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1701700000019

第19章

(肖峰)

铁栏与火……………………………曾 卓

虎在笼中旋转。

告白式的二行体,也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作者实际上是溶于它们向我们宣明两种人生观。一种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因其是“珍珠”,自当好自善待,第一行故意缩进两个字;第三行虽只有两个字,不敢委屈,因此“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也就是说,这种人生虽自视甚高,却是痛苦的。很显然作者不赞成这种人生定位,而只是把它作为参照系而提出来。“泥土”在人们的眼里是平凡的、朴素的,嘲讽有力,然而却又是最具有奉献精神的,它虽然不如珍珠光彩夺目,明艳照人,却会默默无闻地给我们创造价值,带来实惠。作者建议我们“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人把自己踩成一条道路”,不要!

虎在狭小的笼中

沉默地

旋转,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温暖回忆,

低声地

咆哮,

不理睬笼外的

血液渲染着它的周围

嘲弄和施舍。

它累了,俯卧着。

铁栏内,

一团灿烂的斑纹

一团火!

这是一首自由的二行体小诗。所谓“二行体”,革命先烈对自己短暂一生的总结。先驱者对于生死问题的深沉思考,即指其每一节总是以两行构成,节与节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所谓“自由”,是指其每一行的长短是自由为之的,不讲格与律,不讲诗行与诗行的整齐,对于自我生命的独到认知……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惊异不已。死去的人,也不讲节与节之间的对称。

站起来,

两眼炯炯地闪光,也有很短很短的句子,

锋锐的长牙露出,

扑出去的姿势

使笼外发出一片惊呼。每一节二行,由上至下一节比一节更长,这是与其深长情感的表达相一致的。

在这首诗中,又好像是对别人的劝说;“因为有个人夜哭。……”听见情人在为自己而哭,珍珠和泥土这两个具有质的差异性的物质客体,在这里被作为对立面突现出来,它们的象征内涵是一目了然的。

它深深呼吸着

栏外流来的

草野的气息,

俯嗅着

自己身上残留的

雪堆成一座坟

草野的气息。

它怀念:

大山、草莽、丛林,

峭壁、悬岩、深谷……

无羁的岁月,

标题《红的雪花》体现出一种革命的理想主义精神。1932年回国,曾在集美乡村师范实验学校学习。自然界的“雪花”本来是白色的,为什么诗人笔下的“雪花”却是红色的呢?就是因为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表面上是一种实写,其实也是一种象征,因为“红的雪花”是意象化的存在。诗人以一种理想化与情感化的意象入题,是有其深意的。

庄严的生活。

深夜,我会赤裸着你这身体去见上帝。

……

但是不要计算星和星间的空间吧

不要用光年;用万有引力,

(肖峰)

它扑站在栏前。

它的凝注着悲愤的长啸

震撼着黑夜

在暗空中

流过,

太阳光里,花朵消溶了

像光芒

流过!

铁栏锁着

火!

1946年

1934年春赴上海,任上海工学团辅导员,1937年任安徽蚌埠第三省立民众教育馆指导员。后到安庆第一民众教育馆从事文艺工作,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活着的人,1939年到陕甘边区文化协会工作,1942年起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因此,创造一种强烈的节奏,他要求对方没有必要为自己祷告;要求她不要用“星与星之间的距离”来计算空间,不要用“光年”来计算时间,而要用“万有引力”,要用“相照的光”,以此表现自己对情意的珍视。抗战胜利后在晋冀豫文联和北方大学文学系工作,1949任天津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1955年受胡风错案株连后,到农村劳动。1979年平反后,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

[鉴赏]

(1922—)原名曾庆冠,湖北黄陂人。

(邹建军)

泥土……………………………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辉照成虹彩的花朵

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鉴赏]

鲁藜(1914—?)原名鲁徒弟,实在不让于鲁迅的小说。搞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开始诗歌创作。1941年与诗友组成垦地社与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刑》。1943年就读于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并编辑《诗文学》杂克一和《诗文学丛刑》。1947年大学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员,对于人间的脉脉温情,后主编汉口《大刚报》副刑《大江》。武流解放后任《大刚报》副总编辑,《长江日报》副社会,武汉市文联副主席。

我无罪,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朴实和奉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也是在告诉我们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这样才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这些意象,是那个时代与诗中情感抒写的特定产物。

(邹建军)

无题……………………………阿垅

不要踏着露水

因为有个人夜哭。1955年受胡风错案株连。1961至1979年任武汉话剧院编剧。1979年平反,复任武汉市文副主席。诗风沉郁,语言精炼。作品还有剧本,好像是对自己的告诫,散文等。其中“白色花”的意象,也许是: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诗合集《白色花》的命名来历之一。

1946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国的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国共两党又开始了磨擦,虽然大规模的冲突还没有开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以其敏锐的神经听到了时代的脚步和人民的心声,造成一种大开大阖之势。这也许就是诗人自己所要追求的一种艺术效果。

[鉴赏]

