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1700100000047

第47章 贾府衰败的原因和《红楼萝》中的大智慧(1)

古代豪门大族到最后都要衰败,衰败的原因很多,其中蕴涵着许多的历史智慧。

有的是因为改朝换代,依附前朝的豪门大族受到新朝的打击而灭亡。此类灭亡的家族还包括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被农民起义毁灭的,例如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纵横南北,最后占领长安,“天街踏尽公卿骨”,众多豪门大族、达官贵人都因此而覆亡了。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的宠臣,康熙的儿子雍正接位后打击曹家,致使曹家衰亡,曹雪芹在写作《红楼梦》时已经穷得”举家食粥”,衣食难继的困境,也是改朝换代的结果。

有的是一代一代的子女太多,尤其是妻妾众多的家庭,有那么5个10个甚至更多的儿子,分家之后,各户财产只有五分之一、十分之一或更少,还有一群女儿出嫁时带去的嫁妆。然后每个儿子下一代再有5个儿子,几代下来很快就穷下去了。

有的是缺乏精明的继承人,下一代只会坐吃山空,连续几代,财产就光了。

有的是出了败家子,吃喝之外加上赌嫖,赌光、嫖光,也就完了。

历代豪门大族和富户,总是逃不出这个历史的规律,贾府也不例外,败落的原因也就是以上数种,只是败落的具体故事和情节各有不同,犹如托尔斯秦所说的:“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我们来看看贾府的衰败的原因。

1.贾府兴衰的原因

在封建专制的社会中,一般来说,人们总认为,无商不奸,为富不仁。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古代儒道佛三家哲学和文化教育下的各个层次的人民,大多是诚实忠厚的。许多富户都遵循《易经》所说的千古真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贾府就是如此。作为一个豪门大族,贾府世代为善,多行善政,刘福林先生《贾府善政》(《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一辑)赞扬贾府的多项善政,并做了归纳:

一、重视教育,教育自己的子弟们好好读书。1、贾府的启蒙教育都比较早。2、学习氛围浓厚。3、贾府有自己的义学并供给伙食。

贾府中学习氛围浓厚,表现在各方面。在贾府中,大家见面问学习,送礼送书籍。比如凤姐本是不认识字的,但第三回林黛玉一进贾府,王熙凤却关心黛玉的学习,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林黛玉去王夫人住处看望,王夫人嘱咐黛玉:“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玩笑,都有尽让的。……”贾母在初见黛玉哭过之后,与黛玉聊起天来。“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就连“顽劣怕读文章”的贾宝玉,见了黛玉问候的第一句话也是“妹妹可曾读书?”送礼送书籍,我们可以元春省亲为例:“贾敬、贾赦、贾政等,每分御制新书二部,宝墨二匣,金银爵各两只,表礼按前。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两对。宝玉亦同。”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丫环们似乎也受了一定影响。至少鸳鸯和司棋是会写字的。第八十八回,贾母因八十一岁逢九,做功德,发动群众要抄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惜春问鸳鸯写不写,鸳鸯说:“姑娘又说笑话了。那几年还好,这三四年来姑娘见我还拿过笔儿么?”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从司棋的箱子搜出了一封情书,是潘又安写给司棋的。司棋肯定是识字的了,不然她怎么看情书呢?凤姐的“秘书”彩明,性别需待考证,但她〔他)是一个“下人”则毫无疑问,给凤姐记账、念名册(如第十四回)。都证明她(他)是有文化的。茗烟是宝玉的小厮,正式他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第二十三回)估计他不仅能看书,而且可能好逛书店。袭人是没有文化的。大概因为她是从外面买来的,未能自小在贾府受到熏陶。然而她却懂得“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久怎么样呢。”这样的学习氛围是只用仕途经济的“读书做官论”所无法解释的。如果说少爷们是为了做官才读书的话,那么,小姐们、丫头们、小厮们的读书呢?

二、尊敬老人。本书前已在论述贾母时谈过,这里不再举例。

三、怜恤穷人。这有许多生动的例子。

刘姥姥是与贾府没有什么关系的干亲,她遇到困难,来贾府求借,王熙凤给她二十两银子,够刘姥姥全家一年的生活费用,已经非常阔绰的了。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是来还礼来的,可是王夫人体谅刘姥姥告贷之难,一下出资一百两银子,这可是真所谓“扶贫项目”,是从根本上帮了穷。这比一般的捐助活动更胜一筹。后来刘姥姥去告别贾母,鸳鸯又给了一大堆东西。平儿为了让刘姥姥休息好,一切为她收拾妥当,叫小厮给雇了车。刘姥姥第二天回家真的是满载而归了。

