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1713800000004

第4章 人生之道(3)

旧时,许多长辈告诫子女们说:“老天爷给每个人安排了一定的福分。如果你小时候把福分享用光了,老的时候就会穷苦。”这句教诲对今天的每个人都适用。人应该珍惜自己的福分,慢慢享用,不要挥霍。“宁吃少时苦,不受老来贫”。年轻时候苦一点,年纪大的时候,就多一点享福的可能。至低限度,俭朴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人有多一点力量去适应各种环境。

活到天年——长生久视之道也

[原文]

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老子·第59章》)

[今译]

根扎得深,柢长得牢。正符合长生久视的道理呀。

[抨语]

河上公: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枝叶不坚,则落。言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

对于养生的概念,老子将其名之为“长生久视”。“长生久视”被道家或信奉仙术的人们解释为“长生不老”。

所谓长生,即活得时间长。但它不仅止于时间上存活的久,而且要在质量上活得快活、有价值。围绕这个主题,中国人有精竭殚虑,研究出许多方法,整理归纳在一起,大抵有三:保精(房中术);行气(深呼吸运动);服药。其中服药术特别受重视,即丹药的制造与服用。

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头百姓都受此影响,梦寐以求地渴望着得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汉武帝就是一位求神若渴的帝王,他命人日益炼制仙丹,还把女儿嫁给方士,以求走捷径通神。更为可笑的是,他宣贾谊上殿退左右,问的不是军国大事,而是如何求仙,弄得贾谊啼笑皆非。秦始皇也曾派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童女,到东海蓬莱去求不死之药。结果仙药没求来,连求药人也一去不回,白白损失一大笔财力。

三千年来,人们孜孜以求,至今虽有成功事例,但也积累总结出了不少健康知识,医药知识,成为人类灿烂文明的宝贵成分。

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身体健康的保证。一个人长时间不做体力活动,不仅身体得不到锻炼,思维也会变得迟钝。

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危害都市人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是运动不足,平均30岁体力就开始走下坡路,40岁以后体能更高是亮起了红灯。该调查研究的项目是进行三分钟登楼梯、脂肪测验、仰卧起坐、身体前曲,以及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耐肌力和柔软度的身体健康测试。参加测试的很多人爬两三层楼梯就气喘喘吁吁,弯腰时手指只能碰到小腿肚子。调查发现,完全不运动者的比例高达28%,而身体健康的几大要素检测正常者的比例都不到10%,被检测的人普遍存在活动量不足、体能不佳、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健康隐患。

要克服以上隐疾,我们就必须运动。生活中,那些喜欢运动的人,大多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美国西部某镇上有一位长寿老人,已过百岁的他每天都从家里步行两站地到公园去散步。一次,镇长在公园里偶然遇见了这位百岁老人,他上前恭敬地问道:“先生您是我们镇上年龄最长的人,可您的身体和精神看上去却很年轻。请问您保持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哦,镇长先生,我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比别人更注意运动而已。从年轻时不注重锻炼,每天都做一点运动,风雨无阻,也许这就是我的长寿原因吧。”老人说。

每天坚持运动,这是百岁老人告诉镇长的长寿秘诀。每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工作等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练习太极拳、参加球类运动等。

民间流传的一首《十长寿不老歌》也可以作为我们日常运动养生的参考:一、酒饮适量精神爽,贪多是毒要切记。二、心胸开朗笑嘻嘻,饭后散步不忘记。三、细嚼慢咽,少食精食。四、恃杖而行,慢步徐行。五、多为益事,切勿懒惰。六、多做运动,长练太极。七、闲来长揉鼻,开窗透清风。八、轻拍面与颊,闲来晒太阳。九、早睡复早起,病魔不附体。十、风景放眼望,无忧又无虑。

以上十条从各个角度谈了养生之道,若能兼收消化,实际运用,定能益寿延年,有利于健康。

宠辱不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原文]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第13章》)

[今译]

什么叫得宠受辱都使人感到担惊受怕呢?因为当得宠的人处于卑下的位置时,得宠会使他惊吓,失宠亦使他惊恐不安,所以说宠辱都使人担惊受怕。

[按语]

释德清:世人皆以宠为荣,却不知宠乃是辱。又说:宠为下,谓宠乃下贱之事也。譬如僻幸之人,君爱之以为宠,虽卮酒脔必赐之。非此,不见其为宠,彼无宠者,则傲然而立。以此较之,虽宠实乃辱之甚也,岂非下耶!故曰宠为下。

《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庆历新政”的代表人物。正因为他谨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宗旨,所以当他被谪至邓州时,能从容处之。从范老夫子这里,不难窥见一种自尊自强的人格魅力,一种淡泊名利的洒脱和机智。

北京大学前任老校长马寅初,因其“新人口论”蒙冤获罪,遭到专横无理的批判,终被革职。当他的儿子把革职一事告诉他时,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数十年后拨乱反正,仍是他儿子告诉他被平反的喜讯,马老也只是轻轻地“噢”了一声。外表看似静若止水,内心却涌动着机敏与睿智,这是何等难能可贵啊!

19世纪中叶,美国实业家菲尔德率领他的船员和工程师们,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联结起来”。菲尔德因此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一举而成为美国最光荣、最受尊敬的英雄。但因技术故障,刚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中断,人们骤然愤怒,纷纷指责菲尔德是“骗子”。面对如此悬殊的宠辱逆差,菲尔德泰然自若,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事业。经过6年努力,海底电缆最终成功地架起了欧美大陆之间的信息之桥。宠也自然,辱也自在,一往无前,否极泰来,菲尔德之所以为菲尔德,正基于此。

宠辱不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草根百姓,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么会患得患失呢?

