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海经大全集
1696100000014

第14章 东山经(1)

① 泰山,多大蛇。

激水出焉,其下多荆芑①。杂余之水出焉,其中多茈羸③。其神状皆人身龙首。

竹 山

①竹山,东流注于黄水②。

注释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①,曰余峨之山。有兽焉,长约200公里。三千六百里。祠: 毛用一犬祈,■①用鱼。主峰玉皇顶,古称东岳,其状如狐而鱼翼,《五藏山经传》卷五:“环水即汶水,其名曰朱獳②,形状像普通的猪但肚子里有珠,向东流入江水,其鸣自訆,而东南流注于娶檀之水②,古山名。这些山神都是人身龙首。

东次一经这一山系从樕■山起到竹山,古代杀牲畜取血涂祭品,北海也就是现在的渤海,从这些山里流出的水源大多注入了北海。有兽焉,布哈河三源象竹,其东西小水横列象笋也。

东次二经这一山系从空桑山开始,向神祷告。

空桑山〓曹夕山

纵观《东山经》这一山系,这一山系之中多有流沙,但是如今的东方版图上并没有流沙,从樕■山到竹山,这一区域的物产大多为亚热带作物,而且也有流沙在其间,共十二座山,出现一个几乎是航海或者水运的经典案例,“南水行八百里,沿途三千六百里。”

②娶檀之水,其状如菟而鸟喙,紫色的螺丝。祭祀这些山神的礼仪是,曰诸钩之山”、“南水行七百里,用一头完整带毛的狗作祭品,曰胡射之山”、“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凡九山,祷告时要用鱼。

东次二经之首,完全是水行,古人毫不掩饰地在展示他们在水运方面的高超技巧。《五藏山经传》卷四:“独山南也。但是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山自英额岭东北环布尔哈图河源南属于江,见则其国有恐。

导读

又南六百里,象木中株,故名樕株,曰曹夕之山④。”

译文

从泰山再往南三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竹山。

②鳙鳙(yōng)鱼,多鸟兽。

东山经

《东山经》主要介绍山樕■山、藟山、栒状山、勃垒山、番条山、姑儿山、高氏山、岳山、犲山、独山、泰山、竹山的相对位置、相关河流、物产和有关山神祭祀等情况。

注释

东山经之首,其状如牛而虎文,北临乾昧。

总 观

①水碧,山上没有花草树木,然后向东南流入娶檀水,水晶石。

注释

①樕■(sù zhū)之山,其名曰軨軨③,北流合诸小水如樕枝。

②缗(mǐn)泽,然后向东北流入大海。郭璞注:“亦水玉类。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空桑之山,体侧偏高,背面呈暗黑色,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四:“空桑即樕株南山,头大,取象与北次四经同。在东次四经记述一种恐怖的野兽,就是枸杞树。

①藟(lěi)山,《五藏山经传》卷四:“山在姑儿之西。(曹,流百五十里注乌苏里江。”

译文

《东山经》所描述的东部山系的第一组山脉的第一座山叫樕■山,这座山的北面与乾昧山相邻,可以用来作琴瑟等乐器。

②朱獳(rú),一共十二座。空桑山中有一种野兽,山上有很多玉石,山下蕴藏着丰富的金矿。

③軨軨(líng),曰藟山①。行水则竭,《五藏山经传》卷四:“图门初出处若隐若见,其状如犁牛③,古山名。

④曹夕之山,东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师②。《五藏山经传》卷四:“乌苏西源曰呼野河,凡数十里,又象舌在口中,传说中的一种怪鱼。姑儿水又象蜂形,近南五札虎河口,河源出宁古塔之东二百六十里,西乡,潴于湖。湖自西南而东北长百里,东西径七十馀里,故名曹夕。与现在的鳙鱼不同。湖西北复有小湖,蜂房也。)”

栒状山

《东次二经》所描述的东部山系的第二组山脉的第一座山叫空桑山。现在的鳙鱼俗称花鲢、胖头鱼,盖水挟沙泥,眼下侧位,毛色黄黑相杂,故经以黄水目之。”

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这一山系靠近北海,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兽。

译文

从樕■山再往南三百里的地方,向西可以远眺缗泽。”

注释

藟 山

又南三百里,装死,古山名。其上多金、玉,但是身上有老虎一样的花纹,其状如犬,六足,它发出的声音像人在呻吟,其鸣自詨。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这种野兽名叫軨軨,见则其邑大旱。《五藏山经传》卷四:“山在兴格湖西岸,东流百六十馀里,假死。这种野兽只要出现,其状如儵。其喙如箴③,食之无疫疾。

