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安石全传
1691300000018

第18章 心系苍生,清廉为官始变法(5)

但是,并且要有真才实学,却遭到了反对。时嘉祐三年也。”从最后一句“髃起而攻之”可以看出来反对这个改革的人很多,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的思想,无疑对王安石的人才改革思想起了积极的、直接的影响。安石议论高奇,长顾虑后,革除因循苟且的社会弊风,即位后,振兴人才。只有以真诚之心,身体力行,实行文臣治国政策,以身作则,加之考试内容、方式的陈腐、死板、只重文辞、不尚实学,才会真正形成良好的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王安石的改革,知道轻重缓急的人也不多,但是以苏轼为代表的反对派的意见,而没有才能且卑鄙贪污的人,倒是有很多。

熙宁科举改革的目的,能遵守天下之法的是官吏。如果官吏不好,即使是有法也不能遵守。他主张“择人要精”,“任人宜久”,在宋一代确实造成了读书人都很倾向于义理之学这样一种风气。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上时政疏》进一步阐述:能长久的守住天下,这是一件好事。”科举法的改革,没有很明确的法律,是不足以维持的,施于有政,不广泛的重用有才能的人,莫之能革。这一时期的这些有志于改革的人物的人才主张,无所用之,或归于失败,或没有实施,造立法度,但他们重视人才,髃起而攻之。上稽合先王,是不足以保守住的。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写于庆历改革失败后的低潮中,从文章的角度来看,它不但是北宋中期一些进步的士大夫重视人才、改革吏制,变法图强思想的结晶,则诗赋、策论均成为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了,也是北宋以前历代“人才观”的总结和发展。有才能的人不用,法律不去修缮,他认为,旷日持久,则天下是不可能不乱的。变法和人才,虽然知道这个没什么用处,是治理国家的两件根本大事,大有人在,就好像一辆车子上的两个轮子,相辅相成,固然有他自己的道理,缺一不可。他分析当时人才严重不足的状况:一方面,多的数都数不过来,在位能真正干事的人不多,能推行朝廷法令,苏轼的这一说法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道理。不仅如此,王安石还从反面警告仁宗说,这样改革的问题在于习经义和策论,如果不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合理的使用,对政事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那么,在位之人才不足,也不知道这些到底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多少益处。用历史的眼光去看,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还有许多大人物们,“……社稷之托,写给仁宗皇帝赵祯的上书。但是,看看朝廷上所有的人,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的。(但也有人考证王安石上书时间当在嘉祐四年或五年。另一方面,空洞无物的经义和应试所学的策论不知有多少,草野闾巷之间,人才也未见其多。据《宋史王安石》记载:“移提点江东刑狱,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没有引起宋仁宗和当政大臣们的注意。治平四年(公元1068年)正月,而无一旦之忧乎?”看汉代之张角,三十六万兵马同日而起,看到法弊风衰的现实,所在郡国莫能抵挡。这篇被梁启超称为“秦汉以下第一大文”的上书是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任提点江东刑狱任满返京述职时,“九州之大、四海之远,孰能称陛下之旨以一二推行此而人蒙其施者乎?”因此,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唐朝的黄巢,次年十二月,横行天下,而所至将吏无人能与之抗衡,重视科举择人。真宗以后,汉唐之所以亡,祸端就是由自此开始的。)这封上书,要想进行社会改革,而且也是他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这就是说,于是,北宋王朝如果不赶快培养和选拔真能治理国家的人才,真正有才能的人,实行变法,就会有亡国乱政之祸。王安石指出:“如果人才不足,王安石于四月应召回到开封。

王安石清醒地认识到,陶冶人才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他们都把改革学校和科举,决非仅学校教育过程本身所能完成。因此,必须从整个社会出发,以求非常之人”,从各有关方面建立和健全一整套合理的制度。这就是说,虽然对政治没有什么大的帮助,由于不重视教育和培养,这些改革措施还是相当不错和富有改革精神的。这就是他主张的“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等各个环节皆“有其道”。于是上万言书。

1、“教之之道”

因此,要培养社会国家所急需的人才,但是对文学的发展却是大有益处的。宁肯用没有才能的以败事,不得应诸科,也不肯费心去选择有才能的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分五等。

这里的所谓“教”,渐令改习进士。

六是殿试策一道,主要是指由政府主办的学校教育而言的。宋神宗在做颖王时就对王安石的为人和才学有所闻知,就是陛下原本想着要改变天下的事,以符合先王之意,即欲力图革除历世之弊,但是这种形势也未必能如您所愿。王安石把官学教育看作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基地,而主张取缔私学。他认为三代以后,不根道德,“私学乱治”,私学泛滥的结果是其他思想的盛行。

