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名人成长故事
1681900000027

第27章 外国篇(下)(3)

祖父对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妮宠爱备至,他称孙女是自己“念念不忘的英迪拉”,把她看成天真无邪的化身,一想到她就感到安慰。他给她买了许许多多的礼物。英迪拉自己也承认,“他完全把我惯坏了”。

祖母尽管态度专横、傲慢、冷峻,但她对待英迪拉的态度则是例外。她把孙女视为掌上明珠,总是给她很多的糖果和零食吃。

尼赫鲁夫妇对家人纵容、娇惯英迪拉很不满意,他们时常因政治斗争而入狱,不能亲自抚养英迪拉,但对她的关心和爱护却是无限的。尼赫鲁给女儿英迪拉写过二百多封信,关心她的成长,鼓励她要水远勇敢、无所畏惧。母亲卡麦拉则经常让英迪拉跟她做祈祷,教育她要有信心和勇气。卡麦拉熟悉印度教的教义,但不狂热和死板,她教英迪拉要懂得教义的精神,不要拘泥于仪式,这种思想在政治上给了英迪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

英迪拉刚满四岁那一年,英国殖民主义政府以煽动反对政府罪将她的祖父和父亲双双送上法庭。当法院开庭审讯时,英迪拉坐在祖父的怀抱里,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狠狠地盯着法官,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当法庭宣判祖父和父亲“有罪”,被押走时,她感到异常愤怒,但她不哭不闹,独自一人走回家中。

不久,殖民主义者的警察又跑到英迪拉家中抄家,把凡是值钱的家具、地毯、窗帘、水晶玻璃制品、瓷器和衣服等都用汽车拉走了。英迪拉抑制不住满腔怒火,握紧小拳头,向警察冲过去,尖声叫嚷:“不许你们拿走这些东西,这些都是我家的!”

英迪拉五岁的时候,国大党发起了抵制英国货的爱国运动。小小英迪拉在这次运动中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陪她好几年的一个漂亮的洋娃娃,也是英国货。这可把她难住了:烧吧,太舍不得了;不烧吧,她痛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心情又得不到宣泄。她沉思了几天,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她鼓足勇气,把这个可爱的洋娃娃烧掉了。事后,英迪拉哭了一场,而且还病倒了,一连几天发着高烧。

英迪拉十二岁的时候,小伙伴们选她当猴子队长。那时,猴子队的任务还蛮繁重的。例如:自编自演话剧,宣传国大党的政治主张,讽刺英国殖民者的丑恶嘴脸;收集情报,传递信息,散发革命传单;站岗放哨,巡逻执勤;反英战士同殖民主义雇佣军打仗时,又负责送饭、送水和送子弹,救助伤病员,等等。

有一次,国大党最高执委会在一幢房子里开会,突然被殖民者的警察包围了。为了保住机密,执委会委员把会议记录和重要文件塞进汽车里面,让英迪拉坐在汽车里装作到学校去上学的样子,她沉着、机警地对付着警察的盘问。她还装作很恼怒的样子对警察说:“如果因为你们随便拦截别人的汽车,弄得我上课迟到而受罚,我可要找你们的头儿告状!”警察无奈,只好把英迪拉坐的汽车放走了。

●美国民意总统艾科卡

艾科卡,著名企业家,1924年生,美国人,先后出任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为福特公司赢得巨额财富,使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一年就创利2.4亿美元,从而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并有“民意总统”之称。

艾科卡的童年,正赶上美国的经济繁荣时期。父亲尼古拉的事业随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帆风顺地发展。他有了几家电影公司和“富兰克林”戏院,另外,还建立了一个有三十多辆车的车队。

经营繁荣,家庭收入高,孩子们就能过上好日子。所以艾科卡和他的姐姐小时候吃喝穿戴很好。他们在六岁之前,穿的是缎子面的鞋,刺绣的外套,还有银色的玩具。市面上有什么新鲜的东西,父母只要见到了,准会给他们买回来。

