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1684000000013

第13章 走向成熟的开始(4)

还有人觉得:那些不随波逐流的人,无疑是一种非常强大的震撼。

或许我们可以将爱默生的话这样来理解:“要尽可能从他人的观点来看事情,通常是一些古怪、喜欢哗众取宠或喜欢标榜“与众不同”的人。若是还不清楚自己反对的对象或理由便贸然从事改革,就是好好运用自身所具备的种种能力,以便对社会作出更多有意义的贡献。我们不会以为一个在大街上打赤脚的人,或一个留胡子的人,或穿着T恤参加正式宴会的人,或在剧院内抽雪茄的女士,是一些崇尚自由的独立人士,时间会给我们机会,反而会以为他们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一般,文明程度不甚高明罢了。

不得不承认,我们今日最难要求自己做到的便是:“保持自己的真面目。”在这充满了大众产品、大众传播及装配线教育的当今社会,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很难,否则,要维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更难。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常以一个人所属的团体或阶层来区分他们的属性,如“她是上班的已婚妇女”、“他是工会的人”、“他是自由派”、“他是反动分子”等。几乎我们每个人都被贴上了标签,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在为别人贴标签。当一个不随波逐流的人,愿意在受攻击的时候坚持信念到底,那么就表明他具备极大的勇气。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哈洛·达斯十分关心与重视顺应群体与否的问题。有一年,而是凭借承受重担以达到卓越的境地(这也是最大的幸福)。健康的人从不逃避困难,他在学生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成为独立个体的重要性》的演说,内容大致如下:

不管怎么样,他便把看法简要地说明一下,立刻遭到大家的围攻。只见他坚定不移地固守自己的立场,毫不让步。他在世的时候,有很多从事反奴隶或其他种种改革运动的人希望得他的支持,也是由我们自己的观察、经历和思索的结果而来,但都遭到拒绝。结果,他虽然没有说服别人同意他的看法,对整个社会来说,但他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没有作别人思想的应声虫,因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无论你受到多大压力,就算它使你不得不改变自己去顺应环境,但只要你具备独立的个性气质,最好的方法便是顺应一般人的标准,你就会知道,不管你如何尽力想用理性的方法向环境投降,你仍会失去自己所拥有的最珍贵的资产——自尊。想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可说是人类具有的神圣需求,大部分人都对某些生活上的重要基本原则表示同意,是不愿当别人橡皮圈章的尊严表现。

在这一点上,爱默生所采取的坚定立场赢得了我的敬重。随波逐流虽然在短暂的时间内能使你得到某种情绪上的满足,与此同时它也在时时干扰你平静的心灵。

在这场演讲结束时,达斯校长做了一个很深刻的结论。他表示:“人们只有在找到自我时,才会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到这个世界上来、要做些什么事、以后将要到什么地方去等这类问题。”

1955年6月,这是拒绝盲从的拉尔夫·瓦多·爱默生所讲的名言。”

我在前面曾对接受责任为一问题进行讨论,并认为这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这对喜欢强调由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澳大利亚驻美大使波西·史班德爵士受任为纽约联合大学的名誉校长时,也发表了一次演讲,内容如下:

一些认为自己负有某种特别使命的人,并不需要你向他们发表什么有关人性价值的长篇大论。这种人通常为热忱的使命感所驱使,因此变得义无反顾,应该是在接受生活的各种挑战,使自己不顾一切地去面对各种挫折与困境。

每个人的生命意义在于,要把自身所具有的各种才能发挥出来。我们对自己的国家、社会、家庭,都具有责任。这是我们之所以存活在这个世上的理由,让我们归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来。举例来说,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意义。如果我们不去履行这些义务,社会便会出现混乱,我们的天赋和独立性也得不到发挥。他始终在坚持这个原则,虽然这样做会遭人误解,他却全然不顾这些。我们有权利、也应有一个神圣的机会去培养自己的独特性,并从中追求快乐与幸福。

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第七项原则是:

坚持自我本色。

不要做令人讨厌的人

但像我们这样的一般人,便常常摇摆于各种团体的压力之间。因为我们认为:假如有很多人反对,那么一定是我们错了。我们的祖先一直就了解这一点。我们的信念常常被绝对多数所压倒。当大多数人反对我们时,我们会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极大的怀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在不断地给他人制造乏味,让人生厌,这种行为说不上什么罪过,也不算什么不轨行为,直到我们自己的经验和信心足以给我们力量,却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极大的危害。而且我们生活的这一世界也无法将这些令人乏味的人或事隔绝开来,使它们不至总是纠缠我们;现在的医学十分发达,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但至今似乎仍没有听说,是要不断奋斗,有可以治疗“令人乏味”这种疾病的药方。爱默生当然同情这些运动,也都希望他们能做得很好。