我们再看看贾府怎样对待贾瑞。《红楼梦》第九回说“原来这贾瑞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从他对凤姐起不良之意看,此话不诬。从他代理爷爷管理家塾以公报私看,也不假。估计他的恶行,贾府的人们不会一点不知道。但他死后,由于爷爷困难,贾府对他家进行了一次捐助。第十二回写道:“当下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国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亦是二十两,宁国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别者族中贫富不等,或三两五两,不可胜数。另有各同窗家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我们看看贾府怎样对待族中的贫寒子侄。《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道将要过年,乌进孝来交租子。贾珍和乌进孝算完账后,将东西作了如下分配:①留出供祖的来;②给荣府的;③自己家用的;④“馀者派出等例来,一分一分的堆在月台下,命人将族中的子侄唤来与他们。”东西分配的多少,说不清,但至少证明贾珍还是想到了那些过年有困难的子侄。后来,贾芹未接到通知即来领东西,被贾珍训了一顿。贾珍道:“我这东西,原是给你那些闲着无事无进益的小叔叔兄弟们的。那二年你闲着,我也给过你的。你如今在那府里管事,家庙里管和尚道士们,一月又有你的分例外,这些和尚的分例银子都从你手里过,你还来取这个,太也贪了!你自己瞧瞧,你穿的像个手里使钱办事的?先前说你没进益,如今又怎么了?比先倒不像了。”贾珍在小说中是一位只知高乐的花花公子,丑行不少,但作为族长,他还是尽量考虑了贫困子侄的过年问题。正是这种做法,才使贾府虽然走向衰败,但作为一个大家族,还有它一定的凝聚力,才使这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以上对贾府的善政归纳得很好。这些善政都体现了贾府历代主子的人生智慧和治家智慧,贾府之所以能数代繁华,是与这些善政分不开的。可是贾府的最后衰败,与子弟没有教育好有又着必然的联系。贾赦和贾政这一代没有德智兼备的人才,所以贾府的发展停滞不前;到了贾宝玉这一代,贾珠早故,贾珠的儿子贾兰年纪太小,未及接班,正及青春年华的贾琏不喜读书,也无治家的才能,理家大权由王夫人和王熙凤担当。王夫人愚蠢无能,王熙凤贪财枉法、营私舞弊,贾府已经落到“内里已空”的境地。唯一有可能使贾府重振家风,保持繁华并争取发展的贾宝玉不要读书,自暴自弃,也没有补天的才华。

贾府没有教育出好的子孙,那些孩子的内因是主要的,家庭重视教育,对这些孩子来说,仅是外因。他们自己顽劣,不要读书,家长再逼也没有用。贾府重视教育的后果是培养了出色的才女元春和探春。元春为皇家所用,又不幸早故,对贾府无用。探春远嫁,她为夫家去做贡献了。薛家的才女宝钗本可主政贾府,可是在她嫁给宝玉不久之后,贾府因为贾赦、贾珍和凤姐在外面的罪行东窗事发,遭到抄家,贾府在经济上受到致命的打击,贾府已经彻底败落,宝钗的治家才华已无用武之地。应该担当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的宝玉悬崖撒手,贾府就无可奈何地只有衰落了。以后只有贾兰将贾府的一支血脉留存下去,尚可小康,其他各房全部落入赤贫,按照脂砚斋的说法,曹雪芹最后将宝玉描写成只能靠敲更度日的乞丐式的下场,靠袭人和她的丈夫的接济,勉强度日。宝玉不肯长期依赖并非富人的袭人,就出家为僧了。

贾府的最大失败是没有及时将宝玉教育好,没有将宝玉培养成合格的人才,既为国家服务,为社会“补天”,又能重振家风,使家族中兴,为贾府“补天”。贾府中除了宝玉,都是实足的纨绔子弟。宝玉下一辈的贾珠年龄太小,他还来不及成长为贾府的栋梁。而且根据他的性格趋势,过于善良老实,也无法担当大局,重振贾府雄风。

当今社会也是这样。芳菲《普通一课》(刊上海《文汇报》)介绍著名作家韩少功的见解说:

怎么样赚钱?第一:身体健康就是赚钱。

第二:教好子女就是赚钱。俗话说得好:穷人怕崽大,儿女好,穷家可以变富,反之富家必然变穷。人都是要老的,教好子女是父母最重要的中长期投资。有的人丢下孩子不管,到城里去赚钱。就算赚了大钱,但一个孩子吸毒了,或者一个孩子进监狱了,全家生活从此暗无天日,是不是?教子女尤其要重视品德和性格的教育。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在对上司和下属没有责任感之前,首先是对父母没有责任感,拿父母当实践对象。你要他们到外面去占便宜,但这样的人,人见人防,人见人厌,是长沙话说的“不带爱相”,能有多大的前途?结果,在外面玩不转,只能回家来当血吸虫。你们在城里,一年到头不顾家,夫妻不在一起,也不是人过的日子,就为了每个月可以挣几百块钱,一年挣几千块钱。这几千块钱在家里就挣不到?这土地、这山林就真的不能给你?

