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1000问(超值金版)
1716500000032

第32章 近代史(9)

当选总统后,华盛顿把自己的感觉描绘成“像是走向刑场的囚犯”。因为他当总统,一是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要自己创造,二是新诞生的美国面临重重困难。在内政外交头绪纷繁的情况下,华盛顿显示出了他对国家大事所具有的卓越的领导能力。首先,他周全地考虑网罗人才,任命不同政治倾向的著名人物来担任领导职务,以便在内阁中保持势力均衡。其次,在财政上,他采用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建议,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在外交上,他努力改善同英国的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以保证国家和平。他还创立了总统否决制。身为首任总统,华盛顿恰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力,既维护了国家的民主制度,又在各方面完善了总统制。

当第一届任期将满时,为打消民众对产生君主制的疑虑,华盛顿意欲引退,但他的政绩和民意使他在1793年2月再一次以全票通过当选总统,这在美国以后历任总统中是绝无仅有的。

美国为什么发表中立宣言?

1793年3月,华盛顿第二次在费城宣誓就任总统,当时的仪式极其简单,他的就职演说只有短短135字,为历来美国总统演说中最短的。华盛顿以寥寥数语讲述了职责和惩处之类的话便宣誓了,然后,迅即回到了总统官邸。此刻,华盛顿面临的是一个相互攻击不断的内阁和正在形成的党派。外部国际形势复杂,刚独立不久的美国举步维艰。在欧洲英法开战的情况下,华盛顿坚信美国应不惜一切代价保持中立,这一主张得到了大部分美国人的赞同。1793年4月22日,华盛顿正式签署美国外交史上的第一份《中立宣言》,声明:“美国的职责和利益要求他们应该真诚地、善意地采取并力求对所有的参战国都持友好而公正的态度。”当时《中立宣言》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他们指责华盛顿放弃了对自己第一个盟国──法国的承诺。然而,这个宣言却使美国避免了去打一场几乎没有准备、也没有多大意义的战争。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用武力打开西部通道,华盛顿还批准了有关西部土地的法令,这些法令确立了西部土地开发模式,极大地推进了西部的开发。

美国为什么迁都华盛顿?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初的13个州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分为南北两方。为把首都建在自己的州,南北双方又争又抢、难解难分。华盛顿为平息双方分歧,提议在地跨马里兰和弗吉尼亚两州之间,波托马克河与阿那考斯蒂河交汇处一片荒凉之地新建一个国都。新国都1790年开始规划建设,10年后初具规模。为纪念开国功勋华盛顿和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新国都命名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首都是历史形成的、演变的、发展的,因此首都除了政治中心外,大多数又都具备经济、商业、科技、文化中心等功能。美国新国都建在一片处女地,规划设计之初首先定位为政治中心,市区以国会大厦、白宫、五角大楼等建筑构筑政治中枢;新国都兼有历史和文化中心的职能,华盛顿纪念塔、林肯纪念堂、国会图书馆、国家美术馆、自然博物馆、宇航博物馆基本反映了美国的人文风貌。

美国总统府为什么称为“白宫”?

白宫位于华盛顿市区中心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北接拉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是一座白色的二层楼房。白宫从前并不是白色的,也不称白宫,而被称做“总统大厦”或“总统之宫”。

1792年始建时是一栋灰色的沙石建筑。从1800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在1812年发生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英国军队入侵华盛顿。

1814年8月24日,英军焚毁了这座建筑物,只留下了一副空架子。1817年重新修复时为了掩饰烈火焚烧的痕迹,门罗总统下令在灰色沙石上漆上一层白色的油漆。此后这栋总统官邸一直被称为“白宫”。1902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把它命名为“白宫”,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美国爆发谢斯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1786年,马萨诸塞州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谢斯起义。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执政的大陆会议为了筹措军费,无限制地发行纸币。结果,纸币大大贬值。到1780年,1美元的购买力只有1776年的1/40。纸币贬值引起物价上涨,恶化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却使得大商人有可能从囤积居奇中大发横财。许多奸商买空卖空,一转手之间就获得难以计算的暴利。还有许多大商人不顾民族利益,而与英国侵略军作交易。与资产阶级大发战争财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劳动人民由于战争而更加贫困。战后,由于军队复员,粮食的需求大减,农民的收入随之减少。负债的农民不可胜数。到1786年,在债务的重压下,大多数农民处在破产的边缘。有许多农民由于到期无力偿还债务而备受囹圄之苦。谢斯是参加过独立战争的老兵,战后解甲归田,穷得一文不名,甚至不得不把拉法叶特赠送给他的剑卖掉,以换取糊口之资。

1786年秋,谢斯与另外一名参加独立战争的战士戴伊在康科德集合了一批武装的农民,发动起义,准备攻打波士顿。美国政府迅速行动,派军队火速前往镇压。在一次激战中,谢斯的起义队伍被击败,结果被迫撤出马萨诸塞州。1787年1月,当谢斯起义军来到斯普灵菲尔德夺取了兵工厂之后,政府开始与之举行和谈。当时起义者中间有不少人被胜利冲昏头脑,看到政府提议谈判,认为政府已无力镇压,于是便松懈起来,遂为敌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当政府援军开到时,政府马上停止谈判,并且下令大举进攻,把起义队伍包围起来。政府当局本想把起义队伍一个不留地斩尽杀绝。但是政府军队中的广大士兵拒绝这样做,因为他们同情起义。结果,谢斯等人突围逃了出来。他们本想重整队伍,再度与政府军一决雌雄,但是些时的起义队伍已经元气大伤,只有少数人继续追随他。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

18世纪末叶美法如何交恶?

