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1716500000025

第25章 近代史(2)

何谓“自由否决权”?

1652年,波兰议会通过“自由否决”法令规定,每个议员都可以使用否决权。无论多么好的议案,只要有一个议员不同意就不能通过。之后的近百年里,波兰议会召开过55次会议,其中有48次连一个议案都没有通过。“自由否决权”实际上是操纵朝政的大贵族不顾民族利益,为了谋求私利而实行的一种政策,使国家机构陷于瘫痪,造成了外来侵略势力干涉波兰事务,加速了波兰贵族共和国的衰落。直至1791年的《五三宪法》才取消了自由否决权。转而采用多数通过原则。

英国荷兰17世纪为什么兵戈相向?

1650年和1651年英国为削弱荷兰商人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中心地位,曾两次颁布《航海条例》。1650年的《航海条例》规定非经英国允许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国殖民地通商。1651年的《航海条例》又规定进口到英国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或生产国的船只进行运输,从英国出口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运输。荷兰宣布拒绝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并和英国在1652年到1673年间先后发生三次战争。

1675年,荷兰海军又与西班牙海军联合镇压西西里岛起义。此后,一直到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荷兰一直处于四处作战中。频繁的作战耗光了荷兰的财富,英法的竞争又使财富来源减少。

1785年,荷兰的处境已经很糟糕了,公共债务增加到几乎付不出利息的地步。国家一片混乱。1795年1月初,法国革命军攻入荷兰;1月18日,荷兰最后一位执政者威廉五世逃往英国。几个星期后,荷兰共和国就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作为法国附庸的巴达维亚共和国。

你知道圣荷西沉船事件吗?

1708年5月28日,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一艘西班牙大帆船“圣荷西”号缓缓从巴拿马起航,向西班牙领海驶去。这艘船上载满了金条、银条、金币、金铸灯台。这批宝藏据估计现在至少值10亿美元。当时,西班牙正与英国、荷兰等国处于敌对状态,英国著名海军将领韦格正率领着一支强大的舰队在巡逻,危险随时会降临在“圣荷西”号上。然而,归国心切的“圣荷西”号船长费德兹却全然不顾。“圣荷西”号帆船平安行驶了几天后,1708年6月8日,当人们惊恐地发现前方海面上一字排开的英国舰队时,全都傻了眼。猛然间,炮火密布,水柱冲天,几颗炮弹落在“圣荷西”号的甲板上,海水渐渐吞噬了巨大的船体,“圣荷西”号连同600多名船员以及无数珍宝沉往海底。沉没地点经无数寻宝者的测定,终于有了一个大概的结果:它在距哥伦比亚海岸约10公里的加勒比海740米深的海底。

1983年,哥伦比亚政府正式宣布:“圣荷西”号是哥伦比亚国的国家财产。人们估计,该国政府已经勘察出沉船的地点。奇怪的是,直到现在,哥伦比亚还没有对沉船进行打捞。

莫卧儿王朝的末代皇帝是谁?

巴哈杜尔·沙二世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末代皇帝,乌尔都语诗人。巴哈杜尔·沙是莫卧儿皇帝阿巴克·沙二世与其印度妻子所生。在阿巴克·沙二世去世后,巴哈杜尔·沙于1838年9月28日正式登基。1848年,戴贺胥就任印度总督后,抛出 “丧失权利论”。根据这一理论,印度王公死后如无直系后嗣,他们的领地和年金就要收归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有。1854年,巴哈杜尔·沙原先所立的太子因病死去。为维系王朝命脉,巴哈杜尔·沙写信请求戴贺胥允许他另立太子,戴贺胥虽然同意了他的要求,但却宣布巴哈杜尔·沙死后,其继承人不能称皇帝,皇室成员也要从红堡迁居至郊区,皇室的赡养金则从每月10万卢比缩减到1.5万卢比。消息传出后,印度举国愤怒,一向柔弱的巴哈杜尔·沙也忍无可忍了。他决心寻找机会摆脱英国人的控制,重现帝国的辉煌。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揭竿而起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军民们攻占了德里,并攻进莫卧儿皇宫红堡,杀掉5名英国人,拥立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为印度皇帝。不久德里陷落,巴哈杜尔·沙二世向英军投降,次年被英国殖民当局流放至缅甸仰光,1862年于仰光大金寺去世。

