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必学的1000个社会经验
1697000000029

第29章 为人·处世篇(2)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感情或意见,都在说话方式里表现得清清楚楚,只要仔细揣摩,即使是弦外之音也能从说话的帘幕下逐渐透露出来。

有一个男人每天下班都按时回家,而这一天他下班后却留在办公室与同事打扑克,回到家时,他就马上跟老婆说他加班了,而且还要诅咒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活儿干不完等等之类的话。他的说话语调比平常快,而且慷慨激昂。

□ 说话快慢反映深层心理

如果对于某人心怀不满,或者持有敌意态度时,许多人的说话速度都变得迟缓,而且稍有木讷的感觉。如果有愧于心或者说谎时,说话的速度自然就会快起来。

□ 音调的抑扬顿挫反映人的心理

上述的那位“加班”的男人,当他回到家时,他说话的语调不仅快,而且慷慨激昂,好像今天的“加班”的确让他很反感——他是很不愿意“加班”的。

当两个人意见相左时,一个人提高说话的音调,即表示他想压倒对方。

对于那种心怀企图的人,他说话时就一定会有意地抑扬顿挫,制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有一种吸引别人注意力的欲望,自我显示欲隐隐约约地透露出来了。

336. 不和发展到极端时,不快乐的表情反而逐渐消失

丈夫李军和妻子红霞随着生活的日渐平淡,彼此都熟悉了婚后的生活,再也没什么新鲜感了,却常常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而吵架了。

随着吵架次数的增加,这好像成了家常便饭了,李军和红霞谁也不愿再理睬对方,他们经历了一个冷漠的阶段。

当面对家人和朋友,为了不让别人看出来,他们逐渐过渡到有别人在场的时候,彼此显得关系还不错、很恩爱,而一旦只有他们独处时,家里则静悄悄的,互不打扰。渐渐地,没人在的时候他们也开始说话了,但这并不是尽弃前嫌,只是有时候有一些不得不说的话而已。随着彼此间的不和发展到极端时,不快乐的表情反而逐渐消失,他们的脸上反而呈现出一种微笑,态度上也显得卑屈又亲切。

一位经常办理离婚案的法官说,当夫妇间任何一方表现出这种态度时,就表明夫妻关系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

人类的心理活动非常微妙,但这种微妙常会从表情里流露出来。倘若遇到高兴的事情,脸颊的肌肉会松驰,一旦遇到悲哀的状况,也自然会泪流满面。不过,也有些人不愿意将这些内心活动让别人看出来,所以,千万不要被假象所迷惑。

337. 柔弱之人,未必是君子

东晋大将军王敦去世后,他的兄长王含一时感到没了依靠,便想去投奔王舒。

王含的儿子王应在一边劝说他父亲去投奔王彬,王含训斥道:“大将军生前与王彬有什么交往?你小子以为到他那儿有什么好处?”

王应不服气地答道:“这正是孩儿劝父亲投奔他的原因,王彬是在强手如林时打出一块天地的,他能不趋炎附势,这就不是一般人的见识所能做到的。现在看到我们衰亡下去,一定会产生慈悲怜悯之心;而荆州的王舒一向保守,他怎么会破格开恩收留我们呢?”

王含不听,于是径直去投靠王舒,王舒果然将王含父子沉没于江中。

而王彬当初听说王应及其父要来,悄悄地准备好了船只在江边等候,但没有等到,后来听说王含父子投靠王舒后惨遭厄运,深深地感到遗憾。

好欺侮弱者的人,必然会依附于强者;能抑制强者的人,必然会扶助弱者,作为背叛王敦的王应,本来算不上是个好侄儿,但他的一番话说明他是深诸世情的,在这点上,他要比王含强得多。

338. 毕恭毕敬者,心未必恭敬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总是毕恭毕敬的模样,一般而言,这样的人与人交际应对,大都低声下气,并且,始终运用赞美的语气。比如:贵府的千金真可爱!你丈夫又那么健康,实在令人羡慕……交往日久,就会察觉这种人随时阿谀的态度,而致厌恶。

这种口头的礼貌,并不表示对你的尊敬,而是表示一种戒心、敌意或不信任。

之所以要对一些毕恭毕敬者防范,是因为在他们柔弱的表象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之时,混迹其中的黑心者很容易偷袭得手。

因此,当我们与毕恭毕敬之人打交道时,应该力戒松懈,小心测试他内心的意图,而绝不能掉以轻心,以为此类人就可以不负重托。

339. 言为心之声,需要认真辨析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从一个人的言谈,就足以知悉他的心意与情绪,和内心的真实想法。

□ 说话好诉诸传统的人

说话好诉诸传统的人大多思想保守。这种人不管什么新事物一出现,都好用传统的东西作为评价标准。这类人多数是经验主义者,其思想保守、僵化,也表明了其顽固不化的心理。

□ 爱发牢骚的人

爱发牢骚是一种不能言传的骄傲和自大,不满意他人在某方面超越自己。如“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牢骚。发牢骚者大多自视清高,当现实中无法保持他们这种优越地位时,就借发牢骚来宣泄。

