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知识全知道
1697400000049

第49章 萧条的回归与繁荣的道路——经济危机篇(3)

第一是投资。在经济学方面,投资是指购买(或生产)资本货物——不会被消耗掉而反倒是被使用在未来生产的物品。实例包括了修造铁路或工厂,清洁土地,或让自己读大学等。投资多了,比如开一场工厂,就可以雇佣更多的人来工作,提供了就业机会;生产出来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上,为人们提供了消费品;企业的利润通过一部分税收的形式上交给国家,就形成了财政的收入。因此,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二是消费。厂商生产出来的产品是需要转化成货币的,这样才能付给供应商货款以购买更多的原料,进行下一步的生产。消费者是消费品的最终需求者,如果没人购买产品,那么厂商也就不会再生产了。如果消费增加,就能够推动厂商生产的积极性,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经济新闻都在将促进内需的原因。从另一方面来看,消费就是市场,很多跨国企业都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正是因为这里的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

第三是政府购买。各级政府在商品与劳务上的总支出,它是国内总需求的组成部分之一。政府购买大致有两种:①从居民那里购买劳务;②从企业或公司购买商品。因此,这种公共支出包括工作人员和武装人员的薪资支付和购买各种公用物资的开支。政府购买也是消费的一种,只不过经济学中把居民的消费和政府的消费分开来看,因为政府的消费是可以直接调节的,所以就可以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

第四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可以看做是外国人对本国的净消费。如果国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增加了,自然就会促进本国生产更多的产品,那么就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经济增长是每个老百姓的福祉,只有国力强大了,才能够让人民更富裕。因此,下一次,当你听新闻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多少时,就发自内心地微笑吧,因为经济在增长,你的生活也会更美好!

■ 经济活动是如何波动的?——经济周期

美国经济学家W.米契尔和A.伯恩斯给经济周期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经济周期是以商业为主的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包括同一时间内许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扩张,继之以同样普遍的衰退、收缩,以及引起转入下一个周期扩张阶段的复苏;这种变化的顺序重复出现但没有周期性;经济周期的时间从1年多到10年或12年不等;这些周期不能再分为与它们本身的特点相似的、更短的周期。经济活动的繁荣与萧条交替出现的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人数、物价水平等综合性经济指标表现出来。

根据这一定义,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4个阶段:经济活动高涨的扩张或繁荣阶段、经济活动低落的收缩或萧条阶段、由繁荣过渡到萧条的衰退阶段、由萧条过渡到繁荣的复苏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是经济周期的主要阶段。

由于所根据的资料和划分经济周期的依据不同,一般又把经济周期分为3~4年的短周期、10年左右的中周期和50年左右的长周期3种类型。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特把这3种类型统一了起来,认为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1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

许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不同的周期理论。其中主要有: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用货币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纯货币理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魏克赛尔和奥地利经济学家F.密塞斯和F.哈耶克用投资来解释经济周期的投资过度理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特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的创新理论;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和J.M.凯恩斯用心理变动来解释经济周期的心理理论;美国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用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周期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等等。为了熨平经济中的周期波动,政府采取了反周期的经济政策。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特别是1960年以后,进入了一个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日本劳动省《每月勤劳统计调查》发表的调查资料指出,从1960—1990年的30年时间里,日本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平均6%~8%的速度连年上升,其中六大城市年平均上升速度则达到8%~10%,中间没有出现衰退萧条,从而形成一个长达30年持续发展的经济繁荣期。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中一个突出的特长的经济繁荣期。

造成日本长时间经济繁荣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原有的经济基数较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这30年都是日本自由民主党执政,没有发生影响政局的波动;三是日本是战败国,这些年国防经费不超过财政收入的2%,可以把主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用于发展经济;四是美国在朝鲜和越南战争期间,把日本作为一个重要的“后勤基地”,大量的军需物资都在日本购买,因而发了“战争财”。不仅在经济上发了财,在技术上也发了财,例如,美国的军车和其他技术装备大都在日本维修(后来还逐步增加购买量),要求维修技术和零配件都要达到美国的技术标准,并由美国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督导,这就对日本的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和相关工业的人才培养以及技术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五是日本人被称为“经济动物”,既善于做生意,又善于把外国的先进技术“搞”到手加以发展并迅速投入生产。

