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1707000000042

第42章 经下(16)

《象传》说:用黄牛坚韧的牛皮把自己包束起来,说明初九不应当有所作为。

【注释】①巩,包束。

【解读】变革是除旧布新的大事,切不可轻率为之。论时,初九居革卦之初,如何变革形势还不明朗;论位,初九卑居于革卦之最下,不是居于可以变革的地位;论才,初九是阳刚之才但又处于离卦之中,躁动有余,而沉稳不足,没有适应变革的能力。仅这三点,就决定了初九不可能有所作为,更不能轻举妄动。所以初九只好取用坚韧的牛皮把自己紧紧地包束起来。不过初九用黄牛的皮革来包束自己,并不是仅仅由于黄牛的皮革相当坚韧之故。这里的“黄牛之革”是含有深刻喻意的。黄为中色,比喻持中驯顺,牛革为坚韧之物,喻示着守常不变,这就暗示初九当革之初始,只应以持中驯顺之道巩固自守,还不应该有所作为。如果这时初九轻举妄动,我想不但不会获得益处,还会适得其反。

【经文】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①。

《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译文】六二:在“己日”这一交相转变之日,进行变革,行动起来必有吉祥,不会有什么咎害。

《象传》说:在己日这一交相转变之日,果断地进行变革,行动定可获得嘉美之功。

【注释】①巳日,参见前注。

【解读】六二阴柔得正,又居中位,柔顺而有中正之德,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变革的主观条件。首先要把握变革的时机。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发展,旧的东西非革不可,已经到了亟须转变的“己日”,六二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否则将遗恨终生。此外,六二还需要获得一定的外援。六二处下卦之中,居中得正,九五处上卦之中,也是居中得正,正好与六二形成正应关系,可给六二以有力的帮助。六二凭着这些优越的条件,实行变革,一定可以获得成功。所以《象传》才说“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经文】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①,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②。

【译文】九三:急于行动必然有凶险,坚守正道以防备后患。有关变革的舆论必须要经过多次研究和审慎的考虑,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信任。

《象传》说:变革的舆论已经经过多次研究与审慎考虑,还要往哪里去呢?

【注释】①革言,革言:关于变革的言论。②之:到。

【解读】从爻辞来看,九三似乎没有六二好。九三以阳刚之才居阳位,并不居中得正,说明九三只是个躁动之才,像个楞头青。这样的过刚不中之才如果躁动而往,结果必然是极为危险的。所以爻辞极力告诫说“征凶”。爻辞要求九三“贞厉”,即坚守正道来防备危险。既然采取行动会有凶险,说明此时宜于审慎稳进,不宜贸然行动。爻辞已经点明:“革言三就,有孚”。对变革的舆论,必须要经过反复多次的研究探讨,进行审慎周密的考虑安排,证明变革确实合理可行,没有什么问题,同时,还要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与信任,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九三才可以大刀阔斧地进行变革。如果事情已做到这样的至审至当,自然哪儿也不要去。其他的路都不要考虑,可以放心大胆地走变革这条路了。故《象传》说:“革言三就,又何之矣!”九三爻辞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审慎考虑,三思而后行,否则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经文】九四:悔亡。有孚,改命①,吉。

《象》曰:改命之言,信志也②。

【译文】九四:悔恨消失,得到大家的信任来革除旧命,必获吉祥。

《象传》说:革除旧命必获吉祥,说明九四对自己的变革之志有坚定的信心。

【注释】①改命,革除旧命。②信,借为伸。信志,犹言施展抱负。

【解读】九四已进入上体,革道将成,变革的行为已经得到人民的理解与信任,不再有任何怨恨,变革后的美好蓝图也已经清晰可见,前景一片光明,所以爻辞说:“悔亡,有孚改命,吉。”九四以阳刚之质居阴柔之位,处位不当,应该有悔。但是九四是刚阳君子,有“革”之才,而且又有柔相济,不偏不过,何况卦已过中,正当水火相灭相息的变革之时,九四具备了这样一些优越条件,革之必当,纵使人们有怨恨也当消失,所以说是“悔亡。”改命实际上就是变革天命。