□ 恶意责备的人

恶意责备的人多半是想满足自己的支配欲望和自尊心。他们常爱抓住别人的毛病小题大作,横加指责,这种人对他人尖酸刻薄,自尊心较强,具有支配他人的愿望。

□ 说话好看风使舵的人

说话好看风使舵的人大多无原则性。在生活中,许多人说话时是以听话对象为转移的。他们自己没有一定的主见,完全是“看人下菜”。

□ 说话暖昧的人

说话暖昧的人大多数喜欢迎合他人。这种人说同一句话既可作这样解释,又可作那样解释,含糊其辞,这种人处世圆滑,从不肯吃亏,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如何利用别人。

□ 对他人评头品足的人

经常对他人评头品足,论长道短,说明他嫉妒心重,心胸狭窄。如果他对诸如别人不跟他打招呼之类的小问题耿耿于怀,说明他在自尊心上受挫,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有些人常以领导的过失或无能为话题,则表明他自己有想出人头地,取而代之的愿望。

□ 避开话题的人

有人在说话时全力避开某个话题,这说明他在这方面有隐衷,或者在这方面有强烈的欲望。比如当一个人的心中对金钱、权力或某异性怀有强烈的欲望时,很怕被别人识破,于是就故意避开这个话题以掩饰自己的真实用意。

对周围之人的言行进行观察,对其内心进行剖析,方能达到“观人于微而知其著”的境界。

340. 观上司言行,洞悉其内心实际想法

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言语、表情、手势、动作以及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有较为敏锐细致的观察,是掌握对方意图的先决条件,测得风向才能使舵。和上司打交道时,对其眼手的观察,能够让我们洞悉其内心:

◇ 上司向室内凝视着,不时微微点头——非常糟糕的信号,它表示上司要下属完全服从他,不管下属们说什么,想什么,他一概不理会。

◇ 双手合掌,从上往下压,身体起平衡作用——表示和缓、平静。

◇ 双手插腰,肘弯向外撑——好发命令者的一种传统人体语言,往往是在碰到具体的权力问题时所做的姿势。

◇ 上司坐在椅子上,将身体往后靠,双手放到脑后,双肘向外撑开——他此时很轻松,但很可能也是自负的意思。

◇ 食指伸出指向对方——一种赤裸裸的优越感和好斗心。

◇ 双手放在身后互握——一种优越感的表现。

◇ 上司拍拍下属的肩膀——对下属的承认和赏识,但只有从侧面拍才表示真正承认和赏识。如果从正面或上面拍,则表示小看下属或显示权力。

◇ 手指并拢,双手构成金字塔形状,指尖对着前方——一定要驳回对方的示意。

◇ 把手捏成拳头——不仅要吓唬别人,也表示要维护自己的观点,倘用拳头敲桌子,那干脆就是企图不让人说话。

◇ 上司说话时不抬头,不看人——一种不良的征兆,轻视下属,认为此人无能。

◇ 上司从上往下看人——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好支配人、高傲自负。

◇ 上司久久地盯住下属看——他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他对下属的印象尚不完整。

◇ 上司友好和坦率地看着下属,或有时对下属眨眨眼——下属很有能力、讨他喜欢,甚至犯错也可以得到他的原谅。

◇ 上司的目光锐利,表情不变,似利剑要把下属看穿——一种权力、冷漠无情和优越感的显示,同时也在向下属示意:你别想欺骗我,我能看透你的心思。

◇ 上司偶尔往上扫一眼,与下属的目光相遇后又往下看,如果多次这样做,可以肯定上司对这位下属还吃不准。

341. 借“贵人”之光,照亮前程

清政府的官场中官员的升迁历来靠后台,走后门,求人写推荐信。左宗棠有个知己好友的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但左宗棠向来是不给人写推荐信的。

一日黄兰阶闲逛到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他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店主写柄扇子,落了款,得意洋洋地摇回福州。

这天,是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大帅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我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要过黄兰阶扇子仔细察看,一点不差,确系左宗棠笔迹。他将扇子还与黄兰阶,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第二天就给黄兰阶挂牌任了知县。

单从借力的角度,寻求一些有作为有背景的人帮助自己,从而使自己尽快得到提拨,英雄有用武之地,也没有什么不可。如果实在得不到贵人的帮助,想办法沾沾贵人的光,也可照亮自己的前程。

342. 用他人的智慧,让自己成功

三国中的刘备,文才不如诸葛亮,武功不如关羽、张飞、赵云,但他有一种别人不及的优点,那就是一种巨大的协调能力,他能够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为他所用。多一样才华,等于锦上添花,而且通过这种渠道结识的人,也将成为你的伙伴、同业、同事、专业顾问,甚至变成朋友。能集合众人才智的公司,才有茁壮成长,迈向成功之路的可能。

一个人有无智慧,往往体现在做事的方法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然,借用别人的智慧,助己成功,是必不可少的成事之道。