第三:警惕时髦就是赚钱。绝大部分时髦都是商家制造出来的。

第四:简朴生活就是赚钱。还是俗话说的:花红一时,草绿四季。富豪奢侈之家的抗风险能力其实最弱。富人是高危险行业,也是高烦恼群体,连每天吃饭都没有我们吃得香。这是一定的。经济学家说,这里有“边际效应”。你们不懂这个词,不过不要紧。你们只需看一些事实。比方富人有了钱就要玩乐,一到节假日,就开着车来我们这里看山看水,大惊小怪,享受大自然,但你们不花一个钱,天天都在享受这一切,为什么把自己看得那样穷?

贾府的衰落是因为封建社会的没落和即将灭亡,贾府的衰落又证明了封建社会的没落和即将灭亡。

2.纨绔子弟的丑恶群像

《红楼梦》写出了纨绔子弟的丑恶群像,是纨绔子弟堕落的历史总结。

《红楼梦》的开首,冷子兴就对贾雨村笑道:贾府正如“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这“一代不如一代”,就是从平庸的子孙中又出了成批的纨绔子弟,把家业拖向没落。

●历史规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是《孟子·离娄下》中的名句。君子指春秋战国时的国君和贵族。意思是:君子的流风余韵,五代以后就断绝了。引申为富豪大族至多到第五代时,就要败落了,祖宗的余荫也已没有影响了。而一般来说,根本到不了五代,到第三代就已经败落,所以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名言是“富不过三代”。《红楼梦》中的贾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贾府在贾母之后的第二代是以文字排行的贾赦、贾政和贾敬。第三代是玉字辈,主要的有贾琏、贾宝玉、贾环、贾瑞等人。第四代是草字辈,有贾兰、贾芸、贾蔷等多人。

除了贾政要做清官,总算还有一点人生的理想,贾兰读书颇为用功之外,贾府上述三代的众多子弟,包括宝玉在内,都是纨绔子弟。

纨绔子弟的第一个共同点是不肯刻苦读书,都以读书为苦事,本书前面已经多有介绍和评论。

纨绔子弟的第二个共同点是贪图享受,生活上奢侈豪华。

纨绔子弟的第三个共同点是怕吃苦,偷懒。有一次去清虚观打醮,贾府全体出动,浩浩荡荡地集队而去。到了清虚观,贾珍站在阶矶上,因问:“管家在那里?”底下站的小厮们见问,都一齐喝声说:“叫管家!”登时林之孝一手整理着帽子跑了来,到贾珍跟前。贾珍道:“虽说这里地方大,今儿不承望来这么些人。你使的人,你就带了往你的那院里去;使不着的,打发到那院里去。把小幺儿们多挑几个在这二层门上同两边的角门上,伺候着要东西传话。你可知道不知道,今儿小姐奶奶们都出来,一个闲人也到不了这里。”林之孝忙答应“晓得”,又说了几个“是”。贾珍道:“去罢。”又问:“怎么不见蓉儿?”一声未了,只见贾蓉从钟楼里跑了出来。贾珍道:“你瞧瞧他,我这里也还没敢说热,他倒乘凉去了!”喝命家人啐他。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贾珍又道:“问着他!”那小厮便问贾蓉道:“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说。那贾芸、贾萍、贾芹等听见了,不但他们慌了,亦且连贾璜、贾王扁、贾琼等也都忙了,一个一个从墙根下慢慢地溜上来。贾珍又向贾蓉道:“你站着作什么?还不骑了马跑到家里,告诉你娘母子去!老太太同姑娘们都来了,叫他们快来伺候。”贾蓉听说,忙跑了出来,一迭声要马,一面抱怨道:“早都不知作什么的,这会子寻趁(故意找碴)我。”一面又骂小子:“捆着手呢?马也拉不来。”待要打发小子去,又恐后来对出来,说不得亲自走一趟,骑马去了。(第二十九回)

纨绔子弟的第四个共同点是生活糜烂淫乱。贾珍爬灰,害得秦可卿自杀。贾琏与多姑娘、鲍二家的通奸等等,此类事不胜枚举。

纨垮子弟的第四个共同点是聚众吃喝嫖赌。例如:

贾珍在其父贾敬亡故居丧期间,每不得游玩旷荡,又不得观优闻乐作遣。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之法。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说:“白白的只管乱射,终无裨益,不但不能长进,而且坏了式样,必须立个罚约,赌个利物,大家才有勉力之心。”因此在天香楼下箭道内立了鹊子,皆约定每日早饭后来射鹊子。贾珍不肯出头,便命贾蓉作局家。这些来的皆系世袭公子,人人家道丰富,且都在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荡绔。因此大家议定,每日轮流做晚饭之主,每日来射,不便独扰贾蓉一人之意。于是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的好厨役好烹炮。不到半月工夫,贾赦贾政听见这般,不知就里,反说这才是正理,文既误矣,武事当亦该习,况在武荫之属。两处遂也命贾环,贾琮,宝玉,贾兰等四人于饭后过来,跟着贾珍习射一回,方许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