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知识全知道
1695200000048

第48章 调适篇——你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医生(3)

情绪的过分紧张和焦虑,会影响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事,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生活的规律和睡眠的充足,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来排解不愉快,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找一个听你诉苦的朋友不会是太难的事。

■ 恨人有,笑人无——嫉妒心理

所谓嫉妒,一般是指个人在意识到自己对某种利益的(潜在)占有受到(潜在)威胁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嫉妒心理总是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的,构成嫉妒心理的独特情绪。不同的嫉妒心理有不同的嫉妒内容,在名誉、地位、钱财、爱情四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还有的嫉妒者,只要是别人所有的,都在其嫉妒之内。

嫉妒心理有以下几个具体特征:一是进攻性。古希腊斯葛多派的哲学家认为:“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嫉妒心理的攻击目的在于颠倒被攻击者的形象。二是指向性。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往往产生于同一时代、同一部门的同一水平的人中间,因为曾经“平起平坐”或“不如自己”的人,如今成功超过了自己,于是产生抵触和对抗。三是发泄性。大多数嫉妒者都伴随着发泄性行为,如言语上的冷嘲热讽、行为上的冷淡、人身攻击等。四是伪装性。嫉妒心理被大多数人所不齿,使嫉妒者千方百计地伪装,企图使人不易察觉。

嫉妒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绪,关键在于你怎样处理。轻微的嫉妒使人意识到一种压力,产生一种向他人学习并超越的动力,促使人去拼搏、奋进。我们应该将嫉妒的消极心理转为竞争的积极心理,以自己之优势胜过对方之劣势。但是,如果面对嫉妒导致的焦虑和敌意,觉得别人使自己难堪,由此而产生痛苦,甚至向他人发出攻击性的言行,就会成为个人成长和人际交往中的障碍,严重者还会导致人间悲剧。

产生嫉妒的一个原因有二:一是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产生嫉妒;二是在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嫉妒。如果别人的价值比重增加,就会觉得自己的价值在下降,从而就会产生一种非常痛苦的情绪体验。尤其是比较对象和自己不分上下或不如自己时,这种情绪很容易转化为对别人的不满或嫉恨,在行为上表现出从对立的立场上寻找对方的不足,或认为对方之所以成功只是由于外部原因,通过诋毁对方达到自我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即使控制自己不表现出上述行为,但是原来无拘无束的交往气氛也会变得紧张起来。因嫉妒引起的人际关系疏远、紧张乃至冲突的事例很多很多。

如何克服嫉妒情绪呢?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 充分认识嫉妒心理的危害性

嫉妒是社会生活的腐蚀剂,腐蚀人的品质、损害人的事业、形象和身心健康。要克服偏激、增强自信,待人力求不受个人心境、情绪的干扰。

2. 调整自我价值的确认方式

简单地与别人比较往往会导致片面的看法。研究表明,自我价值确认越是倾向于社会标准(通过周围的人、社会流行观念等),就越容易引发嫉妒;越是以自己的思考、内在的准则为参照,就越能减少嫉妒。能够体现出个人价值的方面很多,而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又不尽相同。所以,用统一的标准衡量人的价值是不准确的。人生更重要的事是不断超越自己,而不是超过别人。

3. “想开些”

人生总有不如意之事,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如果正处在愤怒、兴奋或消极的状态下,能较平静、客观地面对现实,就可以达到克服嫉妒的目标。

4. 自我驱除

嫉妒是一种突出自我的表现。无论什么事,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得失,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当出现嫉妒苗头时,即行自我约束,摆正自身位置,努力驱除嫉妒心态,可能就会变得“心底无私天地宽”了。

5. 减少自己嫉妒心的同时,学会如何消解别人的嫉妒心

在与人交往时,尤其在不如意者和不如自己的人面前,应采取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经常去谈自己得意的事情,也不要过分夸大自己的成绩;应有意识地暴露自己的一些不足和苦恼,避免引起他人心理失衡,以赢得更多的朋友。

