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1683600000004

第4章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之生活篇(3)

父母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做的什么工作,工作内容是什么,所从事的工作对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有什么意义等等。现在许多父母的确都很忙,但挤出一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和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细节,谈谈工作的酸甜苦辣,聊聊成功的幸福体验,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7.告诉孩子你的隐私或秘密。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小孩,什么也不懂,很多事情告诉他们也没用,尤其是自己的隐私或秘密,而且让孩子知道了,会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其实不然,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愿意跟自己分享隐私和秘密,便会更加的信任父母,父母也就能更容易地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总之,父母与孩子沟通一定要讲艺术,要真诚地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引起孩子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与孩子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使亲子关系融洽。

★与男孩交流,态度要温和

有些父母不懂得交流,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以一副威严的的面孔对孩子,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还会阻断亲子间的沟通。父母只有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感到爱和温暖,才能使孩子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才能达到孩子愿意接受教育的目的。

散文家朱自清曾经写过一篇《儿女》的文章。在文章中,他描述了家有5个孩子的热闹场景:

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的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朱自清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成才的父亲”。他这样自我检讨:“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从前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他们代我们负起责任,却未免是可耻的残酷了!”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深受父母的影响。孩子处理事物的方式,对待人际关系的方式,主要受父母态度的影响和强化。孩子的自尊,自信,自主性,意志力都受父母态度的影响。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父母的态度和孩子的智力水平是互为因果的。如果孩子的资质差些,父母以较好的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给孩子以积极的评价,那么孩子的态度往往是积极的,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也是乐观和自信的,孩子会认为自己会有所成就,他怀着乐观的心态去努力,结果往往就会变成现实。反之,消极态度和评价只能使孩子的信心更差,使孩子不去努力,其结果使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更差。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仅影响孩子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还影响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发展,如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独立能力等。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对孩子在这些方面能力的形成有巨大影响。父母对孩子持有消极粗暴的态度,就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向不良或不健康的方面发展,父母对孩子持有积极温和的态度,就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向健康的方面发展。只有在父母温和的态度下,在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下,孩子在社会能力方面才能建立起较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向,建立起自信心,从而很好地发展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和其他社会能力,为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没有父母会故意对孩子粗暴,有些父母也很想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也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就试试下面的方法吧。

首先,与孩子交流时父母要控制自己发怒。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作出一些令父母难以接受的举动时,有些父母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听不进孩子任何的解释,就对孩子采取训斥或粗暴的打骂。孩子在父母的大吼大叫下,或许会表现得听话、服从,但这样的手段用得多了,就使孩子失去免疫力,最后导致父母无法控制局面。对孩子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孩子会采取对抗的方式,对父母采取隐瞒、撒谎等方法来逃避父母的斥骂,长此以往,孩子将来也会像父母一样以同样的手段对待别人。

所以,父母在和孩子的谈话中,如果发生意见冲突,千万不要失去理智,父母要在商讨的气氛中用温和的态度给孩子分析,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意见,不然会使孩子养成沉默寡言的孤僻性格。

其次,要学会对孩子的错误进行“冷处理”。“冷处理”就是在自己着急、上火、生气时不要教育孩子,自己先消消气,等心情平静了再教育孩子。在孩子也处于生气、激动的时候,也不适宜进行教育,应该等孩子平静下来再用温和的态度进行教育。这样才能防止粗暴型教育,才能冷静地、客观地处理孩子的各种问题。

总之,父母需要用温和的态度对待自己孩子。当父母为孩子的错误烦恼时,不妨静下心来,平静地分析孩子的错误,用温和的态度耐心地对待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与孩子交流时应当少说多听

刘梅曾经是一位苦恼的妈妈。她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有一点时间和刘梅讲话时,态度很不好,比如说有一天领子放学回家,刘梅问他:“你到哪去?怎么晚了一个多钟头?”儿子说:“我和同学一起到张小强家玩。”刘梅很生气地说:“你知不知道,我很担心!以后放学后就回家做功课;不要到处去野!”儿子听了脸色很难看,然后不理刘梅就回房间去了。