【经文】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译文】九五:大人实行变革,其道如虎身之纹。昭然易见,不须占问就可以相信。

《象传》说:大人实行变革,其道如虎身之纹,昭然若见,说明九五的美德昭彰炳焕。【解读】九五是革卦之主。九五为阳爻,居中得正,又处尊位,所以称为大人。大人是变革的主体。大人实行的变革,其事理非常显明,天下人知道大人推行的变革是顺天应人、大公至正的,没有什么阴谋可疑之事,就像是老虎身上的斑纹一样昭然可见,天下人看得清清楚楚,无不信从。《象传》解释说:“大人虎变,其文炳也。”“文”表面上是指虎纹,实际上是喻指九五中和之德。正如《周易集解》中引马融的话所说的“虎变威德,折冲万里,望风而信。”可见“德”是多么重要,任何人在推行变革之时,能够做到德行天下,革道显明,天下人自然会云集响应,这样的变革前景当然美好。难怪司马迁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九五爻辞要求领导者要以德治人,以德行事,这对今人仍有很大的启发。

【经文】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译文】上六:君子们像斑豹那样助成变革,建立功业,小人们却只是表面上赞成变革,内心里未必真正有所认识,这时如果继续行动则必凶无疑,只有静居持守正道才能获得吉祥。《象传》说:君子们像斑豹那样助成变革,建立功业,说明上六的美德因有大人的映照而越发蔚然成彩;小人们表面上赞成变革,而内心里未必真正对变革有所认识,只是对君主变革的顺从而已。

【解读】九五正是全面革变之时,上六则是变革成功后的继世守成之时。以周朝建国为例,大人虎变是文王武王变革创制,事理显明昭著;君子豹变则是成王康王继业守成,润色大业。天下之事,变革之前,主要的问题是变革;一旦变革成功之后,主要的问题就不在于变革而在于守成了。上六这时如果还要继续采取变革行动,结果会适得其反。所以上六变革既成,重要的事情当然不在“征”而在于居贞守成。虎之斑纹炳然可见,豹之斑纹细密蔚溽。根据这个特点,将全面变革的九五喻之为虎变,意为大人的全面变革事理炳著,文明可见;将继业守成之上六喻之为豹变,意为君子润色鸿业,使变革之事理更加细密,以各项法律制度的形式将变革的成果及每一个细节固定下来,继续下去。孔子认为,小人们因为处在治于人的地位,未必对变革有自己真正的认识与理解,往往是革面不革心,只是在表面上赞成变革而已,所以上六当此大局已定之时,要好好地巩固变革的胜利成果,持守正道,以使老百姓逐渐享受到变革的利益,使他们由革面而发展到革心。如果此时不安守既有成果,又思变革,势必会过犹不及,导致凶险。

【商界活用】

“群策群力”有奇功

“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暗示我们,一个企业要想革除其弊端,解决问题,应推行有利于群众参与管理的决策模式。韦尔奇推行“群策群力”,使通用更加辉煌起来。

实行变革应获得上下信赖。在上者的信赖,可以使变革获得上级权力和条件的支持;群众的信赖,是变革成功的首要条件。当权者阻挠,变革便很难顺利实施;群众反对,变革便不可能成功。

韦尔奇总裁深知这个道理,在公司推行“群策群力”。“群策群力”包含着诸如工人的参与、信任感和下放权力等平凡,甚至有些陈旧的观念。它拆除了“蓝领”和“白领”的界限,不同岗位、不同阶层的职员集中到一起,针对某些问题研究提出建议和要求,当场确定实施意见。这种管理方式,减少大量中间环节,迅速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它使改革既得到了上级的信赖,又得到了群众的支持,有利于改革措施的推行,从而促使改革走向成功。