■ 为何感到处处不如意?——悲观心理

人人都会有一点悲观情绪,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果悲观太甚,就有麻烦了。有的人长时间感到悲伤、忧郁,有很凄凉和痛苦的感觉,常常唉声叹气、焦虑不安;感到处处不如意,遇到亲友、同事不想打招呼,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看见别人高兴、嬉笑,自己反觉更加痛苦,而且自卑感相当严重;甚至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有自杀的念头和行动。这样的人悲观心理很严重,已经严重妨碍了其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需要加以克服。

严重悲观者还可能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失眠、头痛、头晕、心烦、胸闷、腹泻或便秘、乏力,性欲下降、月经不调等。

此类人大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如内向、孤僻、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抑郁质或胆汁质气质等。

他们为何会如此悲观厌世呢?他们大多经历过生活不幸、工作困难、事业挫折等明显的精神创伤,具体地说,如亲人死亡、车祸、夫妻分离、失恋、考试失败、失业、生活困难、工作条件不满意、人际关系紧张等。

如何克服这种严重的悲观心理呢?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乐观、悲观对照表”法

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张“乐观、悲观对照表”:在一张大白纸上划一条竖线,分成左右两栏,左边写上乐观,右边写上悲观,然后把它贴在床头;每天睡觉之前,把心中乐观和悲观的感觉如实地写在表的左右两栏,全部写完以后,把悲观的部分用黑笔一个个地划掉,同时把悲观的感觉从心中赶出去,然后看着乐观的部分,出声念一次,这样心中就会和这张表一样,充满乐观的感觉。

有时虽然会发现悲观的因素占多数,但这也无妨,只要你有勇气把它划掉,你就能够战胜它,同时还能增加你的自信。掌握了诀窍,不写在纸上也可以,“写”在脑中、在心里也有效。

2. 医学治疗

对严重悲观厌世者可行心理治疗、社会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坚持每天运动,时间为20~30分钟)等。

3. 笑疗

可以尝试每天大笑三次,方法是看喜剧、听相声等,很快便会有悲观情绪减轻的感觉。

■ 有的人“有仇必报”——报复心理

所谓报复心理,是指当人们受到强烈破坏性刺激后,产生的某种与对方行为相对抗的“以牙还牙”的反应性心理。

报复心理是有某种积极意义的,它可以变成个人或群体进步的动力,促使自己由弱小变得强大。但无论如何,报复心理都是具有破坏性的,是一种不健康心理,是心胸狭隘、道德修养差的表现。报复心理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这样或那样的“伤害”,而且有害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存在报复心理的人,容易误解别人的意思,对别人怀有一种戒备和防范心理,很难与人相处。有时报复了别人,自己的良心也会不安,甚至自责自惩。这种人自我意识卑劣、行为极端、瞧不起别人,也不愿与人交往,因此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实,报复心理是自卑心理的极端表现。为了维持心理平衡,无法从行动上去实现某种欲望,于是便从心理上自我发泄,诅咒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比自己地位高的和曾经给自己带来不幸的人,都怀着一种惩治的心理,有时甚至采取诽谤、侮辱、侵犯人权、违法乱纪等不正当手段进行报复。严重情况下,会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甚至对社会都深怀敌意。

如何克服严重的报复心理呢?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学会换位思考

生活中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回避,也不能“以暴制暴”。学会换位思考,可以尽量减少矛盾的产生,减轻报复心理的折磨。

2. 认识报复心理和行为的危害性

实施报复者,短暂的快意之后,到头来是“众叛亲离”,还要整天担心遭到报复;被报复者,虽然得到了大家的同情和帮助,但所受的伤害始终是一个心理阴影。所以说,报复行为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没有胜利者。报复心理是要不得的,它会让你的内心越来越狭隘,身心疲惫。

3. 学会宽容、感动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