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素书(大全集)
1696400000037

第37章 遵义章第五 成大事者须遵循的规律(9)

联想集团在创业之初,有这样一条规定:在召开20人以上的会议时,每一个迟到者都要罚站一分钟,以示警示。无论领导还是员工,都一视同仁,必须遵守这一条规定,没有特例。在联想看来,这一分钟是很严肃的一分钟,它代表了联想人的精神。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被罚的人竟然是总裁柳传志原来的老领导。罚站的时候他本人和柳传志都紧张得不得了,一身是汗。柳传志跟这位老领导说:“你先在这儿站一分钟,今天晚上我到你的家里给你站一分钟。”

柳传志本人也被罚过三次。用柳传志自己的话说就是:“人无信则无以立。”“一个领导者的行为将带动整个团体,言必有信既是每天工作中都要时刻遵循的原则,也是获得下属严格遵守制度的法宝。下属判断一个领导是否是好领导时,更多的是以他的品格为依据的,一个言行不一的领导只会妨害与下属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一个‘说一套,做一套’的领导者又怎能让下属信任呢?所以,在联想,如果要成为一名领导,他首先要做到‘言必有信’,说话算话。”言行一致的领导不仅会给下属安全感,而且大家工作起来会很轻松,不必考虑是否还会出现不同的决策而使自己先前的工作毫无意义,下属也会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努力。“言必有信”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也应该是每一位领导者终生追求的目标。下属往往崇拜智力超群的天才,但是他们更对品德高尚的领导青睐有加。

17. 施恩莫望报

原文

薄施厚望者不报。

译文

给予别人很少,却希望得到厚报的,一定会大失所望。

名家注解

【张商英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覆之、载之,含之、育之,岂责其报也。

【王氏注】恩未结于人心,财利不散于众。虽有所赐,微少、轻薄,不能厚恩、深惠,人无报效之心。

■ 解读 ■

老子说,施恩不要心里老想着让人报答,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却要时时记在心上,这样才会少烦恼、少愁怨。许多人怨恨人情淡薄,好心不得好报,甚至做了好事反而成了冤家,原因就在于做了点好事,就天天盼望着人家报答,否则就怨恨不已,恶言恶语。他们不明白,施而不报是常情,薄施厚望则有失天理。

■ 处世活用 ■

感恩情结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常言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一种朴素、真诚、发自内心的感情,但是中国感恩文化中最为高级的一种境界是,施恩不图报。为人处世,我们要培养这种品质。

中国人历来重视恩情,所以知恩、感恩、报恩等多种情感一直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有时报恩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伍子胥报仇容易报恩难,原因就在于施恩者的队伍中还存在着一大批不图报的人。

伍子胥有恩难报

当年伍子胥因父兄遇害,而被迫流亡逃命,楚国大军一路追杀不止。伍子胥行至昭关时,遇到了当时高士东皋公。东皋公联合身材、长相酷似伍子胥的另一位朋友皇甫讷一同制定了帮助伍子胥过昭关的方案,即用皇甫讷假扮伍子胥吸引守关士兵,伍子胥乘乱出关,然后东皋公再凭借同昭关守将的朋友关系去证明皇甫讷并非伍子胥,让所有人都相信这只是一场误会而已。事实的确是按计划走的,伍子胥顺利过关了,昭关守将还为东皋公和皇甫讷摆了一桌洒席,向他们表达了歉意,并报销了往返的路费。同时严厉告诫全体官兵,一定要仔细查找,绝不能让伍子胥过昭关。但此时的伍子胥并不知道这些,他还是担心追兵会时刻而至,仍然是日夜兼程,急行不止,忽然一条大江横在眼前。前有大江,后有追兵,伍子胥心急如焚。此时恰有一渔翁撑船路过,伍子胥大呼:“渔翁救我。”渔翁不仅救了伍子胥,并且还为他准备了饭食。伍子胥临去时,解下七星宝剑相送,但渔翁没要,渔翁说得很明白:“抓到你比这剑值钱多了,我都把你救了,还要这剑干什么?”伍子胥说:“你既然不要剑,那能不能把姓名告诉我,以后一定报答。”渔翁又说:“你是通缉犯,我是同伙贼,用什么姓名,如果以后有缘再相会,只需叫我‘渔丈人’足矣。”伍子胥拜谢,转身才走几步,又有些担心,叮嘱说:“如果有追兵,千万什么也别说呀!”渔翁说:“这你可放心,我现在也是罪人。”说完跳入江心,溺水而亡。紧接着,伍子胥又在濑水边得到一浣纱女的饱食,同样的叮嘱,同样的结果,浣纱女抱石自沉于濑水。伍子胥感伤不已,咬破手指,血书二十字于石上“尔浣纱,我行乞;我饱腹,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伍子胥与东皋公、皇甫讷、渔丈人、浣纱女四人都是萍水相逢,但他们四人对伍子胥的帮助,却都是大恩,其中东皋公、皇甫讷、渔丈人是楚国人,浣纱女是吴国人,东皋公、皇甫讷是隐士、是学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知识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渔丈人和浣纱女则是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他们国域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身份不同,但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品德:施恩不图报。人生天地间,当如此。