巴哈杜尔·沙从小就是一个瘾君子,抽鸦片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与前代皇帝有所不同的是,巴哈杜尔·沙还是一位诗人,经常写一些风花雪月的诗歌来赞美自己的后宫生活。

印度民族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

印度民族大起义一般指1857—1858年发生在印度北部和中部,给英属东印度公司服役的印度土兵发动的反对英国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起义的导火索是关于子弹润滑油的传言。

1857年初开始在雇佣兵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东印度公司用猪油或牛脂做润滑油涂在来福枪的子弹上。当时在装子弹之前,士兵必须用牙齿咬破来福枪子弹的弹壳,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深怕用嘴接触不纯净动物的脂肪,因而拒绝使用这些子弹。东印度公司宣称,这种说法是谣言,并且已经换了新的用腊作润滑剂的子弹。但是印度士兵依然怀疑润滑油不干净。3月,第34团的一名士兵潘迪攻击他的英国中士,伤害了一名军士长并开枪自尽。

作为公共的惩罚,东印公司决定取消这个兵团,其他士兵因为不满,推举末代莫卧儿王朝的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为名义上的领袖,掀起抗英暴动,迅速占领了印度领土的三分之二。英国人集中全部力量,利用锡克教徒和廓尔喀雇佣军的人力,残酷镇压了这次起义。

《改善印度管理法》于何时颁布?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带来了重大的政治后果。英国政府认识到它的印度政策存在严重弊端,开始进行重大调整。1858年颁布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英国人也正式结束了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二世流放到缅甸。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

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简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五分之二。

英军是如何征服马拉特的?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英国向西印度的马拉特联邦发动3次侵略战争。1775年,英国侵略者同僭望王位的拉古纳特·拉奥相勾结,强迫后者签订一个屈辱条约。1776年,英军以帮助拉古纳特·拉奥为名,侵入马拉特联邦,遭到该邦王公联军的顽强抵抗,被迫放弃同拉古纳特·拉奥的条约。1779年,英军进攻浦那,被马拉特联邦军队击败。1780年,马拉特联邦与迈索尔联合抗英,1782年被英军打败,签订《萨尔拜条约》。根据条约,英国虽占有萨尔塞特岛,但慑于马拉特联邦强大实力,仍被迫归还所夺去的马拉特联邦全部领土。1802年,英国殖民者迫使马拉特首相巴吉·拉奥二世接受“资助条约”。根据条约,英国在马哈拉施特拉常驻一支军队;马拉特每年拨给军费260万卢比;英国监督马拉特的对外关系。马拉特王公拒绝接受该条约。1803年爆发第二次英马战争,英军2.4万人从南北两路侵入马拉特联邦。英印总督R.C.韦尔斯利以分而治之的策略,先打败马拉特联邦酋长辛地亚和彭斯拉等联军,后又打败了霍尔卡尔军队。1805年,英印总督G.巴洛同辛地亚、霍尔卡尔分别签订条约,归还侵占土地,旨在挑起他们同拉杰普特王公的冲突。1817年,英军12万人入侵马拉特联邦。在西塔巴尔迪和那格浦尔战役中,马拉特联邦军民顽强抵抗。1818年1—6月,马拉特联邦的军队在戈雷冈、萨尔皮哈特、阿什蒂和塞奥尼等地不断抗击侵略者。6月,英军获得最后胜利,马拉特联邦大部分土地被并入英属孟买管区。

英属北美殖民地为何反对《印花税法》?