从1991年以后,日本进入了经济萧条期,直到2004年才开始有复苏的迹象,又出现了一个近13年的超长萧条期。繁荣期和萧条期相加,日本这一个长经济周期超过了40年。

■ 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创新经济周期理论

创新经济周期理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特提出的一种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创新所引起的旧均衡的破坏和向新均衡的过渡。社会正是在这种旧均衡破坏和新均衡的形成中发展前进的,因此,经济周期是正常的。

熊彼特首先提出了经济周期的“纯模式”,用来解释经济周期的两个主要阶段——繁荣和衰退的交替。创新为创新者带来了盈利,引起其他企业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的形成引起对银行信用和生产资料的需求的增加,引起经济高涨,形成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盈利机会消失,对银行信用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减少,引起经济收缩,这就形成衰退,直至另一次创新出现,经济再次繁荣。

但是,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4个阶段。熊彼特用创新所引起的“第二次浪潮”来解释这一点。这就是,在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了对生产资料需求的扩大和银行信用的扩张,这就带动了生产资本品的部门扩张,进而又带动了生产消费品的部门扩张。这种扩张引起物价的普遍上升,投资机会增加,出现了投机。这就是第二次浪潮,它是对第一次浪潮的反应。然而这两次浪潮有重大的区别。第一次浪潮是创新的直接后果,而第二次浪潮中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这样,第二次浪潮中不仅包含了纯模式中所不存在的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而且它不具有自行调整走向新均衡的能力。因此,在纯模式中,创新引起经济自动地从衰退走向繁荣。而现在由于第二次浪潮的作用,经济中紧接着衰退出现的是另一个病态的失衡阶段——萧条。萧条之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经济转向复苏。复苏是作为从萧条中恢复过来的必要阶段而存在的。要从复苏进入繁荣,则必须再次出现创新。熊彼特还用创新大小的不同来解释经济周期的长短。他认为,小创新引起短周期,中创新引起中周期,大创新引起长周期。

农民通过改变耕作方法(如使用新的品种),在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耕种土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收成,这就属于创新。为了更好地理解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我们再看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50多年前,曾经有一位老人这样想象共产主义的生活,他说,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人家里都有两个糖罐,一个装满白糖,另一个装满红糖。这位老农对发展的理解只是简单的数量的增加,没有考虑到未来会出现许多新的产品,所以,社会的发展也就同他所预想的大不相同了。

今天,我们离共产主义仍然很遥远,但单从吃糖的角度来看,人们早已不再把吃红糖和白糖当作乐事了,而且对糖果店里五花八门的新品糖果也并不满足,现在社会上正在流行木糖醇这样的代糖品。

木糖醇的商业化就是一种创新,木糖醇可被当做糖尿病患者的代糖使用。另外,由于木糖醇有一种清凉的口感,而且对预防蛀牙有显著的作用,因此木糖醇现在被广泛地用于食品饮料和医药行业中。

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地循环往复地上下波动向前发展的创新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有的创新影响大;有的创新影响小;有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有的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就能引进经济之中。总之,创新的大小及其重要性不同决定了经济周期时间的不同。

■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经济成长阶段论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的理论。他将经济发展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向成熟挺进、高额群众消费与追求生活质量六个成长阶段。

“经济成长阶段论”既是一种关于经济成长的学说,又是一种关于整个现代史的更一般性的学说。罗斯托认为,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因是人的六种主观动机:发展科学的动机、把科学应用于经济的目的、创新动机、寻求物质进步的动机、消费动机、生儿育女的动机。在这些动机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由低级成长阶段向高级成长阶段依次过渡是必然的规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大都要经过这六个不同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