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金科玉律(全集)
1694300000021

第21章 生活法则——走向幸福的最佳方式(1)

皮格马利翁效应

——要习惯给人戴高帽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这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动力。“赏识”可以使一个人身上的积极因素得到发挥和张扬,剔除直至消除消极因素,从而激发巨大的潜能和创造力。

反之,如果向他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他人产生更多消极的因素,进而影响了他的创造力,甚至自暴自弃。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皮格马利翁是塞普鲁斯的国王,同时也是一个及其优秀的雕刻家,他曾用象牙雕刻了一座美女像。他每天看着这座理想中的美女化身的雕像,竟然爱上了自己的作品,爱得很深,很投入,痴情的国王祈求神赋予雕像生命,神被感动了,让美女雕像活了,于是国王便娶她为妻。

期望和希望真的能变成现实吗?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塔尔森和雅各布森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的学生成绩发展进行预测,并把他们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以赞美的口吻通知给学校的校长和有关老师,并再三叮嘱对名单保密。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赞美和鼓励是引发一个人体内潜能的最佳方法。每个人只要能被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说句好话轻而易举,只需要几秒钟,但它的功效却是巨大的,有的甚至能够让一个人受益终生。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而且必须赏识你的下属,让他们感到你积极的期许和希望。积极的期望会使你的员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更加积极,用更好的工作成果来回报你。

富兰·塔肯顿是美国前明尼苏达州海盗橄榄球队指挥反攻的四分卫队员。有一次,他参加一场要求他拦阻迅猛的擒抱员的比赛。以前,这个队的四分卫队员几乎从不进行拦阻。他们的重要性经常由防卫者来决定,因为这样的拦阻将使他们冒受严重伤害的危险。

开始时这个队的比分落后了,他们便亟待一次特别的得分机会。塔肯顿上场进行拦阻,跑垒者得到了一个底线得分,海盗队因此赢得了这场比赛。

第二天,队友们看着这场比赛录像,塔肯顿希望他所取得的成绩能得到嘉奖。但是他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的赞扬。看完录像后,塔肯顿走近教练巴蒂·戈兰特,问道:“教练,你看见了我的拦阻没有啊?你怎么会没有任何看法呢?”戈兰特回答道:“我确实看见了这次拦阻,妙极了。塔肯顿,对于拦阻你总是干得很卖力。我思量用不着特别告诉你的。”塔肯顿回答道:“如果你再想让我去拦阻的话,你去干好了!”

看来,人是不能缺少别人的赞美的。上司应该要时时地赞美下属,那样将会带来很好的效果。同时,不仅要对表现优异的下属进行赞美,对那些表现欠佳的下属也不应该忽视,而应用赞美或赞扬来鼓舞他的信心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信任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他代表一种对人的价值的积极肯定和评价,信任意味着一种激励,这种激励可以激发人们积极而热情的情绪。正如一位员工说:“领导把我当牛看,我就把自己当成人;领导把我当人,我就把自己当成牛。”

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亲信和首席谋士,帮助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争夺帝位,李世民说他见了魏征就像见了仇敌一样。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击毙太子李建成后被立为太子,他怒斥魏征,魏征回答道:“皇太子建成如果听了我的话,一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祸事。”唐太宗听了肃然起敬,深深为魏征的忠心护主、刚直不阿的精神所打动。于是他给魏征格外的礼遇,多次召见魏征进入寝宫询问治国大计,并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对他敬重万分,他对魏征说:“你的罪比射中齐桓公一箭的管仲还要大,我对你的信任却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魏征为唐太宗的大度和信任所深深感动,决心以其毕生的心力为唐太宗效劳。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看出:如果你给予周围的人一份信任,他会予你十倍的回报。管仲在做齐国宰相以前曾经负责押送过犯人,但他与别的押解官所不同的是,管仲并没有按预定行程押送犯人,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来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就可以了。犯人们感到这是管仲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因此,没有一个人中途逃跑,全部如期赶到了预定地点,由此可见,信任对人的影响有多大。故人云:“用人不疑”,也就是这个道理,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信任是激励的最好武器。

定型化效应

——打破思维定势,接受新的事物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偷的。于是他观察邻居的言行举止,觉得他没有一点不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在深山里找到了丢失的斧头,再看邻居,怎么也不像一个贼了。这个农夫就是受了心理定势效应的左右。