开始刘梅认为自己说的话和语气不好,但是刘梅发现自己愈大儿子愈不听话,刘梅担心儿子现在有许多话不跟妈妈说,将来会发生什么问题。于是刘梅去咨询家庭教育专家,专家听了刘梅的情况给她开了一个“药方”:多倾听孩子的诉说。并交给了刘梅许多倾听孩子心声的技巧。

从此刘梅不再对儿子的言行做价值判断;即使当孩子不同意自己的看法时,也要承认儿子可以有自己想法的权利,并积极做个儿子的倾听者。

比如:一天儿子放学回来说:“妈!我好难过,今天考试考坏了。”刘梅听了,不再是责怪,而是停下手边的工作,坐下来对儿子说:“愿意说给我听吗?”儿子看了看妈妈,把自己考试考坏的情况给刘梅讲了。刘梅听后,和儿子一起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并和儿子一起制定了相应的补救手段。

听完儿子的诉说,和儿子分析完情况,已经是深夜了。儿子感激地对刘梅说:“妈妈你真好!”那一刻,刘梅的嘴角也浮现出了幸福的笑容。

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体会孩子的感受,不但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明白,不管有什么困难和烦恼,都会得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这会让孩子有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可使孩子的创造力和理解力得到全面的发挥。

倾听孩子说话,重要的是少说多听。经常有孩子抱怨:“没有一个人真正听我说话,他们只是在说自己的!”孩子对这种情况有特殊的感受。称职的父母,一定要学会聆听孩子说话,用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尊重去促使孩子多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与孩子进行良性的交流和沟通。

在聆听孩子说话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对孩子的话题表现出兴趣。也许孩子所说的一切,在父母眼里很幼稚。但是父母在聆听孩子说话时,一定要对孩子以及孩子说的话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被尊重,也会感到自己是重要的。

其次,要给孩子留出时间。在孩子获得成功或者喜悦时,他们很想让父母分享他们的好消息或者愉快的心情;当孩子内心经历着恐慌、创伤或失望时,他们也需要父母温情的安慰。所以,父母不论多忙,都要给孩子留有时间,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由于或者着急做其他的事,没工夫听他们说话,要给孩子留一部分时间说话,给孩子有倾诉表达的机会。

再次,听孩子说话时,一定要集中精神。父母和孩子交流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比如选一个安静的地点,一个不忙的时间,这样才能够做到专心听孩子说话。在这个时间。不要想其他的事情,忘掉其他任何分心的事,只关心与孩子的交流,真心与孩子接触,哪怕只是几分钟,也要认真倾听。

最后,耐心地鼓励孩子谈话。在昕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要善用一些鼓励的词,如“嗯”、“我懂了”、“不错”等,也可以适时地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也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话,让孩子尽情地把想说的都说出来。

此外,父母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行为语言向孩子表示“我在听着呢”、“我感兴趣”、“你说的真有意思”。有下面几种信号可以表示对孩子的注意:一是用慈爱的目光注视孩子;二是正面面对孩子;三是与孩子紧挨着坐等。

在聆听孩子说话的过程中,父母要及时回应一下,通过自己的言语对孩子的叙述加以解释和说明,可以帮助他们弄清楚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在解释时,要多运用词汇,尽可能帮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

父母听孩子说话的时机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心情不佳,过于疲劳或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必须尽快处理时,最好不要听孩子说话;要有一个理智的心理环境。环境安静,心理平和,能较好地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思考,采取成熟的解决策略;根据具体情况,父母谁出面,或一起出面,都要事先商量好,但要注意回避政策,避开其他人。

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对孩子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鼓励孩子,尝试着不去批评孩子,只要父母耐心地这样去做,了解关怀孩子,孩子就会很乐意和父母在一起,如此,拥有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并非梦想,孩子也能顺利迈向成功之路。

