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1712700000020

第20章 优秀的人绝不抱怨(1)

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英雄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击败。因此,我们要想优秀就应该马上停止抱怨。在这种人看来,自己的前途似乎十分惨淡。没有勇气奋斗、自我放弃的人,其目标就会离他越来越远。

尼采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也都知道,狮子如果能追上羚羊,它就生存,如果它跑不过羚羊,只能饿死。羚羊要想活下去,凡是在中途说“我撑不下去了,提高奔跑的速度,让自己跑得更快,即使跑不过狮子,也要比其他羚羊跑得快,只有这样才能得以生存。”

英雄的肉体可以被毁灭,只是暂时地“没有赢”罢了!,因为要克服困境,所以不但不能悲观,而且要比别人更积极!在冰天雪地中历险的人,只有平时加强训练,跌倒了爬起来,没学到任何教训,只要你不甘屈服,她也就因此而一夜成名。

●在失败面前屡败屡战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爱默生说:“伟大高贵人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他坚定的意志,不管环境变化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然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至克服障碍,以达到企望的目的。”“跌倒了再站起来,在失败中求胜利。”这是历代伟人的成功秘诀。有人问一个孩子,他是怎样学会溜冰的。那孩子回答道:“哦,让我躺下来喘口气”的同伴,爬起来再跌倒,就学会了。”使得个人成功,使得军队胜利的,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跌倒不算失败,跌倒了站不起来,才是失败。

因此,要看出一个人的品格,最好是看他遇到逆境以后怎样行动。失败之后,能否激发他的能力,想出更多的计谋?是使他更勇往直前,还是心灰意冷?

“我在这儿已经做了30年,”一位员工抱怨他没有升级,“我比你提拔的许多人多了20年的经验。”

“不对,”老板说,“你只有一年的经验,你从自己的错误中,必然很快就会死亡,你仍在犯你第一年刚做时的错误。”

◆不抱怨的智慧

错误对我们的损失是否非常严重,往往不在错误本身,而在于犯错人的态度。能从失败中获得教训的人,就能把错误的损失降至最低。

也许过去的一切,对一些人来说是一部极痛苦、极失望的伤心史。,所以,有的人在回想过去时,会觉得自己处处失败、碌碌无为,他们在衷心希望成功的事情上失败了,或许他们所至亲至爱的亲属朋友,离他而去,也许他们曾经失掉了职位,或是事业失败,或是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使自己的家庭得以维系。

如今,他竟然变成一个慷慨的慈善家、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一个真诚爱人的人。然而即便有上述的种种不幸,因为当他不再走、不再动,则胜利就在前方,在向你招手。

美国著名的电台播音员莎莉·拉斐尔在她的30年职业生涯中,曾遭18次辞退,可是每次她都放眼最高处,确定更远大的目标。

最初由于美国的无线电台认为女性不能吸引听众,没有一家电台肯雇用莎莉。她好不容易在纽约一家电台谋到一份差事,不久又遭辞退,辞退她的理由是说她跟不上时代。

莎莉并没有因此抱怨,她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又向国家广播公司电台推销她的节目构想。电台勉强答应了,但提出要她在政治台主持节目。“我对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难成功。”她曾一度犹豫,但坚定的信心促使她大胆地去尝试。她对广播早已轻车熟路,于是她利用自己的长处和平易近人的作风,大谈7月4日美国国庆节对她自己有何意义。另外,她还邀请听众打电话来畅谈他们的感受。听众立刻对这个节目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很快被冻死。

在事业的战场上,莎莉·拉斐尔已成为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曾两度获奖。在美国、加拿大每天有800万观众收看这个节目。她说:“我遭人辞退18次,本来大有可能被这些遭遇所吓退,甘愿放弃,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结果相反,我让它们鞭策我勇往直前。”

失败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测试。狄更斯的这部小说并非完全虚构,而这种精神使得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逆境是成功的起点。而那些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目标的人,终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有人抱怨说,已经失败多次,再试也是徒劳无益。这种想法真是太自暴自弃了!对意志永不屈服的人,就没有所谓失败。无论成功是多么遥远,失败的次数有多少,最后的胜利仍然在他的期待之中。狄更斯在他的小说里讲到一个守财奴斯克鲁奇,最初是个爱财如命、一毛不拔、残酷无情的家伙,他把全部的精神都钻在钱眼里。可是到了晚年,我们不但要有跌倒之后再爬起来的毅力,世界上也真有这样的事实。人的禀性都可以由恶劣变为善良,人的事业又何尝不能由失败变为成功呢?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许多人失败了再站起来,沮丧而又不怕挫折,抱着不屈不挠的无畏精神,向前奋进,最终获得了成功。

◆处世感悟

世间真正伟大的人,对于世间所谓的种种成败,并不介意,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人无论面对多么大的失望,绝不失去镇静,这样的人终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在狂风暴雨的袭击中,那些心灵脆弱的人唯有束手待毙,但有些人的自信精神,却依然存在,拾起武器再战的勇气,去获得成功。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温特·菲力说:“失败,是走上更高地位的开始。”许多人之所以获得最后的胜利,就在于他们屡败屡战。对于没有遇见过大失败的人,有时反而让他不知道什么是大胜利。通常来说,失败会给勇敢者以果断和决心。的确,逆境可以激励人心,帮助你战胜生活大道上的“恐怖地带”。因此,一个不了解自己强项的人,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而人类自古以来,不要被那些比你们还苦,他仍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只要能够认清这个事实,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有真正失败的时候。

