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可怕的科学(大全集)
1701900000048

第48章 人体机器的神秘构造(2)

健康成人的嗅觉感受斑只有3/4平方英寸那么大,而猎狗的嗅觉斑至少有10平方英寸,鲨鱼有24平方英寸,老鼠的嗅觉感受器几乎与它整个身体的皮肤面积相等。

在一个物体的反射光第一次进入眼睛之后,人的大脑仅用0.05秒钟的时间就可以辨认出这个物体。

人体每平方英寸体表面积平均寄生着3200万个细菌。据此,人体上共寄生着1000亿A1细菌。由于人体与细菌之间、细菌与细菌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而且人体皮肤是一道天然防线,所以正常情况下并不表现出病害症状。

人的心脏昼夜不停地搏动,它每天消耗的能量相当于把重约2000磅的物体举到41英R高度所需的能量。当AI人50岁时,他的心脏所完成的总工作量相当于把18000吨东西举到142英里(约229千米)的高度。

人静躺在床上,每分钟只需吸人大约8.8升氧气;静坐时则需翻倍,消耗17.6升;散步时的耗氧量为每分钟26.4升,是静躺的3倍;跑步时则高达每分钟55升。

正常人的眼睛十分敏锐。夜晚,人在山顶上可以看见50英里之外的一根火柴发出的光芒。

每2平方英寸的人体皮肤约有645条汗腺、77英尺神经、1000个神经末梢、65根发囊、75条皮脂腺和19英尺毛细血管。

人脑传送神经冲动的最快速度可达250千米/小时。

睡眠不足比饥饿更容易致人死亡。人不睡眠坚持10天即会死去,而饥饿则可能坚持几周。

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在其60岁生命中进出身体的水分高达75吨、糖17.5吨、蛋白质2.5吨。脂肪1.3吨,合计96.3吨。这些东西可装满24辆载重4吨的卡车,相当于其自身体重的1600倍。

人体总共约有100万亿个细胞,一生中大约有10000万亿次细胞分裂。一个人如果能活到100岁,那么他平均每一天都有3000亿Ai细胞在分裂,平均每秒钟有300万个细胞在分裂。

看过上面这些量化了人身体的奇妙数字,相信大家肯定会很吃惊吧!

能够对付致病微生物的免疫系统

在正常人的体内,都有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当人体内受到致病微生物攻击时,免疫系统被激活,并向入侵者发起反击。

人体免疫系统是怎样进行这项工作的呢?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病菌或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进入体内,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首先发起进攻,将它们吞噬到“肚子”里,然后再通过酶的作用,把“肚子”里的微生物分解成一个个片段。这些微生物的片段显现在巨噬细胞的表面成为抗原,它们就像招牌一样一拍即合,马上发生反应。这时,巨噬细胞便会产生出一种叫淋巴因子的物质。

这些淋巴因子的最大作用就是激活T细胞。T细胞一旦“醒来”之后,立即向整个免疫系统发出“警报”,报告有大批“敌人”入侵的消息。这时候,免疫系统出动一种杀伤性T淋巴细胞,并由它引发出专门的B淋巴细胞,最后再通过B淋巴细胞产生专一的抗体。

杀伤性T淋巴细胞很有意思,它能够寻找那些已经被致病微生物所感染的人体细胞,而且一旦找到之后,便像杀手那样将这些感染细胞摧毁掉,就防止了致病微生物的进一步繁殖。

在摧毁感染细胞的同时,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细胞内的致病微生物相结合,使微生物失去致病的作用。正是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复杂过程,入侵体内的致病微生物被免疫系统抑制住了。

当第一次的感染被抑制住以后,免疫系统会把对抗这种致病微生物的所有过程永久地记录保存下来。如果人体再次受到同样的致病微生物侵入,免疫系统已经清楚地知道该怎样去对付它们,并能够很容易、很准确、很迅速地作出反应,然后轻而易举地将入侵之敌消灭掉。

