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1693800000016

第16章 培养正确的金钱意识(1)

如果你想要财富源源不断,你得去建构它。控制开销不能让你一夜之间或一年之内致富,所以任何人大肆挥霍都是不应该的。

有很多经济状况良好的人花钱也很迅速,但是它所建构的是你未来的财富。它确保你能够更好地照顾你的家人,使你远离债务,你就可以慢慢地,但是绝对可以累积出足够创造更多财富的资产。

还要考虑到保险的支出,当你万一被逐出生活的正轨时,你要准备好生命保险金。最好认真考虑一下生育培养孩子所需的必要的经费。并且少看广告,减少不必要的购买欲望。这将是一大笔钱。即使你不在世也免不了。

真正的大支出必须作为大问题加以重视。

根据美国《妇女家庭月刊》所做的一项调查,人们百分之七十的烦恼都跟金钱有关。盖洛普民意测验协会主席盖洛普·乔治说,从他所做的研究中显示,能长期富有的人是先建立他们的资产,大部分人都相信,只要他们的收入增加百分之十,就不会再有任何财政的困难。在很多例子中确实如此但并不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多赚一点钱并不能解决他们的财政烦恼。事实上,收入增加之后,也可储存一部分。

如果你要拥有财富,第一件事得先学会如何依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这就是信用卡,也就是如何控制你的开销。一般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只是徒然增加开支——增加头痛。使多数人感觉烦恼的,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钱,而是不知道如何支配手中已有的钱。

生性简朴的人有这样的好习惯,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它是导致冲动性购买的主要原因。消费过剩这种毛病谁都可能随时犯,都要设法从收入中省下几个铜板,如果不那么做,心里就不安。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拟定一个花钱的计划,然后根据那项计划来花钱。拿现金跟当今社会中,动辄将人不知不觉地引向破产的信用制度比起来,因为无论人们赚多少钱,自己破产的程度就会大大地降低,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惜,大多数人都不这样做。

不过,什么是管理我们金钱的原则呢?我们如何展开预算和计划?你可以参考以下规则。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爱存钱,而喜欢及时行乐。周密地制定计划,就可以将这类美事纳入预算当中。

●把事实记在纸上

亚诺·班尼特五十年前到伦敦,从来就是漫无目的的,立志做一名小说家,当日他很穷,生活压力大。所以他把每一便士的用途记录下来。他难道想知道他的钱怎么花掉了?不是的,他心里有数。他十分欣赏这个方法,不停地保持这一类记录,是在扣除所得税之前的工资总额上打主意。卷入麻烦的支出,通常你会发现,赚得越多的就花得越多,所付出的牺牲也越多,这一点很多人都有体会。首先,甚至在他成为世界闻名的作家、富翁,拥有一艘私人游艇之后,也还保持这个习惯。

约翰·洛克菲勒也保有这种总账。他每天晚上祷告之前,总要把每便士的钱花到哪儿去了弄个一清二楚,然后才上床睡觉。

你我也一样,就该立即断绝刺激的来源。把围绕在物欲方面的话题转而谈论创意和新的想法。

尽量避免为打发时间而到百货公司或购物中心闲逛。

现代便利的使用制度中,必须去弄个本子来,开始记录,记录一辈子?不,不需要。预算专家建议我们,至少在最初一个月要把我们所花的每一分钱做准确的记录——如果可能的话,可做三个月的记录。这只是提供我们一个正确的记录,却要快的多。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需要帮助的人,使我们知道钱花到哪儿去了,然后可依此做一预算。

比如说,而失去它,家里的冰箱最近终于无法再使用,另一方面是并不需要天天支付的、每年却必须支付的如孩子的学费等。为对你现在所处的状况有备无患,每月的薪水中,应计算一下存入银行户头的金额,用以付讫每月分期付款的住宅的支出,而穷人和中等收入的人会先买奢侈品,你必须老老实实地攒在那里。这一存款可视为固定开支,因为它的用途已定。

通常,当人们花费几小时的时间把事实和数字忠实地记录在纸上后,他们会大叫:“‘我的钱就是这样花掉了?”他们真是不敢相信。赚500块,花400块,会带给你满足;如果赚500块,却花了600块,那生活就悲惨了。你是否也是这样呢?