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得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始发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值得一提的是,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还有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看,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反之道之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40章》)

[今译]

循环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运用。

[按语]

河上公:反,本也。本者,道所以动。动生万物,背之则亡也。柔弱者,道之所常用,故能长久。

高亨:反,旋也,循环之义。

“反者道之动”,简单的五个字有着很大的分量。一切宇宙万物的生化,一切人生世故的变迁,都包含在这五个字当中,道家的处世艺术也由此顺理成章地展开了。

在道家的思想中,“道”这个字是包含了深刻复杂的内涵的。有人专门研究它,写出了很有分量的专著。在这里,我们不必深加考究,只把它简单地理解为“道理”、“规律”之类的意思就可以了。“反者道之动”,说的是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总是向着自己的相反方向变化。

自然界的有机生命总是以毁灭自身作为变化发展的条件。任何生命火焰终将化为死亡的灰烬,这并不是悲观主义的哀叹,而是反者道之动的规律。人类并不总是有勇气承认自然的规律,就象鲁迅笔下的人物没有勇气接受别人指出他的新生儿必定死亡的事实一样。老子惊人的坦诚向后人指出,幸福的终极可能是痛苦的始因,爱恋的结果可能是怨憎的开端,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老子对人生大智大悲的概括。

在儒家看来,老子的观点过于绝对,因此失之偏激。用唯物辩证法的话来评论,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忽视了事物相互转化的必要条件。不错。老子的生活辩证法确有执其一端的偏颇。他过分强调了人生活动中变动不定的因素,让不少话柄落入了攻讦者的手中。如果老子想要依靠他的《道德经》升一个高级职称的话,他本来可以写得更辩证一点,更圆滑一点,在各方评委面前都能交待得过去。但是问题在于老子就是老子,他的伟大之处甚至包括这点偏颇。老子写《道德经》并非闲来无事,要筹划一个解释宇宙万象的八面玲珑的理论体系。

老子写《道德经》,是针对人世间许多人在物欲名利上过于贪恋偏执,要炮制一副足够分量的清醒剂来唤起这些人对宇宙人生的另一种认识。《道德经》的意义并不在指导人们如何具体地生活,而是要告诉人们具体的生活究竟如何。我们了解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并不因此就放弃生活的希望,大家去做蛰伏的乌龟!饭依然要香喷喷地吃,觉照样美滋滋地睡,婚仍旧甜蜜蜜地结,官还是乐颠颠地做,只是在人生总体的态度上,要认识到事变人迁的内在奥秘,少一点偏执,多几分妥协,正如俗话所说:“得宽怀处且宽怀,何必双眉抻不开。”

老子是伟大的,即使连黑格尔这种素来轻视中国哲学的狂妄之徒,也不敢正眼小看老子的天才。事实上,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在他出世的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几乎全部包含在老子的这句“反者道之动”的话里了。

在“反者道之动”的基础上,老子开始进入人生实践理性的领域。可以料想,从老子所选取的思考角度出发,我们不可能指望得到一处积极入世的处世艺术。鉴于追求幸福的努力终将播下痛苦的种子,那么明智的生活态度便是“处无为之事”,听任事物的自然发展。这样幸福虽然不多,但苦恼也因此减少。进一步讲,既然“反者道之动”,一个人仅仅“无为”犹嫌太积极,最好索性甘心无用,常居弱后,反倒有希望由弱变强,以柔克刚。就邓像太阳既然东升西落,那末与其高居东方,莫如甘做残阳隐落西边,这样反倒有从东方重新升起的希望。这个道理很简单,这个结论也很自然。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弱者道之用”。《道德经》五千箴言,大多是在反反复复地说明这两句话。

以儒家的眼光来看,老子虽然不失机敏勇敢,说出了孔子感觉到却不敢说出来的生活感受,但老子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在提出处世艺术的见解时,低估了人心和人性的本然因素,因此在现实实用性上很成问题。一般的中国人会感到老子的学说知易行难,可以意会,不可行践。就好象山中的隐士,虽然人们对隐士大都很欣赏、很羡慕,但真的让他去做,恐怕很少有人乐意。

所以,老子命里注定是一位悲剧式的人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他都无法与孔子并驾齐驱。我们后人虽然在心底里与老子不乏共鸣,然而在口头上都认为有足够的理由来指责他的消极。究竟是老子太超脱,还是我们太现实?究竟是老子太坦率,还是我们太掩饰?这只好由每个人自己来回答了。

不过,中国人在内心还是喜欢老子的。我们既然已经有了儒家的入世哲学,当然不希望再来一种大同小异的东西。就好象一个人喝足了白酒之后,不想再来一瓶红酒,倒是很想弄一杯龙井香片茶换换口味,虽说清淡一点,但毕竟可以养颐护神,去劳解乏。

老子在世之时,就知道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物。因为他不知趣地唤醒了沉醉于幸福之中的人们。老子深感自己不为时代所接受,所以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悄然弃官独自西去。他站在函谷关外荒草萋萋的山坡上,望着东方苍茫的暮色,留了下面的这段独白:众人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样子,好象去参加丰盛的筵席,又好象春日登台远眺那样畅适。唯独我,淡泊恬养,无动于衷,象不会嬉笑的婴儿;又是那么懒散,好象无家可归的游子。世人好象皆有所用,皆有所为,唯独我愚钝而且鄙陋。世人都竞逐浮华,崇尚文饰,唯有我与众不同,见素抱朴。为什么我偏要与大家不同呢?实在是因为我太看重内心的生活,抱住人生的本原,明白“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真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