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效沟通(大全集)
1678900000022

第22章 如何说别人愿意听,会说会沟通(1)

与人沟通是一门技巧。在自己付出真诚的时候,也要使对方轻松自如,这样双方才能开诚布公。平时要锻炼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说话的内容,从而在与人交谈时才不会显得呆板。同时,与对方沟通时,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对方的感受,尽量摸清对方的心理,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对方必然乐于与我们交流。

★言简意赅:三分钟内表达你的意思

在公共场合演讲,有的人滔滔不绝,用语言的触角抓住了每一位听众,自然令人钦佩;有的人把自己的意思浓缩成几句话,犹如一粒粒沉甸甸的石子,在听众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也同样值得称道。

大多数口才出色的人,说话都是简短有力、简洁明快的。而自信心不够的人,在说话之前,总先要解释一番为什么要说,然后才说出他想表达的观点。结果,还不等他触及正题,别人早就烦了。

所以,当你想发表观点时,不妨直奔主题,比如,“我想说说关于节省开支的问题……”然后,围绕你的主题,进行尽可能简洁的表达。正如外国谚语所说:当我问你几点钟时,你不要告诉我钟表的工作原理。

为了使说话更加简练明确,有时只让对方迅速听到最重要的东西即可。在使用细节作为论据时一定要保证观点突出,不要有过多的观点。确保只有少量的主要观点,或者仅仅是一个主要观点,然后围绕这个观点把要讲的话讲明白。特别是身为一名领导者,要想说服别人,让别人明确执行你的命令,掌握这种简洁有力的说话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某县国税局,连年完不成税收任务,仅上半年全县就欠税300多万元。7月,张局长临危受命,上任后即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在此前提下,召集20个纳税大户举行座谈会,张局长开宗明义地说道:“我是个转业干部,二杆子脾气,我到这儿任国税局长,一不图官,二不图钱,就图个痛痛快快干工作,我初来乍到,能不能踢好头三脚,还要看各位买不买账。一句话,政策以外的钱我一分不收,该纳的税一个子儿也不能少,而且一天也不能再拖,谁觉得为难,自己看着办,下周的这个时候我要结果。”会后,在20个纳税大户的带动下,上半年歉收的所有税款一周内全部完成。

张局长简短的几句话,不仅展现了军人果断的性格和干练的作风,而且句句流露着锋芒。在这样的气势下,有谁愿意与“初来乍到”的新局长过不去呢?所以,张局长上任伊始就来了个“开门红”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谈话当中,有时候需要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而有时则不需要长篇大论,紧要处点到为止,正所谓言简意赅、微言大义。

有的时候,专业术语在特定场合确能起到帮助沟通的作用,但前提是听说双方都对这些术语心领神会。在圈外人面前使用术语,只能说明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当你向对方发表意见时,当然不是为了显露你的口才,目的还是为了让他听懂并乐于接受,所以你一定要使用他能听懂的语言。有时候,你为了图省事,说出一个只有自己明白的词汇,为了让对方听懂,你又不得不花一两分钟对这个词汇进行解释,这样不仅没有达到语言凝练的效果,反而费了口舌。

要使语言简练,又能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不妨用打比方的方式说话。生活中的各种道理,一般人都知道,虽然理解上有偏差,但并不陌生。在表达观点或说明道理时,板着面孔,长篇大论地说教,只会令人生厌。如果借助聪明的比喻,使深奥之理变得简单明了,这样就能触动对方记忆中的现有的信息,从而心领神会。

有人问爱因斯坦:“什么是相对论?”他说:“如果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坐在你的腿上,你会觉得一小时就像五分钟一样短;如果一个皱纹满面的老太太坐在你的腿上,你会觉得五分钟就像一小时一样长。这就是相对论。”

试想,“相对论”是何等高深的学问,要对一个外行讲清楚可不容易。但爱因斯坦通过一个比喻,却在三分钟之内满足了对方的愿望。

简洁明快的语言是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高超的表现。话语的简洁常常体现出说话人分析问题的快捷与深刻。简洁明快的语言是果敢决断的性格表现。自信心强、办事果敢的人都说话干脆果断,不拖泥带水。现代社会节奏快,时间观念强,说话简洁会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现代人的感觉,所以,简洁明快的话语是时代风貌的反映。

简洁的话语既能不占用听者太多的时间,又能使听者觉得说话者很尊重他,所以,说话简洁的人受人欢迎。

以下是说话简洁应注意的几点:

1.尽量简明扼要

说话越简明越好,有些人在叙述一件事情时说了很多话,但还是无法把他的意思表达出来,以致听者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仍然不知道他想说明什么东西。如果你有这种毛病,一定要自己矫正。矫正的最好办法是,在说话之前,先在脑子里做一个初步的计划,然后再把计划要说的东西讲出来。

