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1701700000029

第29章

余光中是现代诗人,在语义表达上力求晓畅。也就是说,在现代的语言中融入传统的言外之言、意外之意的追求。而诗人向传统的回归,又创造了一种清幽的、充满古典情趣的意境。他选择了一系列词语:蝉声、黄昏、细雨、采莲、吴宫、桂桨、木兰舟、小令……把这些非常中国化的词语糅进西方的句式中,在二者的冲突里,突现了这些词所蕴含的古典背景,营造出一种氛围,使读者沉浸在这种清雅、静谧的气氛中,冥想不断。

(徐敏)

堤上行__余光中

——赠罗门之一

一道白堤界分了水蓝的世界

里面是淡水湖,外面是海

淡的是香港四月的雨水

咸的是中国悠悠的海波

衬着远去的渡船

为你照一张堤上的立姿

带回岛上给蓉子

告诉她:右颊的湖光

是三十年的友情淡而永

左颊的海色

是五千年的乡情咸而浓

[鉴赏]

余光中的诗作愈到老年,愈为老辣,完全一派自然天成,没有了早年的刻意。在口语式的近乎直白的抒写中,体现出一位老诗人的功底。他曾说过:“要真正成为一位诗人,他还需要另外两个条件,那就是,对当代生活的敏感,加上对当代口语的把握。当代的口语,本应成为新诗的基本节奏,如能加以提炼,成为诗的语言,并与适量的文言或外来语法冶于一炉,则用以表现当代生活,必然灵活生动。”通读《堤上行》,竟是这段自白的极好例证。

这首诗完全用当代口语写成,诗中所涉的完全是读者了然于心的意象。自然的地理分界和一张照片,被加以艺术地提炼,再有构思奇巧,竟衍成一首好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相当成功地运用了语言的对立性功能,制造出貌似冲突的意象,但最终于似乎对立中达到一种包容。我们仔细来分析,可以看到,先是意象的对立。白堤作为一道障篱,将水的世界分成两部,里面是湖,是围着香港的湖,外面海是与大陆相接的海。湖水是淡淡的,仿佛是由四月的雨水注满的,轻柔而宁静。海水则是咸重的,海波悠悠,是长久而永恒的。这样,湖与海成为两个对立的意象,它们位置不同、形态不同、味道不同,所关涉的内质也不同,但诗人转以“衬着远去的渡船/为你照一张堤上的立姿”,竟将上面的对立消解,转而为意象的包容。“为你照一张堤上的立姿/带回岛上给蓉子/告诉她:右颊的湖光/是三十年的友情淡而永/左颊的海色/是五千年的乡情咸而浓”,这里我们不能不惊叹作者精妙的联想。一张照片被赋予如此实在的内涵:湖光与海色被统一起来,湖不再是孤单的,它与海水连在了一起。外面是海水,包容了里面的湖水。湖水,如三十年的友情,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似清淡而永久;包围它的海水,更是悠悠五千年不断的思乡之情浓而烈;诗人将他的友情、乡情就这样传达出来。

这首诗用叙述的口吻写出,语言直白而亲切,但每个字都不是任意而为,都包含着作者的深意。“一道白堤界分了水蓝的世界”,表面上白堤将湖、海分开,而罗门正是立在堤上照一张将湖与海连接的照片。“衬着远去的渡船”,渡船载着远游的人去向何方?站在堤上的人看着它作何感想? “为你照一张堤上的立姿/带回岛上给蓉子”,蓉子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罗门之妻),诗人们之间情感的沟通、思维的接近,更能领悟其中的深意。海、湖、岛三地瞬时就被联系到一起,一起融入悠悠的乡情之中。

这是一首很独特的思乡之作,对早年离开的祖国大陆的思念,在余光中这批诗人心目中,由一种具体的实在的思念渐渐升华为一种灵魂深处的对故土、故国的深深眷恋。余光中关于思乡之作,有过《乡愁》、《乡愁四韵》等佳作,甚至被谱曲,广为传唱,而这首《堤上行》更以其构思精妙、语言独到而为人所称颂。

(徐敏)

烟之外……………………………洛夫

在涛声中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

已在千帆之外

潮来潮去

左边的鞋印才下午

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

六月原是一本很感伤的书

结局如此之凄美

——落日西沉

你依然凝视

那人眼中展示的一片纯白

他跪向你向昨日向那朵美了整个下午的云

海哟,为何在众灯之中

独点亮那一盏茫然

还能抓住什么呢?

