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1690800000022

第22章 自我抱怨:抱怨是禁锢快乐的魔咒(2)

是打击唤醒了维克多·格林尼亚的自卑心理,而这种自卑心理驱使他改变自己,抛弃过去的自我,开始一个新的自我,最终战胜自卑,从一种沉迷的人生走向一种成功的人生。

不论是哪一种自卑,都是能够摆脱的,只要我们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下面是一些供朋友们参考的途径:

1.要正确评估自己

我们可以尝试把自己的价值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进行客观的分析。例如,会写文章、善于应酬、巧舌如簧、有好人缘、会设计图纸、懂得书法等等。如此一列,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原来颇有能力,和同龄人比较,还有很多优势呢。

2.要严格要求

自己存在的问题,必须认认真真地正面解决。假如我们怕在大庭广众下讲话,就找机会在大众前多讲话。假如我们觉得应该向上司要求加薪,就毫不迟疑,立刻写加薪报告。不管结果如何,总比闷在心里好得多。

3.要大胆开展工作

与其在心里想,还不如立即行动。我们将因完成了工作,而逐步建立起自信。有了自信,不但能得到物质的报偿,还可以获得社会的肯定。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自信帮我们完成工作,工作的完成又让我们更加自信。这种良性循环又成了向成功迈进的润滑剂,我们将顺利担当更大的责任,走上更重要的岗位。

人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告诉自己:我是最好的!也不能过于随心所欲,人要学会自控。其实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并没有太多的秘诀,除了要学会自控外,有时只不过比常人思路宽广一些罢了。凡事多转个念头,非但不会浪费时间,反而会使自己对未来更安全的把握,从而更加容易达到成功的彼岸!

★生命很珍贵,存在就有价值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经受一些挫折、一点打击,就悲观失望、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惊惶失措。甚至因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极度悲观中绝望轻生,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让我们看一看梵·高吧!

■文森特·梵·高是荷兰梵·高家族的一分子,他的家族是几乎垄断了荷兰美术市场的画商,他的父亲是一个小镇的受人敬重的牧师,而他最初的愿望就是能够做一个很好的布道者,能够为人们传播福音。

他在叔叔的一个画店里工作,这样他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他甚至很可能成为他叔叔的继承人来继承一大笔财产,而他却放弃了这里,选择了离开。

1869年,梵·高跟随欧洲一个有名的艺术品商人哥比尔开始经商,而那时的梵·高由于年龄小,脾气暴躁,在推销艺术品时,经常和雇主争吵,于是被哥比尔解雇了。

梵·高来到英国,在伦敦一家规模很小的寄宿学校教法文。由于他没有及时收缴贫穷学生的学费,受到牧师的责骂,离开了寄宿学校。

1881年,28岁时的梵·高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也就是这时,他开始画画了,他画了一张又一张比利时矿工的素描。他基本上不懂绘画的技法,当然也没有人来买他画的画。

1886年2月,梵·高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同住。提奥在当时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商了,他十分推崇印象派和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画家。在弟弟的介绍下,梵·高结识了高更、贝尔纳、劳特累克、毕沙罗、修拉等画家。这一时期的梵·高深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画面变得明亮清新,并运用了如点彩法等的一些印象派技法。同时,他也开始了著名的自画像的创作。

1888年初,35岁的梵·高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寻找他向往的灿烂的阳光和无垠的农田,他租下了“黄房子”,准备建立“画家之家”。他的创作也进入了巅峰。《向日葵》、《夜间咖啡座——室外》、《夜间咖啡座——室内》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但他依然只能靠弟弟提奥的资助生活。

在绘画这一职业追求中,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同是很难支撑下去的,但是他得到更多的是打击,在梵·高最艰苦的阶段,他每个月的最后几天都躺在床上,以此来化解饥饿的威胁,我们可以想象这种生命的历程是多么让人心酸。

当时,上流社会的绅士们需要的是一些精致的小肖像画,或者是完美的风景画。他们喜欢忧伤的油画。

一次,一位上流社会的少妇看到梵·高的油画,很轻蔑地说:“我很高兴把这种东西称作艺术。”面对莫名其妙的嘲讽,梵·高从没有消沉过,他不会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

37岁时,梵·高画出了圣莱米痛苦的疯子。

然而,梵·高的画在当时却无法得到上流社会和收藏家的青睐,他的画作在那些人眼中就像废纸一样一文不值。一次一次的失败和打击,梵·高渐渐变得孤独起来。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他开始颓废、失望甚至绝望了。

他疲惫了、厌倦了,再也没有勇气面对生活给他的所有折磨和苦难,他决定离开这个嘲弄他的可悲的世界。于是,梵·高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打击,使梵·高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他在失败面前退缩了,以致没有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梵·高自杀后,在他身上发现了一封信,信中写到:“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

1914年,梵·高书信集出版,梵·高的一生渐渐被全世界的人所知。1934年,《渴望生活——梵·高传》出版,梵·高的故事感动着全世界的人。

今天,梵·高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可惜他自己已经无法得知了。■

其实,生命的逝去并不足以让人变得崇高,只能给活着的人以痛苦或者惋惜。无论生活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都应该乐于看到它,这是生活的真实体现,是生的证明,是自己存在的一种体验。生命是不堪追问的,我们也无法预言每一个下一刻会得到什么,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只不过在探索生命的意义,释放我们自己的能量。