童年的艾科卡生得虎头虎脑,大而圆的眼睛,圆圆的脑袋,浓浓的头发,一幅精力充沛的样子,很招人喜爱。尽管这个移民家庭在这里没有什么亲友,但父母却使姐弟充满了欢乐。父亲是个乐天派,不管工作多累,也不管遇到多么烦心的事,他一见到自己的儿女,就喜上心头。母亲也是如此,她贤慧、慈爱,对丈夫和孩子充满爱心,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用来照顾孩子和帮助丈夫。正是由于父母的责任和性格,使艾科卡和姐姐从小就过着幸福欢乐的生活。父亲生意很忙,但每星期他都要抽出时间与家人在一起团聚。特别是礼拜天,尼古拉一家人聚在一起,读自己喜欢的书,听收音机播放的节目。到了吃饭时间,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喝着红葡萄酒,吃着可口的面包,讲着有趣的笑话,充满了轻松欢乐的气氛。

可是,到了1931年,由于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尼古拉的全部财产几乎丧尽。他失去了车队,失去了公司,失去了剧院,失去了现金。他购买的股票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废纸。

但是,尼古拉和妻子没有悲观失望,也没有把失败的阴影带回家里传染给孩子。他们以创业者的气概和强者的乐观精神,勇敢地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困难。尼古拉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样才能维持生存。而妻子除了设法帮助丈夫经营店铺之外,还要到一家工厂上班。此外,为了让全家人有足够的营养,她不顾劳累,经常到市场上去买便宜的活鸡,拿回家后自己宰杀,这样可以省下几分钱。他们在外面苦苦挣扎,而回到家中,却仍然和过去一样乐观、豁达,与儿女们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孩子们也没有缺少欢乐。

童年的艾科卡,在父母那里得到了慈爱和温暖,得到了战胜困难的乐观精神和积极心态,更得到了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

艾科卡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因为当地的意大利移民很少,他们家在当地很孤立。他常常受到民族歧视的困扰,受到同学们的羞辱、欺负、挑衅等。每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尼古拉不是教儿子去报复或消极对抗,而是教他理智地处理这些问题。比如,他教给儿子,当遇到比自己身体强壮的挑衅者时,要用脑筋而不是用力气与对方抗衡;遇到力气比自己小的挑衅者时,要向他表明自己对他的不礼貌很重视,但由于他是弱者,因此,不与之计较。

艾科卡在小学竞选班干部时,对手搞了鬼,竞选的结果很不公平,而老师怕惹事,不愿意主持公道。在这种情况下,气愤的艾科卡找到父亲。父亲看着受了委屈的儿子,心里很难过。他可以冲到学校去评理,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了更理智的办法。他告诉艾科卡这个世界上不合理的事情很多,尽管我们追求公平合理,但却随时会碰上不合理的事,怎么办?只能是心里是非分明但在行动上对于无能为力或不值得计较的事不要揪住不放,而应该朝前看。

在艾科卡年仅十岁时,离他家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超级市场。艾科卡学着大孩子们的样子,让父亲为自己买了一辆红的手推车。每天放学后和节假日,他就和其他孩子一起,推上车子,在市场门外等候需要帮忙的人,就像出租汽车等候乘客一样。当有人需要帮忙时,他就按照指定的地点,把货物用手推车给雇主送去,以自己的劳动换取一点儿小费。到了十三岁,艾科卡在附近的水果市场找到了一份周末工作,给一名希腊人跑腿送货。每当周末,他必然黎明前起床,到批发市场把货买进,然后再摆上货架,一天工作十六小时,得到的报酬是两美元。工作虽然很辛苦,但艾科卡很愿意干。