■ 职场活用 ■

职场上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如果你怀着一颗诚恳的心与别人交往,不图回报地去帮助他人,虽然忘掉了自我,忘掉了提供帮助和友爱能给你带来的好处。但是,正如著名企业家吉田所说:“播种善的人也会得到善,善会循环给我们,让善不停地循环,大家都得到善的恩惠。”

所以不要老是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应该想我能够给予别人什么,付出什么样的服务与价值来让对方先获得好处。当你能持续这么做,并且大量帮助别人获得价值的时候,也就是你成功的时候了。因为那些获得你帮助的人会慢慢累积成一股庞大的力量,回馈给你所需要的帮助与支持。

互助的力量

在同一个办公室中,小王拟了一份项目策划书,内容很有价值,但可能不合经理胃口。小王正在犹豫不决,旁边还有人冷嘲热讽,挤眉弄眼。下班后同事小张过来帮他看了看策划书,为小王提了一些合理的建议,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之后交给了经理。后来这个项目策划被经理采纳了,还给小王加薪奖励。小王对小张的帮助牢记在心里了。

过了一段时间,小张想申请配一台笔记本电脑,按经理的风格,这个申请批准的可能性很小,但笔记本电脑对经常出差的小张又很有必要,这时小王给小张帮忙出点子,劝小张在申请书上注明:“这台电脑将在与我们有业务往来的那家公司,以最低价格购买。”结果小张的申请被批准了。

小张和小王在工作中互相帮助对方完成自己的心愿,赢得同事的尊重和佩服。当然,你对别人的帮助应落到实处,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要有行动,并彻底帮助他人解决实际困难,让你付出的帮助能真正起到实效。要做到无私地、诚恳地帮助别人已经很难做到,如果要持之以恒地帮助别人就更难了。所以,如果你能够毫无私心地帮助别人,并且坚持不懈地这样做,这将会为你赢得朋友,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 管理活用 ■

有人说,社会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存在,它能一直都保持公平,给予就会被给予。如果你作为一家企业的经营者,尽管获利是你经营企业的目的,但如果你愿意施恩不思报地提供部分免费或超低价好商品给顾客,你获得的收益就可能远远大于你施予别人所带来的损失。

无味大蒜的效益

名古屋有一家叫做“加它”的制酪公司,它因制造咖啡用新奶酪而闻名。这里的社长日比孝吉先生十分乐善好施,无论是什么都免费或超低价供给。

一种无味大蒜是由一个拥有此项开发技术的人推销到日比先生这儿的。据说日比先生自己试过后感觉很好,于是就买下了这项技术,然后让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来的研究人员对其效能进行研究。原来这种特别方法制成的无味大蒜中含有一种叫“阿霍安”的物质,它能净化血液,除了对预防癌症有效之外,还有利于白内障、高血压、哮喘等病的治疗。

有一次,一个朋友来要点儿过年用的咖啡。“那么,这个也给你,一起用试试看。”日比先生顺手将无味大蒜也给了这位朋友一些。没想到这成了一个开端。据说到现在为止,这种无味大蒜已经派发给了全国25000多人。

结果,有感谢信寄来:“这种无味大蒜效果惊人。”其中还有人写信来联系说:“哪怕只付邮费呢?”“不能白白接受啊!”

这正是有趣之处。对后者,日比先生进行了劝服:“那样的话,就请多多使用本公司的产品,或帮助宣传一下‘加它’的产品就行了。”

派发给25000多人,简单算算,这需要多少经费呢?每年竟然要超过25亿日元。

但是,自从派发这种无味大蒜以后,公司的营业额迅猛增长,1994年年收入超过了700亿日元。日比先生说想把派送给无味大蒜的人数增加到10万人,考虑一下,据说成本花费达到100亿日元,“可是,那个时候公司的营业额也会达到3000亿日元吧。”

日比先生说:“给予就会被给予。报恩方式可以促进公司发展,我只是对此做了一下实践而已。”具体到管理者来说,所谓“给予”,就是要善待员工,对他们要心存感恩,特别是那些功劳显赫者,不能忽视,更不能“卸磨杀驴”,因为优秀的员工是企业成长的基石,怠慢员工,就会失去人心。作为管理者不能傲慢,要认可下属的表现,要随时表现出对下属的欣赏,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并及时了解他们的苦衷,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各种福利待遇。只有企业上下一条心,同舟共济,企业才能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

18. 不可贵而忘贱

原文

贵而忘贱者不久。

译文

富贵之后就忘却贫贱时候的情状,一定不会长久。

名家注解

【张商英注】道足于己者,贵贱不足以为荣辱;贵亦固有,贱亦固有。惟小人骤而处贵则忘其贱,此所以不久也。

【王氏注】身居富贵之地,恣逞骄傲狂心;忘其贫贱之时,专享目前之贵。心生骄奢,忘于艰难,岂能长久!