2.用语不要过多重叠

在汉语里,有时的确要使用叠句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加强语气。但是,如果滥用叠句,就会显得累赘。

3.同样的词语不可用得太频繁

听者总希望说者的语言丰富多彩。我们虽然不必像某些名人所说的那样,每说一事都要创造一个新词汇,但也应该在许可的范围内尽量使表达多样化,不要把一个名词用得太频繁。即使是一个非常新奇的词,如果你在几分钟之内就把它复述了好几次或十几次,那么人们对它的新奇感会丧失,并对它产生一种厌倦感。

4.要避免口头禅

有些人在交谈中爱说口头禅,诸如“岂有此理”、“我以为”、“俨然”、“绝对的”、“没问题”一类的话几乎是脱口而出。不管这些话是否与所说的内容有关联,这类的口头禅说多了,不仅影响说话的效果,而且容易被别人当做笑柄。因此,这类的口头禅应下决心不说。

有效沟通

词语贫乏,表达必词不达意、啰嗦干瘪;思维模糊,表达必语无伦次,枉费口舌。所以,在说话时应要求自己长话短说,要“筛选”、“过滤”出最精辟的,恰如其分的表情达意的词句,尽可能以最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内涵。

★谨慎周密:把话说得天衣无缝

说话在人际交往中并非小事。有的人说话漫无边际,漏洞百出,让人一问其中的问题便会哑口无言,如果被对方抓住了语言破绽,更是尴尬万分。所以,语言不严谨往往给人一种不诚实、胡编乱造或者敷衍的印象。

一个口才出众的人说出的话也一定是严谨周密的,符合思维逻辑,叫人听不出错误和漏洞。把话说得滴水不漏,是交际的一大基本功。

打工妹燕子找到了一份在饭店做服务员的工作,却只上了一天班就被老板辞退了。其实她的条件并不是很差,也没有做错什么事,只是不小心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

那天,燕子刚一上班,店里就进来了三位客人,她随即拿出菜单,让这三位客人点餐。第一位客人点的是糖醋里脊,第二位客人点的是宫保鸡丁,第三位客人点的是京酱肉丝,但是,他特别强调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倒啤酒。很快,燕子将这三位客人所点的菜,用盘子端了出来,一边朝他们坐着的方向走来,一边还大声地向这三位客人问道:“你们谁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盛酒……”就凭燕子的这一句话,老板当然会毫不客气地向她下了辞退令,因为她的问话很使老板脸上无光。

可见,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千万不能说粗心大意的话。恰到好处地说好该说的话。说话不仅要根据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也要根据前后话语相互联系而恰当地选择语言。

1.说话含糊只能带来更多误会

说话含糊其辞容易给人造成误会,或者别人会以为你在给他某种暗示,从而对你提出一些无礼的要求。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及时澄清事实,声明自己的立场,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与人交谈时应该注意,答话时千万别含糊不清,否则很容易产生误会,万一你无法自圆其说,必定陷入窘境,任何说话技巧都无济于事。所以,说话要把握主旨和逻辑,要说得恰到好处,以免言谈有所闪失,授人以柄,甚至作茧自缚。这是避免错误,摆脱窘境的根本方法。

假如朋友或同事在公开场合责备你,而情况与事实又有出入,这肯定使你难堪。这时,你该怎么办呢?你可以心平气和地直言:“我们是否私下谈谈?我想请你调查清楚了再说话。不然,我以后很难和你相处。”

倘若亲友无缘无故责备你,你也应该明确地跟他说:“你让我十分难堪,请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我哪里得罪你了?”当然,假使是你自己做错了事,哪怕是无意的,也要诚恳道歉。明辨事理,直言不讳,这才是摆脱窘境的最佳方法。

适当地运用语句,是先从心中的酝酿开始的。当然,除思想观点正确、思维严密有序外,首先要正确理解语句的含义。但是,有时你本身使用的语句是正确的,也可能造成误解。这是因为,其一是你出现“口误”。由于环境的干扰、精力的分散,会造成这样想那样说的情况。其二是倾听的一方由于理解上出了问题,没能正确领会你的含义,因而出现语言误会。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请不要在咬文嚼字上兜圈,说者和听者都要抱着宽容的态度,重新再交流一次,遇到重要问题,听者还应把说者的话重复一遍,以检验是否有错误的理解。

语句的准确,不能单从语法的意义去理解。说话是离不开环境和对象的,如何使语句恰如其分地表现此时此刻你的思想,往往有更高的要求。

话要说得准确,还包括要说的得体。如有些人爱加重语气,每次说的都是“真话”、“非常重要”的消息、“最动听的故事”,等等,常用“最”、“极”“非常”、“无限”之类的字眼,显得非常平庸,到真的有值得称“最”的时候,就无法表示了。因此,说话者不仅要考虑主观方面的要求,还要兼顾到客观方面的要求,只有两者统一了,才会使表达的效果更好。

