重要性,其他的人都要吃过竞争者的一番苦头才明白学习之道。

1982年美国哈雷机车的主管前往日本本田机车设在俄亥俄州的工厂访问,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当时本田在美国重型机车市场拥有40%的占有率,是哈雷最强劲的对手。因为驾机车的人都认为本田的机车不但价廉,而且比哈雷耐用好驾驶。

哈雷当时原本只想学学本田用来打败他们的科技,但是他们在本田厂内却看不到电脑,也没有机械人,没有特别的作业系统,更只有少量的纸上作业。他们找到的除了30名职员领导着470名装配工人外,再没有别的了,只是这些员工都对工作显得很满意。

本田的赢,赢在它会活用常识,而这也是哈雷可以学习的地方。哈雷董事长毕尔斯在比较两个工厂时说:“实在很难相信我们会那么差,但我们的确是很差。”

五年以后,哈雷重整旗鼓,在美国重型机车的市场占有率从23%增至46%,而销售额也达到了空前的1770万美元。为什么?因为俄亥俄之旅使哈雷的态度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从美国式的好勇斗狠变成谦卑可亲、到处求知的形象。在一年之内,哈雷采用了最好的人事管理制度,它使哈雷得以脱胎换骨。

哈雷发现,日本机车只有5%会在生产线末端被剔出,而哈雷却有五到六成,光坚固耐用却缺乏零件而被剔出的就比日本机车的总退件率高出好几倍;有的时候是因为在仓库储存过久,等到送上生产线时已经生锈,有时只是规格上的小修正就使得零件变成废物。

为什么呢?经过苦心研究之后,哈雷终于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譬如说,哈雷以电脑化库存管理来控制整个制造过程,当时以美国的标准而言是模范生。但是当研究过日本工厂之后,毕尔斯发现美国式的这套做法其实只会生产许多废料而已。

日本人的秘招则很简单:本田和其零件供应商每天只生产一点点所需零件,而不是像美式的每年只生产几次,每次就是一大批。零件得以“及时”生产,公司每年就可因无库存而节省数百万美元的利息,也没有零件会因储存而耗损,又节省空间,也简化了整个工厂的作业。如果发现不良零件,通常也只生产了一两天,很容易更正。

哈雷引进了本田的库存管理系统,将其中的员工参与模式和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的管理制度,与其深明美国骑士心理的特长结合,结果使哈雷在美国国内重型机车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并且成为世界级的角逐者。

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无论怎样,都要在生活中找到值得你学习的对象,以开放的心和受教的态度向这些老师学习。永远不要断言你已经找到最好的老师,或是自以为出类拔萃;换句话说,要不断的寻求更好的成功方式。

如果你想超越自己,超越别人,请记住: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

成功需要拼搏

失败者谈起别人获得的成功时总会愤愤不平地说:“人家有好的运气。”他们不采取行动,总是等待着有一天他们会走运,他们把成功看作是降临在“幸运儿”头上的偶然事情。而成功者都是勤奋的人,他们从来都不等待运气的降临,只是忙于解决问题,忙于把事情做好。

你能够使成功成为你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你能够使昨日的理想成为今天的现实。但是,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必须动手去做才能让你的理想实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她什么也没做,而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人,相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西尔维亚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并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出现,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一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主持人。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雪都没有关系,她只是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到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五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的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她们的分歧点就在于,西尔维亚在10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机会,期望时来运转,然而,时光却流逝了。而辛迪则是采取行动。首先,她充实了自己;然后,在北达科他州受到了训练;接着,在洛杉矶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最后,终于实现了理想。

原则造就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不同的行为原则会造就不同的个性,而不同的个性,最终将造就不同的人生。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仅靠空想是办不到的。你必须从小事做起,从你每天所做的小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后完成对自我的塑造。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二任总统,他在给孙子的忠告里,提到了以下10点生活原则:

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到明天。

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麻烦别人。

绝不要花还没有到手的钱。

绝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

绝对不要骄傲,那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

不要贪食,吃得过少不会使人懊悔。

不要做勉强的事情,只有心甘情愿才能把事情做好。

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扰。

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

当你气恼时,先数到10再说话;如果还是气恼,那就数到100。

约翰·丹佛是美国硅谷著名的股票经纪人,家喻户晓的亿万富豪。在接受记者的一次采访中,他被要求对以上几个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非常有趣的是,他的答案和托马斯·杰斐逊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我们从中看出一个政治家和一个商人的截然不同:

今天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会发现结果可能全然不同,尤其是买卖股票的时候。

别人能做的事情,我绝对不自己动手去做。因为我相信,只有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我去做。

如果可以花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我就绝对不从自己口袋里掏一个子儿。

我经常在商品打折的时候去买很多东西,哪怕那些东西现在用不着,可是总有用得着的时候,这是一个基本的预测功能。就像我只在股票低迷的时候买进,需要的是同样的预测功能。

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这有什么不对呢?我的父母我的朋友们在为我骄傲,我看不出我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骄傲。我做得很好,我成功了。

我从来不认为节食这么无聊的话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哪怕是为了让我们的营养学家们高兴,我也要做出喜欢美食的样子。事实上,我的确喜欢美妙的食物,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跟我一样的喜好。

我常常不得不做我不喜欢的事情。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没有办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我的理想是当一个音乐家,最后却成为一个股票经纪人。

我常常预测灾难的发生,哪怕那个灾难的可能性在别人看来几乎为零。正是我的这种本能,使我的公司能够在美国的历次金融危机中安然逃生。

我认为只要目的确定,就不惜代价去实现它。至于手段,在这个时代,人们只重视结果,有谁去在乎手段呢?

我从不隐瞒我的个人爱好,以及我对一个人的看法,尤其是当我气恼的时候,我一定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发泄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原则和做人的原则,而这种原则的差异又会造就不同的人生。

热爱和专注是成功的催化剂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总想一次多做几件事,往往一件事也做不好。每天做好一件事,每天就有收获一粒种子的快乐,这样日积月累,在生命的旅程中回望时,就会看到我们手中装满了丰厚的回馈。

有一位画家,在三年之前被检查出身患绝症,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倒下。三年来,他除了治疗,仍旧天天作画,还举办过十几次个人画展。即使在平时,他的脸上也总是挂着开心的微笑。有人问他为什么生活得如此开心,他讲了儿时的一件事情:

他读中学的时候兴趣十分广泛,不但参加各种活动,还常常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事而旷课。有一次因为连续旷课,学校给予他严厉的记过处分,通知了他的父母。

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责怪他。晚饭之后,父亲找来一个塑料漏斗和一捧玉米种子。他迷惑不解地看着父亲,父亲温和地说:“孩子,来看我给你做一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