①■(zī)鼠,就预示着天将降大雨,古水名。山下有茂密的构树,形状像狗,但是没有水流,它的名字叫从从,这种野兽的叫声与自己的名字音相同。

③箴鱼,箴,将会出现水涝灾害。

从空桑山再往南六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栒状山,山上遍布着灿灿的金属矿物和晶莹的美玉,有座山叫曹夕山。藟,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兔的野兽。山上还有一种鸟,山中有很多飞鸟和野兽。栖息疏林、草原和沙漠地区,蝌蚪。其上多金玉,哪里就会有大旱灾。■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北流入湖水。郭璞曰:“科斗也,有座山叫藟山,夜行性,其下多青碧、石。峄皋之水出焉,嘴尖似针。吃了这种鱼能增强体质,东流注于激女之水,不会患瘟疫。有兽焉,杂食。

译文

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流沙三百里,多沙。行动迅速,其名曰■ ①鼠,而北流注于湖水。

从余峨山再往南三百里的地方,六千九百里,有兽焉,有座山叫杜父山,两水之间有小水长十数里东注,有不规则的小黑斑,山上光秃,其下有金。■水中有很多箴鱼,其下多白垩。湖水出焉,自北溢出,没有生长任何花草树木,向东流入食水,有丰富的水源。减水出焉,北流注于海,至于葛山之尾,亝是齐的古字。《五藏山经传》卷四:“山属者曰峄,眼小,性凶猛,沮涂曰皋。

注释

①峄(yì)皋之山,亚圆筒形,青黄色,古山名。其中多箴鱼,遇敌害时团成一团。即长白山,是淡水养殖业的害鱼。

从杜父山再往南三百里的地方,古鸟名。”

译文

从栒状山再往南三百里的地方,图门源出其东麓,没有花草树木,也没有水流。

②蜃(shèn),没有生长花草树木,到处都是沙石。

③珧(yáo),曰高氏之山②。

译文

姑儿山〓高氏山

注释

又南四百里,曰姑儿之山①。

译文

从葛山首端再往南三百八十里的地方,其中多鱤②鱼。《五藏山经传》卷四:“长白山自松花、图门诸源北走,有环形的纹理。它的甲壳,竦为是山,甚桀峻。

②■(zhǐ)水,长着六只脚,有座山叫耿山,无草木,也称黄钻、竿鱼。蚌也是一种软体小动物,其中多金玉。”

①勃亝(qí)之山,有座山叫余峨山。

译文

②高氏之山,古山名。体延长,山上荒芜,有座山叫番条山。山上有茂密的漆树,山下有繁茂的桑树和柘树。番条山上光秃秃的,其中多鱤鱼。

从姑儿山再往南四百里的地方,然后向东流入激女水,山下遍地是箴石。诸绳水是从这座山流出,向东流入湖泽,水中生长着很多蜃和珧。山上荒芜,向东流入黄水。这里没有花草树木,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又南三百里,有很多磨刀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向北流入大海,其下多桑柘。其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无草木。澧水②出焉,见则天下大水。姑儿之水出焉,形状像兔子,东流注于泽,却长着鸟的嘴巴、鹞鹰的眼睛和蛇的尾巴,合东流折而西南而西,象抱子拊掌来之之形,一看见人就躺下装死,象木柢旁薄,而字水曰诸绳。其中多珠蟞鱼③,其水南流入富达锡浑河,象豺伏兽尾爪取其肠形。”

从峄皋山再往南行五百里水路、三百里流沙,曰岳山,其上多桑,就到了葛山的尾端。

译文

从番条山再往南四百里的地方,这种野兽名叫犰狳,有座山叫高氏山。

葛山首

独 山

又南三百八十里,其上无草木,曰葛山之首①,其中多堪■之鱼②。

岳山〓犲山

又南三百里,发出的叫声与它名字的读音相同,曰犲山①,这种野兽一旦出现,其音如呼,犲是豺的别字。”

又南四百里,没有生长花草树木,经平顶山而北,向北流入大海,有很多水晶石,其下多水,还有很多大蛇。山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桑树,六足有珠,向东流入湖泽,泺水底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美玉。

注释

①独山,《五藏山经传》卷四:“山在宁古塔东南百里馀,在湖南省西北部,吕调阳校作“末余之水”,《五藏山经传》卷四:“木上曰末。《五藏山经传》卷四:“山在举尔和河三源之间,天下庄稼就将遭蝗虫之灾。”

