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和珅全传
1697500000021

第21章 收服下属——恩威并用,结党营私(4)

话音未落,就听见下人报告说郝小姐来了。母子二人慌忙出门来迎。只见雏玉全身布衣,慨然走进家门,并跪拜婆婆道:“我们虽然没有举行大礼,可也算是吕家人。今已被家父逐出家门。儿匆忙登门,于新妇之有失体统,于吕家为罪人。但婆婆慈爱,公爹忠良,还望谅解儿之不得已之处。或去或留,全由母亲决断,但决计不再回去!”

吕母大为感动,深谢雏玉不因家庭败落而嫌弃他们。王念孙听说此事,当即派人送来一百两银子作为花费。吕笙、雏玉二人当日成婚,侍奉老母,日子倒也安稳。

几年后,嘉庆帝开始亲政,随即和珅倒台,吕凤台也获赦而归,任太常少卿,一年后补侍郎。与此相反,郝家因与和珅有牵连而被抄家。郝云士被发配到当年吕凤台的发配地乌鲁木齐。其妻领着儿子回娘家居住,雏玉含泪送之城外。她母亲不无伤感地说:“你当年决意离开家是对的,我看吕笙也是一伟器,只是以后不要忘了我。”雏玉泣不成声,只有默默无语两眼泪。

很快,吕笙顺利考中进士,并进入词苑翰林院。吕凤台也升任官居一品的尚书之职,郝云士算的卦应验了,可惜郝云士太势利,没有经受住好运来临前的考验。可怜又可恨的郝云士热衷于为和珅捞钱做中间人,不想葬送了自己的一生幸福和前程。

广为属下谋发展

和珅自己大肆索贿受贿,聚集财富众多,为什么能够依然获宠?原来,和珅不仅自己大捞特捞,而且还时不时的惠及身边的人,通过这样的手段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枪手,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中国有句古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说,自己建立功业的同时,也要让别人有所成功和收获,这既是传统儒家对人的道德修养的要求,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方法,否则事情难免生出许多枝节和羁绊。和珅深谙此道,他毫不费力地把这一准则应用到收买人心上,同样收到了奇效。

人都是自私的,所以最先考虑到的往往是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围聚在和珅身边的人,哪个不是为了达到自己升官发财的目的才高攀和珅这个高枝的?谁也不愿意白白把钱财送给别人,所以和珅只是他们飞黄腾达的敲门砖,只有用巨额财富才能敲开这扇门,而一旦得以登堂入室,则会变本加厉要求十倍百倍的捞回来。

和珅当然知道那些围拢在自己身边的人的真实用意,所以如果自己不分一杯羹给他们,他们就只能是一盘散沙,说不定会把自己肮脏的一面抖出来,虽然无法造成具体的影响,但毕竟名声上不好听。所以,要想他们能够长久地聚拢在自己身边,只有让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机会或是职位,让他们看到希望,这样才会对自己死心塌地、忠心耿耿。和珅在这一点上所做所为堪为经典,令人佩服。

乾隆四十四年(1780年),乾隆帝又想出去游玩一番,于是决定第五次南巡。出发之前,和珅为了笼络给刚刚依附于他,并在他的照顾下出任泗阳县令不久的国泰写了一封密信。信中说皇上此次南巡,要去祭祀孔庙,这样以来一定会途经泗阳县。并把皇帝大概会经过的地点告诉了国泰,嘱咐国泰命国泰在此精心筹建一处行宫,这样一来,皇帝一定对他另眼相看,说不定会因此官升一级,岂不是两全其美。

国泰接到来信,知道这是和珅有意要提拔自己,感动得简直要把和珅当做再生父母供起来。他马上筹集资金,调集全县的能工巧匠,加班加点在泗阳县城五十里和珅指定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行宫,专等乾隆帝的到来。

乾隆一路上游山玩水,入山东、祭孔庙,向世人表明他的尊师重道的国策。然后一路向南,路过泗阳县境内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座优美别致的建筑,乾隆见了非常高兴,特意放慢行程,有留恋之意。

和珅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趁机上前启奏说道:“泗阳县令国泰日夜感念皇恩浩荡,为聊表孝心,特意在此地为皇上修建了一座行宫,盼望皇上能够驾临。他已将行宫的大致绘图给臣看过,庭台楼阁美不胜收,臣觉得绝非一般的园林美景可比。今日皇上路过此地,何不前去一观?欣赏一下这里的物阜人丰、人间美景。”

