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就像一本故事书
1704500000036

第36章 读故事,解读企业经营理念(1)

◎ 变是唯一的不变

蛹化蝴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过程,同时又充满危险与痛苦。

不同的蝴蝶蛹期也不同,有的几个星期,有的几个月。它们身体内部的器官要重新调整。当蛹就要变成蝴蝶时,可以看到翅膀的雏形。从蛹变成蝴蝶是自然界一种激动人心的奇观,当蛹体破裂,成熟的蝴蝶小心翼翼地从蛹壳中艰难地爬出来,不断扑打翅膀,然后它们的身体表面的液体被风吹干,它们慢慢地展开了美丽的翅膀,接着飞向阳光明媚的天地。

蛹化蝴蝶一般在敞开的环境中。凤蝶和粉蝶以腹部末端的臀及丝垫附着于植物上,又在腰部缠上一条丝带,使身体呈直立状态,而蛱蝶、灰蝶和斑蝶则是利用腹部末端的臀和丝垫把身体倒挂起来,称为悬蛹,蝶则多在化蛹前结成丝质薄茧,以保护自己。化蛹地点在树皮下、土块下、卷叶中等隐蔽处,去度过其一生最危险的时期和不利的季节。

蛹在外表上静止不动,但其内部进行着剧烈的变化:一方面破坏幼虫的旧器官,另一方面组成成虫的新器官。担任这个任务的是血液中的血球细胞。这种破坏同时伴随着创新的过程,一般数天至数个星期内完成。在完成痛苦的变化改造后,蝴蝶就蜕去蛹壳,变成成虫,通过脱皮而羽化成美丽的蝴蝶。

对于中国企业的改革来说是一个类似于从蛹到蝴蝶的过程,充满了危险和痛苦,但这也是一个企业成长的必然过程。有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努力地工作,必将成为美丽的蝴蝶。

故事解读

管理者都不得不承认一个真理,就是:“唯有变化是永恒的。”而现在变化越来越快了。科技好像天天都在变化。所以劳动队伍的性质也在变,还有社会,还有……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就需要有适应及不断更新自己的能力。他们还需要具有从危机中重新崛起的能力,因此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 变革就是要克服惯性

科学家将四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每天喂很少的食物,让猴子饿得吱吱叫。几天后,实验者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所泼出的滚烫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当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众猴只好望“蕉”兴叹。

几天后,实验者换了一只新猴子并关入房内,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三只老猴子制止,并告知有危险,千万不可尝试。实验者再换一只猴子进入,当这只新猴子想吃香蕉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次不仅剩下的两只老猴子制止它,连没被烫过的那只新猴子也极力阻止它。实验继续,当所有猴子都已换了之后,没有一只猴子曾经被烫过,上头的热水机关也取消了,香蕉唾手可得,却没一只猴子敢前去享用。

故事解读

生活中的许多禁忌都是有惯性的。

企业禁忌经常故老相传,虽然时过境迁、环境改变,大多数的组织仍然恪遵前人的失败经验,平白错失大好机会。

公司企业沿着管理集团固化的意识体系和相互关系模式的习惯形成巨大的惯性(企业的规模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不露声色地引领企业走向一个可以预见的归宿,而且惯性无论优良或恶劣总具有向下拉动的趋势。

须知重力对万物适用,无论人或企业,趋好的改变难上加难,一旦变坏,不过一朝一夕之事,因为重力加速度使然。

当我们形容团结的力量的时候,给人一捆火柴,确实折不断。惯性来自一群人的习惯组合,同样扭之不动。

出色的改革往往无法立竿见影,只有在克服了惯性的阻力后才开始显露效果。

◎ 别被自己的习惯绑住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逃脱。于是,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一发而不可收,结果驯虎人被它吃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尝了鲜血的老虎。

故事解读

优秀和开放的企业文化自然孕育出良好的工作习惯,虚伪的企业文化和专权管理将一切扭曲成为两面的表现,此时公司企业充满潜在和知而不言的不良习惯,可以说处在中间管理水平的大多数公司均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性,因此当为改善公司企业的管理和发展状况做出任何努力的时候,无论何种情况也不可忽略习惯的巨大作用,以及如何纠正的实施对策,否则将一事无成。