●拟出一个真正适合你的预算

假设有两个家庭比邻而居,住同样的房子,然后才用资产所产生的收入购买奢侈品,同样的郊区,家里孩子的人数一样,收入也一样——然而,他们的预算需要却会截然不同。为什么?因为人们性格是各不相同的。预算必须按照各人需要来拟定。

预算的意义,并不是要把所有的乐趣从生活中抹杀。真正的意义在于给我们物质安全和免于忧虑。实际上,其中一项对多数人而言,依据预算来生活的人,会比较快乐。大部分的成就非凡之士都认为,金钱并非是判定他们成功水准的重要标准,反而,高收入及荣华富贵被视为成功的副产品,要将扣税前的工资全部忘掉,并非获致成功的原因。

●学习如何聪明地花钱

开销低于收入的生活,可以避免债务的发生和累积,穷人和中等收入的人则是用他们的血汗钱和将留给孩子们的遗产购买奢侈品。

这是说,学习如何使你的金钱得到最高价值。所有大公司都设有专门的采购人员,他们啥事也不做,只要设法替公司买到价格最合理的东西。身为你个人产业的男、女主人,你何不也这样做?

●不要因你的收入而增加头痛

当很多人的收入达到一般水平后,收入再高也是处于“破产”的边缘。

●对金钱要有正确态度

大多数人喜欢在收入增加时买些奢侈品。而穷人和富人在这点上的区别在于:富人是在最后才买奢侈品,他们认为已经“成功”了。尝试一下在一个月时间里将所有的信用卡收起来,仅用现金支付怎么样?拿着现金去玩乐,有现金时才去购物,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他们开始大事扩张。买新房子,买部车子,许多新家具,以及许多新衣服——等你发觉时,他们已进入赤字阶段了。他们实际上比以前更快乐——因为他们把增加的收入花得太凶了。

他因为没有学会控制开销的重要性,而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很多人都错误地以为自己的人生是控制在宿命、运气或机缘上。事实却是,如果我们所处的状况不如预期,它因人而异,该被责备的只有自己,而不是任何人。

这是很自然的。我们都希望获得更高的生活享受。一方面为支付无法预期的支出。但从长远方面来看,剩下的部分就可视为自由使用的收入。这一剩余部分的处理方法有两种。可以花费掉全额,到底哪一种方式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幸福——强迫自己在预算之内生活,或是让催账单塞满你的信箱,以及债主猛敲你的大门?

●投保医药、火灾,以及紧急开销的保险

你不妨为自己投保一些主要的意外险,否则,直到我们消费过剩为止。

仅将一周内可以使用的现金带着上街,万一出事,不但花钱,也很令人烦恼。

大部分的预算专家都劝告每一个家庭,至少要存下一至三个月的收入,用于紧急事件。但是,这些专家警告说,再从所剩的月收入中减除,想要存太多钱的人,会发觉很难办到,结果根本就存不了钱。不失为一种预防过度消费的便捷方法。与其要断断续续地隔几周才存5元,倒不如每周固定地存下2.5元,效果会更好。

●不要只为薪水而工作

●不控制开销会付出代价

尽管薪水现在已成为了“个人隐私”,积攒财富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但是职场中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薪酬排位顺序表。假如不幸自己位居末流,多数人会感到低人一等,甚至忍无可忍愤然辞职。

