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1704300000002

第2章 中华文明的曙光(1)

中国大地上的远古人类,最早出现在黄河、长江、辽河流域和西南地区。这些地区总面积在500万平方公里以上,仅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就有70~80万平方公里。从远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生存发展。

中华大地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中国的地形,自西向东形成三大阶梯:最高一级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中间一级包括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在海拔2000米到3000米之间;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以东以及云贵高原以东属于第三阶梯,海拔降到500米以下。中国的气候,包括了热带至寒温带多种类型:最南部的台南、琼西和滇南河谷地区属于热带;此线以北至秦岭、淮河、一线属于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以南以东,即辽东、河套、陇西为暖温带;秦长城以北、以西为中温带;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为寒温带。在更新世(距今180万年至1万年之间),我国气候发生过多次周期性变化。冰期到来的时候,年平均气温要比现在低4~7摄氏度或更多,间冰期气温则比现在高。受地形、气温和季风的制约,中国各地区降雨量差异很大。东南地区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台湾东部年降雨量达到65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降雨量递减,包括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和新疆在内的地区,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其中大面积沙漠地带年降雨量不到50毫米。在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中,我们的远古祖先发展了自己的文明。

中国四境有着天然的地理壁障。西北是高寒的帕米尔高原,西南是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东南有横断山脉和热带雨林,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北面有广袤无际的沙漠和草原,四境之内自成完整的地理区域。这种情况使得我们远古祖先基本上走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史前文化。

远古人类的足迹

最早发现的元谋人

元谋人及其文化遗迹于1965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在这里曾发现两颗人牙化石,同属于一位青年男性的上中门齿。据古地磁方法检测,元谋人大约生活于距今170万年前。同时出土的还有多达29种的各类哺乳动物化石,其中以草食动物为主,而元谋人则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从这一古迹遗址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的萌芽。

直立行走的蓝田人

距今98万年前,在我国现在的陕西省蓝田县公主岭地区,生活着一批原始人。其人体特征是头骨壁极厚,前额低平,额部明显后斜,尚无额窦,眉脊骨粗壮,间骨高度较小,脑容量为778毫升。

他们打造的石器与元谋人的相比,有不同类型石器分工的迹象,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已能完全直立行走,这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最早的直立人。

人工取火的北京人

北京人化石首次发现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从历次发掘化石中可发现北京人的体质结构已构成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但仍然残存着某些猿人的特征。

北京人的身材矮小,男性平均身高只1.558米左右,女性平均身高约1.435米。他们和现代人相比较,面部稍短而嘴巴特别前伸,看不见下颏,前额比现代人低平,有点向后倾斜。他们的脑壳比现代人厚,大约是现代人的两倍,头盖靠下部膨大,上部收缩,平均脑容量是1075毫升,仅仅是现代人平均脑容量的75%。但是,他们比现代类人猿的平均脑容量大一倍以上,类人猿的脑容量只有415毫升。

北京猿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使用的工具有骨器、木器,更多的还是石器。根据石器不同的形状和用途,大致可分为刮削器、砍斫器和尖状器等几种类型。有的石器用来砍斫和修制狩猎的木棒,还有一些较锋利的石器用来割兽皮和兽肉。考古学家们以北京猿人制造和使用的工具为依据,证明他们跟动物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已经具备了人类的某些特征。

北京猿人还有一个更为进步的举措是已经会人工取火,这是一个确凿无疑的事实。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数米的灰烬层,说明篝火在这里连续燃烧的时间很久,也说明北京人已经懂得保存火种,不需要火时用灰土盖上,使火阴燃,到下次要用火时,扒开灰土,添上草木,经风一吹便能引燃。灰烬中被火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朴树籽,则证明北京人已经能使用火烧熟食物。

令人惊叹的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1933~1934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之中,距今1万~2万年。遗址中的化石分属,这些化石表明,山顶洞人的体质已经相当进步,其头骨最宽处已在顶骨结节附近,额部倾斜,牙齿较小,下颌内曲明显,下颏突出,脑容量已达1300~1500毫升,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约为1.59米。其总体特征代表了原始的蒙古人种,并与中国人、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十分接近。这一发现,不仅对于认识现代中国人的直系祖先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认识中国人、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之间的体质上和文化上的亲缘关系,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山顶洞人的石器工艺有了明显的进步,在石器的制作中增加了修理台面的工序,能够用间接打击法制造出细长的石片,还能用压制法制造出细小的石器。石器中除了原有的刮削器以外,开始出现了石钻、石镞等石水复合的工具。