1765年,时任英国首相的乔治·格林维尔通过《印花税法》,企图靠征税在北美维持一支永久性的英国军队。乔治·格林维尔认为殖民地应该为支撑这支军队做出贡献。于是,乔治·格林维尔主张在北美殖民地开征印花税。印花税在英国已推行70多年,格林维尔内阁希望将同样的原理延伸到殖民地,也就是对报纸、纸牌、法律文件、酒类执照、保险单、船运文件等各类公务所用文件加以课税。这些税比在英国征收的额度要轻得多,且税收也将花在殖民地身上。在格林维尔内阁看来,这是个温和的政策,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

然而,令乔治·格林维尔意想不到的是,印花税法引起了整个殖民地的愤怒,那些商业活动直接受影响的市民,如律师、商人、印刷业者和种植业者等,更是义愤填膺,不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抗议声浪。

1765年10月,北美九个殖民地的议会代表,出席在纽约举行的印花税法大会,以维吉尼亚议会“没有代表权,就不纳税”的观点为主导,通过了《权利与不平等宣言》,要求英王及其议会废除印花税条例;宣称只有殖民地自己选出的议会,才有资格对他们征税。1766年,在殖民地的激烈反抗下,英国国会废止了乔治·格林维尔的《印花税法》。

波旁王室的主轴来自哪个分支?

波旁家族是一个在欧洲历史上曾断断续续地统治纳瓦拉(1555—1848)、法国(1589—1830)、西班牙(1700年至今)、那不勒斯与西西里(1734—1816)、卢森堡(1964年至今)等国和意大利若干公国的跨国家族。

值得一提的是,波旁王室的近代成员都以保守著称,因此在美式英语中,波旁一词成为对极端保守主义者的称呼。波旁王朝的君主是历史上最为多灾多难的群体:亨利四世遭暗杀身亡,路易十三42岁便英年早逝,路易十六最终在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

波旁王室起源于法国中部的波旁地区。而这个采邑最早出现于13世纪初,是法王一位家臣,也是今天波旁王室成员的母系祖先的私人封地。而其成员的父系祖先可追溯到来自卡佩王室的法王路易九世。路易九世之子克莱蒙伯爵罗贝尔与其子孙通过他和波旁领地的女继承人勃艮第的比阿特丽斯的婚姻,获得了对波旁公国的统治权。他们二人的长子路易在1327年获封为波旁公爵。自此以后,他的子孙以封国波旁为姓,因此这次受封被视为波旁王室的起源。

虽然波旁的主系家族在1523年因其公爵夏尔三世涉嫌叛国,而被褫夺爵位,失去领地。但波旁家族分支经过200多年的繁衍,亦已获得不少其他爵位。其中的拉马尔什-旺多姆分支成了日后波旁王室的主轴。

什么事件引发了三十年战争?

17世纪上半叶,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年在位)企图在捷克(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1618年5月23日,捷克爆发了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对立的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开始了内战,并随着各西欧主要国家的卷入,最终引发了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以德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的失败而告终。

何谓《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48年10月24日,三十年战争的参战各方代表齐集明斯特市政厅签署《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和约》。奥斯纳布吕克和明斯特两个城市都在威斯特伐利亚境内,故两个和约统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规定:法国得到洛林的3个主教区(梅林、图尔、凡尔登)和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及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维斯马城和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重要港口;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独立;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邦诸侯的领地大体恢复到战前的状况,诸侯在领地内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关于教派问题,和约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继续有效,承认德意志境内新旧教地位平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地位,加深了德意志境内分裂割据的局面;为法国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削弱了西班牙的国力,增强了瑞典的国力。

谁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皮埃尔·德·费马(Pierre de Fermat),法国数学家。1601年8月17日生于法国南部博蒙德洛马涅,1665年1月12日卒于卡斯特尔。他利用公务之余钻研数学,在数论、解析几何学、概率论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费马最初学习法律,但后来却以图卢兹议会议员的身份终其一生。他博览群书,精通数国文字,掌握多门自然科学。虽然年近三十才认真学习数学,但成果累累。其1637年提出的费马大定理是数学研究中最著名的难题之一,至今尚未得到解决。

费马性情淡泊,为人谦逊,对著作无意发表。去世后,很多论述都遗留在旧纸堆里,或书页的空白处,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他的儿子将这些汇集成书,在图卢兹出版。

谁被称为“太阳王”?

1638年9月5日,路易十四诞生于圣日耳曼的王室城堡。他是法王路易十三和王后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的女儿安娜的长子。1643年,路易继任法兰西国王,那时他还是个年幼的孩子,之后一直统治法国到1715年其生日前4天去世为止,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