“定型化效应”,也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别人的依据的心理现象。

苏联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对第一组学生说:此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此人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用词汇描述所见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两组给出的评价结果:第一组学生这样描述:仇恨、绝望,突出的下巴外翘,表示死不悔改。第二组这样描述:深邃、坚强,下巴外翘代表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意志。

对于同一个人,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提示不同,而在描述时却用了差别如此悬殊的词汇来形容这个人。可见,人们对社会各类的人都有一定的定型认知。

定型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人有时间和精力去对每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只能与其中的部分成员交往,因此,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用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

定型化效应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我们在大街上看到戴眼镜的人,认为此人肯定很有学问;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会选择女性,而不会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在七十年代的电影中,当一个留着长发,蓄着胡子,戴着墨镜的人物一出现,你就会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好人,肯定是一个坏蛋;与老年人交往,我们往往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过时落伍。

定型化效应的作用有两方面,一种是积极的一面,另一种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

消极的一面表现为:消极作用是常使人以点代面、固执待人,使人产生认识上的错觉,比如种族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就是刻板效应下的产物。

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定势效应的负面影响,看待别人要“与时俱进”,要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精神。

一位名叫马丁·凯帝的心理学家心生好奇,他知道鳄鱼是一种十分迅猛而有力的动物,但是他想知道它们是不是也有耐力和韧性。于是他把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一个小箱的两端,中间用一个厚厚的透明玻璃板隔开。

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第二次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再也不进攻了。这时候,他将两者之间的隔板拿开,奇怪的是鳄鱼像是死去了一样,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它放弃了所有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这条鳄鱼的死让他感到十分震惊,他没有想到,一个外表看起来如此强大的生命竟然会如此的没有耐力,或者说如此经不住考验。

从上面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鳄鱼被“思维定势”套牢,几次的失败让它绝望,以为一定吃不到这一顿美餐了,所以也就没有再一次尝试的勇气,最终眼睁睁地看着美食而饿死,这其实是一种悲哀。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打破“定性化效应”的怪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人和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更清醒地看到事物的实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像曲别针一样,至少有亿万种可能的变化。也许我们正在被困在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境地,也许我们正囿于一种两难选择之间,这时一定要明白,这种境遇只是因为我们固执的定势思维所致,只要勇于换位思考,一定能够找到不止一条的解决途径。

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天资聪颖,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

有一次,他遇到一位熟悉的汽车修理工。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出道题来考考你的智力,如何?”阿西莫夫同意了。修理工便说道:“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敲击状。

售货员见了,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给他换了钉子。

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就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阿西莫夫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便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修理工笑了:“哈哈,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干吗要打手势呀?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会答错,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并不是因为阿西莫的知识太渊博,反应迟钝、不灵敏了,而是因为人的知识和经验会在头脑中积累形成惯常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会束缚人的思维,会使人习惯于用旧有的、常规的模式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人就会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因而,阿西莫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踢猫效应

——不做坏情绪的传递者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事出突然,有一次,他看报看得太入迷以至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老董愤怒至极,回到公司,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老董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在心理学上,这种泄愤连锁反应被称为“踢猫效应”。

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难免会滋生或接收一些坏的脾气与心情。如果对此没有免疫力,人人都可能成为坏情绪的传递者,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产生这种“踢猫效应”,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事端和不悦。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物。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烦恼和不愉快,如果能从自身出发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我们身边就会减少很多不应该发生的踢猫效应。

在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容易导致人们的情绪不稳定。作为领导者不对下属发泄自己的不满,避免泄愤连锁反应。如果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就拿下属当出气筒,这样的领导者即使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难有真正的成功。因此,领导者要保持良好的风度,做到“入局而不为局势所迷”,一定要有良好的涵养和较高境界,特别要有自我和谐的调整能力与控制能力。否则会发生不良的连锁反应。

一天,林肯正在办公室整理文件,陆军部长斯坦顿气呼呼地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林肯知道他肯定是又被人指责了。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给我说说,说不定我能给你出出主意。”林肯笑着对斯坦顿说。

斯坦顿像是找到了发泄的对象,对林肯一阵咆哮:“你知道吗?今天有位少将竟然用那种口气和我说话,那简直是侮辱,他所说的事根本就不存在啊。”

斯坦顿满以为林肯会安慰他几句,痛骂那名少将几句,但林肯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信回敬那位少将的无礼。

“你可以在信中狠狠地骂他一顿,让他也尝尝被指责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