2. 避免口无遮拦,说话之前先三思

在交谈中,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考虑一下你要说的话是否合适,不要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给其他人造成不快。即使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说话也不能口无遮拦,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有些人说话所以惹恼人,并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场合观念淡薄。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当务之急在于增强场合意识,懂得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时时不忘看场合说话。

在现代社会里与人相处,必须谨言慎行,千万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

美国作家霍姆斯曾经说:“谈话有如弹竖琴,如何让它停止发出声响,和如何让它奏出乐音,两者同样重要。”这番话无疑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场合,与别人交谈之时,小心谨慎的话永远比粗心大意的话来得重要。说话之前要让舌头在嘴里转三圈,把不该说的转掉,只说该说的,免得说错了话得罪了别人,自己后悔不已。

折中的方法是:只在必要的时刻说出必要的事情,并且以正确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是明智之举。

3. 不说绝话、过头话

莫说过头话,这是一句千古不变的经验之谈。说了“过头话”,由于事情未定,别人只能猜测,或期许、或企盼、或担心、或嫉妒……别人用心越多,事情的变数就越大。

当你承诺一件事情时,在综合考虑自身能力和其他因素后,尚需留有一定余地,使你最终达成的结果不低于你承诺的。也就是说,可以给人一个意外的惊喜,但是不要让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在现代企业里,大多数年轻人都喜欢给自己定很高的目标,想让别人肯定自己的能力,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向别人许诺之前一定要考虑自己有没有实现的能力,如果没有,那么还是不要轻易许下诺言的好。

有效沟通

谨言慎行,这是最主要的谈话技巧,也是谈话时应遵循的原则。只有“三思而后言”,将话说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你才可以将自己的观点梳理清晰,并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避免喋喋不休、泥沙俱下;对方才会感觉到你的诚意,并对你的话引起重视;才不会因失言而冒犯对方,这正是交谈时应极力避免的失误。

★一语中的:说到对方心坎上

说话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话说好,不仅关系到说话者本人能否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还在于你所表达的思想、信息,能否为听众所接受并产生共鸣。把话说好,关键在于能否把话说到别人的心窝里,打动人家的心弦。

某市文化单位要建一座影剧院。一天,公司经理正在办公,家具公司李经理上门推销坐椅。一进门便说:“哇!好气派。我很少见过这么漂亮的办公室,如果我也有一间这样的办公室,我这一生的心愿就满足了。”李经理就这样开始了他的谈话。然后他又摸了摸办公椅扶手说:“这不是香山红木吗?难得一见的上等木料。”

“是吗?”王经理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并说:“我这整个办公室是请深圳装潢厂家装修的。”又亲自带着李经理参观了整个办公室,介绍了计算比例、装修材料、色彩调配,兴致勃勃,满足之盛,溢于言表。

如此,李经理自然可拿到王经理签字的订购合同。同时,互相都得到了一种满足。

李经理没有直接赞赏王经理有品位、有见地,而只是说起了王经理办公室的豪华气派,令对方倍感自豪,兴致大发,于是拉近了与陌生人之间的感情。

“投其所好”,原意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迎合对方的爱好,即通过满足对方心理需求这一手段达到彼此相通的目的。事实证明,与陌生人多说些他喜好的话题,很容易使人产生理解和共鸣,继而就会带来谅解和愉快的合作;反之,则会产生排斥和拒绝。要使对方从消极到积极、从拒绝到合作,就需要积极进行引导、启发。“投其所好”正是产生这样一种效果的方法。

我们与人说话,要想收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就要理解人们的合理需要,爱护人们的自尊心,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谈话的时候就要经常注意转换角度,即善于站到对方的立场上,从对方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如同用你的观点一样。如果你不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找到别人的兴奋点、热点,说话很可能会让别人觉得不着边际,引人反感。

有家电视台,每周设有一次关于人生问题讲座的节目,据说收视率要比其他同时段的节目高出许多。收视率之所以高,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其中或许有人们都喜爱观看他人遭遇不幸的残酷心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节目中巧妙的对话,使人百看不厌。

大多数有疑难问题而上电视请教的观众朋友,在开始时,多会对解答者所作的各种忠告提出反对意见或辩解,并且显得十分不情愿接受对方所言。但久而久之,不觉对解答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频频点头称是。见了这些画面,真是比起在电影院中观赏一部电影的感受还要深。

凡电视台的主持人或问答者,无不是精挑细选才产生出来的,所以光是听听他们的说服方式也获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