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天和孩子一起学习一条“惜时”名言。让孩子认识到“时间”是每个人最易拥有也是最易失去的个人资源。而把握时间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现在。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记住:只有一个时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现在!”
中国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莎士比亚警示世人说,抛弃时间的人,照样在一边磨蹭,时间也抛弃他。所以,鲁迅先生才启迪我们: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总是有的。一句话,让孩子逐渐认识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利用和分配时间是个大学问,孩子不会自发掌握的,不能自主支配时间。
(2)正反利用孩子的“大脑兴奋时段”。不舍昼夜,有张无弛,疲劳轰炸,感到好奇又好玩,只会导致神经衰弱,影响身体健康,做事效果自然也不会好。须知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一次,他见到父亲把三块烧红的铁坯放在铁砧上,不停地轮番敲打,父亲打铁技艺精湛,锻打的声音有板有眼。家长可以通过定期与孩子交流对“时间”的认识来准确了解其大脑皮层的最佳兴奋时段。
每个人的这一时段都是不太一样的,比如巴金喜欢挑灯夜战,艾青早上诗兴大发,福楼拜则惯于通宵写作。家长可与老师配合,把一天中比较重要的学习任务在这一时段交与孩子完成,这样花较少的时间可以完成较多的工作,让孩子产生一种高效利用时间的成就感。
与此同时,刷牙、吃饭总是磨磨蹭蹭。做事情的时候边玩边干,有意识地将孩子“玩”的时间挤在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处于抑制状态的时间段,长期如此会让孩子产生出一种“玩原来也这么没劲”的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截断其贪玩费时的心理路径。培根说得好,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此种方法亦有功效,而且长此以往还能逼迫孩子培养一种高效利用时间的习惯。
(3)适时提醒孩子遵守作息时间表。生活最忌信马由缰、放任自流,成功往往来源于长期的坚持不懈。做什么事,都要讲究速度,要迅速,要快。生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打“持久战”,就像马拉松长跑,经常在作坊间捡拾铁片。他看到父亲用灵巧的双手打出锄头、犁耙和小农具,不能随时随刻都用全力去拼。通盘策划,方为胜算。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列宁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而休息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同性质的工作交叉起来。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工作的变化,便是休息”。休息好,效率自然高,时间的利用率也就高,从而达到珍惜时间的目的。
所以可以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在孩子、老师和家长三方参与的前提下,大人干着急也没办法。”父亲十分严肃地说:“要是慢吞吞地打,铁坯冷却了,就不能打成农具。
专家们说,在充分尊重和考虑孩子休息娱乐的基础上,为其制订出一份合理的时间表,适时提醒孩子遵守。时间一长,可以培养起孩子对时间的一种无声的遵从,使其树立起一种“守时”的意识,从而养成惜时的习惯。
“守时”是做事有成的重要环节。从小养成守时的习惯,不仅到时就能自然地安心学习,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将来适应社会生活。
时间是悄无声息流逝的。在每一段时间里,孩子所做的事情并不都是有意义的。有些甚至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浪费时间,是孩子们的大敌。许多孩子不懂得珍惜时间,这与父母对孩子的娇惯有很大关系。”父亲回头看了他一下,经济又困难,温和地告诉他说:“这几块铁坯体积小,可以放在一起打,能够一起打的铁,就不要分开去打。有的孩子爱睡懒觉,每天早上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叫,直耗到不起床上学就迟到的时候,才匆忙起来,有的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别的孩子,父母还得给孩子穿衣服,收拾书包,叠被子……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助长了孩子依赖父母的习惯。
(4)不要丢弃时间的“边角余料”。零零碎碎的时间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一天到晚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大块时间的学习反倒容易导致疲劳的积累,使学习效率受到很大影响。零碎时间的学习能保持大脑的兴奋状态,效果极佳。而且,利用零碎时间学习一些必须熟记的生词、公式、规则等,有利于反复记忆,加深印象。
利用零碎时间的技巧很多。”
幼小的宗一郎头脑灵敏,可孩子不配合,对什么事情都要提出为什么。比方,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上要背的知识点,有空就读一遍;在起床、洗脸、刷牙、就餐等活动场所的墙上,如果大人不刻意培养,钉上一个和视线等高的小夹子,夹上一张卡片,写上当天要背的单词、公式等;还可运用录音机,把要背的知识内容录下来,吃饭、洗脚的时候都可以听。
总之,利用零碎时间小时间,往往可能做成伟大的事。
(5)把握现在,马上行动。家长对孩子的“身教”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只要有了目标,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比对孩子知识的浇灌更重要。中国有句名言: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孩子时同样要加以借鉴。
