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温州人赚大钱16条商规
1694800000025

第25章 温州人敢为天下先——胆量创造产量,思路决定出(5)

2004年,有一个温州商人成功地跨越鸭绿江,以温州人特有的抢占市场先机的本能一举承包了平壤第一百货大楼10年的租赁权。平壤第一百货大楼位于平壤市中心黄金地段,营业面积3.6万平方米,该商人将要投资5000万元对大楼进行整体的改建装修,并计划在2004年底正式营业。

温州人会做生意世人皆知,但是作为这些年以来第一个敲开朝鲜大门做贸易的温州商人自然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他就是现任沈阳中旭集团董事长曾昌飚。

据他描述,自己一直盯着朝鲜市场长达七年了,可谓蓄谋已久。

“1997年10月,我第一次去朝鲜考察。当时由于供电严重不足,电车从丹东到平壤230公里的路程竟花去了20多个小时。”曾昌飚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去朝鲜观光、考察时的情景。“在平壤,晚上8点后想吃夜宵,转遍市内都找不到。”他说,此后每次去朝鲜考察时,总是带了方便面、豆腐乳和榨菜。

商品短缺,是朝鲜给曾昌飚留下的第一个深刻印象。也就是这个印象,使得这位从小商品市场发祥地——永嘉桥头走出来的商人把目光盯上了当地的市场。

从1997年起,曾昌飚就打起了“进攻”朝鲜的主意。那时,在商海中跌打翻滚多年的曾昌飚已经成功地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而且又集合沈阳的温州商人进一步投资建立东北服装材料城,短短几年,就将其发展成为横贯东三省的服装面料的集散地,不仅吸引了东北商人,而且还有俄罗斯、韩国、朝鲜商人也来此进货。

这时,精明的曾昌飚就开始琢磨,何不把生意做到国外去?后来经过一番仔细的调查和分析,认为俄罗斯经商没有人身保峰,经营环境不太好;而韩国市场已经具有成熟的规模,短时间打入有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最终选择了朝鲜。

从1997年开始,曾昌飚就开始了和朝鲜之间的贸易往来,只不过那时受政策的限制,大宗的货物贸易还是由政府出面来完成。但是相比较于和其他外贸企业做生意,曾昌飚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形式还是相当吸引朝鲜的贸易官员的,另外,曾昌飚的货源价格也比较便宜。

这七年(1997~2004)来,曾昌飚为了打开朝鲜市场,一面大搞人情外交,一面实地调研,这两手都很硬。前者主要是指这些年来,他一直跟朝鲜的许多重量级人物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包括朝鲜驻沈阳领馆、朝鲜部、省级等领导。每一次朝鲜领导人到中国来,他都用最高的待遇、最真诚的态度接待他们,让他们住最好的宾馆,回去的时候,还会特地赠送对方一些铅笔、笔记本等生活用品,正是这些人让曾昌飚更好地了解了朝鲜,也为他计划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这又展示了温州人善拉关系的一大特征。后者主要是指曾昌飚每年都要去朝鲜很多次,目的就是考察朝鲜国家政策的变化。对此,他说:“我要了解这个国家,到底今年和去年有什么区别,政策又有什么调整。

2002年7月,曾昌飚又一次前往朝鲜考察,当他第一次走进平壤第一百货大楼时,发现整个大楼根本就没有什么商品,空荡荡的。他估计了一下,整个商场里的货物价值不到50万元人民币。

正是从这些细节中,曾昌飚“嗅”出了朝鲜市场的商机。7年来,他几乎每年都要跑朝鲜几次,目的就是了解这个国家的变化和政策调整。“现在的朝鲜,牙膏、牙刷、铅笔、小五金工具、小电器这些日常生活用品,仍然是紧俏货。但政策开始调整了,机会也就来了。