同时,山顶洞人的遗物中骨、角器大量出现,有骨锥、骨针、骨刀、骨铲和骨制的鱼叉等。这些骨器是用锯、切、削、磨、钻一系列工艺制作出来的。石镞的出现表明当时已发明了弓箭,有了弓箭就可以在较远的距离猎取野兽,这与遗址中的大动物遗骨,一致反映出狩猎经验的发展。而鱼叉类工具的出现表明捕鱼业的进步。前所未有的是,山顶洞人的住处与墓地是分开的,山顶洞“上室”是住处,“下室”是墓地。人骨化石全部发现于“下室”,人骨周围撒有红色赤铁矿粉末,还有装饰品随葬,说明山顶洞人已有灵魂的观念。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很多,有小石珠、小砾石、海蚌壳、青鱼上眼骨、兽牙等。他们在这些物品上钻出小孔,串起来佩戴,装饰自己,反映了审美观念的萌芽。

原始的文明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县仰韶村而得名,这是在全国范围内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清晰地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的面貌。

仰韶文化的主要区域在河南西部、陕西省中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带。它的分布非常广阔,南达汉水中上,北至河套地区,西及甘肃境内的渭河上游,东及山东。在这些地区散落着母系氏族时的很多村落遗址。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妇女在氏族中的地位非常高。有一些地方发现了将女性主要地位的埋葬习俗。陕西省华县元君庙和华阴县横阵村,置于发现很多母系氏族的迁移合葬墓。这些同坑埋葬的死者,全部是被迁移来合葬的,人数并不是十分统一,男女老少都有。迁移合葬的程序比较复杂。人死后,大致是先把尸体进行临时处理等,遇到母系氏族中某个地位较高的妇女死后,就先直接把她的尸体仰卧埋在葬坑主要位置上,同时将和她同氏族的早死者的尸骨迁移过来,排在一起,同墓合葬。这种以妇女为中心的葬俗,表明女性在氏族中占有重要地位。还有,从半坡遗址和陕西省临潼县姜寨遗址墓葬的随葬品推测,女性一般比男性多。这种现象也说明了妇女社会地位很高。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群岛,存在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生产工具主要有骨、木、石质三类,而以骨质工具的数量最多。从出土的工具用途上分析,渔猎、农耕等工具一应俱全,许多工具都制作得精巧适用,透露出南方文化的特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以水牛肩胛骨加工而成的骨馬,这是当时生产的主要农具。

在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有大量野生动物遗骨骨镞、木矛、骨哨、石弹丸等狩猎工具,说明渔猎业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农耕生活的补充经济成分,当时的家畜饲养业主要饲养猪、狗和水牛等。

河姆渡文化居民居住的是一种高杆栏式的地上建筑,这种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的发现为最早。它与北方地区同时的斗区穴式房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代表的特征。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龙山文化

大约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之间的一千年间,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铜器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了一定的地位,我国的原始文明发展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的晚期阶段。又由于这一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是龙山文化及其同时代的良渚文化,所以在考古学上又称之为龙山时代。

龙山时代的制玉业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当时的玉材多采用有着美丽色泽和温润质感的透闪石、阳起石系列软玉,加工过程大体上包括载料,成形,作孔,施纹和抛光等工序。

在良渚文化的玉琮中,最深的钻孔长达30~40厘米,可见了其穿孔技术之发达。当时的玉器施纹方法主要是雕刻,具体工艺又分为透雕、浮雕和线刻等。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中,最典型的纹饰是神人兽面纹。具体说来,背景纹饰是一个戴羽冠的神人,其脑部、乳房和肚脐部分通过浮雕手法强调成兽面形,兽面上又有阴线刻纹。值得注意的是,良渚玉器上的阴刻线纹,一般都极其精细,最细者仅有0.7毫米,已经具有微雕性质。

龙山时代居民住宅形式的改进也可以大体上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其一是前文所及的地面建筑的增多和高台建筑的出现;其二是住宅平面形式由过去的以圆形或方形为主逐渐演变为以长方形为主;其三是住宅的结构以多室房屋更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