乾隆早有此意,只是碍于情面,不好亲自表态,闻听和珅这样说,心中自然一百个愿意,于是高兴地下令入住行宫。乾隆进入行宫,只见其内部修建得精巧别致,绝非寻常手笔。园中借助山林中原有的溪流因地制宜,令溪水在亭榭间纵横交错,迂回曲折,竟没有半点人工雕琢之态,浑似天成。而那些亭榭也是清幽可人,少了些许俗气,令见惯豪华铺张的乾隆不由心旷神怡、顿生身处世外桃源之感。乾隆久居皇宫,哪见过这等景色?高兴之余,当即命和珅召见国泰。国泰面见皇上,因为早有准备,更是从容应对。不仅把本县说的民富安康,而且奉承说这都是皇上治理有方,恩泽所惠,实在是万民之福。期间表现得沉着稳重,再加和珅在一旁赞不绝口,两人轮番夸赞乾隆,更是让喜听阿谀之词的乾隆心花怒放,一高兴就马上降旨擢升国泰为道台。国泰自是感谢隆恩,连呼万岁。免不了对和珅感恩戴德,又给和珅送去了大量的金银,对和珅从此言听计从,绝无二心。

其他投靠和珅的官员,知道和珅略施小计国泰就擢升为道台之事,心中也兴奋不已,企盼着这样的事情不久就可以落到自己头上,于是更加使出百般手段向和珅靠拢。

就这样,和珅总是给属下那些人一丝进步的希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紧紧把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关系网。

精明和珅遭戏耍

乾隆年间,发生了一件十分蹊跷的宝石顶被骗奇案,这个案子与和珅有关。据说一个神秘的江湖侠客骗走了乾隆帝赏赐给和珅的御赐宝石顶,更为惊奇的是后来又悄悄送还了。当时此事传得神神秘秘,一直到嘉庆年间,和珅倒台后,这件事终于有了答案。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固伦和孝公主下嫁和神之子丰绅殷德,婚礼十分隆重,乾隆帝特地赏给和珅一颗宝石顶戴。和珅为了表明自己与皇帝的关系不一般,特意把皇帝赏赐的朝冠放在很显眼的地方。引得朝中官员纷纷前来祝贺,趁机溜须拍马。

此时,和府门外的大街上,早已停满了各式马车和轿子,这让江湖好汉贾五非常气恼,便想戏弄和珅一番。

这贾五很有些翻墙入户的手段,很快就弄到一副宫里太监的衣帽,把自己化妆成皇宫的太监,雇了一辆华丽的马车,耀武扬威地到了和珅府门前。

此时和珅正在与百官推杯换盏,门口忽然道:“圣旨到!”众官员一听,以为是皇上对和中堂有什么新的赏赐,全部站起来等候。只见一位传旨太监气宇轩昂,衣着华丽,神态庄严地站在厅中,尖声尖气地问道:“和大人,有皇上的口谕。”

和珅慌忙跪下,只听传旨太监大声道:“查文华殿大学士和珅,督办兰州军务期间,总兵图钦保阵亡,和珅匿不上奏,掩饰战事的发展;且有贪污军饷之事。兹念其前功,不予深究:着追还前赐宝石顶,以示薄儆。”

原来是和珅在兰州的事情败露了,皇上派人来追还宝石顶的。和珅非常气恼,还以为有人趁着这个大场面拆他的台,发誓要把这个人找出来。和珅没办法,只好把皇上钦赐朝冠上的大红宝石摘了下来,呈给“传旨太监”。“传旨太监”收了宝石顶,也不多说,扭头就出门而去,不用说,此人正是贾五假冒的。

和珅在宴会上当众出丑,心情十分郁闷。他心里明白,当官这么多年,贪赃枉法、贪污受贿的事情没少干,如果皇上深人追究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满堂宾客也大都想看看和珅怎样出丑,总之也无心喝酒吃饭,一个个匆匆告辞了。

和珅心情烦闷,于是向乾隆请假休养。不料乾隆的“传旨太监”来了一批又一批,一天之内就来了好几次。有的是要他好好休养身体,有的是带着太医给他看病,还有的是给他送药来的。和珅据此认定乾隆帝还是器重自己的,这么一想,和珅的病顿时好了。

第二天上朝,和珅面见皇上,叩谢皇上送药的恩典。乾隆对他也是嘘寒问暖。乾隆见和珅的帽子上还是以前的红珊瑚顶戴,并没有自己赏赐的红宝石顶戴。于是问他原因。和珅一惊,以为皇上这是故意消遣他,顿时汗如雨注,连忙磕头谢罪:“奴才有负圣恩,宝石顶戴才被陛下追还,奴才一定好好反省,不负皇恩。”

乾隆糊涂了:“朕从来没有追还啊,到底怎么回事,快如实讲来。”和珅见皇上确实不知,于是把太监追还宝石顶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把其中他的罪过隐瞒不报。乾隆命传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和所有的军机大臣,众位大臣都不知道这件事情。和珅描述了太监的长相,宫中的太监总管也说不认识此人。看来是有人冒充太监把和珅的红宝石顶戴给骗走了!