就像一只勇猛的豹子时刻盯住自己的猎物,一旦时机成熟就会伺机而动,一下子扑向自己的猎物。2003年,曾昌飚苦苦等待的时机终于来到了,这一年的10月,朝鲜国家最高人民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调整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据曾昌飚介绍说,其实从2002年开始,朝鲜政府的经济政策就有了一些松动,这主要表现在:“大幅度、全面提高了物价和职工工资,同时推出了允许个体经营、商店租赁和土地承包,设立了经济开发区,企业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了。对外商投资也有相应的政策及配套措施。对老百姓而言,过去有点积蓄没地方用,现在的余钱更多了,他们迫切需要消费,提高生活质量。这一切充分说明“进攻”朝鲜的最佳时机来临了。在曾昌飚的眼中,朝鲜就是一块闪着金灿灿光芒的处女地,可供挖掘的商机实在太多了。

曾昌飚曾经说过,即使在国内的积压商品,一过鸭绿江就成了紧俏货。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朝鲜最需要的是生活用品和日常用品,像牙膏、牙刷,包括小工具、小电器等,可以说朝鲜老百姓有钱也买不到。这其中的利润空间能大到5至10倍。曾昌飚以打火机为例说明这个问题,一个普通的打火机,在温州只卖5毛钱,在朝鲜可以卖到3至5元,这样的买卖如果不做,在曾昌飚看来简直是白痴。

有人说,温州人财大气粗,但无数的温州人创造的一个个惊人的奇迹,无不说明他们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和独特的群落。曾昌飚曾经对一位朝鲜的领导人说:“我会改变你们国家的经济。一语惊人,立刻使得那位领导瞪大了眼看着曾昌飚,一脸的惊诧和质疑。其实,这并不是曾昌飚在说大话、吓唬人。事实上,朝鲜政府这一次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给予曾昌飚的两大优惠政策也说明了他们改革的决心和诚意。这两大优惠策略,一是只征收两种税,即5%的进口关税和5%的所得税;二是朝鲜政府废止了以前使用的外币兑换券,官方汇率也由过去的1美元兑2.15朝元调整到1美元兑换150朝元,这个政策使得中国企业能够以公平合理的汇率与朝方进行货币结算。这些在曾昌飚看来已经是相当的优惠了。这是朝鲜方面为曾昌飚创造的政策上的便利。此外,这一次开拓朝鲜市场,曾昌飚也不再单枪匹马一人上阵,他要率领300多个温州商人一起进驻朝鲜,典型的“抱团”打天下、有钱大家赚的温州人的经营理念。这件事情其实曾昌飚早就在着手准备了。早在2001年,中旭集团就在辽宁朝阳市建了一个当地最大的华隆商业广场,其中的温州的商人占了绝大多数。几年来,这个商业广场成为了主要面向朝鲜的重要出口基地。而且这些跟随曾昌飚入住平壤的温州商人,除了签证费外,别的费用一概不收,曾昌飚说,这样可以最大化地保证他们有利可图,营业员也是雇佣当地人,每月工资大概只需70元人民币左右,成本相当低。很显然,这一次曾昌飚进入朝鲜,不仅是带去了大量的资金,而且还带去了温州人特有的经商理念和思想。

对此,曾有人评论说:“温州商人会做生意,早已不是新闻,但此番进入朝鲜,意义就非同一般了。一个国家经济开放的成果,总是先从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开始体现出来:平壤第一百货大楼租给中国商人经营,就等于获得了一个通向世界的窗口,它的象征意义和示范作用不可低估。而温州商人此次跨过鸭绿江跟比非洲商人更陌生的朝鲜商人做生意,其勇气、其魄力、其眼光,对于包括上海民营企业家在内的生意人而言,又有何种启示呢?”