★和孩子说话时需注意语气

东东在小学的时候,聪明伶俐,从不惹事,学习成绩不冒尖但也不算坏,是一个规矩的孩子。妈妈从来没有为他多费心过,亲戚朋友也都夸东东聪明懂事。妈妈为此非常骄傲和自豪。

可是自从东东上初中后,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而且逆反心理也非常强。家里便经常充满火药味,东东和妈妈时常为一点小事便唇枪舌剑、战火纷飞。东东英语成绩不好,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妈妈便找家庭教师每个周末给东东补课,一个学期过去,钱花了不少,东东的成绩还是没有一点起色。而且,东东越来越不听话,妈妈让往东,他一定要往西,母子俩总是说不了两句就会吵起来。有一段时间,妈妈为东东的现状心力交瘁,非常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对东东说话也开始尖酸刻薄了。

有一次,妈妈的几个朋友来家中做客。谈起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妈妈便气不打一处来,当着东东的面对朋友说:你们生的孩子怎么都那么优秀?每次考试成绩都那么好,可我怎么养了这么一个又蠢又笨的孩子?东东反应特别快,立即回了妈妈一句说:我怎么这么命苦?遇到一个这么没本事的妈妈,人家妈妈都是当厂长经理的,你干的啥工作?妈妈立即哑口无言,蒙了。

之后,妈妈和东东之间经常发生类似的事。后来妈妈进行了深刻反思,东东本是一个乖巧的孩子,怎么现在变成了这么一个样子?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了?前思后想,还是自从东东上初中后成绩开始下滑,自己对孩子就没了耐心。态度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孩子的态度越差,孩子的成绩就越滑坡。妈妈认为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决心改正自己的态度,不再粗暴的打击讽刺孩子,要对孩子永远保持温和的态度。

从此之后,妈妈开始变了,无论东东做怎么过分的事情,妈妈都能克制住自己的脾气,用耐心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

两个月过去了,妈妈和东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东不再和妈妈作对,有什么事情还会主动找妈妈商量,也不再乱发脾气,还知道关心爸爸妈妈了。另外,孩子也知道努力了,每天不用催促,东东都会自觉地写作业。每个周末还主动提出让爸爸给她辅导功课。孩子的成绩也开始慢慢提高了,虽然还算不上优秀,但孩子的进步是明显的。

很多父母由于没有学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用一些孩子不会喜欢的声调,说了一些违反自己本意的话,结果和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冲突。

没有哪一位父母打算让孩子伤心,也没有哪一位父母会对自己说“今天只要有可能,我就要让孩子下不来台”,只不过有的时候没有注意罢了。

也有很多父母在动怒的时候,往往口无遮拦。因为是他们觉得,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们完全有资格骂,所以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有时觉得说得越难听,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哪里想到,许多话是有严重后果的,绝对不能说出口。例如:

“妈妈不要你这种不听话的孩子,现在马上给我滚出去!”

“你简直一无是处!”

“养个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你可是我养大的,有本事别让你老子养着你呀!”

“给我滚!就当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你以为你是谁,你可是我养大的!”

“你很讨厌!”

像这类的话对孩子都是一种“威胁”。孩子听到,心里会怎么想?也许他还没有关于“自尊”的意识,可是这话会让他感到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是个累赘,可又无力改变这个现实。这种矛盾的心理会让孩子惶恐和无所适从。这样的情绪压抑得太久,必定会化为愤怒,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那时,很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了。

作为父母,要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使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必须学会与孩子说话,必须注意和孩子说话的口气。

父母与孩子交谈应该采用这样的方式。

协商式:对孩子采取平等的态度,尊重孩子的人格,通过商量和讨论,启发孩子动脑筋想办法,使孩子积极参与交谈。

诱导式:通过循循善诱,使孩子增知增智,获得乐趣,加深感情。

说理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不赞成孩子做什么的时候,应解释原因,说明道理,并使孩子理解。当孩子做错事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指出危害,使孩子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