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园辅导员宝典
1672500000026

第26章 附录四 辅导员论坛(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是我们对小学生思想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一年级小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只有在良好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识、学会合作,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平时站队做操时,学生会在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说:“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静齐……”这样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些低年级孩子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老师给他们自编了一个童话,说一个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孩子与文具们的故事,小男孩上课玩弄爸爸给他买的新文具,老师讲的课他也听不进去,文具们不和他交朋友,最后小男孩克服上课开小差的坏习惯,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事实证明,这些充满着童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或童话,给我们德育教育带来了预期效果。如果我们能把适应未成年人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从他们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的事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载体,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故事,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就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也就起到良好的效果。接下来的日子里课堂上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也总能看到他们端坐的身影。与其严肃地说上几十句“上课不要做小动作”的话,不如用愉快的心情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

五、惩罚“加”一点

“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恰当地惩罚会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深刻反省自己,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我们如果熟视无睹,放任不管,就会影响到其他学生,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是违反纪律,或认为即使违反了,老师也不会处理,久而久之,待你非处理不可时,再去批评惩罚,他们就极可能不接受你的处理。我校就有一个规定,如果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或垃圾,被红色监督小队员发现,除了将该生行为通知到班级外,学校大队部还给他们加一点惩罚——当一天的“小义工”,如组织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巡察校园环境,及时捡起校园中杂物,或暂时行使红色监督小队员的职责,监督校园不文明现象等。其实学生不可避免会犯一些错误,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正确处理,在正面教育引导的基础上,施以适当的并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定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纠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教育中才能养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从细节开始,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用心灵赢得心灵

文/傅琳婧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它不仅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和实践活动中,尤其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情感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增加班主任的个人威信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的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心理基础。班主任如果能爱护、关心、体贴学生,师生感情很融洽,学生就愿意说心里话,自觉地接受教育,班主任的威信就能迅速地在学生中树立起来,班主任的话学生就容易听进去,学生也会自觉地并创造性地去实现班主任所期望的要求。学生对有威信的班主任不仅能自觉地听其言,仿其行,而且还能领会班主任极其微妙的暗示,达到教育无痕的高境界。良好的班集体不是靠班主任的“威严”来维持,而是“威信”。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以自己良好的品德去影响下一代,充满爱心地对待每个学生,把他们看作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对于中学生来说,与老师的情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老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就能感受到这种温暖。同时,他们也会很自然地把这种爱迁移到对老师、对同学,甚至上升到对集体、对祖国的爱。

记得有一次在监考的过程中,一位学生感冒了,鼻涕就在鼻子里“打转”,他没带卫生纸加上考试带来的紧张,让他有些手足无措。发现这个现象后,我立刻从办公室里帮他拿来了卫生纸,我听到站在旁边的一个同学小声嘀咕着:“老师,好好哦。” 我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无意间传递了爱的信息。从这件事上,我又一次感到教师不仅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还是学生人生旅程上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品德情操,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三、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如果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只晓理,不动情,干巴巴地说教,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毫无兴趣,甚至反感。这样的教育方法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呢?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

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自然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受大的环境的影响,我们学校基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这一类学生很多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在工作过程中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学生,家庭环境一般,他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差,时常旷课,经常上网、离家出走,还与社会上的青年有来往等这些不良习惯,也导致他的学习成绩非常糟糕,长此下去,很有可能遭受学校处分,甚至有在校外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我多次找他谈话,深入了解他的想法,了解到他还是想将学习成绩提上去,想做一名好学生,也想过读高中甚至上大学。我从这几点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学校里平时多注意提醒、安排一些同学监督他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同时给他学习上提供相应的帮助。此外,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每天接送该孩子上学放学,不让他与网络和不良社会青年接触。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该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他的身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好的习惯,但是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他愿意改变的态度。

四、有利于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有人说过,情感是形成凝聚力的“催化剂”。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比较强。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班级主人翁地位,为他们创造展示个性的舞台。比如,学校开展的诵读国学经典的朗诵比赛、运动会、“键盘节”比赛、“科技小制作”展览等各项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安排。结果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还提出许多建议,最后各项活动我们班都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绩。的确,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爱,才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才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和班主任推心置腹地谈思想、学习、生活,心才会往一处想,劲才会往一处使,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班集体。

少先队活动的组织与设计

文/熊雪芝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除课本外,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时间和空间。少先队员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他们阅读少、好奇心强、好问、好动、好想,少先队活动是给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平台,正好满足他们心理、生理的需要。

一、开展“树身边典型”少先队活动,激发孩子学先进、争先进的强烈愿望,有利于培养其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制造舆论气氛。在每间教室外,悬挂校园明星肖像,介绍先进事迹,让队员们走进校园,走出教室,就能了解身边的故事,运用广播站、电视台、校园报大力宣传明星事迹。