图韦尔奇

“群策群力”讨论会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能让职工广泛参与管理,让职工有主人翁的感觉,从而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1987年通用电气公司制造一台燃烧式喷气发动机上的关键部件,需要30周,通过开展“群策群力”活动,1991年初,这一产品生产周期缩短到8周,如今只需4周。负责该部件制造加工的员工们还商讨10天内完成任务的可能性。

也正是这种“群策群力”活动,推动着公司的高层领导者更多地去放权,更多地去行动,更多地去听取意见。他们信任别人,也被别人所信任。就这样,通用电气上下齐心协力,改旧换新,永远走在世界电气行业的前列。

§§§第五十节鼎卦第五十(下巽风上离火——火风鼎卦)

《鼎》卦(),由下巽()上离()组成,卦形作“”,象征“鼎器”。上卦“离”为火,下卦“巽”为木:木上烧着火焰,犹如用鼎煮食物,喻示“鼎器”之象。全卦借“鼎”煮物、化生为熟的功用,譬喻事物调剂成新之理,其中侧重体现行使权力、“经济天下”、“自新新人”的意义。

鼎卦532

【经文】鼎①:元吉,亨。

【译文】鼎卦象征鼎器:最为吉祥,亨通。

【注释】①鼎,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下离上)。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巽,巽为木。木材燃烧,火焰腾腾,是炊煮之象。炊煮用鼎,鼎为古人极为重视的器皿,用于庄重的场合,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性意义。鼎煮食物,有养贤之意。化生为熟,有变革的意思。鼎为三足,又有稳重之象。观《篆》、《象》的解说,《易卦》作者正是在这些意义上以之为卦名的。

【解读】革卦卦辞也说:“元亨”,但前有“己日乃孚”,后有“利贞,悔亡”,多为告诫之语,这就说明革卦的元亨是有条件的,鼎卦的‘‘元吉,亨”是无条件的,因为鼎是建立一个新社会,巩固一个新局面。不像革卦是变革一个旧社会,施行起来还十分复杂,故鼎卦不讲条件,直言“元吉,亨”,一切都十分通达顺畅。鼎,是法象之器。鼎的内卦为巽,巽为木;外卦为离,离为火。木被火笼罩燃烧,这是烹饪食物的基本条件。圣人烹饪食物来祭祀上帝,君王烹饪大量的食物来供养圣贤。臣下则态度谦逊,以其聪明才智服务于君王,因而他的志愿能逐步地舒发,地位不断地升进。臣下秉守贞正之道,和应于君王,其前途必然无限,大吉大利,通泰平安。

【经文】《彖》曰:鼎,象也①。以木巽火,亨饪也②。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③,是以“元亨”④。

【译文】《彖传》说:鼎器,是烹饪养人的实物之象。架木升起火焰,用以烹饪食物。圣人烹煮食物来祭享上帝天神,而用极丰盛的食物来奉养圣贤。烹煮食物奉养圣贤,使他们能够顺逊以辅佐君主,因而君主能够耳聪目明,这时君主凭借他那柔顺的美德前进上行,高居中位而又能和阳刚贤者相应,所以可以达到最为亨通之境。

【注释】①鼎,象也,程颐说:“鼎,大器也,重宝也。……以形言,则耳对植于上,足分峙于下,周圆内外,高卑厚薄,莫不有法而至正,至正然后成安重之象,故鼎者法象之器,卦之为鼎,以其象也。”意思就是,鼎,不仅仅是一种具有实际用途的器皿,而且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并起着提醒警戒作用的陈设品。②此文三“亨”字,《释文》:“亨,煮也。”亨,训煮,后起字作烹。亨又有祭祀义,字或作享。此文其后的“以享上帝”,即其义。③“巽而耳目聪明”三句,本卦下卦为巽,巽义为谦逊;上卦为离,离义为聪明。用以喻臣下品质谦逊,以其聪明才智服务于君王。本卦初爻为阴为柔,升至第五爻,六五之爻居于上爻中位,所以说“柔进而上升”,像臣下以聪明才干取悦于君,地位不断升进。本卦九二、六五分居下卦、上卦中位,两同位之爻,阴阳相呼应,所以说“得中而应乎刚”,像臣下秉行正道,和应其君。这些卦象、爻象所显示的意义是为臣之道的高度概括。④高亨说:“‘元’下当有‘吉’字,转写脱去。经文曰:‘元吉,亨’,传文亦当曰:‘元吉,亨’,明矣。卦辞云‘元吉,亨’者,元,大也;亨,通也。此言大吉而亨通也。”