不嫉妒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能够为之利用,能够诱导别人为自己做事,与合作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信誉,是成大事的基本法则。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培养某种自己欠缺的才能,不妨主动去找具备这种特长的人,请他参与相关团体。

343. 与某个名人挂上钩,销路自然大开

许多人都崇尚名人,对名人的话俯首恭听,唯命是从。因此,生意场上若能使自己的商品与某个名人挂上钩,销路自然大开。

北京北海公园琼岛北面有家名叫仿膳饭店的老饭庄,已有数十年历史。虽然这里的饭菜全是仿照清朝宫廷菜点的方法烹制,但生意一直很淡。后来他们通过调查,发现外国游客大都对皇帝的起居饮食怀有浓厚兴趣,于是决定以“皇帝吃过的饭菜”作为仿膳的特色,大张旗鼓进行宣传。他们搜集了许多关于宫廷菜点的传说和有关的轶事,编成故事,让服务员背下来,在点菜、上菜时根据不同顾客,不同场合加以介绍,生意一下子变得兴盛起来。

许多商业广告喜欢用名人而不惜重金,实际上也是借力的应用。有头有脸的人都喜欢用的东西,普通人心理上容易认同:“我和某某用的是同一个品牌”。同样是消费,多一层攀龙附凤的光环,自然很多人愿意借这个光。

攀龙附凤之心大部分世人都有,谁不希望有个声名显赫的朋友?一个明星,或者随便什么大人物,如果能跻身于他们的行列,自己也便沾上了荣耀,在别人眼里也就身价大增了。

344. 隔几辈的祖上也有光可借

中国人习惯续家谱,重出身,爱攀名人之后也重名人之后。刘备明明是个编席卖履的小贩,却攀了个皇族之后,被尊为皇叔,诸葛亮和关、张、赵、马、黄等一批文武,就捧着这块招牌,居然三分天下。

虽然后人不能尽续其先人的功德才智,但对世人来说,有一条血缘的根传下来,总比无声的遗物更惹人怀旧。

人们尊其后,说到底还是尊其人。这是一种纪念,一种传扬,要不怎么不去找出秦桧的几世孙呢?清朝乾隆年间有位叫秦大士的名士过岳坟,不由感叹道:“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可见前人与后人还是大有关系,名人之后更是关系重大。对越是功高德重为民族作出牺牲的逝者,人们就越尊重他们的后代,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他们的感激,赎回亡者的遗憾。所以,生活中,能和名人的后代扯上关系,也能提高自己的身价。

345. 活用自己的籍贯也能得到实惠

北洋政府时期前后有7个总统及执政首脑,他们中有6个是行伍出身,唯有徐世昌是无一兵一卒之文人。徐世昌以翰林起家,攀附袁世凯,投其所好,因缘际会,扶摇直上,最终跻身总统宝座。

徐世昌,清咸丰年间生于河南开封,城内的双龙巷是他出生地和少年时代活动的地方,算是他的第一个籍贯;据徐氏家谱考证,徐世昌的远祖明朝末年居住在浙江勤县,这是他的第二个籍贯;乾隆年间,徐家又从北京大兴移居天津。徐世昌认为大兴是他的第三个籍贯,天津是他的第四个籍贯。

别人也许会觉得有这么多籍贯是个麻烦,而徐世昌却利用这多处籍贯大做文章:他跟袁世凯论河南同乡;跟冯国璋、曹锟论直隶同乡;与钱能训、孙宝琦论浙江同乡。涉足社会,处处得到同乡的帮助。

总之,我们应当多用心挖掘。有些人、物、事、情,乍看起来与你八杆子打不着,可只要动足脑筋,便有文章可做。

346. 退身可安身,进身可危身

在迫不得已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许多人就是做不到后撤一步,总是想向前逼进,结果是适得其反。换句话,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一步。大凡人在初创崛起之时,不可无勇,不可以求平、求稳,而在成功得势的时候才可以求淡、求平、求退。这也是人生进退的一种成功哲学。

早在安庆战役后,曾国藩部将即有劝进之说,而胡林翼、左宗棠都属于劝进派。劝进最力的是王闽运、郭嵩焘、李元度。当安庆攻克后,湘军将领欲以盛筵相贺,但曾国藩不许,只准各贺一联,于是李元度第一个撰成,其联为:“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曾国藩见后立即将其撕毁,并斥责了李元度。在《曾国藩日记》中也有多处戒勉李元度慎审的记载,虽不明记,但大体也是这件事。曾国藩死后,李元度曾哭之,并赋诗一首,其中有“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句,潜台词仍是这件事。

在进退关系上,曾国藩把握得极好,他不愿只做一个只知进而不知退的人,因为他相信这样一句话:“退身可安身,进身可危身。”

347. 身处劣势,要避开对方的锋芒

退步有时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进步,就像体育运动中的跳远一样,为了跳出好成绩,退几步是必须的。许多人对后退常常不理解,认为是一种倒退。

生活和学习中,在走进犄角而不能摆脱时,我们把问题放下,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放弃和精神松弛后,原本复杂的难题此时也许会变得非常简单,这就是以退为进,调换思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