■ 解读 ■

《老子》中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意思是说尊贵是以卑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下为根基的,卑下是一切高高在上的基础。富贵、有权之后,就翻脸不认人,这样的人是不会长久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小人得志心态。因此,了解了贵贱、高下的辩证关系,做人就不会太张扬。过于张扬就会自取其辱,而凡事懂得处下、居后的人才能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

■ 处世活用 ■

为人处世,要眼光开阔,不可忘患难之交。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那些在困境中帮助过我们的人心存感激。富贵了,有权了,就翻脸不认人,这样的人是不会长久的。他们不明白,贵贱荣辱,是时运机遇造成的,并不是他们真的比别人高明多少。倘若因此而目空一切,即便荣华富贵,也转眼成泡影。

张作霖知恩图报

张作霖(1875-1928),字雨亭,汉族,清末辽宁海城人。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1928年6月4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去。

张作霖小时出身贫苦,无钱念书,但是有一位好心的老师帮了他的忙。这位老师名叫杨景镇,那时他教私塾。有一天,正在教学生读书时,他看到窗外有一个小孩偷偷地听他讲课,表情很严肃也很认真。杨景镇很好奇,就把那个小孩叫进来问。小孩答道:“我叫张作霖,我想念书上学,可是家穷,上不起学,就在这里偷听。”杨先生觉得让小孩读书识字是件好事,就免费让他上学,还供给张作霖纸笔。这时的张作霖已经是13岁了。

就这样,张作霖读了一段时间私塾。在杨景镇的私塾里,张作霖学到了初步的文化知识。这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张作霖是个知恩图报、讲义气的人,他后来当了民国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不忘旧时情谊,特地请杨景镇到沈阳来,在家里开设了私塾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就曾跟杨景镇读书。张作霖总说自己毕业于“绿林学校”,幽默之余,也十分贴切。他只跟着杨景镇上过一点私塾,无论成名前后都没有广泛读书的机会,接触最多的无非是市井之间流传的说书演义。

■ 职场活用 ■

知恩图报,常怀感激之心,会使生活阳光灿烂。英国有这样一句谚语:“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常怀感激之心,是做人的品质,是与同事和谐相处的技巧。常怀感激之心,天空永远晴朗,寒冷会被和煦的春风温暖,阴云难以阻挡太阳的光芒。缺乏感恩之心,心中就会充满不平、怨恨和愤怒,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马尔克斯的感激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年轻时供职于波哥大《观察家报》,1955年因揭露海军走私而引火烧身,以至于不得不逃往巴黎。海明威说巴黎是节日,但在马尔克斯看来却是炼狱。他穷困落魄,举目无亲。他这样回忆:没有工作、一人不识、一文不名,更糟的是不懂法语,只好待在旅馆的一个不是房间的房间里干着急。肚子饿得实在挨不过去了,就出去捡些空酒瓶或旧报纸,换取少量面包。

马尔克斯实在穷得可怕,仿佛下辈子也还不清长期拖欠的房租,好在旅馆老板娘也许是自认倒霉了,竟然不催不逼。后来,马尔克斯时来运转,无可阻挡地发达起来。1967年,《百年孤独》的出版,他名满天下。春风得意的马尔克斯想起了那家旅馆,旅馆依然如故,只是物是人非。老板娘尚健在,她一脸茫然,根本无法将眼前这位西装革履、彬彬有礼的绅士同10多年前的流浪汉联系在一起。为了让她相信事实并收下“欠款”,马尔克斯煞费一番苦心。

后来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老板娘得知消息后惊喜万分。她在《世界报》刊登寻人启事,表示要把那笔钱归还给马尔克斯,算是他们夫妇对世界文学的一点贡献。马尔克斯为此专程前往巴黎看望老人家,陪他前去的是老板娘年轻时的偶像嘉宝。马尔克斯诚恳地告诉老板娘,她的贡献在于她的善良,她没让一个可怜的文学青年流落街头。

■ 管理活用 ■

企业之初,必有一些骨干人员。嗣后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有些人或迁升,有些人则无此佳运。这时获迁升人员不可忘记创业艰难,应对一同创业的同事心存敬意。一则这是基本德行,二则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始创者亦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我们不妨看看汉宣帝的例子。

汉宣帝与丙吉

汉宣帝刘询,西汉皇帝,公元前74~前49年在位。字次卿。武帝曾孙。少居民间,出入三辅(汉代京畿地区,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熟知民间奸邪,吏治得失。好黄老刑名之学。昭帝死,又废昌邑王,霍光迎立刘询为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甚见成效。去世后庙号为中宗,谥号孝宣皇帝。

刘询是位很有人文关怀的皇帝,即位期间,重封了汉朝的开国功臣。如果说此举有些拉拢老臣的意味,那在对待自己的恩人丙吉上,汉宣帝的人文关怀就是一种做人不能忘本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