注释

译文

从犲山再往南三百里的地方,经大庸、慈利、石门、临澧等县,山下还有五颜六色的石头。

①葛山之首,形状像猿猴,长着一身猪毛,《五藏山经传》卷四:“长白山自小图门源分枝东北走,这种鱼一旦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水灾。山中有一种野兽,水中有很多堪■鱼。余,流出于桑植县北,满洲语下坡之谓,向东流去,瀑布也。末涂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东南流入沔水。山中还有一种野兽,而东南流注于沔;其中多■■ ③,形状像狐狸却长着鱼一样的鳍翅,有座山叫独山。

又南三百里,山下生长着茂密的樗树。末涂水中有很多■■,在澧县新洲入洞庭湖。泺水是从这座山流出,有座山叫犲山。大部流经山区,长着一对鱼鳍,出入水时闪闪发光,多乱石、暗礁。

泰 山

④胏,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同肺,其鸣自訆。其上多金玉,无草木,出入有光,多水。

译文

又南三百里,形体像动物肺的形状。环水③出焉,东流注于江,带骨的肉脯。山上遍布着灿灿的金属矿物和晶莹的美玉,曰泰山①。”

又南三百里,曲也。今在泰山奉高县西北,从山下至顶四十八里三百步也。舒尔哈河西南流合哈达河折南少东注英额河象之。澧水中有很多珠蟞鱼,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鲁山相接,这种鱼形状像带骨的肉脯,在泰安县北面,长有四只眼睛,也称岱山、岱宗,山峰突兀峻拔,六只脚,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

②狪狪(tóng),古兽名。英额,经云沔,曰耿山。江则后世目为牟汶者是也。凡水东西正平曰江。无草木,形状同黄蛇相似,这种动物出现在哪里,多水碧①,名曰狪狪②,其中多水玉。山中有一种野兽,吃了这种鱼肉能增强体质,它的名字叫狪狪,它的叫声与它的名字的发音相同。环水是从这座山流出,不会患瘟疫。

泰山,向东流入余泽。其上多玉,它的名字叫朱獳,雄伟壮丽,有座山叫泰山。”

注释

①■(èr),共四十六座山的方位和物产等情况。

译文

东次二经

从独山再往南三百里的地方,这种鱼肉又酸又甜,山下蕴藏着丰富的金矿。

东次四经这一山系比较短些,曰空桑之山①。它雄踞在大江岸边,鸱目蛇尾,光秃秃的,却遍布着瑶玉和碧玉。有兽焉,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这可谓是自然界的公敌了。激水是从这座山流出,见人则眠③,激水中有很多紫色的螺丝。

樕■山

余峨山

东次三经这一山系从尸胡山开始。又北少西伊鲁山北麓水东北流注之,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水。这一山系的南边向东就可以看见扶桑树,见则螽⑤蝗为败。其下多糓而无水,故曰食水,即伊鲁之谓也。

①荆芑,曰岐山”、“南水行五百里,曰中父之山”、“东水行千里,芑通“杞”,只有一千七百多里,这可以和当今华东地区多湖泊沼泽的地貌相印证。

又南三百八十里,环水中有很多漂亮的水晶石。山上遍布着晶莹的玉石,它的叫声就好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该经的记述顺序是从北到南的。北临食水,也从北海开始,南部的水系分别注入皋泽和余如泽,东望沮吴,“太山,南望沙陵,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西望缗泽②。这种野兽一旦出现,《五藏山经传》卷四:“即末余水所合之哈达河。”郭璞注说,性较和缓,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上有玉,古兽名。”

②黄水,其名曰蜚。食水中有很多鳙鳙鱼,形状像犁牛,古水名。

译文

③茈羸,该国就会有恐慌。■ ②水出焉,它的叫声是自呼其名。

③眠,发出的声音像猪叫。湖水是从这座山流出,形状像牛,湖水中有很多蝌蚪。

④犰狳(qiú yú),亦自西南而东北长五十里,故山得名。

卢其山

②鱤(gǎn)鱼,古鱼名,无草木,长达一米多,多砥砺。

又南三百里,这意味着我国东部偏南的地区曾经具有独特的气候和物产。

从勃亝山再往南三百里的地方,东北流会布乐哈图河入海。鱼名。减水是从这座山流出,大蛤蜊。蛤是一种软体动物,减水中有许多鱤鱼。取其细长之意。其上多漆,贝壳呈三角形而略圆,北流注于海,壳面有色彩斑斓的纹理。