你那曾被称为雪的眸子

现在有人叫做

1956.8.10

[鉴赏]

洛夫(1928-),原名莫洛夫,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赴台湾。湖南大学肄业,淡江文理学院毕业。为台湾创世纪诗社创办人之一。出版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亡》、《外外集》、《无岸之河》、《魔歌》等。

“爱之弥深、痛之愈切”,这似乎是一种规律。洛夫的这首诗,就是对这种爱的规律的又一次演绎。所以诗评家王灏认为:“《烟之外》是洛夫作品中,一首色彩最为不同的诗,那份凄然哀伤之美实在是洛夫作品所少有的”。

全诗一开始,就渲染出一幅极为凄美的失恋场景。轰轰烈烈的爱情戏剧拉下了帷幕,女主人公已毅然卸下戏装,奔向遥远的远方。剩下那还在戏中的男主人公,仍穿着戏装,追寻着卸装远行的女主人公至岸边。“在涛声中唤你的名字”一句,言尽男主人公对那段逝情的痴迷和执着,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我的千呼万唤都已惘然,毫无意义,因为绝情而去的“你”已在“我”想望也不可及的“千帆”之外了。

睹景伤情,抚今追昔,抒情男主人公不由感慨万千。爱情竟如这眼前的海水一般,“潮来潮去”,聚散无常。又恍若这沙滩中的鞋印“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开始与结束的时间距离竟是如此短暂,它带给人甜蜜与凄美的反差竟是如此巨大。造化竟是如此这般捉弄人,将一段山盟海誓的爱情故事演化成了“如此之凄美”的“结局”。聚与散、合与分,似乎都无法由爱的人来决定,而是由冥冥中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操纵。

接下来的第三节,诗人用人称的不断转换,表现了抒情主人公错综复杂的思想情感。前三句写抒情主人公的潜意识仍然难以认同意识已经把握到的客观事实,它仍然沿着本能的轨道继续向着过去的方向滑行,“你依然凝视/‘那人’眼中展示的一片纯白”,此处的“你”实际上指涉的就是前面的抒情主人公,“那人”就是离他而去的过云的恋人。“依然凝视”,说明抒情主人公仍沉醉在爱的梦幻之谷中,而恋爱对象“眼中展示的一片纯白”,作为他无意识经验的聚焦点,继续点燃和激活着主人公的生命激情,使他在激情的状态下将恋人有关的种种美好的事物集中起来浓缩成了“昨日”“那朵美了整个下午的云”。在这朵云面前,他心醉神迷,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

然而,现实终究是无情的,意识只要一抬头,抒情主人公就再也无法承受无意识想象活动中的那种执着追求的激情,清醒地意识到云的美丽的短暂和虚幻。如果说无意识是极力想弥合“我”与对象之间的分裂,那么,意识的上升就不是要加强这种弥合而是恢复已有的分裂。“海哟。为何在众灯之中/独点亮那盏茫然”,言说的就是抒情主人公从无意识的梦幻之谷中挣脱后的醒悟。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你以你“眼中展示的一片纯白”,点燃了我心中的“灯”,我们似有缘,但你竟然又离我而去致使我心中一片“茫然”,其实质我们仍归于无缘。由此可见,爱如灯盏,“亮”与“茫然”皆属偶然,情爱也好,被称为“雪的眸子”的美丽也好,都只是一个过程中的存在,它们的结局,最终都被一种“叫做烟”的宿命的幻灭所牵曳,于是,此诗由幻爱通向幻灭之美,遵循心理逻辑推演出了一场生命的启示和领悟,因而,它与其说是一首个人意义上的失恋诗,不如说是一首社会意义上的失恋诗,它是诗人对于生命美的追求和幻灭的挽歌。从这个意义上看,这首诗的价值不在显示了爱的失落本身,

