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名人成长故事
1681900000023

第23章 外国篇(中)(4)

这弟兄两个就是莱特兄弟。他们从小就喜欢摆弄一些玩意儿,经常在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们的爷爷是个制作车轮的工匠,屋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弟兄两个把那里当作他们的乐园,经常跑去看爷爷干活儿。时间一长,他们就模仿着制作一些小玩具。弟兄两个决定,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与同伴们比赛。当天晚上,弟兄俩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非常高兴地说道:“好,咱们共同来做吧!”

于是,弟兄俩跑到爷爷的工作房里,找到很多木条和工具,不假思索就干了起来。

“不行,”妈妈阻止他们说,“干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计划,我们首先得画一个图样,然后才做!”

弟兄俩个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同妈妈一起设计图样。妈妈首先量了兄弟俩身体的尺寸,然后画出一个很矮的爬犁。“妈妈,别人家的爬犁很高,为什么你画的爬犁这么矮?这能行吗?”弟弟奥维尔不解他问。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制成矮矮的,这样可以减少风的阻力,速度也就会快多了。”妈妈温和地解释道。弟兄俩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应莽撞,应首先弄懂道理。

过了一天,莱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俩把它推到小山冈上,刚放在山坡上,就跑来了一个男孩。

“快来看呀,莱特兄弟扛了一个怪物!”这个男孩大惊小怪地叫道。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围了上来,指手划脚地议论着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莱特兄弟不以为然,勇敢地说道:“谁和我们比赛?”

先前跑过来的男孩连忙叫道:“我来!我来与他们比赛!”说完,就把自己的爬犁拉了过来。

比赛结果,当然是莱特兄弟获胜。孩子们再也不嘲弄这个爬犁,反而围起来左瞧右看,似乎想从中找到什么。

莱特兄弟非常高兴,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家去了。

圣诞节到了,爸爸也从外地回来了。圣诞节早晨,爸爸把礼物送给了他们。兄弟俩急不可耐地打开一看,是一个不知名的玩具,样子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诉他们,这是飞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飞去。“鸟才能飞呢!它怎么也会飞!”威尔伯有点儿怀疑。

爸爸笑了笑,当场做了表演。只见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兄弟俩这才相信,除了鸟、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东西,也可以飞上天。于是,弟兄俩便把它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

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的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的愿望。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他们一边干活儿挣钱,一边研究飞行的资料。三年后,他们掌握了大量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决定仿制一架滑翔机。

1900年10月,莱特兄弟终于制成了他们的第一架滑翔机,虽然飞了起来,但只有一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来到吉蒂霍克海边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1903年12月17日上午十点钟,天空低云密布,寒风刺骨。这次由奥维尔试飞,只见他爬上飞机,伏卧在驾驶位上。一会儿,发动机开始轰鸣,螺旋桨也开始转动。突然,飞机滑动起来,一下子升到三米多高,随即水平地向前飞去。

“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几个围观的农民高兴地呼唤起来,并且随着威尔伯,在飞机后面追赶着。

飞机飞行了30米后,稳稳地着陆了。威尔伯冲上前去,激动地扑到刚从飞机里爬出来的弟弟身上,热泪盈眶地喊道:“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45分钟后,威尔伯又飞了一次,飞行距离达到52米,又过了一段时间,奥维尔又一次飞行,这次飞行了59秒,距离达到255米。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行成功。

1908年9月10日这天,天气异常晴朗,飞机飞行的场地上围满了观看的人。人们兴致勃勃,等待着莱特兄弟的飞行。

上午十点左右,弟弟奥维尔驾驶着他们的飞机,在一片欢呼声中,自由自在地飞向天空,两支长长的机翼从空中划过,恰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人们再也抑制不住他们的激动心情,昂首天空,呼唤着莱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飞机在76米的高度飞行了一小时十四分,并且运载了一名勇敢的乘客。之后不久,莱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家飞行公司,同时开办了飞行学校。从这以后,飞机成了人们又一项先进的运输工具。

●两次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

在世界科学史上,居里夫人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出生于波兰华沙。她是家里五个子女中最小的。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亚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姐姐照顾她长大的。后来,妈妈和姐姐在她不满十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亚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

一次,玛丽亚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她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丽亚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丽亚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丽亚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丽亚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十五岁时,玛丽亚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亚。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玛丽亚的姐姐也想到巴黎学医,但因学费无着,而不能成行。玛丽亚为了资助姐姐到巴黎去上学,她暂停自己的学业,整整当了六年的家庭教师。直到她的姐姐学业结束有了工作以后,她自己才来到巴黎最著名的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读书。

上大学以后,玛丽亚更成为一个节俭朴实、刻苦努力的学生。上物理课时她永远坐在第一排,全神贯注地听好每一节课,课后便跑到图书馆去,直到晚上十点图书馆关门时才离开。玛丽亚在巴黎求学期间的生活是极端贫困的,当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一项六百卢布的奖学金时,她却把这笔款全部退回,并请求基金委员会用于奖励其他学业优异、生活困难的同学。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的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三十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5年,玛丽与教师比埃尔·居里结婚,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