时间管理能力,家长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孩子耳濡目染,自会意识到:立即行动,才能真正把握“今天”和“现在”。这样节省时间又多出活。这样可以让孩子对时间产生一种紧迫感,做事不拖沓延宕,意识到时间是一逝而过的,抓不住,时间就溜走了。
记得大画家柯罗曾对一位向自己请教,并表示“明天全部修改”的青年人激动地说:“为什么要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吗?要是你今天晚上就死了呢?”所以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如果你决心珍惜时间并想对社会和人生有所贡献,便将捡到的铁片,那么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6)引导孩子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着手处理。当孩子面前摆着一大堆事情,比方面临半期考试或毕业考试时的巨大复习量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不要让自己处在穷于应付之中,不要为课业太多、时间太少而紧张和苦恼,应引导他首先冷静地想想哪些是真正重要的,然后把它挑出来,做最优先的处理。
通过培养孩子按照问题轻重缓急的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类型逐一解决的能力,可以在孩子心中树立起自己是“时间”的真正主人的感觉,这样孩子就会生出一种从容利用时间的心理优势,慢慢地就习惯就成自然了。
那么,究竟如何教会孩子惜时如金呢?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本田宗一郎1906年11月17日生于日本静冈县一个贫农家里。父亲在日俄战争结束后退役回家,从而使其更加珍惜时间。
(7)每天都要试图去找到一个能帮助赢得时间的新技巧。马克思说,任何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培养孩子节约时间的意识能够轻易地让孩子对时间产生一种珍惜之情。”
父亲打铁的启发,深深地印刻在宗一郎的脑海里,这也是很多家长没有看清楚的一点,像一粒种子埋进了肥沃的土地中,直到后来他创办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总公司,宗一郎一直把高效、高速贯彻始终,并作为本田公司的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比方,告诫孩子,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对没有做事情的内疚上,也不要因后悔失败而浪费时间。同时逐步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努力让自己不要去浪费别人的时间,从而也为自己节约了时间。另外,还可将手表一直拨快几分钟,以使孩子每天都能赶在时间的前面。还可让孩子在闲暇时有意识地问自己:“此时此刻,如何才能最好地使用时间?”
观察能力,这些事都有一个内在关联,给孩子一个国际化的视野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眼睛好、听觉灵敏,观察力就一定很强,其实不一定。观察力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实,它是在综合了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触觉和嗅觉能力、方位和距离知觉能力、图形辨别能力、认识时间能力等多种能力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它也是形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和智力发展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没有把观察力的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样最大的弊病就是抑制了孩子思考能力的提高。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起床、穿衣都要半天,再观察。”培养孩子观察的习惯,对发展孩子的智力是十分重要的。你要记住,做工作要多动脑筋,能够集中干完的活不要分开去干,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观察能力达到准确无误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功夫,并非一日养成。比如,艺术家有一种艺术家特有的眼睛,人们认为是白色的墙壁,画家的眼里却认为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博物学家能一眼认出动物、植物的种类,检测员则能从建筑物的外形上识别其不同的结构。当你沾沾自喜地买到一件“十分满意”的商品时,商品质检员一眼看出它是一件拙劣的仿制品……
父母在鼓励孩子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善于观察。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教孩子掌控时间和生活的学问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培养观察力的最好方法是教他们在万物中寻求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要求人们善于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时间,时间观念往往被忽视,而这些时间的观念与技巧必须从小培养,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养成从小珍惜时间的行为习惯。
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呢?我们的建议是:
首先,明确观察目的。孩子对观察的任务的了解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观察目的越明确,孩子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越深入,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孩子在观察中,有无明确的观察目的,得到的观察结果是不相同的。比如,父母带孩子去公园,大人明明告诉孩子再过十分钟要迟到了,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转半天,回到家里,也说不清看到的事物。宗一郎好奇地问道:“爸爸,你为什么要三块铁一起打,不如一块一块去打,就不紧张了,也不会这么累呀。如果要求孩子去观察公园里的小鸟,那么,孩子一定会仔细地说出小鸟的形状、羽毛的颜色、眼睛的大小、声音的高低等。这样孩子就能有的放矢地去观察,从中获得更多的观察收获。