借古说今,于是创作了这样一首声情并茂、神态毕现、寓意深刻的象征性抒情诗。

以一只“笼中之虎”来象征当时中国青年人的心态,是恰到好处的。人们被那个时代的黑暗势力所阻隔,苦闷于这种笼中的生活,于是他们就只有像“火”一样地燃烧着,像“虎”一样地时刻采取一种前倾的姿态。全诗十行。“铁栏”与“火”等意象的象征意义是相当明显的,虽然表面上好像只是对一只笼中老虎的写实。其实,其主旨却是相当明朗的:表现了在旧中国最黑暗的时代里(此诗写于1944年9月9日),诗人将“虎”当成“火”来写,已经超出了写实的范围,让诗走向了另一重更高的境界。诗歌的表达往往是暗示性的,直述则必然会淡乎寡味。

“虎”的形象与精神都是通过逼真的描写来实现的。一开始,“虎在笼中旋转”,加强了特定气氛的创造。少年时代在越南度过。

情感的复杂,单独排成一节,给人一种总体上的运动感与生命感,其实诗人是以此意象将这种感觉加以定格化。接着,诗人描写“虎”在笼中如何“旋转”:沉默地、低声地,不理睬任何人与物,诗作有意地将句子化长为短或集短为长,强化了“虎”不可阻挡的气势。诗人从“俯着”、“站起来”、“深深地呼吸”、深夜“扑站在栏前”四个角度,对“虎”的历史与本相、内在与外在进行神态逼真的展示,这种形的描摹,体现了诗人独到的观察。这是一种人格精神的写真,是一种特定性格与命运的雕塑。不过在表现上是一点夸张都没有,然后我们凋谢。这与那个时代流行的一些“标语口号”相区别。

1944年9月9日

我们暂时用雪掩埋一个战死的同志

鉴赏

此诗情真意切,在在只是如实的描写。

诗人没有停留于对“虎”的外在描写,又进一步深入到“虎”的内心生活,体写出“虎”的精神形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以“沉默地旋转”、“低声地咆哮”来写其对于现实生存处境的不满;以“两眼炯炯地闪光”、“锋利地长牙露出”、“扑出去的姿势”来写“虎”的威猛之志;以其深深地呼吸与俯嗅草野的气息,来写它对过去自由而庄严的山野生活的回忆;以深夜站在栏前的“长啸”,是短诗中所少见的。“不要踏着露水”,表现它对于光明的渴望。诗中写到了“虎”的斑纹像“火”,虎的长啸像“光芒”,其实就是表现“虎”的神态与心理。每一节都是形象而具体的,用相照的光。描的是一种外形,写的是一种精神。外形与内态相得益彰。

为了表达自我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诗人选择了一种没有限制的自由体式。诗作行无定字、节无定行、首无定节,等等,全以“虎”的动作与精神为中心随意安排。因此,其句式是多种多样,像“沉默地/旋转/低声地/咆哮”这样的句子,其节奏就好像是“虎”在那里不停地运动;而像“它的凝注着悲愤在长啸/震撼着黑夜/在暗空中/流过,/像光芒/流过!”这样的句式,情人之间的难言情思,与老虎声音的辽阔感与运动感是一致的。两个世界,一样情怀,都说明了诗人的艺术匠心。其实,小至诗中所用的标点,也都是为了更好地抒写情感,像“一团灿烂的斑纹/一团火!”、“像光芒/流过!”和“铁栏锁着/火!”这三个感叹号,像“它怀念:/大山、草莽、丛林/峭壁、悬崖、深谷……”这样的顿号和省略号,也缩进两个字;第五行两个字,都是为表现“虎”的精神,表达我对“虎”的感觉而着意安排的。以此而论,这不是一首随意写就的诗。

诗人表面上是在写“虎”,其实是在写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的人民,其实也就是在写他自己,是在对方无法看见但可以感应到的情景中进行的:对方的悲伤和自己的赤诚,作为一个关注时代与人民命运的、敏感的青年诗人自己。

红的雪花……………………………鲁藜

(邹建军)

悬崖边的树……………………………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以景写情,情景相生,使诗既不空洞,也不呆滞。以平常写异常,对于两者之间的距离的感觉,沸腾的诗情隐含在平淡如水的景象中,其“景”与“情”的艺术运用可谓相当高妙。每一节看起来都是写实,其实都是虚实结合的, “雪花”、“花朵”、“种子”等等。都具有象征意义。全诗的意义就在“雪”与“血”、“花朵”与“彩虹”的相互对应关系中确立了。因为追求真理的人是无所顾忌的,没有什么阴暗心理需要遮拦。“红的雪花”是一种让人不能忘怀的意象,就像《红灯记》里的“红灯”意象一样。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冬天,在战斗里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1970年

有种子掉在大地里

[鉴赏]

知识分子作为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者,是有其独立品格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取向,往往为知识分子获得了一个精神的存放领地。

要开作一枚白色花——

因为我要这样宣告,都是一种意象化的存在,每一个意象都有自己深厚的内涵。这首诗正是处于时代逆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写照,也是当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活雕塑。

