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克芹散文随笔
1672800000024

第24章 袖手于前,疾书于后

——给一位青年作者的信

来信收到很久了。你提到的一些问题,如怎样从生活中提炼小说素材;有了“材料”以后怎样“组织”成一篇小说;先有故事还是先有人物;写着写着,写不下去了怎么办,等等。在我收到的许多来信中,几乎都有这一类的问题要我回答。

我没有回信,是因为我感到这些问题不好回答,凭着我这一点学识和创作实践,是难以把这些问题回答得很清楚的。据我所知,每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都有着一套与别人不同的程序;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生活素材,又有着不同的处理过程,是绝对不可一概而论的。这里,我只能举出一些实际例子来谈谈,供你参考。请你切勿以为这是什么“小说作法”,如果产生这样的误解,将对你的写作有害而无益。

两年前,我写过一个短篇,叫做《落选》。叙述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一次民主选举干部的大会上,一个平时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大队长落选了。以前,我没有想到我会写这样一篇小说。那时,我正在写别的东西。一天我到一个公社去,偶然间听说一位大队长落选了。而这位大队长的工作和为人,我都是十分熟悉的,我曾在他的大队蹲点两个年头。这个同志原则性很强,不贪不占,两袖清风,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工作态度没啥谈头,就是缺少文化,记不住那许多科学种田的新名词。他在指挥生产上并不保守,上面咋说他咋干,却常常要出些错,生产上受些损失,群众有意见,他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生活中的这位大队长的落选,引起了我的深思。但我并未想到这件事能写出一篇小说来。是另外一个人促使我写了这篇小说,有一位年纪很轻的公社干部被他的领导批评了一顿,主要是批评他不安心工作。我和他谈话时了解到,他不是不安心工作,而是感觉到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又不懂得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知识,成天只是跑跑跳跳,他担心将来自己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需要,因而要求改行或离职学习进修。像这位年轻同志的担心和要求,据我所知,是比较普遍的。而且这种要求也合情合理,正反映出今天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特点。于是我决定写个东西,为这些青年人呼吁一下。

可是,仅仅是“呼吁”,当然不成其为一篇小说的,必须有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我想起了那位落选的大队长。如果以那位勤勤恳恳的大队长的落选为一面镜子,让人们从中感受到农村前进的步伐,看到培养和提高干部水平已成为今天十分紧迫的任务,那么就可以使得作品的思想性更为丰富一些了。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经过认识和深化以后,感到非写不可了,结构成篇并不是太困难的事。这个题材当然还有别的结构方法,而我没有太多地去考虑,只采取了从一个青年干部的心中对大队长落选一事的反应来结构作品。先打腹稿,在“肚子”里反复修改,而后动笔。

写小说我认为是先有人物,后有事件的。因为我首先是熟悉那个大队长以及那位年轻的公社干部。在结构的过程中将他们二位“拉”拢来,有了熟悉的人物,人与人的接触自然产生情节,并连接为故事。如果对人物不熟悉,却把力量花在编织故事上,那往往是不易成功的。我们常常听见批评家说“事件湮没了人物”,多半就是指的那种人物形象不鲜明的作品。初学写作者往往更注重故事而不注重人物性格的研究。

一篇小说,写着写着突然写不下去了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别再往下写,搁到抽屉里去。写不下去的原因很多,或是生活不足,需要补充生活;或是酝酿尚未成熟,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是根本就不可能写成一篇小说,仅仅是一时“冲动”而已。放在抽屉里的“半成品”,并不是废品,以后还可以写成。如果不能,那些材料则可转移到另外一篇作品中去使用。总之,写不下去就不必勉为其难,不必硬写。文章总以自然流畅为好,疙里疙瘩的,写着吃力,叫人读着也受苦。如果在酝酿的过程中多多花些工夫研究人物、结构作品、选取角度、确定基调,找准最有表现力的语言……那么,一气呵成最好。所谓“袖手于前,疾书于后”,就是这个道理。说来说去,还是生活的积累最重要。

努力深入生活,勤奋学习思考,是当务之急。让我们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