其次,开展每月之星评比活动。根据学校每月活动安排,定出相应的每月之星,如礼仪之星、智慧之星、健康之星等,每月评出后刊登在校园报上,让队员们在较短的时间实现自己的愿望,增强光荣感、自信心。

第三,开展争创特色章活动。大队部首先发出倡议,颁布具体实施细则,一学月学习特色章章程,二学月开展创章活动,三学月考章,四学月评章。到期终对获得特色章的同学进行表彰。

通过树身边的典型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怎样才能做一名名副其实的明星。

二、开展常规活动,让少先队员从自身的体验中促进自身素质的良好发展

人们常说:“看到的记忆不深,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在常规工作中,每天的升、降国旗,每一次国旗下的讲话,每天的红领巾广播,晨会10分钟,每周一次班会活动,黑板报的更换,队干部的改选培养,轮流任职,常务干部与值周干部的结合,实施干部们对少先队员的文明行为进行监督量化打分,让队员成为主角,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得到锻炼。

又如,看到校园内花坛卫生状况较差,让少先队员出点子,该以怎样的方式维护好花坛。大队部召集干部和少先队员代表开会,商议有效办法。于是,将花坛分为几个责任区,落实到各中队,由各中队安排花园维护员守护花园,同时制订《花园维护责任区管理要求》,大队干部轮流对各中队的花园维护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再如,让队员们上街宣传,当义务小交警、当城市美容师,新闻采风、献爱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好人好事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此类活动的开展,在实践中培养队员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体验工作的艰辛与快乐,同时,也培养了队员们学会沟通、学会遵守规则和秩序,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和谐处理生活中各种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各方面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少先队活动结合课题研究,强化学生综合素质

一个学校的科研工作不是为了搞而搞,而是要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才有它真正存在的价值。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我校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小学生诚实守信养成教育研究,一方面制订严密的研究计划,组建由校长、科研骨干、大中队辅导员老师共同组成的科研队伍,另一方面制订《诚信明星评比活动方案》,设计有学习、纪律、礼仪、卫生、艺术等方面的诚信明星,组织所有队员学习评比要求及评比办法,由队员本人制订出争当某诚信明星计划。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诚信大讨论、诚信故事会、演讲、诚信小报;组织队员们收看“3·15”晚会,进行大讨论、写观后感;设无人监考室,中队干部对本班的眼保健操进行打分;引导队员们创编诚信儿歌,将优秀的儿歌汇集起来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让队员们从琅琅上口的诚信儿歌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诚信行为,升华自己的品质。

总之,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要使队员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要让队员们“全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少先队工作者静下心来用心挖掘,设计出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浅谈少先队辅导员的职业素养

文/付 婧

一、修身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少先队辅导员在教育孩子之前,应该先加强自身的修养,做好自我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大学时所接受的师范教育也正是这样要求的。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在道德、意志和品质方面,孩子是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坏的影响毁掉一个孩子比好的影响造就一个孩子要容易得多。”孩子们在小学阶段,许多观念和行为习惯并未成形,需要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因此,辅导员应该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去影响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孩子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期望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我们就要先努力成为那样的人。俗话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说比做容易,做给他们看要比只是说给他们听来得有效得多。

我刚接到现在任教的这个班时,班上许多同学以往养成的某些行为习惯很不好,因而这个班也属于全校最令人头疼的班级。现在,我和他们已经相处了一年。在这段时间里,当有同学帮了我的忙,我会微笑着说谢谢;当同学们离开学校时,我会说再见;孩子们哪怕只是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我都会大加赞赏……渐渐地,孩子们开始转变了,他们开始学会了礼貌用语,学会了关心别人,学会了感恩和珍惜他人的付出和劳动成果,他们正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

二、育人

每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智力只占自身潜能的万分之一。绝大多数孩子并没有智力的高低之分,只存在智力特点的区别。“有教而无类”,教育之艺术性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更多地发挥出来,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少先队辅导员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每一个孩子,包括孩子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从而找到最适合这类孩子的教育方式。孔圣人所指的“因材施教”,我想,就是先要从了解孩子的自身特点和情况出发,了解“材”的质地和特色,然后才能经过一番“雕琢”,施治以“教”, 点燃其天赋的小火苗,引导其往最适合的方向去健康发展,让其顺应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并最终“雕琢成器”,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人。

三、方法

1. 从爱出发,用爱教育。“教育没有情感,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所定义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就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爱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爱学生是目的。教育首先要源于爱。爱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会真正去耐心地用心地了解孩子,关心孩子。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对他们起到积极的作用。回想我们的学生时代,那时的我们最期望得到的,不就是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给予的关心和鼓励吗?一个肯定的眼神和一颗理解的心所能带给我们的力量,往往是超乎想象的。“亲其师,信其道”当孩子感受到这份爱时,他不但乐于学习,而且自己也会学着去爱别人,关心别人。只要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这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并最终长成一棵茂盛的大树。爱是可以传递的,爱是生生不息的。融入了爱的教育对人产生的影响也是深远而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