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大全集)
1670500000025

第25章 述而篇第七(3)

张居正注:“此虽孔子自谦之辞,其实学问之功,虽圣人亦不能废。故尧舜舍己从人,大禹不自满假,成汤之得师,武王之访道,皆不敢自恃其聪明,而必从事于学问也。”

解读

孔子说自己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他所拥有的知识是靠着自己的勤奋聪慧从古代典籍中得来的。这一方面是圣人的自谦;另一方面也是圣人为了勉励大家勤奋学习,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生而知之”的人是不存在的,要想获得渊博的知识除了后天勤奋刻苦别无他法。人的智慧来自好古敏求,而不是依赖别人;敏而好学,废寝忘食,才能成就大学问。在求学方面,任何人都不能自恃聪明而松懈懒惰,学习离不开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今天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崭露头角。

7.21子不语怪、力①、乱②、神。

注释

①力:暴力,勇力。②乱:变乱,叛乱。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

名家注解

朱熹注:“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

张居正注:“夫怪者诡异无据,虚诞不经,最能骇人之听闻,惑人之心志者也。力者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专用血气而不顾义理者也。乱者臣子叛君父,妻妾弃其夫,乃人伦之大变,天理所不容者也。鬼神者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其感应之理幽远而难测者也。前三件非理之正,后一件非理之常。言之,则有以启人好奇不道之心,渺昧荒唐之想,故夫子绝不以为言。其所雅言者不过《诗》、《书》、执礼,其所立教者不过文、行、忠、信而已。”

解读

孔子极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却很少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这些事情。这表现出了儒家文化的多元化特点,如崇德贵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天人合一的信仰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精神等。

人的所有言行都受思想的控制,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如果没有坚定的思想信仰,为人处世就会没有原则;而缺乏思想指导的人,必定会内心空虚。所以,只有树立正确而坚定的思想信仰,才能不被封建迷信思想控制,才能找到做人处事的准则。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理应崇尚科学,远离迷信。

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①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①师:指值得我作为老师去学习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为师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

张居正注:“人君之学,尤须广求博采,凡臣下之忠言嘉谟,古今之治乱得失,盖无非身心治理之助者,诚能以圣哲为芳规而思与之齐,狂愚为覆辙而深用为戒,是谓能自得师,而德修于罔觉矣。”

解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孔子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以善者为师,而且也以不善者为师。圣人无常师,即使与少数几个人一同行走,也能在其中找到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对照别人的缺点自我反省,促使自己改掉错误。只要抱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好学态度,就能够时时处处地学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与缺点的人,往往就是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有些人喜欢以年长自居,以位高自居,骄傲自大,不愿向别人学习,这样的人很少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缺点,所以我们要谦虚谨慎,善于学习。对别人的长处抱着欣赏的态度,不能嫉妒,而应主动效仿。看到别人的短处,就拿来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释

①桓魋:担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

译文

孔子说:“天给予了我这样的品德,宋国的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名家注解

朱熹注:“魑欲害孔子,孔子言天既赋我以如是之德,则桓魑其奈我何?言必不能违天害己。”

张居正注:“孔子虽知天意之有在,而犹必微服过宋以避之,则可见天命固不可以不安,而人事亦不可以不尽。故知祸而避,则为保身之哲,以义安命,则为乐天之仁。”

解读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宋国的司马桓魅听说以后,就带兵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魅带人砍倒大树,想要杀孔子。孔子在学生保护下,匆忙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魅对他是无可奈何的。这充分体现了孔子临难不惧、处之泰然的态度。在灾祸面前,能够做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从容凛然的恐怕只有一身兼具仁、智、勇三德的孔子了吧!

一个人具备了仁义、智慧和勇敢就会充满自信,临危不惧。圣人说上天赐予他仁德,就算是司马也不能对他怎样,表现了他自信的一面。自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德;但是自信不能过了头,否则那就变成了自大。

7.24子曰:“二三子①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文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认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瞒。我没有什么行为不告诉你们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圣人之道犹天然,门弟子亲炙而冀及之,然后知其高且远也。使诚以为不可及,则趋向之心不几于怠乎?故圣人之教,常俯而就之如此,非独使资质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气高迈者亦不敢躐易而进也。”

朱熹注:“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故疑其有隐,而不知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晓之。与,犹示也。”

解读

从孔子讲给弟子们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胸怀坦荡,不仅重视言教还重视身教。孔子为人坦诚,在教学过程中毫无私心,即便对待自己的儿子伯鱼也绝不格外教诲,而是与其他弟子一样同等对待。

由于孔子实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方法,可能他的学生们就认为老师对他们有所隐瞒。被人猜忌是痛苦的,尤其是被自己亲近的人不信任,所以,孔子特意对学生们的疑问做了解释。他在弟子们面前毫无掩饰,为的也是让学生们能从他的言行举止当中,获得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像圣人这样胸怀坦荡而又懂得身教的老师实在难得,如果我们能有幸遇到这样的好老师,就一定要勤奋求知,努力完善自己。

7.25子以四教:文①、行②、忠③、信④。

注释

①文:文献、古籍等。②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③忠:尽己之谓忠,是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④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知识、德行、忠诚、信誉。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

孔子教育学生,其内容包括知识、德行、忠诚、信誉四个方面。文是历史文献教育;行是道德践履和政治实践;忠和信是道德实践者具体的道德人格修养。孔子教育学生的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文”教解决的是学术文化和学术思想问题,“行”教解决的是道德践履和政治实践问题,忠信解决的是培养良好的人格和道德的问题。

孔子十分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只有书本上的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他经常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懂得了实践活动的意义,还要养成忠、信的美好德行。