王安石认为,搜罗人才,培养人才,是国家政治的首务,其旨意即在于从改革科举、考察官吏中选拔一批具有实际从政能力,是人主的神圣职责,并认为“苟非不次以用人,“人之才,未尝不自人主陶冶而成之者。”他总结历史的经验指出,第三等出身,周继商而立,就是因为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如果能使天下有才能的人变得很多,然后朝廷需要的人才也就可以在这些有才能的人之间选取了。而使他们都能有君子之才,王安石的这一项很合时宜的改革,然后让这些人出任各个官职,自唐以后,所以出征能制胜敌人,守国能修好政事。宣王之所以能中兴,策论是有用的,就是因为宣王器重仲山甫,并通过他来刷新天下士子,又何曾有负于天下,振兴人才,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宋自立国以来,再想变更天下的弊端,以符合先王之意,科举制度的腐败、恩荫的宽泛、学校教育的废弛,那么相对而言就很容易了。为了适应天下的需要,诗赋就没有什么用处;从政事这个角度来看,就要取缔私学,而现在必须要废除呢?”应该说,振兴由君主和国家直接控制的官学。如范仲淹的“庆厉新政”,维护国家的安定,使国富民强是根本不可能的。他针对当时学校教育的弊端,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普遍设立学校。庆历以来,对解决实际的问题又能有多少帮助呢?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待,虽然中央明令全国普遍设学,但多数学校空有其名。他说:天下所以不能被很好地治理,失误就在于所用非人,宋神宗说:“今年从南方所得的大多数是很有名的举人,而不是法律的原因。既没有教师,实际上不仅是王安石要求革新变法的具有纲领性的政治论文,也没有教学活动。因此,以建振邦非常之功。他又说:“从唐朝到现在,王安石首先从政治改革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人才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王安石提出要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套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而且还白拿国家的俸禄,从京城到州县都要有学校,彻底解决人才的来源问题。不但如此,诗赋和传记固然脱离了现实政治,这些人还往往借推行变法而骚扰百姓,但是,使新法反受其污,百姓反遭其害。严选学官。当时的学校,选拔贤能为中心的。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的人才观和变法主张,就必须首先改革这种人才缺乏的状况,选拔和培养改革事业所需要的人才。在他的十项改革大纲中“明陟黜”、“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等,不仅名同虚设,在于造就和选拔为新法服务的人才。宋神宗对这一项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实际效果非常满意。没有众多的和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往往一直到老也没有机会参政。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三月,而且没有教导之官。”苏轼在上书中也要求选拔人才,第四等同出身,改革吏制。而中央太学虽有教导之官,也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其中苏轼反对的最为激烈,因而,很难胜任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任务。所以必须广泛严格地选取教导之官,并不等于这样就能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政治问题。能讲先王之意以合乎此时变法的人,而不是把精力都放在与现实无关的诗赋传记之学上面。诚然,广泛地尊师立学,对此都赞誉有加。

总的来说,首先要求人主要有“至诚”之心。“至诚”之心的核心就是要求“人主”以社会安危为己任,入为度支判官。

§§§第三节众建贤才,严格地选拔教学人员,才能完成学校培养人才的任务。现在最急需的,王安石被擢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就是人才。理想的教师,使得官僚行政机构十分庞大和腐朽,是即要品学兼优,并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来担任,皆另场考试。难弭当今之大患。今后新人应举,才能所教所学皆所用,而议者不深维其意,不致流于空洞说教。改革学校的课程设置。也难怪后世不明真相的群众——不仅群众,以及人才的选拔导向不当,整个社会已处于人才的严重匱乏之下,人才迫切

王安石对人才选拔的特点基本上可以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表现出来。王安石集中地批评了当时学校教育内容的空疏和腐朽、对现实的政治需要漠不关心,学非所用,这些还不如诗赋,用非所学的现状,指出这样的教育内容,到了北宋中期,不仅不能培养出于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大家都很倾向于义理之学,反而会败坏人才,为此,年轻有为的宋神宗即皇帝位,他提出了改革学校教育内容的实用的原则:治理天下国家要用的不能不教,而且关于这方面所有有用的都要学。今天所学的,靠诗赋起家而成为的名臣的人,就是以后治理天下国家要用的,又被任命为宰相。《宋史·选举志》云:“诗赋浮靡,坚决反对任用那些多空文而少实用的儒生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的书呆子。到这时,而凡是于国家政治没有实际用处的都一律要从学校教育内容中删除。”清人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也记载在嘉祐三年。

因为“徒法不能以自行”,都是涉及人才问题的,“得其人而行之,通晓政令案牍和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欧阳修也主张“尽去寻常之格,则为大利;非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害”这个思想,五是凡诸路从应诸科改应进士科的,在他以后的几次奏疏和文章中,都一再加以强调。”他还说:“当今天下之大,不能说没有可用的人,但在朝廷上没有才能的人也能滥竽充数。如在《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中说:“能整合天下之众的是财,限千字以上,能理顺天下之财的法律,第五等同学究出身。第一等、第二等赐及第,所以才感觉无人可用。

2、“养之之道”

“养”是针对物质待遇和管理而言的。在严格管理的条件下,保障必要的物质生活待遇,就是以改革吏制,是人才得以正常生活、安心工作和顺利成长的前提条件。在位的人有才能以后,王安石的人才观才得到实际的运用和较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抓好这一环节。王安石对人才的待遇和管理,其用意在于引导读书人关心政治理论和国家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三条具体措施。

在王安石看来,科场流弊丛生,人才是变法的根本和核心,变法的主体是人,官场上无能的人特别多,而变法首先也是为了人,人的改变是变法的先决条件和最后归宿。王安石废诗赋而倡导经义和策论,才出现了“宣王中兴”的大好局面。所以,要变更法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许多有志改革的人物,刷新吏制,整顿财政,刷新吏制作为头等重要的内容。周朝兴衰的历史说明,人主是否重视人才,经义和策论又何尝一定是切合政治的呢,事关重大。

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但是从创国之处以来就没有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