梵·高经历了那么多磨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他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然而他还是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始终就是一个失败者,经历了太久的跋涉,无法继续承受失败的打击,决然离去。如果他能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够肯定自己的存在意义,再坚韧一些,那么他自己的世界就会更精彩,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只要我们能够真正认识自己,并且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就像一艘即将抵达彼岸的船舶,挫折是船舶的压舱之物,在狂风暴雨中加大前进的马力,厄运也会助成功一臂之力的,那样就会乘风破浪,最终成功地抵达彼岸。

★你就是巨人,只要你有信心

欧洲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自我思想决定他的为人。”行为是思想绽放的花朵,人们外在的言行举止,无论是自然行为还是刻意行为,都是由内心隐藏的思想种子萌芽而来。

■美国皮套业的明星约翰·比奇安,曾经是一名警官,只是喜欢在业余时间做皮套。后来,他创办了全美最大的制造皮套和皮带厂家——比安奇国际公司,专供执法人员和军方使用。他也担任过亨廷顿控股公司的顾问和瑟法里公司的发言人。比安奇在这个行业有极大的吸引力,当他出现在皮套展览台时,展厅的人们排着长队,只为一睹他的风采,就像西部乡村歌星会见他的歌迷。他给别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信不信由你,三十八年前,我还年轻的时候,在咖啡厅干过活,我看见公司的老板进进出出,我观察他们时就问自己:什么使他们与众不同?他们在干些什么?我应当好好研究一下。我发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们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充满信心。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是自信的。从那时起,我反复思考,后来发现,恐慎是许多问题的根源。你必须对自己有信心,如果你自己没有信心,任何人都无法相信你。”

莱尼特是一名普通的修理工。他的朋友们条件与他差不多,但薪水却都比他高,住在高级的住宅区。莱尼特觉得很困惑,究竟自己什么地方不如他们?在见过心理医生之后,他找到了症结所在。他发现自从他懂事以来,就极不自信、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他总是认为自己无法成功,也从不认为可以改变这一点。于是,他痛下决心,再也不自我贬低,要信心十足。他辞掉了原来的工作,通过面试,进入一家知名的维修公司,两年之后,成为行业中的著名人士。■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他们的成功都被他们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个人对自我的态度,既可以作为武器,摧毁自己,也能作为利器,开创一片无限快乐、坚定与平和的新天地。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中提到“自我接受”这个概念。他说:“新近心理学上的主要概念是:自发性、解除束缚、自然、自我接受、敏感和满足。”我们的心灵常常因为罪恶感,以及过去和现在所犯的种种过错而自惭形秽。我们渐渐缺乏了尊敬和喜爱自己的能力。为了学习喜欢自己,我们必须面对自己的缺点,容忍自己的缺点。这并不是不思进取、懒惰或是其他什么,这只表示我们必须认识到——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能够100%地优秀。要求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要求自己完美更是荒唐。所以,千万别这么苛待自己。有时候,我们要试着练习自我放松,取笑自己的某些错误,要学习喜欢自己。

不喜欢自己的人,常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挑剔。适度的自我批评是有益、健康的,有助于个人的发展;但超过了这个程度,就会影响我们的积极行为了。如果一个人过于自我挑剔,当他从事一件事时,他会觉得自己很笨拙、很胆怯,想到自己的种种缺点,便没有勇气继续下去。这样的话,他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了。《圣经》中,当耶稣遇到受折磨的人时,他不去查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如此,也不会给予很多的同情,而是说:“你的罪被赦免了,回家去吧,而且不要再犯罪了。”忘记过去的错,爱自己,当我们认为自己是巨人的时候,我们才会成为真正的巨人。

实际上,自信不过是一种感觉,如果我们用肯定的态度去对待,久而久之它就会变成一种实在的行动,而其他人意见或者自己的怀疑则经常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尽可能地去尝试。尝试越多,便对自己的局限了解得越清楚。自己的选择就会更加贴近实际。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逐渐分晓,自信心自然会增加。

★时时作反省,不要迷失自己

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受暗示性越强。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仔细阅读,是否觉得很适合自己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我们也有从众心理吗?是否也曾在“巴纳姆效应”中迷失自己?

一个人如果想取得人生的成功,是要时常让自己反省的,反省是进步的基础,能使我们通过重重考验,到达人生的另一个辉煌;反省是取得别人帮助的前提,能使我们面前的道路畅通无阻;反省是一剂良药,使我们从失败走向成功。

★真实的自我,也在别人眼中

世上的人看月亮,有人喜欢月圆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象征圆满;也有人喜欢弦月,可能是因为富有诗意;不一样的人看月亮,就会对月亮有着不一样的想法。但是,不管人们对于月亮是什么样的想法或观感,月亮终究还是得循着自己的轨迹前进,反正它永远也无法满足所有的期盼。更何况,人要怎样看月亮,对月亮有怎样的想法、观感,反映的是人们自己的状态或需求,未必是因为月亮才这样想的。至于别人对我们的眼光,常常反映的也是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人就是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看谁都是一样不满,对我们当然也不会例外;有人过于主观,常是以偏概全,认识我们没有三分钟,就已经对我们抱有成见了;还有人根本不在乎别人,对这样的人而言,我们怎样表现都好,也怎样都不好,反正他是看自己心情说话的人。如果我们过于在乎这些人的想法,只会显示出对自己太没有自信,更是徒增自己的烦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