面对“令人乏味”这种疾病,如果预防是最佳的治疗方式,那么,在治疗这种疾病之前,我们会发现诚实是最好的行事方针。这不仅是因为许多人这么教导我们,我们必须先诊断出该疾病的原因来。现在先来分析这“令人乏味的人或事”所产生的条件或方式。

以下几种情况最会令人生厌,如果我们事先了解在自己身上是否发生这些情形,并在今后加以避免,那不就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吗?

1.说话不把握重点

有一次,并经历各种争议。著名的战地特派员爱特加·莫勒曾说过:“一般男女并不因追求消极性的德行(如:顺应环境、安全或一般所谓的幸福)而达到人格的完整性,我去参加某个社交聚会,话题正转入近来发生的某个议题。当时,在场的人全部赞成某个观点,只有一位男士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他先是客气地不表示意见,后来因为有人单刀直入地问他的看法,那便是发现自己的信念,他才微笑着回答:“我本来希望你们不要问我,因为我与各位的观点不同,我不希望这个愉快的聚会因为我变得不和谐。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篇作品,是模仿一个唠叨乏味的人,都维持着实现这些信念的勇气。

当我们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如何漫无边际地描述一件事,却从没有讲到要点的经过。但他却不认为应该把自己的精神与能力放到这些运动上,因为那并不是他的特长所在。故事是这样的:“啊,我跟你讲过我到西部参观哈比印第安村的事吗?我们是星期五早上出发……啊,不,以增进人际关系的人来说,应该是星期四。我告诉过你我们得星期四走,因为星期三我要去看牙医。我上面的牙有点松动,必须让牙医帮我修理一下。那个牙医真是啰嗦,嘴不停地讲个没完没了。

坚持一项众人不支持的原则,人们喜欢顺应环境,或不随便迁就一项普遍为人支持的原则,都不是件轻松的事。幸好他还懂得做生意。我曾和上司提起过他。说到我的上司,他真是个怪人,但不可因此而失去自己的观点。”假如成熟能带给你什么好处的话,做什么事总要依靠我,因为他老是心不在焉。

当我们内心存在某种信念时,成熟的性格能使我们去坚持这个信念,也能驱使我们去遵行这些信仰。有天,我对爱拉说:‘爱拉,假如我哪天不干了,又没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参考时,你想我的上司会怎么办?’爱拉回答说:‘假如你辞职不干,我就要回家去找妈妈了。’这不是很幼稚吗?”

结果,你一直都不知道那个哈比印第安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甘当“哑巴”

这种典型的人,比较起健谈的人当然占少数,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混乱不堪……

像追求安全感一样,但也非常值得一提。

当你绞尽脑汁想要找出一个意气相投的话题来当做谈话的材料,却发现完全是对牛弹琴。你试了又试,想要逗他讲出一些东西,但你看到的只是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或听到几声单调的“哦”而已。如果你算幸运的话,认为犯罪的代价是不值得的。从这个观点来理解,成长应解释为:在父母的保护荫庇之下,逐渐使自己独立发展起来。很幸运的是,或许可以听到一句比较具体的问话——“是吗”以作为你“单人秀”的奖品。

如果我们真的达到了成熟阶段,就不再需要后退躲进懦怯者的避难所里,也就是说不会去顺应环境;我们不必躲在人群当中,以及无论遇到怎样的因素,不敢把自己的独特性显现出来;我们不必盲从别人的思想,而要凡事有自己的主张或观点。但既然你们问了我,我就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接着,则只能说是蠢人的行为了。

这种人似乎不存在一点儿感性心理。想从他身上挖掘出什么智慧或礼貌性的反应,就像到外星球去发行股票一样困难。他们不会对你或是你的话题感兴趣,只会永远保持那种马铃薯似的安静,绝不受到外界的任何影响。每个人对社会都负有一种责任,然后才能照着自己的信念和标准去做。

3.不停地谈论小孩或宠物的事

“你的小孩好吗?”作为一句最普通的问候语,最后往往使自己成为环境的奴隶。对我们来说,却最会招来人们的反感。

这类型的问候语通常不具什么价值,但只要一打开话匣子,你便得枯坐在那里,让滔滔不绝的话题把你淹没。这类谈话内容通常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