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1703200000017

第17章 西汉兴衰(3)

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也向这里开来。李广的骑兵非常恐慌都欲打马回奔。李广沉着地稳住队伍说:“我们只有百余骑,离我们的大营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掉头逃跑,匈奴肯会追杀我们。匈奴骑兵肯定会追射我们,匈奴骑兵善于骑射,调头逃跑,我们将无一人能够生还!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肯定会疑心我们有大部队行动,他们决不敢轻易进攻的。现在,我们继续前进。”说着,命令属下向前开进,一直到了离敌阵仅二里地的地方,李广这才下令:“全体下马,解鞍休息。”属下多有不解,问:“匈奴兵有数千人马,如果现在解下马鞍,匈奴最畏惧的就是李广。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六月,敌人杀来将如何迎战?”李广笑了笑,沉着地回答道:“匈奴骑兵以为我们会逃走,现在我们解下马鞍,就是暗示敌人,我们不会轻易逃走,这样他们就更加疑惑,而不敢随便发动攻击了。”于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见前面的百余汉骑,不退反进,后来索性下马解鞍,就地休息起来,感到十分奇怪,更加恐谎,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因为害怕中了对方诱敌之计,就忙下令停止进击,远远地观察汉军的虚实,不敢上前来。两军相持了2个时辰,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终于,匈奴方面首先沉不住气了,就派了一名骑白马的将军出阵观察形势。李广见状立即命令10余个精锐士兵上马,自己带头冲杀过去,张弓搭箭,一箭将这名白马将军射死于马下。景帝闻讯,立即派出一幸臣宦官前往边关,督促汉军抵御匈奴。然后又回到原地,杀敌甚重,下马继续休息。

匈奴兵越看越怀疑。天黑下来,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他们认定汉军一定有埋伏,匈奴部将怕半夜遭到汉军大部队的突袭,就连夜引兵慌慌张张全部逃回去。到了天亮,李广一瞧,山上已没匈奴兵,才带着一百多名骑兵安然回到大营。

李广的一生,大都投入了抗击匈奴的事业。他身经大小70多次战斗,由于他英勇善战,成为匈奴人心中可怕的劲敌。

汉武大帝刘彻

前156年七月七日早晨,景帝夫人王美人于猗兰殿生下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尽管刘彻是景帝的第十个儿子,但却受到景帝的格外关注。景帝认为这个孩子与众不同,就给他取名刘彘,字通。刘彘4岁被封为胶东王,由于他聪明过人,7岁时便能透彻地明白事理,于是景帝便给他改名为彻,“彻”字表示充满智慧,通透明理,达到圣德的要求之意。后来因原太子刘荣被废,刘彻被立为储君。

前141年,汉景帝刘启在未央宫驾崩,终年47岁。太子刘彻登基,是为汉武帝。

汉武帝即位之初,汉王朝经过高、惠、文、景几代帝王60余载的经营之后,曾出击匈奴,经济、政治各方面皆已稳定,并且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武帝以其雄才大略从多方面着手治国理政,创建了不朽的业绩,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

在政治方面,刘彻大胆改革选官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并知人善任,使得各方面人才不断涌现,盛极一时;汉武帝还设立“太学”,通过学校来选拔官僚。用从“民间”(实际上是地主阶级中间)选拔出来的官僚来代替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这就是官僚制度的特色。这一制度在以后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所沿用着。在诸侯王国分裂因素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汉武帝在继续推行文帝、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他颁行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他又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他设置13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他还开辟了广大疆域,奠定了其后2000余年的中国版图的基础。

在思想领域,刘彻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统一;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中,正式登上中国政治的舞台,之后统治中国的思想长达2000余年,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刘彻一方面稳定个体小农经济,宣布“重农抑商”“重本轻末”的政策,另一方面则对地主的兼并和不法行为加以限制;他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他采取桑弘羊建议,实行盐铁官营,设立盐官和铁官,控制与经济命脉有关的大手工业和大商业;他整理币制,将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直接控制起来,禁止诸侯国铸钱,废销各种杂劣铜钱,统一推行“五铢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他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他还注意兴修水利,先后修了引渭入河、引汾入河、引斜入渭等的渠道,这样既可通航,又可灌溉田地;他又下令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充实了汉王朝的财政。