这还了得,真是无法无天!乾隆大怒,命令刑部和扎门提督仔细搜查京城每个角落,限期破案。和珅被江湖人戏弄,经过这一番折腾算是人人皆知了,更是丢尽了脸面。

为了搜查宝石顶,京城的旅店、妓院、酒楼等地方被折腾得底朝天。一时间鸡飞狗跳,百姓不得安宁。

这天散朝后,和珅回到后堂,刚刚坐下,下人来报:九门提督派了一名参将求见相爷,说着呈上九门提督的名帖。和珅让来人进见。只见一名参将打扮的人大步走了进来,来人头戴蓝宝石顶的三品朝冠,身穿三品武官的绣豹子补服。来人二话不说,纳头便拜:“贺喜相爷!骗子已然抓获,宝物也追回来了。”说完从怀中拿出宝石顶一颗。

和珅又惊又喜,一看正是丢失的御赐宝石顶。和珅高兴地对参将说道:“提督大人费心了,我一定记着这个情。你立了大功,我重重有赏。”参将道:“卑职能为相爷效力,十分荣幸。卑职还要回去复命,不敢久留。宝石顶既是相爷的原物,请相爷赐卑职几个字,卑职好回营交差。”和珅点头笑道:“这是自然。”取过自己的名帖,写了宝石顶的收据,交给参将。

和珅见此人器宇不凡,有心提携他,就笑呵呵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以后有机会,我会栽培你的。”参将连忙道:“卑职姓贾名丁工,感谢和大人的栽培。”说着收下名帖,拜谢而去。

不一会儿,下人来报:“九门提督大人到访。”和珅还以为押送犯人来了呢?这九门提督办事也太快了。和珅出门一看,只有九门提督一人前来。和珅虽然纳闷,但还是笑呵呵地说道:“劳提督大人大驾,宝物终于完璧归赵。和某非常感谢,以后提督大人有什么需求尽管找我。”

这九门提督本来是求和珅宽限几日的,一听这话,脸色大变:“我并没有遣人来大人府上送东西啊!”和珅这才觉醒过来:“我等遇到高人了,这个人跟以前骗走宝石顶的人,是一伙的。”九门提督怒道:“此人胆敢在京城胡作非为,请相爷放心,下官一定详加查访,将这个骗子缉拿归案。”

和珅思索一番,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轻重缓急,轻叹一声道:“此事到此为止,不必再追究了。此人先冒充皇上的特使骗走宝石顶,现在又假冒参将将宝石顶送还,根本就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况且我每次都没有看出破绽,这肯定是个江湖高人。他能够把宝石顶骗去又原物奉还,可见并非与我有深仇大恨,更不是贪财之人,这等江湖上的人物,你把他们逼急了反而不好。再说,我们怎么向皇上交差,难道如实禀报说我们又被骗子戏耍了一番?现在御赐宝石顶已经归还,我只需向皇上请罪,就说是自己不小心遗忘在某处,现在又找到了,皇上见我言辞恳切,肯定会饶恕的,此事也就罢了,不必再提。”

九门提督这几日也被折腾的够呛,现在倒乐得放手不管,讪笑着说:“相爷考虑长远,下官佩服。此事下官从未听说过,我的弟兄们这几日一直在努力维持治安,如果和大人没别的事,下官先告辞了。”

这件宝石顶奇案就这样不了了之了。此事少有人知道内幕,也无人深究。骗走宝石顶的是什么人,送回来的是不是他们一伙的,为何骗走了又要送回来?一直没有人知道。一直到嘉庆年间,和珅倒台后,这件事才渐渐有了答案。

原来这骗走宝石顶的人名叫贾五,是混迹江湖的人物,向来看不惯和珅作威作福的行为,这才想骗来宝物戏弄和珅一下,谁料想九门提督为追捕骗走宝石顶的人,连累了许多无辜的百姓受苦。贾五不忍给百姓带来麻烦,于是再次化装到了和府,将宝石顶送还了和珅,以求百姓不再遭殃。他本不想透露姓名,既然和珅问起,他又不想栽赃他人,就给自己去了个名字“丁工”,写在一起正好是个“五”,没有辱没自己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