【解读】古代依照用途把鼎分为两种,一种是重器,是统治阶级用以象征权力的“法象器”,另一类是日常使用的可用来烹饪的鼎,鼎卦所象之鼎就是这种烹饪之鼎。“以木巽火”,是根据卦体而言的,上体离为火,下体巽为木,火在木上,正是架起木柴生火用以烹饪食物之象,所以鼎卦名鼎。这是从鼎的功用上来解释卦名的。鼎卦重在养贤。古时郊祭上帝天神,只要心诚,杀一头其角才有茧栗般大的小牛,用鼎烹之,然后祭献给上帝天神即可,所以称“享”。而圣贤人数不一,凡属圣贤都当养之,故养贤之礼贵丰,所以才说“大亨”。从中可见,鼎卦虽主张享帝养贤,实际上归根结底是在养贤。鼎卦下体为巽,巽有顺义;上体为离,离有明义,明而中虚并且居于鼎卦上体,有目明之象。此说明君主奉养圣贤,而圣贤们顺逊以辅佐君主,有圣贤者以目为君主视,以耳为君主听,君主因之而耳目聪明。这就是《象传》“巽而耳目聪明”之意。六五是阴柔之躯,本应居下,如今却进而上行至尊位,居尊而得中,又与九二阳刚相应。这样看来,从鼎卦的下体观察,顺从事理,奉养下贤;就其上体来看,则是聪明睿智,柔而应刚,且有中和之德。所以整体来看,正是精诚团结,咸与维新,巩固旧业,建立新功之象。故《象传》总结说:“是以元亨。”

【经文】《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①。

【译文】《象传》说:本卦下卦为巽,巽为木;上卦为离,离为火。可见木上有火,以鼎烹物,这是《鼎》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鼎足三分,正立不倚,从而持正守位,为君上所倚重,不负使命。

【注释】①凝,《释文》引郑云:“凝,成也。”

【解读】“木上有火”是就鼎卦的卦象而言的,《周易正义》中说:“木上有火,即是‘以木巽火’,有烹饪之象,所以为鼎也。”正位是端正自己所居之位,凝命是凝其所受之命。鼎有体正实凝、端正安重之象,所以君子观察鼎象就受到了正位凝命这样的启发。尚秉如《周易尚氏学》中说:“鼎偏倚则势危,故贵正,不正则悚覆;鼎敛食于内,故贵凝,不凝则实浸矣。故君子取之,以正位凝命。”固持使命,不负前人。就是在变革成功之后,要勇敢地担负起巩固新政,建立新功的使命,只有这样才不负前人变革之愿。但历来怀凝命之志者多,懂凝命之道者少。秦始皇想凝命,便焚书坑儒以愚民止议,销兵筑城以止叛备胡,自以为凝命之道齐备,可以子孙万代安安稳稳做皇帝了。结果如何?还不是十三年后就亡国了。首先居位要端正得中,这是至关重要的内在因素。其次要应刚养贤,礼贤下士,这是外在因素。内外兼具,方可凝命,这样,纵使身为柔弱之质,也照样可以吉祥亨通。

【经文】初六:鼎颠趾①,利出否②。得妾以其子,无咎。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译文】初六:将鼎器的脚跟颠倒朝上,有利于把鼎内陈积的废物倾倒出来。娶妾生子,以传宗接代,不会有什么咎害。

《象传》说:鼎脚跟颠倒朝上,未必有悖常理。有利于把陈积的废物倾倒出来,说明初六应向上顺从尊贵,以纳新物。

【注释】①颠,倒。鼎颠趾,即言鼎足向上。②出,清除。否,指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