书本知识、社会实践、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同样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我们应该按照孔门四教的内容要求自己,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学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来开阔视野;同时不能放松道德方面的修养,努力做一个待人诚挚、讲究诚信的君子。

张居正注:“盖天下之义理无穷,皆载于《诗》、《书》六艺之文,使不有以讲明之,则无以为闻见之资,而广聪明之益,故夫子每教人以学文也。然道本于身,使徒讲明,而不一一见之于躬行,则所学者不过口耳之虚,而非践履之实,故夫子每教人以修行也。然道原于心,使发乎己者有不忠,应乎物者有不信,则所知所行皆为虚伪,而卒无所得矣。故夫子每教人以忠,使其发于心者肫肫恳至,而无一念之欺;教人以信,使其应乎物者,糙糙笃实,而无一事之诈。苟能此四者,则知行并尽,表里如一,而德无不成矣。为学之道,岂有加于此哉?此夫子所以为善教也。”

解读

7.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呵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②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⑧而为泰④,难乎有恒矣。”

注释

①斯:就。②恒:指恒心。③约:穷困。④泰:这里是奢侈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不可能看见了;能看见君子,就可以了。”又说:“完美的人,我不能看见了;能看见有操行的人,也就可以了。本来没有的说成是有,虚空的说成盈实,简约的说成豪华的,这样的人是很难有美好品德的。”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先儒说:‘诚者圣人之本’。孔子此言,岂徒以引进学者哉。tl要其极则参赞位育之化,亦不过自有恒之实心以充之耳。欲学二帝三王者,宜体验于此。”

解读

儒家从人格角度将人分为圣人、君子、小人三种。圣人是地位很高并且品德最好的人,君子是地位和德行都比圣人低一个等级的人。面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

的状况,孔子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和善人了,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小人却比比皆是,所以,他不免感叹说能看到君子和有恒者就心满意足了。

’圣人和善人都是完美而高尚的人,我们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大部分人都很难成为全智全能的圣人或者尽善尽美的善人。然而德行贵在修持,也许我们达不到极致,但是我们可以从细微处努力,日积月累,达到我们所能达到的地步。道德境界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目标越高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长久学习。

7.子钓而不纲①,弋不射宿。

注释

①纲:大绳。这里作动词用,指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

译文

孔子钓鱼但不拉大网,射鸟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古之圣王网罟之目,必以四寸,田猎之法,止于三驱,皆以养其不忍之心,而使万物各得其所也。人君能举斯心以加诸民,则人人各遂其生而天下治矣。”

解读

钓鱼用钓竿而不拉大网捕捞,射鸟的时候不射归巢栖息的鸟,说明孔子具有仁爱之心;也表现了他合理保护物种的生态观。不竭泽而渔,是人和大自然能保持和谐平衡的做法,这在现在仍然很有进步意义。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利益关系。人的生存资料取自大自然,但又不是从自然界现成获得的,而是通过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来获得。由于受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面对这种情况,人类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调节自身行为,积极寻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途径。

如今社会,科技愈来愈发达,对大自然的生态破坏也愈加严重。我们要认识到人类社会仍然只是处在一个更高发展阶段的开端,面对人与自然的冲突,我们不应该再我行我素了。人类的未来,取决于人类自身的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解决矛盾的最佳办法。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德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注重道德的修养,以自己的精神实践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自然界能够长久地、充分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不懂却喜欢凭空创作,我不是这样的人。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吸取;多见而且记住,这样,就仅次于生下来就知道的人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孔子自言未尝妄作,盖亦谦辞,然亦可见其无所不知也。”

张居正注:“圣人本生知安行,而其自谦之词如此。则知学为圣人者,必先造其理,而后可以履其事。此讲学穷理之功。不可一日而不勉也,、”

解读

孔子对待学习和创作的态度很谨慎,他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选择精华的部分加以吸收,抛弃那些糟粕的部分。他很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个“闻”字,包括了多读书、多听、多问。所谓学问,一边学还要一边问,多向别人请教,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呢,听来的不一定对,还要有所选择。对好的见解,要采纳,要学习。而仅仅听还不够,要加上经验,所以要多见,而且是要亲眼看见。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书本上得到的间接知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否则书读得再多,最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

在现代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有一部分人自己不懂而又硬撑,处处冒充内行。这种人做事,小则贻笑大方,大则害己害人,甚至祸害人民,是不可取的。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面对那些不了解的领域,需要虚心对待,‘多读多看多了解,选取好的消化吸收,让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世界无穷大,浩瀚的宇宙有很多我们未知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多看多想多出去走走,扩大自己的眼界,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7.29互乡①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②其进也,不与其退③也,唯何甚?人洁己④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⑤。”

注释

①互乡:地名,具体所在已无可考。②与:赞许。③进、退:一说进步、退步;一说进见请教,退出以后的作为。④洁己:洁身自好,努力修养,成为有德之人。⑤不保其往:保,一说担保,一说保守。往,一说过去,一说将来。

译文

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以交流,一个童子得到孔子的接见,弟子们都很疑惑。孔子说:“我们应该鼓励他的进步,不赞成他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把自己的污点洗干净要求进步,我们应该鼓励他自洁,不追究他已往的行动如何。”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圣人待物之洪如此。”

朱熹注:“人洁己而来。但许其能自洁耳,固不能保其前日所为之善恶也;但许其进而来见耳,非许其既退而为不善也。盖不追其既往,不逆其将来,以是心至,斯受之耳。唯字上下,疑又有阙文,大抵亦不为已甚之意。”

张居正注:“当时,教化陵夷,风俗颓败,孔子欲化导天下之人,以挽回天下之风俗,故其不轻绝人,不为已甚如此!惜乎有志未遂,非惟时君莫能用,而门入亦莫能尽知也。”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