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国智慧
1700200000024

第24章 中国智慧(8)

无穷中包含着有穷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也就是整体包含着个体,整体又是由个体所构成的,整体与个体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从这一连续的宇宙观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关于时空的理论。他把时间定名为“久”,把空间定名为“宇”,并给出了“久”和“宇”的定义,即“久”为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为包括东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间,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不间断的。

在给出了时空的定义之后,墨子又进一步论述了时空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他认为,时空既是有穷的,又是无穷的。对于整体来说,时空是无穷的,而对于部分来说,时空则是有穷的。他还指出,连续的时空是由时空元所组成。他把时空元定义为“始”和“端”,“始”是时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端”是空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这样就形成了时空是连续无穷的,这连续无穷的时空又是由最小的单元所构成,在无穷中包含着有穷,在连续中包含着不连续的时空理论。

在时空理论的基础上,墨子建立了自己的运动论。他把时间、空间和物体运动统一起来,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在连续的统一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表现为在时间中的先后差异和在空间中的位置迁移。没有时间先后和位置远近的变化,也就无所谓运动,离开时空的单纯运动是不存在的。

对于物质的本原和属性问题,墨子也有精辟的阐述。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最早提出了物质的本原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墨子则首先起来反对老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万物始于“有”的主张。

他指出,“无”有两种,一种是过去有过而现在没有了,如某种灭绝的飞禽,这不能因其已不存在而否定其曾为“有”;一种是过去就从来没有过的事物,如天塌陷的事,这是本来就不存在的“无”。本来就不存在的“无”不会生“有”,本来存在后来不存在的更不是“有”生于“无”。由此可见,“有”是客观存在的。

接着,墨子阐发了关于物质属性的问题。他认为,如果没有石头,就不会知道石头的坚硬和颜色;没有日和火,就不会知道热。也就是说,属性不会离开物质客体而存在,属性是物质客体的客观反映。人之所以能够感知物质的属性,是由于有物质客体的客观存在。

闻知、说知和亲知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其贡献是先秦其他诸子所无法比拟的。

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

他把闻知又分为传闻和亲闻两种,但不管是传闻或亲闻,在墨子看来都不应当是简单地接受,而必须消化并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

因此,他强调要“循所闻而得其义”,即在听闻、接受之后,加以思索、考察,以别人的知识作为基础,进而继承和发扬。

墨子所说的“说知”,包含有推论、考察的意思,指由推论而得到的知识。他特别强调“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即由已知的知识去推知未知的知识。如已知火是热的,推知所有的火都是热的;圆可用圆规画出,推知所有的圆都可用圆规度量。由此可见,墨子的闻知和说知不是消极简单地接受,而是蕴涵着积极的进取精神。

除闻知和说知外,墨子非常重视亲知,这也是墨子与先秦其他诸子的一个重大不同之处。墨子所说的亲知,乃是自身亲历所得到的知识。他把亲知的过程分为“虑”、“接”、“明”三个步骤。“虑”是人的认识能力求知的状态,即生心动念之始,以心趣境,有所求索。

但仅仅思虑却未必能得到知识,譬如张眼睨视外物,未必能认识到外物的形状。因而要“接”知,让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去与外物相接触,以感知外物的外部性质和形状。而“接”知得到的仍然是很不完全的知识,它所得到的只能是事物的表观知识,且有些事物,如时间,是感官所不能感受到的。因此,人由感官得到的知识还是初步的、不完全的,还必须把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整理、分析和推论,方能达到“明”知的境界。总之,墨子把知识来源的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认识论领域中独树一帜。

墨子又是中国逻辑学的奠基者。他称逻辑学为“辩”学,视之为“别同异,明是非”的思维法则。他认为,人们运用思维,认识现实,作出的判断无非是“同”或“异”,“是”或“非”。为此,首先就必须建立判别同异、是非的法则,以之作为衡量、判断的标准,合者为“是”,不合者为“非”。这种判断是“不可两不可”的,人们运用思维以认识事物,对同一事物作出的判断,或为“是”,或为“非”,二者必居其一,没有第三种可能存在,不可能二者都为“是”,或二者都为“非”,也不可能既“是”又“非”,或既“非”又“是”。用现代的逻辑学名词来说,这就是排中律和矛盾律。

由这一思维法则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一系列的思维方法。他把思维的基本方法概括为“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墨子·小取》)。也就是说,思维的目的是要探求客观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探求反映这种必然联系的形式,并用“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表达出来。“以类取,以类予”,相当于现代逻辑学的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此外,墨子还总结出了假言、直言、选言、演绎、归纳等多种推理方法,从而使墨子的辩学成为一个有条不紊、系统分明的体系,在古代世界中别树一帜,与古代希腊的逻辑学、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并立。

七、纵横家智慧:潜谋无形,纵横捭阖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纵横家智慧机敏善变,视名利为生命。纵横家一个个巧舌如簧,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纵横家的形象生动的写照。纵横家崛起于群雄并起、风雷激荡的春秋战国时代,滥觞于春秋时的“行人”,公推战国初期的鬼谷子为始祖,而以苏秦、张仪为杰出代表。

纵横家摇唇鼓舌,以游说来推销自己,一旦被任用而有所作为,便成了纵横天下的政治家。

《史记》对纵横家曾引用的评语是:。“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战国策》上则这样评价苏秦发起的“合纵”运动:“不废斗粮,未烦一兵,未绝一语,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给予了高度的赞誉。

在一个诸侯争雄、凌弱暴寡的时代,富国强兵成为每一个诸侯国的当务之急。在这种环境下,讲求实用的法家、兵家、纵横家的主张,比儒家、墨家、道家更容易为各诸侯国所重视和采纳。与其他学派相比,纵横家有三个特征:一是无从一而终的固定君主;二是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三是没有一定的价值标准,除了势力营术之外没有道德束缚。就其实践来说,他们类似外交家,是比一般外交官地位更高、权力更大、作用更突出的外交家。

纵横家大多出身贫贱,却雄心勃勃,张仪被称为“贫无行”,只能吃仆妾之食;苏秦“起闾阎”,曾贫穷潦倒,受尽白眼;虞卿穿着草鞋,背着雨伞四处游说;甘茂当过仆人,邹阳是门客,郦食其乃一介酒徒,范雎家贫无以自资。但他们睿智超群,而且意志非凡,坚韧不拔,著名的刺骨读书的故事就源于苏秦,而张仪的“舌在足矣”也为人津津乐道。范雎、蔡泽游说诸侯之道白头,仍不灰心,最后都位至秦相。

纵横家大多有雄才大略,并功勋显赫。他们以睥睨天下的姿态,一往无前的气势,铺张严厉的言辞打动人心,言语之间扭转整个局势。张仪身为秦相风云一时,公孙衍配五国相印,苏秦智计过人,身佩六国相印,范雎、蔡泽得任卿相,功垂天下,鲁仲连能“折卿相之权”,蔺相如正气浩然,完璧归赵,纵横家以非凡的胆略、卓卓的辩才在历史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壮的话剧,留下了不朽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