1794年,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为了缓和同英国的关系,派遣约翰·杰伊去伦敦与英国签订《杰伊条约》。杰伊条约激怒了法国,当时法国正在与英国交战,法国认为这一条约意味着美国同英国形成了同盟,破坏了此前美国在英法战争中一直保持的中立,实质上违反了美国同法国之间的友好通商条约。

1797年,约翰·亚当斯当选美国总统后,和他的联邦党主张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极力反对法国大革命,批评法国大革命实施的压制统治和极端激进主义,这导致了法国与美国关系的恶化。于是法国采取报复手段,扣留和掠夺美国船只,造成了美国海上交通和商贸的巨大损失,据1797年7月美国国务院的报告,法国共扣押了近300艘美国船只。面对法国人的报复,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人要求对法国开战,而以托马斯·杰斐逊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党人则同情法国,反对开战,身为联邦党人的亚当斯也不愿看到战争,他在1797年派出一支由查尔斯·科茨沃斯·平克尼、约翰·马歇尔和埃尔布里奇·格里组成的外交代表团前往法国谈判以期取得和平,力争恢复两国的正常外交关系。

何谓XYZ事件?

XYZ事件是1797年发生在美国与法国之间的外交事件,法国外交部长塔列朗的三位代理人(在最初公布的保密外交文件中被分别称为X、Y和Z)向前来进行和平谈判的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外交使节索取巨额贿赂,作为继续谈判的条件。这一事件被披露后引发了美国的反法浪潮,进一步恶化了美国与法国的关系,并导致了1798年美国对法国的不宣而战。

你知道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吗?

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是一种对外政策思潮和外交原则。在二战之前,主要指不干涉、不卷入欧洲的联盟和战争,不承担任何国际政治、军事义务。历史上,孤立主义有三种不同的主张:少数极端孤立派反对卷入一切国外事务;“美洲堡垒”派反对卷入西半球以外的事务,但很乐于借地缘之便干涉西半球;“亚洲第一论”者反对卷入欧洲事务,但主张积极干涉亚洲事务。

因此,美国孤立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闭关锁国式的全面孤立,而只是局部孤立:在地缘上,主要指对欧洲事务的孤立,在亚洲、拉美等地区则奉行干涉主义;在内容上,主要指军事、政治上的孤立,在经济贸易方面则积极进取。

“孤立主义”实际上反映了一国对外部世界的基本态度和对外战略基本取向,并非美国所独有。历史上其他国家采取对外孤立政策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规避外来政治、经济或思想意识形态威胁。美国的孤立主义则不但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还与美国人对其“生活方式”的自信和道德价值观上的优越感有关。美国人不仅在地理上,更在思想意识上将美欧视为新旧两个世界,前者代表民主、自由、平等,后者则是专制、陈腐、落后的同义词。这种根植于立国信念,缘自清教思想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感是美国孤立主义传统“历久弥新”的一个深刻原因。

华盛顿发表《告别辞》有何用意?

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著名的《告别辞》,告诫美国人不要卷入外国事务尤其是欧洲的争端,避免订立任何长期的结盟,在与他国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关系。《告别辞》所确立的中立和不介入欧洲事务的原则,对美国外交和政治生活影响深远。1801年杰斐逊在就职演说中也告诫“不要缔结任何纠缠不清的联盟”。1823年出台的“门罗主义”,更是这一原则的发展。

美国立国之初,羽翼未丰,无力与其他大国抗衡。在华盛顿发表《告别辞》时,美国人口还不到500万,“门罗主义”出台时,也不过1000万多一点。美国首先要考虑的是保卫国家独立,同时在北美大陆开疆拓土,发展经济。美国远离国际纷争的旋涡并拥有两洋屏障,这也是保持孤立以求生存和发展的天然便利。它当时要竭力避免欧洲列强插手西半球,没必要也没能力干涉欧洲事务。总之,从建国之初到二战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华盛顿的遗训始终是国会外交政策辩论的基调。

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如何?

1770年,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出生于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1788年进入杜宾根神学院学习。1793年毕业后,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先后在伯尔尼和法兰克福当了七年的家庭教师。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为副教授。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1808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简称大逻辑)。1816年,他被聘为海德堡大学教授。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其中的逻辑学部分简称小逻辑),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1818年开始担任柏林大学教授,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他在柏林大学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统一。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在其生前正式出版的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和《法哲学原理》,后人又根据其讲义、笔记和学生的听课笔记整理出版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是什么?

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厂,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金融资本雄厚。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资产阶级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1789年5月,由于财政困难国王被迫召集三级会议,路易十六企图向第三等级征收新税,但第三等级纷纷要求限制王权、实行改革。6月,他们毅然决定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路易十六准备用武力解散议会,巴黎人民于7月14日起义,攻占了法国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确立人权、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宣布人与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议会还颁布法令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制度,没收并拍卖教会财产。革命初期,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斐扬派)取得政权。