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富爸爸家训2
1710300000027

第27章 法则16:再富也要穷孩子

节俭是一种品质,需要始终坚守。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古往今来,节俭一直被人们视为治国之道、兴业之基、持家之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正是如此。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和发达的国度,都把节俭当作是自己的生活准则。他们清楚地知道“成于俭,败于奢”的深刻道理,所以特别重视对子女或青少年一代的节俭教育。

诸葛亮特别注重废奢长俭,他认为,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会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给诸葛瞻起的字叫做“思远”。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呢?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叫俭,他认为要有才,就要刻苦学习。生活太舒适了,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才是涵养道德的重要条件。另一个叫静。

爱默生曾说过:“节俭是一生用不尽的美德。”节俭,既是我国优良的传统,又是人们所推崇的美好的品德。有些孩子把吃不完的饭菜随意倒掉,把不时髦的衣服冷落在一旁,作为父母的你不要以为这就能显示你的富有。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总之,为了个人修养,家庭的富裕,父母也要教育孩子发扬这一美德。

节俭是美德

曾国藩认为“家事忌奢华,尚俭”,“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他自己也这样带头做到,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他自己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对孩子的婚姻,他认为品德为上,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曾国藩深刻认识到人的本质有好逸恶劳的一面,如果父母蓄积足够的钱物让孩子花销,他为什么还去吃苦呢?结果坐吃山空。如果“一无可恃”,则就逼得他们去奋斗、去谋生。

【成功导读】

在北宋年间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金兵南侵,包围了京城,城内粮食断绝,许多人饥饿难忍。一户财主家也断了粮,他带儿子来到一座寺庙中找吃的,一个和尚把他们领到寺庙后面的一座仓库中,原来里面有一座小山似的米堆。财主恳求和尚给他们一些粮食。和尚说:“你都搬走吧,这本来就是你的,可以物归原主了!”

原来这户财主家以前挥霍浪费,每顿都扔掉许多白米饭。这个和尚化缘时,曾劝过财主,财主却不以为然,说他多管闲事。和尚心想“一丝一缕当思物力维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于是把白米饭从沟里捞出来晾干,日积月累,就有了这座小米山。财主听后,羞愧难当,发誓今后一定要节约粮食,再也不铺张浪费了。

古人都懂得废奢长俭,更何况现代的父母呢?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习惯。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将会终身受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指由俭朴节约的生活转变成奢华富裕的生活比较容易,而由过惯了奢华富裕的生活变成俭朴节约的日子会比较难。这是古人对治家的经验总结和教训警示。这句贤文旨在教育父母,做人要崇尚节俭的美德。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提倡节俭,要从小就培养孩子节俭,孩子幼小时可通过一些生动的童话故事教育他们自幼不乱花钱,不攀比吃穿,少吃零食,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古话说得好,“成由节俭败由奢”,如果不知道节俭,再雄厚的家业也会坐吃山空。而是否节俭,也不是根据花钱多少来确定的,不能说花钱多就是浪费,花钱少就是节俭。现在的条件下教育孩子节俭,光讲大道理是不行的,必须从小事做起。比如给孩子建个回收箱,积攒半年或几个月后,把废品卖掉。然后让孩子用这些钱去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教育孩子节俭的最好机会。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分析:攒了那么长时间的废品,才卖了这么几个钱,而用来买东西时很容易就花掉了。通过这样的事例教育孩子明白花钱容易挣钱难的道理。

【成功导读】

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曾国藩写给儿子曾纪泽的信说:“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尔教育诸妹,敬听父训,自有可久之理。”

次子曾纪鸿参加县试,曾国藩写信道:“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宝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

大女儿出嫁回门,曾国藩写信叮嘱道:“又寄银五十两,合前寄之百金,均为大女于归之用。以二百金办奁具,以五金为程仪,家中切不可另筹银钱,过于奢侈。遭此乱世,虽大富大贵,亦靠不住,惟勤俭二字可以持久。”

节俭作为一种美德,如果发生在百姓身上是值得赞赏的;如果发生在名人身上,不仅会得到人们的赞赏,而且会广为流传。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世世代代形成一个共识,即重视家庭教育,而节俭教育又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曾氏家族人才辈出与曾国藩提倡勤劳节俭来教育孩子,鼓励孩子自立自强、奋发有为是分不开的。然而当历史进入21世纪,在这方面却出现了许多误区。不少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追求名牌,讲究吃穿,奢侈浪费,互相攀比。他们对父母的辛勤劳动熟视无睹,滋生了“只知享受,不讲奉献”的不良思想。究其原因,虽然有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但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所以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关键在家庭、在父母。