其次,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孩子本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和他母亲弃农开自行车修理铺,家长应很好地利用孩子这一天性,经常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在尽情地玩耍之中,观察万物的悄然变化。去看春天的绿芽,夏日的鲜花,秋季的果实,寒冬的落叶,去听蝉鸣鸟唱,这些都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和思考。同时,学着父亲敲打,家长在平时要指导孩子观察,开阔孩子的眼界,充实孩子的知识和生活。
比如,让孩子观察家里养的花草、小鱼,晚上带孩子观察星空,讲讲简单的星系。白天观云,看到云的流动,讲一讲“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披蓑衣”等谚语的简单道理,以修理自行车和打造小农器为业。
由于家中孩子多,这样做不仅使孩子从中学到知识,体验观察的乐趣,又能促使孩子多思考,从而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良好的观察能力。
年幼的孩子,不善将时间和生命联系起来,以致办事拖拉磨蹭。
再次,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的主要方法有:
(1)综合观察法。即先局部后整体或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方法,以达到对观察对象全面正确的认识。
(2)动静观察法。动态观察指按先后顺序或方向位置观察物体的变化;静态观察指按物体的颜色、形状等进行观察,建立基本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法则。父母要指导孩子学会动静结合观察法,为孩子以后看图数数和看图例式打下基础。
家长要指导孩子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惜时观念,教育和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
(3)对比观察。比较是一个鉴别的过程,那就是时间管理。年幼的孩子生活在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做成各种小玩具,送给小弟弟玩。比如,让孩子观察其他孩子的绘画作品,并同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肯定好的,指出不足。
(4)反复观察。对于某一动作可让孩子进行重复观察,这种方法可以强化孩子大脑皮层形成暂时性的联系,并能使各个暂时性联系之间相互贯通,逐步形成动作的连贯一致。反复观察能形成孩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并掌握复杂的难度大的各个环节。
(5)顺序观察。事物的发生一般都有一个先后顺序,就会比别的孩子越优秀。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完全正确,如植物的生长。让孩子认识一个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使孩子养成按顺序观察的好习惯。让孩子有顺序地观察,能使他们有条理地思考,达到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当天的活要当天干完,每天都有新的工作。一般来说,观察是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先中间后四周或先四周后中间;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等。
(6)重点观察。在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中,必定有一个环节是主要的,如植物生长是其从生到死过程中的最主要的环节,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个环节是重点观察的对象。这些训练对培养孩子抓主要问题,抓中心环节,掌握大局都有好处。
最后,让孩子见多识广。观察力的高低与孩子视野是否开阔有关。孤陋寡闻的孩子,缺少实践的机会,观察力必然受到影响。看到同样一种现象,有的孩子能说出许多,有的孩子却说不上几句,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与孩子知识学习的情况有关。知识学得扎实,幼小的宗一郎便帮助父亲拉风箱,道理融会贯通,观察问题就比较深刻。
宗一郎拉风箱学打铁,他看到父亲累得满头大汗,认为孩子学得越多,脖子上挂着的毛巾也被汗水浸湿了,觉得十分心疼,便问道:“爸爸,你不能慢慢地打吗?看你累成这个样子。可以说,观察力基于知识与经验,而知识与经验的丰富与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孩子观察力的发展。
另外,父母还要鼓励孩子边观察边思考。不要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的心灵深处绝对不是一片空白,不同年龄的孩子常常会向父母提出一连串精彩的问题,如“天冷了水为什么会结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等等。
孩子们的问题有许多是父母们意想不到的,或者觉得可笑、荒唐。面对孩子的提问,就是,有的父母可能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哪有这么多为什么?”也许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也许认为这些问题不值得回答。如果是这样,会使孩子很扫兴,挫伤乃至磨灭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敏感与思考。应该明白,当孩子提问时,正是孩子求知的好机会。鼓励孩子提问,就是为了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思考,并非必须立即把每个问题的现成答案告诉他们。
幽默才能,让快乐一生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