人体器官再生的奥秘

众所周知,水蛭、海星等一些低等软体动物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即使你将它完全搅碎,每一个碎片仍然可能长成一个新的个体,除非你将它烧成灰烬。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却没有这样非凡的本领,不过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再生能力——人体内的部分器官是具有再生能力的。

根据再生能力的大小,人体组织或器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再生能力很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可以不断再生,如皮肤、小血管、肝脏等;另一种是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再生能力有限,如肌肉、软骨、神经组织等;还有一种是无再生能力或很弱,如中枢神经组织。

再生能力最强的往往是易遭受损伤或由于生理需要经常更新的组织或器官,比如皮肤、红细胞、黏膜、纤维组织、小血管、骨髓、骨组织、肝细胞等等。皮肤的再生是最常见的,或许是因为皮肤最易受伤的缘故。红细胞的再生能力惊人,即使献血几千毫升,也能很快得到再生补充,而对身体健康影响甚微。肝脏的再生能力也很强,只要有20%的肝组织功能正常,肝脏就有可能恢复全部功能。

切除大部分肝脏的人,可由健康的肝小叶内的肝细胞再生而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有的器官或组织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再生,并且与损伤程度、营养等情况有关。

例如,骨组织只要有骨膜残存就可再生,但并不能生成新的肢体。

心脏和神经节细胞等高等分化和功能复杂的组织或器官则很难再生。

代偿——代替和补偿——是类似于再生的人体器官的重要功能。因疾病等原因切除的器官或组织的功能,可由剩余的或其他的器官或组织来代替,如肺、肾、睾丸等成对的器官,切除一个之后,另外一个的功能将大大加强以作补偿。

人体器官24小时的工作表

就像24小时周期循环的钟表一样,生物体本身也大都存在着一种功能的时间节律,所以称之为“生物钟”节律。以24小时为周期,人体各项功能呈现如下的变化规律:凌晨1时——大多数人已入睡数小时,此时处于易醒的浅睡阶段,对疾病特别敏感。

2时——在这段时间里,肝脏活动异常活跃,加紧生产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加紧清除肝脏和血液中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仿佛进行着人体内的“大扫除”。