【成功导读】

据有关史料记载,为了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著,司马光不但找来范祖禹、刘恕、刘敛当助手,还要自己的儿子司马康参加这项工作。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时,非常生气,认真地传授了他爱护书籍的经验与方法:读书前,先要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翻书页时,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边缘托起,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他教诫儿子说:做生意的人要多积蓄一些本钱,读书人就应该好好爱护书籍。为了实现著书立说治国鉴戒的理想,他15年始终不懈,经常抱病工作。

在生活方面,司马光节俭纯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常常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华,极力提倡节俭朴实。

司马光废奢长俭的故事被世人传为佳话,司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废奢长俭。对孩子只养活,不教育的父母,不能算合格的父母。有的家庭很富裕,满足孩子的一些要求也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忘了孩子将来要自己走路。你可以包办孩子小,不能管他的老。俗话说“家有万贯资材,不如薄技在身,”这可是多少代人从兴衰成败中总结出的道理呀。

做父母的就应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时刻注意自己孩子言行的变化,发现有不良的行为,就应当及时督促改正,使孩子不被各种诱惑所左右。当然对孩子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应该给予及时鼓励,并要求坚持做下去。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的主要功绩在于积有限之社稷资财,以兴家业,繁吾中华。故此,我国历史上众多有识之士在生活上都十分注意自身的节俭,也十分重视对后代的“节俭”教育。

再富不能富孩子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和“耐挫能力”,更重要的还是应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从严要求,不能凡事包办,适当地让孩子参加劳动,做做家务,该放手时就放手,及时抓住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挫折对孩子进行教育,以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生活习惯。这才是治本之策。

【成功导读】

董建华的爸爸董浩云是香港屈指可数的大富豪之一,但他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却十分严格,从不娇生惯养。董建华大学毕业后,舆论认为董浩云肯定会安排儿子去美国继续深造,或回香港在董氏集团的海运王国执掌要职,因为当时董浩云已经是香港首屈一指的船王,正在向世界级船王进军,业务非常繁忙。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董浩云却要董建华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最基层去当一名普通职员。

董浩云对董建华的生活要求非常“刻薄”,要求董建华与普通孩子一样过朴实的生活,并且在董建华大学毕业后让他到美国去打工,从而让董建华明白,有价值的财富要靠自身的努力去积累,积累财富的过程或许比财富本身更有价值。如此富门寒教,令人击节称好。

作为亿万富翁的董浩云意识到,让孩子拥有一种天生的金钱优越感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他十分重视对孩子的“磨难教育”。他认为作为饱经风霜的长辈,应该真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特别是在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当设置一些障碍,让孩子受些挫折,少花些钱,多动动手,逐步增强自力更生的意识,是对孩子的真爱,是给予孩子终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通过受苦,孩子能感受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父母劳动成果,激发吃苦进取精神。

董建华吃苦耐劳的意志精神,不是一时培养的结果,它是其父亲从小在生活中慢慢培养起来的。现在许多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强健的心理品格,不少人开始尝试“吃苦教育”,这其实是正确的,可遗憾的是,但他们都太急功近利,过于追求短期效应,忽视了人才培养的根本要素和这种教育方法的局限性,使“吃苦教育”步入误区。

事实上,时下在一些富裕家庭,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条件已今非昔比,不是太差而是太好。“艰苦朴素”在许多孩子们眼里可能已是老古董。许多年轻的父母也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绝不能再让孩子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吃苦”,别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得有。殊不知,这样反而害了孩子。作为父母,宠爱孩子应该有一定的度,与其堆金砌银、任其消费而使之变成纨绔子弟,还不如为孩子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令其成才。

【成功导读】

执掌台塑集团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王永庆是一位塑胶巨子,也是一位教子成功的父亲,他有七个女儿、两个儿子。王永庆的孩子差不多都在海外留过学。他有个女儿13岁就被送到英国读书,他要求女儿每周写信汇报思想。女儿说父亲的回信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帮她修改错别字,还和她深入交流,回信经常是密密麻麻地写满好几张纸。对从事家族生意的孩子,王永庆把他们当职业经理人看待,他们在台塑都是从基层做起,经历了各个层级。王永庆节俭的作风也影响着孩子们,在他们眼里,父亲和“富豪”两字似乎根本不沾边。

正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王永庆的孩子个个有出息,即使家财万贯,孩子们也是各自独立,王永庆非常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要他们从小经历磨难、挫折,这一教育办法,值得现代父母借鉴。吃苦不是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一种简单的技能问题,而是培养一种责任心,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果从小就没有吃一点苦,没有遇到一点挫折,没有经受一点磨炼,孩子进入社会会陷入被动,可能适应不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