其实,所谓的启示还是要追溯到曾昌飚这个杰出温州商人的身世上。1969年出生在温州永嘉桥头镇的曾昌飚很小就得了小儿麻痹症,造成了身体残疾,到现在这位叱咤商场的英豪还是跛着一条腿。但是正应了那句“自古英才多磨难”,身体上的残疾并没有使年少的曾昌飚消沉和失落,他选择了奋起和拼搏。于是,凭着一种坚忍的毅力成就了曾昌飚人生的辉煌。

温州人的经商意识好像是渗透在骨子里的。在家里,曾昌飚是老大,刚上小学时他已经开始边读书边做纽扣生意。1990年,高中毕业后,曾昌飚来到北京,做了一年的商场管理员。勤奋好学的他白天上班,晚上就到北京图书馆翻阅有关商场管理的书籍,这种知识上的积累对其日后的事业帮助很大。后来他到沈阳,花30万元买下了一个连年亏损的经销服装衬里布的经营部,开始迈上了打拼天下的历程。

1993年,曾昌飚在闻名全国的五爱市场北侧,创办了沈阳“温州一条街”,就是现在的东北服装材料城。“温州一条街”把同行业都联合在一起,不是单一的相互竞争,而是把商品做全、做多,形成市场,吸引客户,现在,“温州一条街”已经成为包括内蒙古东部在内的东北地区服装材料主要供货地之一。沈阳的第一个“温州一条街”,不仅发展了当地经济,也带动了一批温州企业的发展,给下岗工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给国家上缴了更多的税收,皆大欢喜。

曾昌飚档案:曾昌飚,1969年出生在温州永嘉桥头镇,1972年,曾昌飚3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造成了身体残疾,但他身残志坚,创造了一系列的商业辉煌。他是第一个把商场开到朝鲜、第一个在东北兴建温州一条街、第一个在辽西建最大的服装大市场——华隆商业广场的人,也是第一个建造中国商会总部大厦的人。他的身上闪烁着企业家的深邃、大度,以及特有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他的言谈举止透露着自信、敏锐和深厚的思想内涵,他是享誉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充满传奇的民营企业家!

这之后,通过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联系,曾昌飚主要改善了货源和销售两方面,凭借吃小亏,占大便宜的思路建起了自己良好的经营信誉,买卖很快就扭亏为盈了。从此,曾昌飚的生意如日中天,不仅建成了东三省最大的服装材料城,而且在1999年成立了中旭集团,经营范围迅速扩展到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等大型的项目。

曾昌飚在商海的征战中,有过低谷,也有过辉煌,但他总是在失意时淡然面对,在得意时泰然处之,他敢于面对困难,正视困难的挑战,因为每解决一个困难,就离成功越来越近。他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证明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2005年,曾昌飚又开始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在沈阳的金廊核心地段、地铁交汇处建设中国第一座五星级的商务平台——“商会总部大厦”,他谈到这个工程时说,这个项目将为沈阳与全球搭建一个招商引资的平台,为在沈阳的商界精英携手世界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座高楼拔地而起,将聚集全国众多行业、众多地区甚至众多海外商团的进驻,这里不是一家一户的公司,每个商会的背后都是一股不可估量的力量。“这就是把点连成了片,一片带动一面,所以这座商会总部大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总部经济!”曾昌飚形象地比喻说:“就好比谈恋爱一样,有了这些商会进入沈阳,才会吸引更多的关注在沈阳,它是巩固沈阳东北领袖城市的地位、吸引世界经济注意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又一重要项目。”

从最初的沈阳市温州一条街、辽西的华隆商业广场,到现在的商会总部大厦,曾昌飚用真诚的付出赢得了朋友的尊重和信任,也为自己赢得了一双翱翔的翅膀。正是有了这样坚毅的翅膀,才让一个从浙江温州独闯出来的年轻人成就了一番又一番的伟业。

2007年8月5日,在中国商帮峰会上,由曾昌飚牵头联合现代控股的董事长章鹏飞、人民集团的董事长郑元豹等浙商提议在杭州建浙商总部大厦,联合全国浙江商会精英在全国乃至世界建浙商总部大厦,把浙商的精神发扬光大,把浙商精神融入到广大的企业之中。浙商总部大厦将把国内外的企业精英和商界巨头都凝聚在一起,为国家创造巨大的财富。

诚然,曾昌飚的成功并非偶然,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浙商的文化影响了他的发展。

温州人的致富经: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在一个地方经营,市场就被瓜分了。如果你发其道而为之,到落后的地方去经营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市场就全部是你的,还怕赚不到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