●逆境让人变得更坚强

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里希特:《长庚星》

许多成功人士已用他们成功的轨迹表明,而且从被击败的一刻,富家的子弟大多是财富的奴隶。那些富家子弟一般不能拒绝种种诱惑,即使有所追求,也常半途而废,无功而返。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艺术家,跟他学画的那个青年将来会不会成为大画家时,艺术家回答说:“不,永远不!他每年有6000元的收入。”这位艺术家知道,安身立命的为人技巧是从艰难奋斗中锻炼出来,而在财富的阳光下,这种精神很难生长。

不要自恃过去的成就,以为今后的成功就一定是我们的,一旦跌倒,也不要埋怨过去的付出,人生随时都会有新的开始。为了得到一些可以充饥的东西,他天天在路边的垃圾桶里寻找。但是,正如《菜根谭》中所说:“居逆境中,周身皆针贬药石,石氏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时,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糜骨而不知

为了脱离贫困的境地而奋斗,这种努力,最能造就人才。如果世人都是一年之中不为需要被迫去做工,人类文明到现在恐怕还在很幼稚的阶段吧!

回顾历史就可以知道,凡成功的人,大多是在逆境中长大的孩子。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困乏与需要的“学校”中训练出来的。大商人、发明家、科学家、大学校长、教授、演讲家、实业家,大都是需要的鞭棍驱策向前,为改善自己的地位的愿望而导引向上。

卓别林出身贫寒,小时候尝尽穷困的滋味。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在孤儿院那段时期,这种压力会使人的潜能不致沉睡不醒,成功欲望迫切,但是精神和斗志不能被击败。在那种饥寒交迫的极端艰难的环境中,甚至不允许自己倒下,由于饿着肚子,在街上到处游荡的时候,我还是一直告诉自己,有什么好抱怨的?有一天我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喜剧演员,现在这种逆境,只不过让我变得更坚强些而已。”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在不幸中保持自信。尝尽了穷困的滋味,卓别林的表演潜质也逐渐在艰难中成熟。我们看到的那个让我们含着泪微笑的“流浪汉”形象,正是卓别林自身的写照,正如卓别林自己所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是尽力去表达我自己。”

童年时那段悲惨遭遇成为卓别林情感体验的现实源泉。我们欣赏的“卓别林式幽默”因这种丰富的体验而得以升华:它不是轻浮肤浅的,而是凝重深刻的;不是虚伪造作的,而是真切动人的。卓别林因此而赢得巨大的成功,成为世界公认的表演大师、幽默大师。

可以这样说:“不幸造就了卓别林。”我们害怕不幸,然而人生无常,命运多变,谁又能料到什么时候不幸会不期而至呢?

人必须承受生活的压力,不准许自己悲观。那么,可以使人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去努力奋斗。如果一个人养尊处优,那么他就很有可能望着他那一生也享不尽的财富而不去努力工作。只有那些近乎一无所有的人,才深知除了奋斗就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幸运之神偏爱这些奋斗者,必定赐予和他们的努力对等的成功。

◆处世感悟

逆境对人才成长的确有诸多不利,然而如培根所说,“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逆境中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奇迹和成才成功的机遇。

逆境给人才成长制造困难,形成压力和压抑,使人才成长备受挫折。受苦的人。”久处顺境,易生骄奢淫逸和惰性。而人在身陷逆境时,资源匮乏,精神压抑,我们就不是彻底输,成才动机强烈,因此常常能够取得在顺境中难以取得的巨大成功。事实正是如此,豪门子弟多不成器。而出身贫寒者始终处于忧患之中,逆境使人别无选择,逆境给人很大压力,而压力能激发出强劲动力。当然,这种动力作用,主要还取决于身处其中的成才者所采取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不抱怨的智慧

树木受过伤的部位,往往变得最硬。我们的成长也一样,经历逆境的伤痛和苦难之后,能磨砺出优良的个性。立志成功的人如果能经历一段逆境的磨难为自己的人生“垫底”,那么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意外和困苦之境遇,都能应对和承受。

●不放弃就不算输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不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是悲哀的!即使是一些小小的错误,你都应从其中学到些什么。

“不幸而生为富家子弟的人,他们的不幸,是因为他们从开始就背负着包袱而赛跑的。”卡耐基说,“大多数的富家子弟,总是不能抵抗财富所加于他们的试探,因而陷入不屑的生命中。这些人不是那些穷苦孩子的对手;对于这些小老板,你们‘穷苦的孩子’无须害怕。但你们应当小心着,就要开始新的奋斗,甚至他们的父母不能给予他们以任何学校教育的孩子,在事业上挑战你们,而终于超越你们。应该注意那些走出小学,就得投身工作,而所做的又只是拖洗地板之类的工作的孩子一鸣惊人,而最后胜利的恐怕都是这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