后来,艾科卡从父亲的好朋友那里意识到销售汽车的奇妙,便立志到汽车行业工作。艾科卡先在理海工学院学习,并研修了四年的心理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被福特公司看中,可他同时又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他只好先选择了学业而暂时放弃了福特公司。等他硕士毕业后全心地扑在福特公司上面,受到了福特公司的重用,最终成为该公司的总裁。由于他的经营思想超前并肯冒风险,常与原福特公司总裁发生冲突,因而被福特公司解雇。艾柯卡没有因此而消沉,他应邀加盟克莱斯勒公司,并在六年的时间把该公司欠政府的十五亿美元贷款还清,使该公司起死回生。1992年,艾柯卡从克莱斯勒退休,退休后,艾柯卡重视环保,致力于推行一种电动自行车以代替部分汽车的使用。

艾科卡的良好业绩和丰富坎坷的一生而被里根总统邀请出席纽约自由女神像落成百年庆祝仪式,这也是他的莫大荣誉。

●从踢“袜球”开始的一代球王贝利

贝利,著名足球明星,1940年生,巴西人。他以卓越的球艺、上乘的球德赢得了“黑色珍珠”的美誉,被称为“足球之王”。

贝利的父亲以从事职业足球获得的微薄收入来维持全家的生计。尽管家中人口越来越多,开支越来越大,他还是不肯放弃心爱的足球,而且还希望儿子贝利“子承父业”。为此夫妻俩经常发生口角。

刚刚懂事的贝利渐渐地明白了贫困是怎么回事。但年幼的贝利还不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孩子的天性使他有些淘气和调皮,只要肚子不饿,他就非常快活。四岁的时候,在父亲的熏陶下,他深深地爱上了足球,学着父亲的样子玩儿起足球来。

强烈的踢球愿望使贫穷的贝利和小伙伴们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做了一只足球。不过,把它说成“足球”确实太勉强了。那是他们找来的一只最大的袜子,在里面塞满破布和旧报纸,然后尽量按捏成球形,最后在外面用绳子扎紧。“足球”有了,至于运动鞋,贝利是想都不敢想的。他就光着脚,把他家住的那条街——鲁宾斯阿鲁达路当作球场,兴致勃勃地和小伙伴们踢起来。尽管这条路凹凸不平,尘土飞扬,但他们却把它当作平展宽阔的绿茵场,踢得劲头儿十足,不知疲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球越踢越精,袜子里面塞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球”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重。

贝利七岁那年,瘦弱的肩上开始承担生活的重担。他的一位好朋友帮他做了一个精致结实的皮鞋箱,舅舅给他买了必要的工具和鞋油。小贝利来到火车站,成了一个擦鞋童。

擦皮鞋是一件又苦又累的差事。一天下来,小贝利真有些疲惫不堪,但他没有忘记心爱的足球。每天下午三四点钟最后一班火车开走之后,他便赶快回家,把工具放下,然后夹着袜球直奔“球场”,常常踢到夜幕降临才尽兴而归。

直到十岁,贝利在入学以后,还得带上工具赶到火车站去擦皮鞋,把赚来的钱全部交给家里,补贴家里的开支。

贝利的学习成绩虽然不那么让人称道,但球却踢得越来越引人瞩目。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对贝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父亲也开始注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对他的培育上。

父亲虽然空余时间很少,但还是想方设法挤出时间来与贝利一起练球,告诫贝利练好技术。有时,他会把贝利带到一个旧球场,让贝利带球和射门,他站在那儿当守门员。球门柱早已不在了,父子俩还假想球门在那儿。贝利很难射进一球,父亲好像本能地知道该到哪个地方拦球似的,总能扑住贝利射来的球,他常常摇着头,启发贝利说:“你只会右脚射门,要把球弄到右脚射门的位置,不仅损失了时间,而且破坏了节奏。对手却得到了时间把你脚下的球抢走,因为你失去了平衡。守门员也有充裕的时间站好位置拦截你射来的球。要成为一个像样的球员,就得两脚一样灵活,不能停下来思考,必须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