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老板演讲录
1691600000029

第29章 国际化(8)

▲黄光裕:企业品牌与企业国际化经营

黄光裕:国美集团总裁,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1969年5月出生,广东汕头人;

1987年1月1日,在北京创办国美电器,并始终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宗旨;

1999年带领国美电器走进天津,迈出家电零售业全国连锁的第一步;

2003年主持国美电器在香港开业,迈出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全球化第一步;

目前,国美电器在全国88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330家,稳居中国家电零售业第一;

2004年10月,“观澜湖2004胡润百富榜”推出,黄光裕总裁以105亿元成为中国首富。

【演讲背景】2005年11月19—21日,博鳌论坛企业家峰会在深圳召开。

今天非常荣幸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企业家峰会,也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各位朋友共同探讨企业品牌与企业国际化经营这一重要问题。

国美电气通过了二十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器零售企业,目前国美电气的零售网络已经有400多个,覆盖了全国120多个城市,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全国所有一级市场的网络布局,并开始了积极的向二、三级市场渗透。通过国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品牌的培育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通过包装的企业,依靠媒体的攻势炮制出来的品牌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在竞争对手面前将会不堪一击。一个优秀的企业品牌来源是一个企业常年的努力、创新和积累和掌握了一套独特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一种有效的而且是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能力,这样的品牌才能够涵盖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服务意识和企业文化,才能够经得起对手的挑战,顺应市场的多变和永远被顾客所接受,甚至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代名词。

对于一个中国商业企业而言,就需要通过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了解,结合先进的国际经验来塑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和服务理念,通过适当有效的宣传来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

国美的成功是因为我们从始至终、持之以恒的坚持了薄利多销、服务当先来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整合各方的资源,并通过不断的创新向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最低的价格、最优的服务。为了使消费者能在国美享受到最低的价格,国美在行业里最早开始启用了两手新用(音)的模式,达到规模效应之后,摊薄了经营费用,以及建立了厂商直供的方式降低销售成本。同时国美也最早采用了包销定制的方法,使制造厂商能够向消费者提供其最喜欢的产品,根据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国美开展了免费送货、安装、售前咨询,以及网上购物,免息的分期付款,以及我们最近开展的会员制及会后制的一系列项目。通过这一系列创新形成了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了国美电器的这一优质的知名品牌,优秀的品牌是能够超越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观念和技术创新的规律也是企业能够超越地理界限达到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条件之一,国际化经营这一课题,对中国企业来讲,最起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对于在中国市场已经得到发展壮大准备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需要有充分的实力面对国际市场新的竞争和挑战,而立足于本土市场的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不断开放的形势下,也不可避免的会碰到外商进入中国市场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实际上也面临着国际化经营的课题,国际化经营会给一个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新的增长,从而达到更大的规模,找到更低成本和更有效的运营模式,一个企业必须具备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平台,才能够在国际化经营环境中胜出。

我认为,企业的品牌和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要高度重视和努力的课题,同时要树立长远的战略目标,不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尽快使企业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具有更强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国美在中国市场发展后,这二十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其领先的市场地位以及良好的品牌效益使我们为准备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使我们具备了更充分的信心和实力来应对中国开放后的国际市场以及国际企业进入中国所带来的挑战。

从2003年底开始,国美已经率先进入了香港市场,至今已经有了十几家门店,从而为国美国际化经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今后几年国美将持续其高增长的势头,发挥我们大部分有优势的城市,立足全国第一,力争在所有的主要市场做到第一,通过对国内的市场进一步开拓,对新市场和新模式的开发以及同行业的整合多头并举的策略,继续加强我们领先的地位,达到将来在国内市场与国际企业竞争的最终目标。

同时我希望国美电器也能够与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携手合作,早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承担起建设品牌大国、品牌强国的历史使命,创造更好的未来。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刘积仁:企业要积极参与世界办公室业务

【演讲背景】《中国企业家》杂志12月11日邀请了亚洲、拉美国家数十位商界巨头,会聚200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与500名中国本土企业领袖共同探讨商业与环境难题。