而大部分器官工作效率减慢。

3时——肌肉完全放松,血压降低,呼吸和心跳次数均减少,全身进入休息状态。

4时——脑部供血进入一天中的最低点,血压进一步降低。全身器官工作节律虽较缓慢,但听觉灵敏,稍有响动即惊醒。此时是各种严重疾病患者易死亡的时刻。

5时——经历了浅睡、做梦、深睡几个阶段之后,人的精力基本恢复。此时起身,会有精神饱满之感。肾脏几乎不进行工作。

6时——心跳加快,血压开始回升,往往不想起床,具有不安的感觉。

7时——人体免疫功能已经达到高峰状态,此时对病菌或病毒侵袭的抵抗力较强。

8时——旰内有毒物质排除殆尽,不宜饮酒。

9时——心脏进入全负荷状态,反应性及活动性提高,痛感降低。

10时——精力十分充沛,是工作、学习和运动的最佳时期。

11时——心脏工作仍然非常努力,人体不易有疲劳的感觉。

12时——各器官和系统活跃,人体全身进入总动员。此时最好推迟一会儿再吃午餐。

13时——上半天最佳工作时间已经过去,容易感到疲劳,最好进行午休。部分糖元进入血液,肝脏逐渐进入休息状态。

14时——人脑反应迟钝,是一天24小时中的第二个活动能力最低点。

15时——晴况开始好转,工作能力逐渐恢复。人体器官此时最为敏感,特别是嗅觉和味觉。

16时——血糖增加,但很快会降下去,因而一般不会引发疾病。

17时——此时工作效率较高,是运动员强化训练的最佳时机。

18时——痛感重新下降,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量。

19时——血压增高,情绪变得不甚稳定,容易发脾气。

20时——此时反应敏捷,体重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此时司机较少出车祸。

21时_反应迅速,记忆力增强,可记住不少白天没记住的东西,是最适宜于记忆和学习的时刻。

22时——血液中的血球含量增加,可达每立方厘米12000个;体温下降。

23时——精力下降,疲惫感逐渐增强,肌体功能期待恢复,人体应该进入休息时刻。

24时——天当中的最后时刻,大多数人进入甜蜜的梦乡;人体各器官和系统活动能力减弱。

人体发音的奥秘

小鸟会呜叫,野兽会怒吼,人类会发音还会唱出美妙动听的歌曲。如果你听过雨夜盲女的哀曲,听过快乐的男女山歌对唱,你一定会为人类美妙的歌声所打动。可是,你知道人为什么能唱出那么动听的歌声吗?人类发音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

当人们呼气时,由于声带闭合阻气,声带便会产生震动发音。我们称它为基音,这时的声音音量小,音色也不好听。只有经过身体的共鸣、器官的共振,才能产生自然、优美而响亮的声音。

发音器官主要包括喉头、会厌、声带等。喉头也叫喉结,是重要的发声器官;会厌是长在舌根与喉咙之间的一块半圆形的叶状软骨,它的作用是保护气管与声带;声带是位于喉咙中间的两条白色韧带,它们紧密地并列在一起,而且像橡皮筋一样,拉得越紧,反弹的声音就越大。

共鸣器官包括胸腔、口咽腔、鼻腔、窦腔等。人们歌唱时就是依赖这些器官的共鸣作用来扩大、修饰、润色声音的。

在两根声带中间有一条裂缝,叫做声门裂。随着声带的一紧一松,声门裂也忽长忽短、忽大忽小。平时呼吸时,声门裂是半开的,两根声带互相分离,处于松弛状态,于是空气就从两块韧带间较大的空隙中通过。而人发音前总要先吸一口气,然后暂时停止呼吸。这时,松弛的声带被喉部的肌肉上下拉紧,相互靠拢,声门裂变得又细又长,只留下一道窄小的缝隙。当气流迅速冲向声带并从这条细缝中穿过时,空气使得声带发生振动,而且这种振动还会使喉腔里的空气也一起动起来,于是就发出了声音。

到了青春期,呼吸系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喉腔会迅速增大,声带也会逐渐加长。女孩声带会从幼童时的6-8毫米逐渐增长到15~18毫米,男孩可增长到20-24毫米。此外,声带在厚薄宽窄上也会发生明显变化,结果使男女青少年的声音出现显著改变。女孩的嗓音从尖细声变成了高亢的女声,男孩的声音则从稚嫩的童声变成了低沉浑厚的男声。

有些男孩变声非常强烈,以致声音出现破裂嘶哑,有时甚至会发出假声。此时不必过于焦虑,因为这只是暂时现象,等喉部发育完善后,声音就会恢复正常。

人体内的声音

一个人走在无人的街道或是躺在深夜里睡觉的时候,好像安静得很,但其实他的体内充满了各种声音,而且是时时处处都有。这些声音往往是人体器官机能状态的标志,因此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90%-95%的健康儿童,在胸部上端用听诊器可以听到“嘤……”的声音。

78%的健康青年在颈部右侧可以听到类似蝴蝶振翅的“嚓嚓”声。

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的人,由于心脏的异常跳动,体内常常发出野马奔驰般的马蹄声,临床医学上称这种心律为“奔马律”。

患有水气胸或脓气胸的人,体内会诊昕到“当当”像敲小钟铃的声音。

患有梅毒性心脏病的人,胸前可听到“咕咕”的鸽子叫般的声音。

患有肺炎而致使胸腔积液的患者,体内可以听到像绵羊叫般“咩咩”的声音。

得了甲状腺亢进的人,体内会诊听到像潮水一般的声音。

科学界一致认为,人体内的声音信息大部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利用,此方面的研究还大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