◎ 重视售后服务

园中有一棵树,上面有一只蝉,蝉高声叫着喝露水,却没发现在它后面有一只螳螂正等着捕捉它。而那只螳螂正弯着身子准备跳过来捕捉蝉,却没发现一只黄雀正在它的后面等待捕捉它。

这就是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来历,讲的是后发制人的道理。

两军交战,兵贵神速,常采取先发制人的战术。人们通常说,先则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许多军事家认为战争中“先发制人”最重要,谁掌握了先发制人的诀窍,谁就能牢牢掌握主动权。

但是,如果人人都想用先发制人之术,那么,这个战术就很难奏效。老子的策略思想是“反者,道之动”。你们都欲先发制人,我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后发制人之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成功。

故事解读

商品行销过程中的售后服务就用于“后发制人”战术。

零售业商店几乎都重视售前、售中服务,“卖了就算了”。如罐头、饮料、点心、洗洁剂等,都是“卖了就算了”的商品。一旦消费者有牢骚时,就必须直接去告诉厂商。厂商由于很难确认是哪家商店售出了有问题的商品,所以,处理投诉也很困难。不过,价值不大的小商品还好将就对付,而耐久消费品和继续使用商品,拥有令顾客满意的售后服务是很重要的。

也许,有人认为售后服务是东西卖出去以后,为顾客提供的服务,但是实际上却是“顾客购买下一个东西之前的售前服务”。如果顾客在这家店买的东西令他不满意,售后服务又跟不上,等到下一次购买时,自然就不会在这一家店购买了,也就是拉不到“回头客”。没有大批回头客的商店,其销售额是不稳定的。为了建立固定的顾客群,售后服务是很重要的。

◎ 不断地追求低成本

小驴驮着一袋大豆走在大路上。

路边的小白兔看了,突然嚷道:“驴大哥,口袋上有个小洞,大豆在一粒粒地往下掉呢!”

“没关系,掉一两粒不要紧。”小驴又满不在乎地往前走。

又走了一会儿,一条水牛拍着小驴的肩膀说:“驴老弟,口袋上有个洞,赶快想法儿缝上,大豆漏掉不少啦!”

“没事儿,我快要到家了,掉不了几粒的。”小驴仍然不当回事儿,只顾埋头赶路。

等小驴回到家里才吃惊地发现大豆已经所剩无几了。

故事解读

企业管理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如何不断降低成本。美国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对成本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话,为许多人所喜欢引用,他说:“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不断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创新永恒的主题。大批量的生产和销售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是为了降低质量成本;适时管理和信息化是为了降低时间成本;降低工资,解雇工人可以压缩成本,但提高工资和福利也可以压缩成本(福特汽车厂的亨利·福特想出了这个新主意)。那些被一时胜利冲昏头脑的公司一旦离开了精打细算,早晚会受到惩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英特尔公司总裁葛鲁夫在公司蒸蒸日上的时候厉行节俭,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没有。

◎ 1+1>2

丁老头是一位身价丰厚的富豪,他准备将自己开创的公司交给儿子管理。

他的儿子刚从美国一家著名的工商大学毕业。如何将毕生的经验传授给儿子呢?

几天之后,丁老头带着他的儿子,离开公司豪华的办公楼,来到了一片低矮破旧的街道。

望着儿子迷惑不解的神情,丁老头说道:“你想知道我这几十年来做生意的秘诀吗?”

儿子的眼睛立即露出一道光芒,他聚精会神地倾听起来。这时候,丁老头就指着街道旁的一间狭小店铺说道:“这是我开办的第一家商店,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渐渐发展起来今天这家大企业。”

看着狭小的门面,儿子的脸上露出更加疑惑的神情。这也难怪,谁会相信,一间如此之小的店面,能发展成为一家跨国公司。

“你知道一斤芝麻卖多少钱吗?”丁老头开始问道。

儿子笑着答道:“在香港谁都知道,一斤芝麻卖七块钱呀。”

“那一斤黄糖呢?”

“最多也只卖到三块钱。”

“那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值多少钱呢?”