而在于爱的失落过程中所显示出的人生领悟。

(赵小琪)

金龙禅寺……………………………洛夫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处降雪

而只见

一只惊起的灰蝉

把山中的灯火

一盏盏地

点燃

1970.7.6

[鉴赏]

1967年底,洛夫从越南西贡服务两年后返回台湾,住在内湖。这一时期,洛夫常常冒雨上山到金龙禅寺,倚着树看书,躺在巨石上看云。无论对诗和禅宗,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首诗就是他这种认识升华的成果之一。

台湾诗评家林明德在谈到这首诗时说:“《金龙禅寺》是一首富有禅意的风景词。”洛夫也将这首诗列为了自己“以超现实主义的观念和手法表达禅悟,或禅趣”的代表作。由此可见,要解读这首诗,就不能不把握这首诗表现出的“禅悟”和“禅趣”。

这首诗的“禅悟”和“禅趣”,主要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是悟的条件。这首诗中,诗人的悟与禅宗的悟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是一种不假思索的、非逻辑式的感悟。但这首诗的悟又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它不像禅宗那样超越外在事物去悟,它的产生、是离不开“晚钟”这一客观事物的,正是在金龙禅寺的“晚钟”声里,诗人找到了参禅入定的路径,“钟声”在这里作为一种审美诱因或刺激源,在诗人内心开拓出了一片空明、虚静的“禅悟”之路。

其次,是悟的特征。这首诗悟的过程,是一种审美想象的展现过程,它呈现出的是一种心灵的不可思议的非逻辑的运作特性。在通常的逻辑、理性视角中,“晚钟”(听觉意象)与“小路”(视觉意象), “羊齿植物”(视觉意象)与“嚼’(听觉意象)的组合是违背事理的。但诗人却运用超逻辑的直觉顿悟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不可能化为了可能,使无情世界化为了有情世界。

再次,是悟的境界。禅宗之悟与佛教其他诸家不同,讲究在当世、此岸和眼下获得“真如”。因而,第二段“如果此处降雪”一句,虽属于脱离现实的幻想的内境,是诗人一刹那间的突发奇想,但这种突发奇想并不是神秘的,它与诗人记忆中的湖南老家南岳衡山“晚钟暮雪”的生活经验有关。正是由于禅宗特别强调要在红尘中看穿红尘,在生活中懂得佛的真知,故而,诗人在第三段又由幻境转入尘世,同时也将参禅悟道也拉回到此岸眼下的世俗生活中。此时,在诗人心眼中,人即自然,自然即人,佛心无所不在,无物不显现出佛心。即令是一只“灰蝉”,它也不仅能点燃“山中的”“一盏盏”“灯火”,而且也能点燃诗人心中知佛的明灯。

这首诗一改洛夫早期诗歌的晦涩诗风,语言与意象,一切仿佛都是自然天成,不加雕琢。细细品味,却又宛转变化、深藏禅机、韵味无穷,堪称中国现当代短诗中的佳品。

(赵小琪)

与李贺共饮……………………………洛夫

石破

天惊

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这时,我乍见窗外

有客骑驴自长安来

背了一布袋的

骇人的意象

人未至,冰雹般的诗句

已挟冷雨而降

我隔着玻璃再一次听到

羲和敲日的叮当声

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

瘦得

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

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

涌起千顷波涛

嚼五香蚕豆似的

嚼着绝句。绝句。绝句。

你激情的眼中

温有一壶新酿的花雕

自唐而宋而元而明而清

最后注入

我这小小的酒杯

我试着把你最得意的一首七绝

塞进一只酒瓮中

摇一摇,便见云雾腾升

语字醉舞而平仄乱撞

瓮破,你的肌肤裂成碎片

旷野上,隐闻

鬼哭啾啾

狼嗥千里来

来请坐,我要与你共饮

这历史中最黑的一夜

你我显非等闲人物

岂能因不入唐诗三百首而相对发愁

从九品奉礼郎是个什么官?