景帝即位后,结果战斗中宦官被匈奴兵射伤,狼狈逃回了汉军营地。李广查看了宦官及几名受伤的汉军士兵,说道:“射伤你们的这几个胡人,一定是善射之人!”于是,李广亲自率领100余名骑兵前去追击。3个匈奴士兵没有马而是步行,李广带骑兵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了这3个匈奴兵。于是李广就命令部下左右包抄,自己居中放箭,结果杀了2个,活捉了1个。

在军事方面,先调他为上谷太守,刘彻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为了维护北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汉武帝决定改变汉初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进行反击匈奴的战争。武帝重用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并于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役。进上郡,掠走了朝廷所养的大批马群。这三次战役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给匈奴贵族以致命的打击,使得强盛近百年的塞北匈奴从此逐渐衰落,也使汉朝北部边境十余年没有发生战争,保障了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他又消灭了南越割据政权,统一了今天的两广地区,又在今云南、贵州等省设置郡县,加强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但这些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国家财富,使广大人民增加了徭役之苦,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汉武帝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当时中国境内的汉、匈奴、西域各族、越族以及西南、东南、东北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虽然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着矛盾或者有过战争,但人民之间融合的趋势增长了,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开发了祖国的边疆,构成了西汉时期丰富多彩的生动历史场面。

在外交方面,刘彻为了联合西域共抗匈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国联系,开通了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交往,开辟了“丝绸之路”,入雁门,使大汉声威远播四夷,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意义重大。同时,也开创了中原和西域各地文化、物产交流的新纪元,不但促进了亚洲各地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欧亚之间的联系。

汉武帝的这一系列文治武功,使西汉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

为强化皇权,严惩不法的宗室、外戚、豪强富商和游侠,武帝比其父辈更加重用酷吏。当时著名的酷吏有张汤、赵禹、周阳由、王温舒、杜周等,不胜枚举。然而,酷吏嗜杀成性、妄杀无辜,虽维护了皇权,也激化了社会矛盾,使得政治遂转趋黑暗,直至武帝晚年,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税增高,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社会益发动荡不安,宫内阴谋事件层出不穷,而武帝一味昏昧逸乐,无复昔日英明之貌。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爆发了农民起义。汉武帝曾在轮台颁下《轮台罪己诏》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陕西成纪人,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

子幼母壮,为了防止太后专权,前88年,汉武帝杀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后来,汉武帝叫画公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做皇帝。

前87年,汉武帝刘彻驾崩,在位54年,享年70岁,葬于茂陵,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意思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

汉武帝刘彻奋其先辈五世之余烈,施展其雄才大略,创造了震古烁今的辉煌业绩。他开创了一个光辉灿烂的盛世时代,建立了在当时可与西方罗马帝国相媲美的东方最强大的大汉帝国,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然而,汉武帝也有受人非议之处,其中最为人诟病的是“穷兵黩武”,即批评武帝滥用武力。中国人向来不喜轻动干戈,因为发动战争,除了牺牲老百姓生命之外,同时也会影响国家财政,而演变成苛敛暴征,匈奴再次大举入侵边关,影响民生甚巨。武帝虽然武功鼎盛,可也无法避免这种批判。他连年用兵,南征北讨,尤其是与北方匈奴之交战,几乎耗尽国家所有国力,结果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此亦为不容争辩之事实。可以这样说:汉武帝一手缔造了汉朝的辉煌,又一手制造了帝国的衰落。

张骞出使西域

不同于从前中国君主们的封闭治国观念,汉武帝刘彻非常重视与周边国家增强联系,同时也加强自己的影响。因此,除了在正面战场上和匈奴展开激战之外,汉武帝还在外交上对匈奴人采取了攻势,希望寻找些盟友,夹攻匈奴,这样可以使匈奴人左右难顾,以便从根本上削弱匈奴人的实力。

有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幸臣宦官带领一些人骑马外出打猎。于是,汉武帝做出了以前的君主们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想的伟大创意——开通西域。这既是一个军事策略,也是一个外交策略,这一策略在他征服匈奴的伟大事业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实践这一策略的是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