“这还不简单,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正好等于十块钱。”

儿子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为什么父亲会用这样简单的数学题来考自己呢?“

但丁老头摇摇头说道:“不对。”

这一个结论,让儿子目瞪口呆,难道这么简单的数学题,自己都会算错?

丁老头接着说道:

“如果你做芝麻糖来卖,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就可以卖出二十块钱。其实做生意的秘诀就在于此,你只要将不同的东西,按照人们的需要组合起来,就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到这时,儿子才恍然大悟,也才知道父亲为什么能从一间小店面,发展成如今的规模,其实都遵循着这样一个简单却有效的道理。

故事解读

其实成功的秘密也大都如此,说起来似乎非常容易,只不过,往往需要人们持之以恒,付出辛劳的汗水,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 重视客户评价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珍妮太太说:“您好,您需不需要割草?”

珍妮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修剪树木。”

珍妮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经修剪好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珍妮太太说:“我请的那人全都弄好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朋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珍妮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故事解读

只有不断地探询客户的评价,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根据客户的评价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准,才能精益求精,取得更大的成功。

◎ 始终以顾客为核心

公元6世纪20年代,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年)也就是在古诗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南北朝时期里,为了传播佛教,天竺国王子达摩禅师远渡重洋,经过漫漫3年的艰辛航行,终于在6世纪20年代抵达广州城,开始了在中国的传教历程。

达摩禅师会见了梁武帝。梁武帝问禅师:“我常常印经书,又建了许多塔和佛寺,请问我到底有多大的功德?”

禅师回答说:“一点功德也没有。”

梁武帝听了心中很不愉快。

达摩禅师知道他和梁武帝没有缘,便走了。

故事解读

梁武帝印经书、建佛寺只是为了要得到功德,却和功德越离越远。有许多企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处处都以赚钱为目的,因此走捷径,不讲信用,最终只能失去所有的顾客。越想刻意追求金钱,便越得不到金钱。只要诚心为顾客提供有效的服务,一切以顾客的喜好为中心,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 需求是创造出来的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销量,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主管。诱人的薪金引来了大群的应聘者。

应聘者中高手如云,招聘人员一时无法决定。

这时,小张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负责人听后,十分满意。于是对众多应聘者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

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甲、乙和丙。

负责人交代:“给你们5天时间,到时候向我汇报销售成果。”

5天时间很快过去了。三人准时回到了公司。

负责人问甲:“卖出多少把?”

答:“1把。”

“怎么卖的?”

甲讲述了历尽的辛苦,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梳子,但和尚们不仅不买,还把他大骂了一顿。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问乙:“卖出多少把?”

答:“10把。”

“怎么卖的?”

乙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山有十座庙,于是买下了10把木梳。

负责人问丙:“卖出多少把?”

答:“1 000把。”

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

丙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施主络绎不绝。

丙对住持说:“凡来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个字,便可做赠品。”

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 000把木梳。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也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更旺。

故事解读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果。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发出新的市场来,那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因此,不要被顾客表面的需求迷惑,要善于挖掘顾客潜在的需求。

◎ 学会制造矛盾

有一个推销员,他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他已经卖给过牙医一支牙刷,卖给过面包师一个面包,卖给过瞎子一台电视机,卖给过和尚一把梳子。

另一位推销员对他很不服气,对他说:“只有卖给猴子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

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南方的雨林,那里是猴子聚居的地区。

“您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猴子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

“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我要它干什么?”猴子说。

“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防毒面具。”

“真遗憾,可我并不需要。”

“您稍候,”推销员说,“您已经需要一个了。”说着他便开始在猴子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厂。

“你真是发疯了!”另一位推销员说。

“不然。我只是想卖给猴子一个防毒面具。”

当工厂建成后,许多有毒的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出。

之后不久,猴子就来到推销员处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

“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说着便卖给了猴子一个。

“真是个好东西啊!”猴子兴奋地说。

猴子说:“别的猴子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

“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

“可是你的工厂里生产什么呢?”猴子好奇地问。

“防毒面具。”推销员兴奋而又简洁地回答。

故事解读

需求有时候是制造出来的,解决矛盾的高手往往也先制造出矛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