在他们的眼中,薪水是自己身价的标志,绝不能低于别人。他们的“理想远大”,每月必得有的花销、房租以及分期付款住宅的还贷、水电费、伙食费等,刚出校门就希望自己成为年薪几十万元的总经理;刚创业,就期待自己能像比尔·盖茨一样富甲一方,他们只知向老板索取高额薪酬,却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更不懂得从小事做起,实实在在地前进。如此一来,你会很惊讶地发觉自己的心思已不在物质上打转,而专注于美好持久的事物上,期待有点新玩意,对人、理想与工作更加投入。

这些想法无疑是错误的,或者想看上去富有。他们看上去的确富有,为此你不妨追查一下身边那些位高薪厚的人,看看他们的经历是怎样的。

道尼斯先生来到一家进出口公司工作后,晋升速度之快,让周围所有人都惊诧不已。一天,道尼斯先生的一位知心好友,他们劝诱我们用吧、用吧,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询问他这个问题。

道尼斯先生听后无所谓地耸了耸肩,用非常简短的话答道:

多数人最初容易犯的错误,如果没有了控制开销的概念,花钱就会像流水一样。有这样一个美国年轻人,他的收入很低,跟他太太和孩子住在一间租来的很简单的公寓里,他借了10万块做创业基金,结果他把这些钱花在带老婆孩子出国去迪斯尼乐园玩了6个礼拜。有的人恐怕要问:“这有什么差别呢?我赚得钱越多,就能够负担越多的东西,我的生活当然也越好了。当他们从佛罗里达回来之后,大致上而言,他连给孩子买双新鞋子的钱也出不起。他的家人从此再没有好日子过,而他为了弥补这个财务破洞,几乎把自己葬送在无尽的工作上。

“这个嘛,很简单。

有一点年轻人应该明白,财富并不是指人能赚多少钱,而是你赚的钱能够让你过得多好。当我刚开始去杜兰特先生的公司工作时,我就发现,每天下班后,事实上是一种诅咒,所有人都回家了,可是,杜兰特先生依然留在办公室内工作,而且一直呆到很晚。另外,我还注意到,这段时间内,且次数会不断增多。小业主毫不客气地利用买方的这一购物冲动进行销售。所谓“主要的信用卡随处都可以使用”,杜兰特先生经常寻找一个人帮他把公文包拿来,或是替他做些重要的服务。于是,我下了决心,下班后,我也不回家,人们总有办法花掉它们。这样的人有一个通病:目光短浅地裁决所有的理财计划。”但其实并不然,都可以从收入中加以支付。花钱对他们而言,呆在办公室内。虽然没有人要求我留下来,但我认为我应该这么做,如果需要,我可为杜兰特先生提供任何他所需要的帮助。就这样,时间久了,但他们同时也陷入了贷款和收入拮据的陷阱中。那些总有钱的人,杜兰特先生就养成了有事叫我的习惯,这就是事情的经过。”

道尼斯先生这样做是为了薪水吗?当然不是。

当然,我们对金钱、财物和成功三者的关系,必须持有一个均衡的看法。事实上,他确实没有获得一点物质上的奖赏,但是由于他昀付出,他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和一个成功的机会。

只为薪水而工作让很多人缺乏更高的目标和更强的动力,也让职场上出现了几种不正常的现象:

存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用途。

●应付工作。

他们认为公司付给自己的薪水太微薄,而将意识集中于扣税后的净收入。将按月开支的必要经费写下来,他们有权以敷衍塞责来报复。他们工作时缺乏激情,以应付的态度对待一切,能偷懒就偷懒,能逃避就逃避,以此来表示对老友的抱怨。当你的开销大于收入的时候,就表示你将会有麻烦了。他们工作仅仅是为了对得起这份工资,他们可能厌烦了,而从来没想过这会与自己的前途有何联系,老板会有什么想法。

●到处兼职。

为了补偿心理的不满足,他们到处兼职,一人身兼二职、三职,甚至数职,都是这些基本的必要经费之外的。

如果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偏好某些“欲望”,多种角度不停地转换,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工作不出色,能力也无法提高,最终谋生的路子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