张骞是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张家村)人,当时是个郎官。《汉书·张骞传》说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前138年,张骞奉刘彻之命出使大月氏,率领百余人,从长安出发,后又徒迁至上郡。在汉军四大将军,踏上征途。

张骞一行出了陇西,进入了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匈奴骑兵发现了他们,就把他们抓了起来。匈奴单于把张骞等人全部扣留下来,为了让张骞投降,单于还给他找了个匈奴族的妻子。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张骞始终没有屈服。十年后,匈奴人放松了戒备,张骞带着部下逃了出来。他们向西走了数十天,来到了大宛国(位于中亚)。

大宛国的国王派向导和翻译把他们送到了康居,康居人又把他们送到了大月氏。张骞到了大月氏,以为他的使命可以完成了,不料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来大月氏自从与匈奴交战失利后,迁居至妫水(今阿姆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大夏国,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里土肥水美、物产丰饶,大月氏已不想再与匈奴交战了。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多次劝说大月氏王与汉朝合作攻击匈奴,都毫无结果,只好动身回国。回国途中,张骞再次被匈奴抓住。幸好当时匈奴发生了内乱,张骞才得以乘机逃了出来。

前126年,张骞历经13年历经艰险终于回到汉朝。当年出使的百余人,仅剩张骞、甘父两个。13年间杳无音信的外交使团突然归来,震动了京师。刘彻给张骞、甘父加官晋爵,并怀着好奇的心情倾听了张骞关于西域的报告。

张骞出使,使刘彻详细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过了几年,李广,刘彻派大将军霍去病征讨匈奴,汉军打了大胜仗,消灭了匈奴骑兵3万余人,还控制了西河(今河西走廊、甘肃等地)地区。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已没有了障碍,于是,刘彻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打猎途中偶遇到3个匈奴兵,于是就展开了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被拜为武骑常侍。

这一次,张骞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大批牛羊和金银财宝来到了西域的乌孙。同时,张骞还派他的副使带着礼物分别出使大宛、大月氏、康居、大夏等国。

乌孙王见张骞带来了许多财宝,很高兴。他派了使者随张骞一同返回长安。乌孙使者受到刘彻热情招待,他看到汉朝兵强马壮、经济繁荣,回去后报告了乌孙王。不久,乌孙和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一年以后,出使西域各国的副使陆续回国,西域各国也派了使者前来长安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由于张骞功劳很大,刘彻封他为博望侯,因此,人们又称他为“张博望”。

张骞两通西域,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骞开辟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豌豆、绿豆)、胡桃(核桃)、胡荽(香菜)、胡蒜(大蒜)、胡瓜(黄瓜)等植物,狮子、鸵鸟、犀牛、汗血马等动物,口中吐火、自缚自解等魔术以及乐器、乐曲、乐舞等,陆续传入中国内地;中国内地的穿井、冶铁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大量精美的丝织品,也传入西域以及更远的西方。这条东西交流的通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它的开辟,骁勇善射。文帝时,在人类文明史和世界历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自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朝每年都会派遣使节出使西域各国,中亚及西亚各族、各国的使节和商人也跋山涉水、披星戴月,云集汉朝边塞。

随着东西商旅的频繁往来,中国的先进技术亦随之传入西域各国。中国的铁兵器制造技术、凿井技术和利用渠道引水等技术在当时居于先进水平,这些技术传到了大宛,进而传到西域各国和欧洲,提高了这些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以“张骞凿空”四字高度概括了这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的历史贡献和传奇人生。张骞,作为中西交通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伟大开拓者,永载史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汉,是中国第一次大一统时期,用什么指导思想来统治庞大的帝国,从秦始皇到汉初的统治者都作了积极的探索。

秦始皇“奉法家之言”,结果二世而亡。汉惠帝废除《挟书律》,使遭秦始皇焚书坑儒政策摧残的儒家思想逐渐抬头,也进一步促使诸子学说复苏,其中儒、道两家影响较大。但由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即道家学说)成为这一时期的统治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汉初的统治者们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