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园辅导员宝典
1672500000005

第5章 亲近少先队队员(4)

每次回想我的中队辅导员工作,总是那么让我感动。我相信,我用心呵护的“七色花”的每一位精灵,终有一天,定会在绚丽的舞台上,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奇迹!

$第三节 走进少先队员的心灵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与孩子进行亲切的谈话,是师生在思想和情感上进行沟通的重要方面,也是辅导员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只有当辅导员把深入队员中去这一行为看成是自己的一种精神渴求的时候,只有当每个学生因为老师的关爱、激励、理解、帮助、保护而绽放出笑容的时候,辅导员才真正走进了队员的心灵世界,与队员的心交融在一起。

一、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1. 树立公平的育人观。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在成长中的孩子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辅导员要有平等之心,宽容之心。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辅导员在处理队员和队员之间发生的矛盾或纠纷时,往往有队员会赌气地说:“你怎么光说我而不说他?”“明明是他不对,为什么只是处罚我?”这当然有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教师在工作中粗心大意,没有认真调查事情的真相而造成的误判。在孩子眼中,“非公平”所带来的情感上的伤害往往是最重的。因此,辅导员只有平等对待组织内的每一个儿童,才能建立公平、公正的组织秩序,才会得到少年儿童发自内心的尊崇,才会尊敬辅导员的权威,尊重队友,遵守组织内的规则和章程。

2. 给予队员平等的机会。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队员。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而不分彼此。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组织,所有的儿童在组织里都是平等的——人格平等、尊严平等、机会平等。有的队员可能因为学习后进或者是身体缺陷而处于竞争的劣势,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而应该抱着宽容的心态期待他们的进步,甚至应该多给这样的队员一些锻炼的机会。学校大队、中队的礼仪队,责任岗、监督员等都应该实行小干部轮岗制,让各种条件的孩子都有不同的锻炼机会。让每一个孩子在少先队的活动中得到能力上的锻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能力。

3. 共同遵守集体的规则。少先队员由6岁到14岁少年儿童组成,基本处在学龄初期和学龄中期。这个时期的儿童有着其特有的心理特征,他们的思维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性的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也就是说,少年儿童由具体行为最终变成意识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对于组织内的所有少先队员来说,都必须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少先队辅导员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而不因为个别队员和辅导员关系的疏密在处理结果上有所不同。

二、宽严有度,耐心引导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年轻的中队辅导员为了与所带中队的学生成为朋友,她每天与学生们在一起。但遗憾的是,她在与学生交朋友的同时,忘记了自己首先是辅导员,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由于她忽视了慈爱与严厉并存的尺度,最终学生并不听从她的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母亲的温存、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辅导员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也不是“宠爱”,不是爱学生身上的一切东西。而要在向学生倾注爱的同时,又必须“严”字当头,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绝不姑息迁就,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就要处理。无论是对诸如“违反纪律”之类的原则问题,还是对“讲粗话、脏话”这类细节问题,都要严肃对待,因为“严是爱,宽是害”。

1. 教育为主,严而有度。辅导员对学生一味地严格,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领导和同事及家长看来,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辅导员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害怕,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而且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产生排斥情绪。所以,辅导员不能对学生管得太紧、管得太死。对学生的“严”要有分寸,要以教育为主。如果辅导员严而无度,乱批评人,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2. 讲究方法,宽而不松。辅导员对学生的行为必须严谨规范,特别是处理违纪的学生还是要严,决不迁就姑息不了了之,不从严处理不足以正班风。但在处理违纪的学生时,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灵活采用多种方法,使其认识错误,认清危害。给学生留点出路,这条出路将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网开一面法,宽容是最基本的方法。如事后辅导员可以找被处理的学生谈谈,此时要严中有宽,和他们谈话的语气、态度上应该适当温和些,要鼓励他们改正错误。

三、充分信任,相互尊重

在少先队组织中,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教育,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都是至关重要的。对队员来说,辅导员的信任意味着对队员的肯定、尊重和支持,他们也会因此更自尊和自信;对辅导员而言,队员的信任能让辅导员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也同样使辅导员对自身充满自信。

师生之间有了充分的信任,才可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不仅应该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更应该改变观念,尊重学生。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就不可能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也就不会有师生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可能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个性。正基于此,孔子才会提出“因材施教”的著名教育理论,国外教育才会把个性教育提高到学校教育的十分重要的地位。个性意味着独特性,意味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特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是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缺乏个性也就意味着缺乏创造性。因此,少先队教育不仅不能忽视个性教育,更不能抹杀个性,而应该承认个性、尊重个性,并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完善和发展,为学生发挥创造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充分信任、相互尊重”真正体现了一种双向交流、双向互动的精神。它使教学过程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平等的对话,相互交流思想、情感、学术观点、人生经验等,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中,辅导员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 管理体现人性化。要想让队员真正地服从辅导员的工作安排,辅导员就应该积极地为队员服务,关心队员、尊重队员,让学生为有我这样的辅导员和这样的集体感到自豪。辅导员要多花时间在那些平时关注比较少的队员身上,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调动队员参加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干部,实现自主管理。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小干部的作用,恰当搭配,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 分层管理,增强队员的自信心。对于优秀队员,应该加强管理,从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对于中等队员,给其确定进取的目标,调整学习计划,用辅导员的信心来带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困难、纪律懒散的队员,就用激励的方法去激发他们的自信,让他们从辅导员的语言、表情、目光中得到鼓舞,使他们接受辅导员的教育,直至转变学习态度。

1. 辅导员如何才能真正走进队员的心灵,与队员的心交融在一起?

2.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可能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个性。辅导员如何“因材施教”?

师生义工共同参与 穿越绿心感受春天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的日子,乐山师范学校附小一(1)班全体师生以及8名家长义工一同开展了以“穿越绿心,感受自然”为主题的春游活动。早晨9点,全班学生在老师和家长义工的组织下,举着队旗,拿着温馨提示牌,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出发了。

我们的队伍穿过赛公桥,步行到绿心环路。一路上,孩子们欣赏到了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一朵朵鲜红的桃花、雪白的玉兰,还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大家唱着,笑着,尽情地和大自然拥抱着,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快乐。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走到了绿心路口,乘上了公交车,整个队伍开向了新广场。来到新广场,各班老师和家长义工带着学生参观了新广场的美景,接着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家长义工的组织下,开展了生动有趣的丢手绢、背古诗、猜谜语、放风筝、舞蹈表演等活动。

活动持续到中午,整个春游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春游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发挥了家长在组织管理、安全护航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家校合力,让整个活动变得更有意义。另外,本次春游,让孩子们与大自然有了亲密接触,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会更加爱护身边美丽的环境,也会更加努力地做好一名环保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