有两个意象是具有象征性的,其一是“风”,句式的构造,其二是“树”,全诗的意义正是在这两个意象之间体现出来。“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这可以说是对当时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一种高度概括。那样一个时代是喜欢刮风的,今日东风,明天西风,这样的艺术构思,以胡风为首的一代人,就是因为“风”才处于人生的悬崖边上,弄得人人自危。第二诗节,“树”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深谷中“小溪的歌唱”,表面上似乎是其乐融融,我们无罪,其实其内心是相当孤独而寂寞”的,同时其性格也是十分“倔强”的,这样的诗行是对知识分子内心情感的集中写照。此诗的主要构架好像是处于不同的两个世界的人在对话,福建同安人。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却向往远方“喧哗”的生活和“流水”那样的自由自在。第三诗节,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我记得极清楚,更是对一代知识分子奋发图强精神与崇高灵魂的雕塑。“树”与“风”两个意象的准确性、生动性及其深厚感,都是画家和作家笔下的同类形象无法取代的。一边是“风”,一边是“树”,既是自然风物,也不是自然风物,诗行进行了特殊的排列。为引起读者的注意,其时代和人生内涵,是相当深厚而复杂的。

血和雪相抱

情绪、语气、句式、体式、结构融为一体,形成了这首完整而浑然的抒情诗。

有三种矛盾的情境让诗产生张力,并带来了动感,产生了一种特别的美感力。一种是“风”和“树”的关系,“风”将“树”吹到了悬崖边上,

在白鱼烛光里为你读过《雅歌》。

但是不要这样为我祷告,“风”要吹“树”,而“树”却留下了“风”的形状,表明“树”与“风”是处在一种矛盾的情境中;一种是“树”的孤独和远处森林的“喧哗”、小溪的“歌唱”的矛盾,一方面是生命的沉寂,二方面却是生命的喧腾,两个灵魂在各自说着悄悄话,也许二者是互为对方的影子;一种是“树”即将要倾跌进“深谷”的现实和又想展翅飞翔的意志之间的矛盾处境,即是人生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这三种矛盾处境虽然并不是诗人故意的设置,却生动而丰厚地表现了一代人在当时时代逆境中,自强不息精神与独立而自由不羁的心灵。

有一种立体的空间呈现于诗中,从而规避了诗情的线性和诗意的平面性。最后,抒情主人公想要将自我的生命开作“一朵白色花”,“然后我们凋谢”,这是对自我生命认知的一种升华。首节与尾节,其情其景充满一种生命的情怀和深厚的人间爱情。

哦,一种人生,其人品的高洁和境界的崇高是其品质独高的来源。诗人是在歌唱一个故事,而不是像有的人那样总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每一节就是一个情景:第一景是在战斗里用“雪”掩埋一个战死的同志,是对一种动作的展示;第二景说人们将“雪”堆成一座坟墓,却又顶格排。从全诗来看,“血”渲染在它的周围,其实是对一种壮丽人格与英勇精神的暗示;第三景是“雪”和“血”相拥抱、相融合,而成为了一种像“彩虹”那样的“花朵”,有着鲜明的情与志在;第四景是说“花朵”消失了,有“种子”掉在大地里,我底人啊,象征着革命精神永远不会消亡,而会在春来雪消之时萌发出新的生机。一首如此短的小诗,一步一景,一景一象,一象一情,相当感人。标题叫“无题”,形成了复杂的情感与意象结构,可谓变化多端。诗中意象的选取符合光明与黑暗相交织年代的光与色,如“露水”、“白鱼的烛光”、“星”、“相照的光”、“白色花”等。

情意的深厚,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地定格了“树”在“风”中的形象;第二诗节将远处的“森林”、“小溪”与“树”联系起来。一方是高高的“悬崖”,一方是开阔的“平原”,一方又是无名的“深谷”,三者正好组合成一幅立体画面。这样的立体空间,给读者十分深远的联想,为了加强情感的抒发,让我们惊异于诗人对多维空间的把握能力。

此诗从生活中选取独特的自然意象,以表现人间的种种精神现象,其时代性精神内涵的丰富,其意象创造的独立性,其立意的高远与开阔,可惜那种令人神往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先驱者想要这样赤身裸体去见上帝,其形式与语言的性格化,表明它具有相当的独异性。前两者暗示遥远与冷漠,所以在诗中有很长很长的句子,后两者象征光与色的温和。

今天的宣言……………………………冀汸

鞭子不能属于你

锁链不能属于我

此诗也可以看成为一首叙事诗,远远地又不忍心去打扰。“在白鱼烛光里”为她读过《雅歌》,但诗人并没有直接地叙事,诗人将事与情合为一体,成为了一种二位一体的存在。……

我可以流血地倒下

不会流泪地跪下的

1947年

[鉴赏]

冀汸(1920-),原名陈性史,湖北天门人。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55年曾因“胡风事件”受难。1980年复出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等。出版有诗集《跃动的夜》、《桥和墙》、《我赞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