从1896年开始,居里夫妇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发现钍(Th)也具有放射性,于是居里夫妇努力寻找,终于在1898年宣布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幸的是,1906年,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被飞驰的马车夺去了生命。意志坚强的居里夫人并没有被失去丈夫的噩耗所吓倒,仍然继续顽强地研究放射性元素,并于1911年独自一人完成了“镭”的分离。瑞典皇家科学院也因此而向她颁发了诺贝尔化学奖。她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把不幸当作大学的作家高尔基

高尔基,著名作家,1868年生,前苏联人。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是无产阶级艺术权威。

高尔基诞生在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城一个木工家庭。诺夫歌罗德城位于伏尔加河与奥卡河交汇处,地处波罗的海至中亚地区的大伏尔加水道上,交通很发达。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很不幸。他还不满五岁,风趣、年轻能干的父亲突然染上了霍乱,一病不起,竟丢下他的独生子高尔基和孩子的妈妈离开了人世。高尔基从此结束了幼年的幸福生活,随之而来的便是贫困、痛苦和屈辱的岁月。他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守夜人、面包师等,曾流浪俄国各地。他历经磨难,饱受辛酸。

父亲死后,母亲只好带着年幼的高尔基来到外祖父家里。不幸的是外祖父家又遭受了火灾,日子变得十分艰难。外祖父暴躁成性,两个舅舅也经常胡作非为。不久,小高尔基因受到舅舅的捉弄而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外祖母和母亲心如刀绞,非常难过。

后来,母亲改嫁了,婚后随丈夫去了莫斯科。母亲走后,小高尔基的处境更加艰难了。暴躁蛮横的外祖父动辄把外祖母打得半死,对小高尔基也是备加虐待。然而,小高尔基虽力小势孤,却从不逆来顺受,总是竭力反抗。

母亲去莫斯科以后,遭遇也很悲惨。丈夫挥金如土,不久就把全部家产赌光。他们只得回来过着极窘迫的生活。这时,外祖父又把高尔基送来了。不久,母亲把高尔基送到郊区一所最下等的库那文小学念书。天冷了,高尔基的外套和鞋早已穿破,母亲无钱买新的,只好让孩子穿她的旧鞋和用外祖母的上衣改制的外套上学。由此招来了同学们的嘲笑和侮辱,甚至遭到个别老师的斥责与讥讽。

高尔基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读书,时时感到压抑。在家里,这颗幼苗也同样遭到摧残。他在隔壁的房间里,时常听到母亲痛苦的呻吟和剧烈的咳嗽声。眼看着自己出类拔萃、富于独立性的母亲,变成了颓唐憔悴、忍气吞声的懦妇了。一天,他忽然听见母亲的惨叫声,便立刻冲进母亲的房间。只见母亲跪在地上,继父正用脚凶狠地踢着母亲的胸膛。小高尔基怒不可遏,从桌上抓起一把刀,猛地向继父刺去。结果只擦破了继父的衣服和皮肤。事后他对母亲说,他想先刺死继父,随后刺死自己。母亲抱起他,抽咽地说着:“你要饶怒我,是我犯了罪。”

以后,继父对高尔基更加仇视了。不堪忍受侮辱的小高尔基倔强地夹起行李卷,告别了母亲,又来到破了产的外祖父家里。

外祖父由于贫穷变得更加冷酷和吝啬。他不给外祖母一分钱。早熟的高尔基觉得自己应当给外祖母点儿帮助。于是,每天上学前,他跑到各处去拾破布、废纸、碎铁、骨头等,卖出的钱都交给外祖母。他常常看到可怜的外祖母用手抚弄着他挣来的铜板暗自垂泪。尽管拾破烂遭到学校一些师生的冷嘲热讽,但是小高尔基发愤读书,学习成绩优异,受到了学校的奖励。但最后终因贫困而辍学了。

此时,继父因赌钱、酗酒欠债累累而逃跑,高尔基将病危的母亲接到外祖父家。到了秋天,母亲便去世了。

在高尔基不幸的童年生活中,也有幸得到了良好的智力开发和艺术熏陶。慈祥、幽默、智慧的外祖母的爱,犹如黑暗中一颗灿烂的星体,辉映着高尔基的童年。她常常绘声绘色地给求知欲极强的小外孙讲述有趣的民间故事。高尔基总是听得入迷。这使他和民间创作那美妙的诗意和深刻的思想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正像高尔基后来回忆时所说:“为迎接以后艰难困苦的生活积蓄了坚定的力量。”

母亲死后,外祖父把高尔基送进一家鞋店当“学徒”。这个不足十岁的孩子,实际上成了老板家的奴仆。熬过了一个冬天,慈祥的外祖母又把他接了回去。整个夏天,他常常陪外祖母去山林里采集草药和蘑菇。他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到无比自由和欢乐。

秋天来临了,外祖父又把高尔基送到外祖母的外甥——一个绘图师家当学徒。他又变成了这家远亲的奴隶。小高尔基忍受不了那些繁重的劳役,他逃跑了。从此,这个十一岁的孤儿就走进了社会,开始了他独立谋生的苦难生活。

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高尔基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也成为了高尔基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高尔基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之后,他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这是他最重要的两部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杜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共产主义者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