在全球化压力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不仅是中国的企业,包括美国这样一直在整个世界经济比较有实力的国家,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在八十年代初到现在整个世界制造资源向中国,以至于向亚洲国家转移过程当中,事实上美国,包括欧洲失去了550多万人就业机会,而给我们中国带来了很好的发展空间。而550万就业机会,使得中国人大概有两亿多人口,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从制造业、服务业,为我们今天谈天花板问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看到制造业竞争,我们看到所有专业的问题,反倾销问题的时候,事实上在这样一种看似天花板的背后也有许许多多新的机会,正在为向中国,向印度,包括向苏联,包括向匈牙利,罗马尼亚等等国家带来新的机会。那么,我们如果看到从九十年代末,在过去的这四年间所发生的变化,就是主要发生在另外一些国家,就是印度,印度从2000——2003年获得了60万的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六十万人口。这些六十万人做什么呢?主要是做后排的办公室,这样的工作在全世界形成了概念,是将来全世界的分工,中国人做全世界的工厂,印度人做全世界的办公室。他们认为越来越多的白领工作应该在印度进行,越来越多蓝领工作应该在中国进行。而从我们创造的附加价值来看,印度所有做软件和服务行业,我们看到有很多公司每年都是以30%左右净利润,使得从事一个十分好的环境,而且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十分有力的环境。中国在世界办公室业务里面,我们究竟有没有机会?那么,这种机会对我们中国企业有多重要?我想谈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世界办公室的概念是什么?你现在往美国打一个电话,可能接电话的人在印度。当每一家医院处理完病人病例之后,下了班之后资料传给印度,印度是员工上班的时间。当第二天早上印度员工完成一天的工作,把数据发回美国之后,美国人使用,会使用在别的国家用非常低的费用所处理的业务。所以,这是我们讲一年24小时,每一周7天都工作的模式,而这种模式正在大规模在印度这种国家进行。包括计算工资,美国很多工作都是在印度做的,接电话是印度做的,银行卡也是在印度做的,大量白领工作正在是批量从美国移到了印度,或者我一会儿讲到还有其它一些国家。这个过程甚至已经变成了政治上的一种争论,大家知道这一届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就是软件或者是服务的外包,对美国就业的影响,包括对美国房地产业的影响,已经成为对美国政府不能不考虑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趋势还是大规模往外转移。现在估计有一个数量,大概在2000——4000亿美金产业的规模,正在向这些国家来移动。

那么,这样一种工作,之所以能够移动到发展中国家,大概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个,这种工作需要面对面交往,一个美国人打电话说在芝加哥买东西,可能回答的这个人在印度。那么,芝加哥这个人问一下今天天气很冷,印度这边人说很冷,是要把这个环境不是印度的环境,而且语言要是训练过的,说的时候要符合周围地区文化。所以,印度大批培养从事这种工作人,尽管没有去过美国,要知道美国所有的知识,把美国文化放到电脑上,同时对所有相关行业进行了解。那么,这种工作从低端逐步走向高端,包括股票行情分析,包括在法律文件里面的处理。但是,客户从来不需要知道这些。另外一点,通过网络把业务流程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不需要一定在这个人出现的时候出现。还有一方面就是部门门槛很低,当我们谈建一个工厂投资多少亿的时候,事实上建立这样一个产业,大概一个人一个电脑,办公司是这样的环境。另外,产品的整个工作成本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使得欧美国家大批量的把这些业务移到印度、中国、越南、泰国等等国家。典型的一个例子,比如说程序设计人员,在美国程序设计人员年薪大概在6——8万美金的水平,而在中国年薪大概是8000美金,差不多差了十倍的规模。对于一个财务人员,比如说美国一个财务人员每个小时要配23美金做这样的工作,而印度大概只付6——15美元。所以,这样使得在一个部门工资很低的环境下,一些需要头脑和智能这方面人才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么也造就了印度成为全世界软件和服务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