这都不必去管它

当年你还不是在大醉后

把诗句呕吐在豪门的玉阶上

喝酒呀喝酒

今晚的月,大概不会为我们

这千古一聚而亮了

我要趁黑为你写一首晦涩的诗

不懂就让他们去不懂

不懂

为何我们读后相视大笑

[鉴赏]

《与李贺共饮》一诗以异样的思维表现了洛夫对李贺诗品与人品的赞美和景仰,显示出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信,以及鄙视权贵的洒脱和傲骨。采用超现实主义的荒诞、变形手法,造成斑驳陆离的艺术境界,是这首诗呈现出的突出特色。在诗的整体构思上,它打破时空限制和生死界限,让今人与古人相约共饮。这一构思怪诞而别致,能使读者读其诗犹如置身于绝妙的幻境之中,与相隔千年的诗人聚会,妙趣横生,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应。在诗的局部抒写上,诗人大胆想象、夸张,造成奇妙无比的意象。如以“狼毫”喻诗人精瘦的体形,以“千顷波涛”喻诗人的衣衫,一大一小,高度夸张,显出诗人的豪放和洒脱。又如说眼中“温有一壶新酿的花雕”,把“一首七绝”“塞进”酒瓮中,便见“云雾腾升”、“语字醉舞,而平仄乱撞”,旷野上但闻“鬼哭啾啾”、“狼嗥千里”,如此等等,用以极言李贺绝妙的诗艺,令人叫绝。

(刘洪文)

独饮十五行……………………………洛夫

令人醺醺然的

莫非就是那

壶中一滴一滴的长江黄河

近些日子

我总是背对着镜子

独饮着

胸中的二三事件

嘴里嚼着鱿鱼干

愈嚼愈想

唐诗中那只焚着一把雪的

红泥小火炉

一仰成秋

再仰冬已深了

退瓶也不过十三块五毛

[鉴赏]

独饮,诗人怀乡的仪式。

令人醉的,不知是酒,还是乡愁。

诗人却发问道:“令人醺醺然的/莫非就是那/壶中一滴一滴的长江黄河”?

渐饮渐浓的乡愁,已让诗人产生幻觉;他所饮的,似乎是那凝聚着一切关于“乡”的含义的长江黄河水。这同时暗示,即使身隔海峡,诗人仍然可以心怀故土,可以把握文化的龙脉。此一问,破空而来,至深至诚。

诗人铺叙,“近些日子/我总是背对着镜子/独饮着//胸中的二三事件”。对于洛夫来说,孤独与怀乡的心理负荷共在,愈念愈深,无可排遣。非但如此,诗人甚至将生命主动地投入其间。这种投入,却那么无奈与悲辛。诗人不忍见自己沧桑而绝望的容颜,“总是背对着镜子”。孤独已然深入骨髓,甚至连对自我的观照都已拒斥。诗人执著于这种存在方式,他的这份生命情怀,全因为家园对于诗人的意义。

诗人道出了自己沉湎的所在:“嘴里嚼着鱿鱼干/愈嚼愈想/唐诗中那只焚着一把雪的/红泥小火炉”。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小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此诗名为问候,实为邀请刘十九前来做客。短短几句,足以见出诗人对朋友朴素淳厚的情谊。这里以独嚼鱿鱼干与唐诗中的“红泥小火炉”相对比,道出了诗人心中的故园所有的特质:亲和的温情与唐诗本身散发出的那种文化气息。

与其说诗人所理解的是真实的故园,毋宁说诗人通过对故园的想像和解释,确立自己怀乡的意义根据。诗人经历着双重的丧失,一重是家园的丧失,他成了异乡游子;一重是故园精神的丧失,他身处精神的异地,陷入了更深的孤独。前面所“独饮”的“胸中的二三事件”,大致有关于故园的美好以及它的丧失。

诗人沉迷于对故园的缅想之中。“一仰成秋/再仰冬已深了”。“一仰成秋”,诗语洗练。“独饮”、“愈嚼愈思”、“仰”、“再仰”这些意义相近的动词,与“近些日子”、“秋”、“冬”等时间名词一起,构成了沉潜往复,于饮中怀乡的深沉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