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炒股致富心理学:沃伦巴菲特笑傲股市的28个简单法则
1708100000024

第24章 长期持有与短期业绩

巴菲特观察到,纵使“多头市场”在反转时也可能涌进大量买盘;而在空头市场,仍有许多公司的股票被贱价抛售,通常巴菲特会利用这个大好时机,来找寻投资机会。

有人认为,投资50%是科学,50%是艺术。华尔街人士认为只要一有获利,就把股票卖出了结,那么投资永远不会亏损破产,巴菲特对于这个说法的反应是,没有人会因为依循上述法则而真正变得富有。

21.1格雷厄姆法则

巴菲特对于何时卖出股票,在本质上是效法格雷厄姆的。格雷厄姆认为,当某只股票的价格已经达到它的实质价值时就是卖出的时机。他觉得,一旦证券价格超过其实质价值,就几乎不具有潜在利益,投资人最好再寻找其他价格被低估的股票。

如果格雷厄姆以每股15美元买进一只他认为实质价值约有30至40美元的股票,当股票价格触及每股30美元时,他就会把这只股票卖掉,然后再继续寻找并投资其他价格被低估的股票。

如同我们先前所提到的,格雷厄姆发现,如果以低于该股实质价值的价格买进一只股票,持股的时间愈长,那么预期的年复利报酬率愈低。因为如果某人以每股20美元买进某只实质价值为30美元的股票,在第一年时,该股价格才上涨至其实质价值,那么年复利报酬率就掉到22%。如果花了3年时间,年复利报酬率为14.4%,4年则为10.6%,5年为8.4%,6年为6.9%,7年为5.9%,到了第八年为5.1%。

为了解决这个持股愈久报酬率愈低的问题,格雷厄姆所采取的方法是,惟有在某股票的价格和它的实质价值有“足够”的差距幅度时,才进场买进,这样才能提供投资人相对的安全边际(marginofsafety),而安全边际就是用来保护投资人万一买到那些长时间才能充分反应实质价值的股票。投资人认为股价要多久才会上升到该股的实质价值,就决定其所需的安全边际大小。如果预期投资时间很长,那么安全边际就大;如果预期时间短,那么较小的安全边际可能就足够了。

格雷厄姆的法则又衍生了一个问题:万一股价永远无法上涨至该股的实质价值,该怎么办?万一市场无法充分反映该股的实质价值,到底要等待多久的时间?

对于这个问题,格雷厄姆的答案是等2到3年,理由是,如果某只股票价格不能上涨至其应有的实质价值,而且可能永远都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出清持股再寻找其他标的吧!

巴菲特发现上述的方法其实无法真正解决实现实质价值的问题,巴菲特多半时候还是握有那些从未触及预估实质价值的股票,并未出脱。因为纵使把那些股票卖了,美国的税务当局也会对资本利率收税。所以他认为格雷厄姆的处理方式有欠周详。

查理·蒙格和菲利普·费雪则提出另一种解决的办法,他们的论点是只要投资人买到一家正在成长的优良企业的股票,而且公司的经营管理阶层以股东的权益作为最大考量,那就不必出脱这只股票,除非整体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另有更好的投资标的。他们认为此种投资策略,可以获得最佳报酬,因为投资人可以充分享受企业运用保留盈余进而产生的复利报酬效果。

为了实践这种策略,巴菲特放弃格雷厄姆的方法,同时不再仅基于股票价格的考量而买进股票。他开始以企业的整体经营本质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那些创造出高资产报酬率的优良企业,具备消费独占的特质,同时其管理阶层以照顾股东的权益为主要考虑。

当然,价格仍然是巴菲特考虑是否买进股票以及预期可以达成的投资报酬率的因素。但是,一旦买进股票,只要该企业的经营本质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巴菲特就会长期持有。运用这项策略,他做了几项最棒的投资,包括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和GEICO公司的投资。在过去的12年中,这两家公司每年都带给巴菲特17%以上的复利报酬率,因为巴菲特已经看出长期持有这些深具发展潜力的公司的股票,会带给他优厚的获利。纵然这两家公司的股价有时会超过格雷厄姆学派人士所认定的实质价值,巴菲特还是继续持有这些股票而未曾出脱。“要拔除的是花园里的杂草,而不是那些会开花结果的植物。”

21.2多头和空头市场

很多投资人经常受到市场上谣传下一个空头市场即将来临的威胁,导致心生畏惧,进而成为受害者。

费雪认为这样的做法很愚蠢。首先,空头市场不可能会如计划所排定的时间而发生。再者,华尔街那些预言家,预测错误的次数和他们猜对的次数一样多,如果某人相信了空头市场即将来临而出脱手中不错的投资,那么这人会发现,通常卖出股票后,所谓的空头市场立即转为多头市场,于是,又再次错失良机。

但这人可能又说,如果空头市场不会降临,那么他可以再回到股市,同时以比较低的价格再买进先前出清的股票。但实际上卖股之后,必须缴交交易所得税和手续费,所以某人拿到手的现金会比原先的要少。此外,就算是空头市场真的来临,而你想趁机再买回原先的股票,也要等到股价跌到可以弥补你所付出的税和手续费的价位。费雪也提到他所认识的朋友很少会在空头市场时再度介入股市。

伯纳德·巴洛克依他的经验给投资人一个建议,“别期望总是可以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这是不可能办到的——除非是骗子。

巴菲特的解决方法是全然忽视所谓的空头和多头市场。他可以做得到是因为他以合理的价格买进股票,如果股价过高而无法提供足够的投资报酬,那么他就不会买进,每日市场的变动不会影响巴菲特,而巴菲特也不去考虑这档事,反之,他所思考的是要投资哪些企业,并以合理的价格买进。

巴菲特观察到,纵使“多头市场”在反转时也可能涌进大量买盘;而在空头市场,仍有许多公司的股票被贱价抛售,通常巴菲特会利用这个大好时机,来找寻投资机会。

在1987年股市崩盘时,市场上出现投资人疯狂抛售持股,反倒是巴菲特好整以暇,等着捡便宜。他以极低的价格买进他中意的股票,正如他投入10亿美元资金买进可口可乐股票一般。在那个时候,他并没有卖股票换现金,也不是袖手旁观。在他的眼中所看到的净是机会,而其他的人只看到恐惧。巴菲特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是以企业主的观点来进行投资的。

21.3买卖时机是耐心等来的

格雷厄姆在晚年时曾说,他认为市场由两种成分所组成。一种是以长期投资为主的投资人,并相信股价最终会反映其内在价值,另一种是投机者,把进出股市的买、卖当成赌博游戏,投资人随市场消息买进卖出,股票的真正价值也会受到影响。但他认为也就是因为这个“赌博市场”充斥着惧怕和贪婪的现象,那些耐心的投资人反而可以殷切地等待买卖时机。

巴菲特补充说,只要公司能善加运用公司资本,并保留相关盈余用以增加公司净值,那么长期来说,该公司的股价会回升到该股实质价值的价位。有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1981年该公司每股净值527美元,而股价为525美元。16年后,也就是1997年,该公司每股净值20000美元,股价高达每股37000美元。巴菲特的做法是善加运用保留盈余,买下其他获利良好的公司全部或部分的股份。当公司的净值增加,市场上对该股的评价也增加,所以股价也会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