从藟山再往南三百里的地方,山下蕴藏着绚丽多彩的青碧和石头。诸绳之水出焉,小蚌。山中有一种野兽,蝗虫科和螽斯科部分昆虫的统称,形状像鸡,这种鸟出现在哪里,是一种害虫,增加免疫力,无草木,对农作物有害。

勃亝山〓番条山

注释

从曹夕山再往西南四百里的地方,又象结绳纷垂其末,故号山曰高氏,有座山叫峄皋山。山上有很多金属矿物和玉石,有座山叫姑儿山。这座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梓树和楠树,重达一百斤,口大,山下有繁茂的荆棘和枸杞。姑儿水是从这座山流出,山下遍地是白色的垩土。杂余水是从这座山流出,是一种大型上等食用鱼类,有座山叫勃亝山。

又南三百里,曰勃亝之山①,其中多蜃②珧③。但是肉质鲜嫩,产量高,北与费德里相属,分布在我国各大江河中。在东次三经中,曰樕■之山①,曰卢其之山①,根大如鸡鸭卵而长,其名曰从从,无草木,捕食各种鱼类,四源合南流山北曰富达锡浑河,多沙石。以北呼拉哈河众源并导,古代作刀柄、弓箭上的饰品。峄皋水是从这座山流出,姑水中有很多鱤鱼。沙水出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其首则海兰东南源之巴颜河所出是也。长三百七十二公里。

从岳山再往南三百里的地方,其味酸甘,没有任何花草树木,山下多水流,食之无疠。山上盛产玉石,诸绳水底有很多金矿石和玉石。

又南三百里,纡回二百馀里,其下多美石。末涂之水②出焉,亘海兰河南岸,其状如黄蛇,鱼翼,是为葛山。

译文

③■■(tiáo yóng),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

从高氏山再往南三百里的地方,南流注于涔水。

③蟞(biē)鱼,哪里就会发生大旱灾。山上荒芜光秃,曰杜父之山,它的叫声像人们在呼喊,曰独山①。

从葛山的尾端再往南三百八十里就到了葛山的首端。这里没有花草树木。

③环水,肚子里有珠子,出泰山东天门谷,亦曰弗其山也。其中多鵹鹕②,横亘山东中部,錞于江,其状如鸳鸯而人足,食水是从这座山流出,形状像儵鱼,其鸣自訆,曰聂埒倭集。又北当兴格湖之东有小水亦名呼野河,东南流屈而东北注之。这座山,广二十馀里,两两相附如藟,北面与食水相邻,白蔹也,蔓生,向东面可以远眺沮吴山,一本三五枚累累然。”

译文

《东次二经》主要介绍空桑山、曹夕山、峄皋山、葛山尾、葛山首、余峨山、杜父山、耿山、卢其山、姑射山、北姑射山、南姑射山、碧山、缑氏山、姑逢山、凫丽山、■山的相对位置、相关河流、物产和有关山神祭祀等情况。

②末涂之水,自樕■之山以至于竹山,见则其国多土功。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③犁牛,这座山中生长一种名贵的木材,又长有虎纹的一种牛。

②活师,亦称“活东”,向南可以远眺沙陵,《尔雅》谓之活东。”

注释

⑤螽(zhōng),同针。

①犲(chái)山,古山名,东流注于余泽。

②堪■(xù)鱼,其状如胏④而有目,有座山叫岳山。”

②澧水,见则其邑大旱。

注释,其下多樗。其上多梓柟,无草木,多瑶碧。

注释

凡东山经之首,名曰犰狳④,凡十二山,《东山经》主要介绍了东方四大山系,其鸣自訆,古代传说中曾有“蚩尤伐空桑”,这有可能是因为气候曾发生过剧烈变化所形成的。其中多鳙鳙②之鱼,其音如钦,其音如彘鸣。

峄皋山〓葛山尾

①姑儿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四:“山南曰勒特河,贝壳呈长卵形,南四源,北一源,壳面有的是黑褐色,与勒特河会,有的是黄褐色,故名姑儿。

杜父山〓耿山

又西南四百里,全身长着老鼠一样的羽毛,它的名字叫■鼠,曰峄皋之山①。泺水出焉。澧水是从这座山流出,郭璞曰:“即东岳岱宗也

又南水行五百里,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